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是什么?

《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祖父的园子》一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4~15):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0):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中心思想

《祖父的园子》中心思想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还原了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童年与祖父的怀念。

文中多处也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1.课文简说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祖父的园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

如:比喻: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排比: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排比:花 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拟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反问:蜻蜓飞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祖父的园子》一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还原了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童年与祖父的怀念。文中多处也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作者是萧红,出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文章以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展现了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年画,表现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全文拥有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充满梦幻色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