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忆舍弟》 杜甫 ( 推想诗歌的写作背景,抒发了什么感情?) (15)

《月下忆舍弟》 杜甫 ( 推想诗歌的写作背景,抒发了什么感情?) (15),第1张

(1) 背景 「况今未休兵」,表示此诗写于战乱之时(不代表他的弟弟被抓去充军。事实上,其弟杜颖在山东,杜观、杜丰在河南,杜占与杜甫一起,总之不是充军。) 「月是故乡明」,表示杜甫当时离乡别井。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表示杜甫与弟弟分散,音讯断绝。 (2) 抒发了战乱流离中忆弟的手足深情。 中国香港教育城 背景 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在这一带飘泊,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 作者在诗中表达思念兄弟之情。 1 布局 气氛烘托 作者在首联先描绘塞外的秋景,边防的鼓声与雁的鸣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营造一片凄凉的景象。而「断人行」三字正说明了当时战事频仍,正好与末句「未休兵」作连系。触目伤怀,勾起作者思乡之情,思念自己的弟弟。「首句为未休兵伏笔,次句为忆弟起兴。」(《唐宋诗举要》) 全诗以「忆」字系连 颔联仍是写景,其中「月是故乡明」一句,为全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句指出当时的时令为「白露」,并因望月而写出「忆」字。杜甫看着天上的明月,然故乡不可及,弟弟亦不可见,更增添其内心思乡忆弟之情。连系起「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三句,下开「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四句,使忆弟之情有了依傍。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不曰『月傍』,而曰『月是』,便使两地皆悬。」 由望月转入抒情,在这凄冷之景,作者想起自己的遭遇,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忆弟之情,尤为深切「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弟离散,下句说家已不存,大家生死未卜,偏偏「 寄书长不避」,最使人焦急,感情沉痛。 2 表情达意 本诗可谓兼集直接抒情与含蓄达意之美。 前四句乃是见景生情,委婉含蓄;后四句因忆弟心切,直抒胸臆。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 作者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故乡之月,只是 一样的月色,现在却与弟弟分隔两地,使得原本美好的月色反而变成一种凄凉的画面。 此句本为「今夜露白,故乡月明」也就是说今夜恰逢「白露」,而天上明月仍是故乡的月色,隐含忆弟之情,含蓄地抒 感,为下文铺垫。而颈联则语气一转,情感的展现由含蓄转为直率,直接表达自己的忧虑,弟弟分散各地,家已经破败,无法探听大家的消息。尾联承接颈联之意,然语气稍见含蓄:书信不达,兼之战况未定,令人担忧,含蓄中见幽怨。 3 抒情技巧 句式结构 承上所言,颔联乃「倒装句」,两句一经颠倒,侧重了「露」的凄冷,「月」的明亮,勾起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宋‧王彦辅《麈史》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俊,意亦深稳,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也。 用字 首联「边秋一雁声」,突出雁形单影只的情况,暗示自己的孤独。古人常以雁比喻兄弟之间的感情,此处「一雁」,亦是暗用此意,《草堂诗笺》:「一雁喻其兄弟隔绝遂孤也。」作者闻孤雁之声而想起与弟分散,寂寞之情跃然纸上。而这种两地分散的孤凄之情,皆起「戊鼓断人行」,也是战乱所致。 辅助资料 评论 俞陛云评:「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问,四也。欲探消息,惟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结句言何况干戈未息,则音书断绝,而生死愈不可知。」(《诗境浅说》) 唐诗鉴赏辞典: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 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 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 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 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 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 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 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 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 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 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 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 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沈郁顿挫。 建议读物:《中学生文学精读‧杜甫》

参考: edcity/article/iworld_sc_feature_literature/060515-003/page03p#03、《中学生文学精读‧杜甫》、tingko/Edu/tangshijihang/7931

点解问题同我本中文工作纸的问题一样ga but都好多谢答题者的答案~!!!

(1) 战乱之时 (2) 怀念弟弟 戍鼓断人行, = 从远处传来军中的大鼓声,路上已经杳无人影了, 秋边一雁声。 = 在此边疆的秋夜里,只看到一只孤雁在空中飞翔。 露从今夜白, = 今夜已入白露时节,露水越发地白了, 月是故乡明。 = 故乡的月光定是格外地明亮。 有弟皆分散, = 我与弟弟们各自分散,家破人亡, 无家问死生。 = 也不知道去哪里探听他们是否健在 寄书长不达, = 我已寄出许多家书,但都没有回音, 况乃未休兵。 = 在这战乱频的今日,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May be they can help you! You can also find the wers in the 诗 2006-12-15 00:23:21 补充: You can read more 诗 in - clshsyzuedu/300/homeI think you can be more art in this side

参考: gotopidv/ & ME

1. 作者应该是想抒发不见了弟弟的心情.弟弟在秋天充军去了,很久没书信来往.家   庭被分散了,现在还未打完仗,不知何时可和他相见.   写作背景: 唐代打仗时的情况(可能是安史之乱.),秋天   用这件thing来讽刺当时是战争很多,令家庭破碎.    

参考: 我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咏月的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生查子 (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

菩萨蛮 (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

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

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

轻风花满檐。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翻译: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的霜露格外白,月亮却还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的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达,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表达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常常感慨万端。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强烈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全诗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2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