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并序诗人为什么要写两地相思

燕歌行并序诗人为什么要写两地相思,第1张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筯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前的《小序》告诉我们三点:

第一、这是一首“和诗”。它依“客”所示《燕歌行》的内容及韵所作的一首旧题乐府诗。大家知道,曹丕、萧绎(梁元帝)和庾信等人都作过《燕歌行》。它们大都写思妇怀念征夫之辞,而高适这首乐府诗却扩大了表现范围,多方面地描写了唐代的征战生活。

第二、这首诗是有感于张公(守珪)军中之事而作的。张守珪开元二十一年(732)为幽州长史、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因他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二十六年(738)部将赵堪等人假借张守珪之命,令平卢使乌知义击契丹、奚之余众于潢水之北,先胜后败。张守珪隐瞒实情而谎报军功,事败露后,贬为括州刺史。

第三、高适的诗是听了“从张公出塞而还”的“客”的传闻,加上诗人过去北游幽燕的生活和军队的体验而写成的作品,具有充实的现实基础。

其实,这首诗虽然是从“张守珪征伐契丹战事”引发出来的,但它所描写的征战生活,却是多方面的。全诗二十八句,是比较长的一篇乐府诗,因此,把全诗分成几大段加以诠释讲解。

第一段(头八句):东北边境告急,将士奔赴前线

一、诗歌先叙立功受赏情况——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是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这里有几个词语须先作诠释:

汉家烟尘,这儿是借汉说唐;烟尘,喻指战争。据《资治通鉴》载,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族可突干杀其国王李绍国,协迫奚族叛唐降了突厥,此后,唐同契丹、奚族的战争连年不绝。所以说,“烟尘在东北”。

残贼,据《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二年(734)六月,张守珪大破契丹,斩其王屈刺及可突干,但余党未平,不久,又叛唐。诗中“残贼”,当指此。

重横行,重,崇尚、看重。横行,即纵横驰骋。指为国效劳,奔走四方。《史记》有:“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见《季布列传》)

赐颜色,即赏脸、给面子,厚加礼遇。《新唐书》在《张守珪传》中云:守珪于开元二十三年败契丹后,“入见天子,会藉田华,即酺燕为守珪饮至,帝赋诗宠之。……赐金彩,授二子官,诏立碑纪功”。

这四句的大意是:

在开元时,东北地区常有战事发生;张守珪虽大破了契丹,但余党未歼又叛唐。男子汉原来就崇尚、看重为国效命,扫荡敌寇。因此,得到了皇帝玄宗的特别优宠,得到了无比荣耀。

二、记叙军队出征状况——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前二句是说,行军的声势很壮,军队击錞敲鼓出了山海关,打着各种旗帜,在碣石山间,连绵不断地前进。 ��金伐鼓,��(chuāng创),撞击;伐,此作敲打解。金,鼓,前者是指古代军用铜制的錞(chūn纯)、镯之类的响器。《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錞和鼓,以镯节鼓。”古时军队,常以“��金”节止行军步伐;以“击鼓”,作为进军信号。榆关,即山海关。此乃通往东北之要隘。旌旆,即军中各种旗帜。旆,此泛指大旗。

后二句是说,军官带着军中紧急文书,在大沙漠中飞奔;匈奴的军队(即契丹敌军),已经开入了狼山之间。校尉,军中武职名,泛指军官。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紧急文书。瀚海,沙漠之别称。狼山,今内蒙和其他地方均有名为“狼山”者,此当泛指战争要地,并非实指。单于,古代匈奴称其首领为单于(单,chán)。猎火,古游牧民族在作战前,往往举行大规模的校猎。此指战火。

第二大段(中间八句):战地生活,战斗激烈;

将军纵欲轻敌,战局失利

这是诗歌的主要部分,有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层,写军内矛盾——苦乐不匀,不同态度

先看前边四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四句大意是说,那山河荒凉景像一直延伸到边疆的尽头,敌人的马队像暴风雨般地发动了猛攻。前线展开了激战,战场上士兵已死去了一半,伤亡惨重;可是,主帅的营帐里,美人们却还在歌舞不停,人们正在欣赏称快!

凭陵,依恃暴力入侵,即逼压。陵,通“凌”。一说,陵,山陵。凭陵,凭借有利的优越地势。杂风雨,意即风雨交加,此喻胡骑来势猛烈。刘向《新序·善谋》有云:“韩安国曰:‘且匈奴者,轻疾悍亟之兵也,来若风雨,解若收电。”

后边四句是——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穷秋,即深秋。腓(féi肥),病,意指枯萎。一作“衰”。斗兵稀,指唐军伤亡过重而减员。身当恩遇,指受到朝廷的重视。当,此有“受”之意。未解围,据《新唐书·张守珪传》载:“知义与虏斗,不胜,还。”

这四句的大意是:季节已到了深秋,草木枯黄,驻守边城的唐军受到惨重伤亡,已大大减员。而将军们深受朝廷的恩宠却常常轻敌,所以,虽经力战也不能取胜,边境上的要地仍被围困着。

在这里,诗人用了军队内部将领与兵卒活动的鲜明对照,反映了唐军中苦乐不匀,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战士们苦战杀敌,将帅们骄纵*逸。其结果当然不妙:伤亡惨重,未脱险境,孤城“未解围”。

第二层:两地相思——征人望乡,**念夫

由于战争连年,久不休止,征人不能还乡,引起征夫与家人的两地相思。你看——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四句是说,士兵们穿着笨重的战甲,苦守在东北边地已经很久很久了,常常回顾故乡,可是“空回首”,想回家而不能,只有相思而已。而住在长安城内的**,由于别离了丈夫,依门伫望,久等而不归,也常落泪而哭,十分伤心,以至“欲断肠”地步。

这里有几个词语,须补释一下:

玉筯,筯同“箸”,此代指思归的眼泪。语出梁代诗人刘孝威的《独不见》有云:“谁怜双玉筯,流面复流襟。”

**城南,此乃倒文,即城南之**,与下文相应:蓟北征人。因为唐时长安居民住宅区在城南。蓟北,指蓟州往北一带地方,泛指东北边地。

这几句诗的中心意思,即:征人久战不归,思妇念夫断肠。。

第三层:转战绝域——它首先描绘了一幅塞外图景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呢

那是缥缈遥远的边庭(即边疆),那是极远极远的地方,只是无边无际,迷迷茫茫的一片,简直难以逾越。这是一幅荒凉的塞外风光。

在这种环境下,两军在对垒着,在紧张战斗着。于是,就有了下边的诗句——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上句写白天战场杀气腾腾,天昏地暗;下句写夜间军营戒备森严,警报频传。阵云,指战云;三时,意指历时很久,“三”,与“九”,相似,均表极数,不是确指。一说,三时是指晨、午、晚,即一整天,或说,指春、夏、秋三季。一夜,犹言彻夜、整夜。刁斗,军中煮饭、巡更两用的铜器。有柄,容积一斗,故称“刁斗”。

这第二大段三层意思综合起来,就是四个字:征战之苦。它从转战绝域,久戍不归,两地相思,到军中苦乐悬殊和荒僻塞外景色,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绘,把一个“征战之苦”,作了多侧面的浓重渲染。

第三大段(最后四句):战士共同愿望

在这段里,看到的是士卒们的高尚节操——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这是说,大家看,那些战士在战场上拿着雪亮钢刀,杀敌拼命,尽忠死节,难道只为了求功请赏言外之意:为国捐躯是他们的壮志。

这样着力地刻划战士们的崇高境界,正是为了与前边的将帅的享乐和轻敌,形成鲜明的对照,以此颂赞斗士,隐刺将帅。

同时,也表明了战士自己的期望,愿得到一个善用兵、能体恤战士的好将帅——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最后两句,是赞颂汉代名将李广。(一说,指战国赵将李牧,亦可通)善于抗御强敌,又能抚爱士卒,借以讽刺唐代张守珪等将帅们的放荡、无能和任意役使战士的恶行。

一、高适这首《燕歌行》,所反映的内容确是多方面的。

它通过对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为国立功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揭露了军队内部将领与士兵之间的矛盾,讽刺了边防将帅的骄奢*逸。它具有颇高的思想内涵,在唐代边塞诗中,确是独树一帜的。

但是,对于此诗的题旨到底是什么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注释中,却有若干不同认识。因此,以下着重讲讲这个问题。

眼下,有这样一些相异的甚至相左的认识:

(一) 歌颂战士为国家利益而战。刘大杰认为:他们“不是为争取个人的功勋,而是为国家的利益。”(刘著《中国文学发展史》)

(二)突出战士英勇气慨,讽刺将帅不得其人。朱东润等认为:“结束处突出广大士兵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慨,讽刺边地将领不得其人,则是全诗主旨所在。”(《中国历代古典文学作品选》)

(三)希望将军体恤士卒。游国恩等认为:“结尾回忆李广,希望将军体恤士卒,点出了全诗的主题。”(《中国文学史》)

(四)这是非战作品。吴国恒、王绶青认为:对于唐对契丹这次不义战争,“由于高适对现实持着较为清醒的客观态度,……记起张(守珪)的轻易用兵,并喜欢饮宴作乐,乃作诗以讽刺,创作名篇《燕歌行》。”(《文学评论》一九八○年第三期)

(五)对将领的微讽和对战士的同情,是诗歌的主要倾向。这是前几年新提出的一种观点(详见一九八○年第三期《文学评论》)。他们认为:诗歌虽然以不义战争为其背景,但实际上,诗从出征写起,以至战争结束,除了有些颂扬性诗句之外,其主要部分都是对将军的微讽和对战士的同情。这成为此诗的主要倾向。当前通行的《大学语文》,已经采纳了一些合理因素,在自己的“题解”中表示了相类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赞成第五种观点,它基本上符合诗歌内容与作者意图。这不仅可在此诗全部内容的剖析上得到内证,而且可从高适反映在他的全部“边塞诗”的基本内容和态度得到印证:他讴歌保边卫国的正义战争,反对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他勇于揭露战争的阴暗面,同情战士种种不平待遇等等。这就是高适在自己的边塞诗中所体现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思想。《燕歌行》正是贯串着这种基本精神的。因此,它既不是一般的非战作品,也不是仅仅反映某一方面内容、某一次具体战事的东西,更不是纯粹为张守珪之流的不义战争唱赞歌,而是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了唐代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诗中所描画的场景和抒发的情调,有壮烈而雄迈高亢的,也有萧索而幽怨缠绵的,还有一些泼辣或含蓄,内容是错综交织的,感情也是复杂多变的。从表象上视之,许多现象似乎是矛盾的,而其实,它把上述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鲜明而又浑然的统一体。这就是:忧国恤民(包括爱兵)的主题思想同雄浑悲壮、气骨鲠直的艺术风格的统一。

二、高适《燕歌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高适这首乐府歌行的边塞诗,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这里,只剖析一下它的最大特色。这就是: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为自己的题旨服务。这可从以下若干方面得到体现。

(一)用概括描写与细致刻画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边塞景色和两地相思。诗中对于这方面的描写显得异常生动而深刻,且感情也十分丰富而深沉。大家只要细品其味,必有深深体悟和共鸣。

(二)采用“对照法”,揭露军内矛盾。这就是:一面忠诚勇敢、拼命奋战,视死如归;一面却纵欲作乐,不惜士卒,有亏职守。还有一边只为个人功勋奔波经营,一边则为保边卫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此等等描写,因为是通过“对照法”进行的,显得特别鲜明,揭露也异常深刻。

(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从用韵和声调上,也力求体现诗歌的情调和主题思想。全诗多次换韵,平仄交替。这是本诗在用韵上的一个特色。它每四句一转韵,字声平仄和诗情变化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反映诗歌的丰富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绪。比如——

在第一大段的头段四句用了仄韵,与边塞告急的情势正相吻合;接着四句改用平韵,有助于表现战士的昂扬气慨。

在第二大段中,前四句用仄韵,这是战场肃杀气氛所要求的;后边四句改为平韵,正同悲壮慷慨的激情抒发相合。接下去八句,均用仄韵,又是为了配合抒发悲怨缠绵之情而设的。

在第三大段,即最后四句转为平韵,更有助于英勇气慨的表现和义愤之情的抒发。

如此等等的平仄交替用韵,声随情移,抑扬有致,使诗歌之情调和韵味富于变化,时而雄迈高亢,时而悲恻幽怨;又时而昂扬激越,时而凄凉低沉。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诗歌摄引人心的艺术张力。

这篇关于儿童唐诗三百首:燕歌行·并序·高适,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燕歌行·并序》由高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高适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边塞诗约二十余首,最的是这首《燕歌行》。这首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讲解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开头交代战争的地点及性质,写唐军出师时一往无前的情景。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氛也从缓和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胡骑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战,浴血厮杀,而将军们却还在欣赏美人的歌舞,暗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接着写力竭兵稀,重围解难。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处在被围困险境中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躯,不能没有儿女、夫妇之情,然而大敌当前,只能忍受“**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四段结尾四句,短兵相接,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讥讽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揭示了将士们的思想境界。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比众多为封万户候而立功边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

  写作特点

 1.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这首诗是在诗人过去北游幽燕的生活基础上,加上张守珪军中之事的触发而创作的,实际上是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的戍边生活。作者通过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杀敌立功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抨击了边防将领的骄奢。

 2.采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军队内部矛盾。

 从全诗来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平仄相间、抑扬有致。

 诗极流畅,四句一换韵,四句是音乐单位也是意义单位。四句一组的诗句非但换韵,也换平仄,造成平仄相间、抑扬有致的效果。此诗虽是古风,但也采用了一些对偶句,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都是对仗工整的诗句,经过了惨淡经营而至于自然无迹。表现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风的特征。

  《燕歌行》是否歌颂了“不义之战”?

 诗前有小序,似乎表明了诗人所吟咏的是某一场战争,所指非常具体。因为这个原因,在对这首诗的评价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唐玄宗统治时,既出现过开元盛世,也出现了安禄山叛乱、唐军经常在边疆寻衅开战等事。尤其开元二十六年(738),本诗写作前后,唐军正大打其周边少数民族。有人据此指出高适歌颂的是“不义之战”,因而这个作品是应受批判的。

 我们认为历史、文学虽相通却不完全相同。当然假如是纪实文学,又另当别论。但这首诗是“感而和之”的文学创作,显然有所蹈虚,不完全写实。这是一首感叹当时战争普遍特征与问题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文史互渗,然而历史素材与借助这一素材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境界之间很多是存在重大差异的,如《三国志》中的曹操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生活中的杨玉环并不等于《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因此《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赏析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评析

 自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唐幽州节度使赵含章是个贪婪无能之辈,不能抵御。二十年春,信安王李伟率军胜契丹,二十一年春唐五将兵败,六千余唐军战死。同年十二月,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胜契丹,次年受封赏。开元二十六部下兵败。张隐瞒败绩。高适此诗所写即这场历时多年的战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复杂、深刻:1、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2、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3、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诗中有对比,有批评,有怨愤,有讽刺,有歌颂,有同情。涉及受战争牵连的各方面人物:天子、将军、士兵、思妇、敌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因而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唐诗快》:"此是歌行本色。"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阅读练习

 1.这首诗写了征战生活中的哪些内容?诗人对此持何种态度?

 答:这首诗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全过程,包括:辞家去国、出师伐敌、浴血厮杀、重围难解、感情煎熬、短兵相接等。尤其是描写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诗人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遭受极大的痛苦,付出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批判不恤兵士的将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2.本诗是怎样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讽刺的力量的?

 答:从大段落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本诗运用律句很典型,充满“金戈铁马之声“,试作简要分析。

 答:此诗虽是古风,但气势畅达,笔力矫健,采用了一些对偶句,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都是对仗工整的诗句,经过了惨淡经营而却自然无迹,有平仄交替、抑扬相交的效果,表现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风的特征。语言相当有气势,被誉为“金戈铁马之声”。 贯注着雄健奔放的气势、激昂慷慨的精神。

作者介绍

 高适(701—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

英汉对照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A SONG OF THE YAN COUNTRY

Gao Shi

In the sixth year of Kaiyuan, a friend returned from the border and showed me the Yan Song Moved by what he told me of the expedition, I have written this poem to the same rhymes

The northeastern border of China was dark with smoke and dust

To repel the savage invaders, our generals, leaving their families,

Strode forth together, looking as heroes should look;

And having received from the Emperor his most gracious favour,

They marched to the beat of gong and drum through the Elm Pass

They circled the Stone Tablet with a line of waving flags,

Till their captains over the Sea of Sand were twanging feathered orders

The Tartar chieftain's hunting-fires glimmered along Wolf Mountain,

And heights and rivers were cold and bleak there at the outer border;

But soon the barbarians' horses were plunging through wind and rain

Half of our men at the front were killed, but the other half are living,

And still at the camp beautiful girls dance for them and sing

As autumn ends in the grey sand, with the grasses all withered,

The few surviving watchers by the lonely wall at sunset,

Serving in a good cause, hold life and the foeman lightly

And yet, for all that they have done, Elm Pass is still unsafe

Still at the front, iron armour is worn and battered thin,

And here at home food-sticks are made of jade tears

Still in this southern city young wives' hearts are breaking,

While soldiers at the northern border vainly look toward home

The fury of the wind cuts our men's advance

In a place of death and blue void, with nothingness ahead

Three times a day a cloud of slaughter rises over the camp;

And all night long the hour-drums shake their chilly booming,

Until white swords can be seen again, spattered with red blood

When death becomes a duty, who stops to think of fame

Yet in speaking of the rigours of warfare on the desert

We name to this day Li, the great General, who lived long ago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刀乱飞舞夹杂大雪落纷纷,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_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_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_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_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_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_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_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_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下面是我整理的唐诗燕歌行·并序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创作背景

 《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734)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作此诗。

 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原文: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阅读训练:

 一、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二、请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

 三、“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四、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士兵内心的悲苦之情。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主题;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二、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三、荒芜、衰败、冷落、凄凉、雄浑、深远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四、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击;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 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 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25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