灯笼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很多与“灯笼”有关的事情
作者讲述了有关的灯笼的以下回忆:
1、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3、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4、元宵节看灯;
5、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
6、纱灯上描红;
7、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8、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写作特色
(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
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关于作者
吴伯箫(1906-1982),中国现代作家,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所述甚远,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灯笼”做铺垫。“爱光明” “喜欢火” “喜欢亮光”,是关键性短语,表明小孩以及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
第二部分(第2至11段):文章主体,说“灯笼”。各段内容概括如下。
话说灯笼(第2段):联想早年许多与灯笼相关的事件。叙述中流露出欣喜、向往。
祖父夜行(第3段):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
母亲吩咐(第4段):插入人物语言。这是过渡段。
慈母之爱(第5段):远离乡井,更加觉得母爱的珍贵。
乡俗还愿(第6段):村头挂红灯,并配以松柏枝叶,给孤行客以安慰。
元宵张灯(第7段):太平丰年热闹景象,灯笼随着入梦乡。
族姊远嫁(第8段):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朱红描字(第9段):曾经的快事,“喜悦”“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
献帝灯笼(第10段):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屡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行文至此,脱离乡村生活的描写,转入历史话题。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灯笼》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由小孩子对亮光的喜欢引出灯笼,又由灯笼引出作者童年时的回忆以及亲人对作者的关爱,再引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表现出诗人对英雄的敬慕以及作者对亲人的回忆与感恩之情。
《灯笼》是吴伯箫以散文的笔法,抒写有关灯笼的一些美好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灯笼》被编排在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有关“民俗风情”第四课,是一篇自读课文。
课上将学生的朗读体验作为重点,随文处理字词进行朗读指导,本想汇集学生预习时候的问题进行探讨,可无奈有价值的问题并不是很多,所以随堂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学习:
1文章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①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长幼情笃;(第3段)
②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第5段)
③村头高挑红灯,慰藉孤行客;(第6段)
④跟着龙灯跑,绽放飞扬的青春;(第7段)
⑤族姊远嫁,官衔灯映照朱门,记录岁月沧桑;(第8段)
⑥纱灯上描红;(第9段)
⑦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感慨历史的变迁;(第10段)
⑧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第11段)
2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有什么重要意义?
“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灯笼的意义在于以下两方面:
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3浏览全文,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2)从孩童心性叙写喜欢灯笼。
第二部分(3-10)由灯笼而引发的回忆、联想和想像,展示灯笼厚重的内涵。
第三部分(11-12)抒发誓愿。
4品析重点句子:
①“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因为“挤着”用得极妙,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练字、修辞角度)
②“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抒情兼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5、总结写作特点
①以小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就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细数有几十件,时间、地域跨度大,由灯笼连缀成篇。
②结构严谨。开头两段和结尾段相互呼应,由小孩子喜欢火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③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课文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自然交错进行,叙议有机结合。
④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语言朴实平易又悲壮激越。
教学中,本想着自读课文用一课时完成,可没成想到最后又变成了讲读,学生在自学,研读,赏析方面能力还比较欠缺,今后还需要引导和锻炼。因此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上其实可以做进一步的精简,课堂容量不可过大,要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并生成问题的能力。
《灯笼》一文是对童年时节、农村民俗、亲情等方面的情感回忆和表达。在文中,作者以灯笼为引子,叙述了自己小时候放灯笼的情景以及对灯笼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家庭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然而,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突然提到了汉献帝,给人一种意外和跳跃的感觉。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将汉献帝和自己小时候放灯笼的情景联系起来,是因为汉献帝的故事与灯笼有一定的联系。据传,汉献帝被董卓控制后,被迫流亡,一路上他用灯笼传递消息与支持者联络,因此灯笼被认为是汉献帝逃亡的象征。
通过将汉献帝的故事和自己小时候的灯笼活动联系起来,作者不仅在情感上拉近了自己与历史的距离,也展现了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对民俗的眷恋,还涉及到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
作者的“灯笼缘”: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⑪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