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第1张

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 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

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如配合记叙文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纪实系列、美景系列、感悟系列的文章,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配合说明文教学,可以安排名胜古迹、家乡风貌、居室特点等多种写作角度让学生练笔;还可以配合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安排名人名事、警句摘抄、时事评论等角度和题材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的内容、崭新的角度、灵活的形式,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障碍表达”的愉快。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把周记视为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和一方独抒心灵的情感田园,并且在这块充满乐趣的园地里,放飞天性,在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

二、 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交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记录,进行积累等等。之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贴鼻子”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北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贴鼻子”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三、 进行仿写训练,体验写作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讲授工作完成之后,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本单元某篇课文或某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行文风格,完成一篇仿写文的写作,至于模仿哪篇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有的学生在学过《背影》一课后写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学过《谈骨气》之后,交上来一篇抒发志向、抱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在学过《故乡》之后,用饱含温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这样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同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学过的写法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每当看到自己仿写的内容被当做范文朗读,学生便会从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实践表明,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写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仿写中应鼓励学生不要过多受原文的限制,而应在原文的启发下力求突破和创新,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抒发真情实感,拓宽思维界域,这样才会把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四、 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到自尊心很强,采取激励措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的措施有多种,如经常进行作文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竞赛,设名次和奖级,进步快的合作文有特色的,都分别给与奖励,最后把班上的佳作张贴在“作文专栏”,并加上作者简介和教师的评语。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

实践表明,讲评作文同样也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作文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互评;可以全批、眉批,也可以面批。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无论选择何种评阅形式,都要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文章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评语不仅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用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一次讲评《献一份爱心给妈妈》的作文时,我为班里一个有轻微心理障碍,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写道:“你的文章感情真挚,条理清晰,字迹又是那么工整,老师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为自己对妈妈发脾气感到内疚,为自己没能考出好成绩而伤心,老师为你的懂事感到欣慰。其实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你给妈妈读读,她会理解你的。” 后来,在我有意的、不间断的鼓励下,这个学生的自信心明显的增强了,在随后的月考中,她进步明显,作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讲评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专利,也是全班学生互相激励即每个学生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我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鉴赏、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每组都澳将评语以书面形式写出来,同时还要将评阅人姓名签上,这样,写、评双方都能做到态度认真、评价谨慎。学生的评语往往比较全面、具体,有的学生能够提出几套修改方案,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可见,讲评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是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章,以便吸取他人的优点,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在兴趣培养中体味创作的快乐。

此外,我还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注意进行激励性评价。我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不仅如此,我还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学生写完作文后,有一种期待的心情,他们希望马上能见到教师的反馈,想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师尽快批改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作文。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时应该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一、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重视教、轻视学;重视成文的模式套路,轻视写作动机的激发;重视思想认识的高度,轻视情感意愿的表达等弊端。以至于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我们认为要突破作文现状,提高作文效能的根本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论根据: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主动地探索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习作中的重要性。社会调查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兴趣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使人充分发挥才能如果一个人对从事的职业感兴趣,则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反之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因此兴趣在提高习作效能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实验假设及目标1实验假设:通过教学和实验,真正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使学生的习作能表达真情实感;充实作文教学内容,优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创设新型作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知识、经验等各项因素使之整合为高效的作文资源,从而提高作文水平。2实验目标:①激发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②形成速效,高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全面科学的作文评价体系、探索学生作文资源的教育途径。③撰写有一定理论高度和思想意义的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研究体会。三、研究内容1研究写作动机的激发,顺应学生作文心理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作文动机的基本特点,在作文的具体实践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2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通过观察获取、积累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习作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3开放作文模式,根据学生情感特点,进行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作文教学,并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营造宽松的作文参与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4改革作文评改,评改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坚持学生自主性评价。使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使用特色评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在写 作 教 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尽管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写亲身经历的事,但学生仍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写作兴趣,缺乏表达欲望。作文指导时,教师虽然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讲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不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不能进入作文表达的最佳状态写出的作文仍然会空洞单调,干巴乏味。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冲 、剧 设 情,情动而辞发刘 舞在 《 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悄发”“级文者情动而辞发”这就是说,作者的情感观念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则依核于对所写事物的真情实感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为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最佳情景,提供鲜明生动的形象诱发学生活生生的思想和丰富的想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去“以景激情”比如一次作文课上,教师健步走上讲台抑制不住喜悦之情,满脸洋溢着笑意,声音也有些激动:“读了同学们的日记,我非常高兴· 特别是刘凡同学,记叙了奶奶怎样关心她的事写得很具体,很有感情我为刘凡有这样一位好奶奶而感到高兴⋯, ”于是各种不同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文静的女孩,羡慕、赞赏、探询、惊讶·,二“她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呢大家想知道吗”“想—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教师说:“那就让我们先看看是怎样一件事刘凡,我们俩一起把这件事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演出”结束后,教师要求大家仔细想想分组说说假如我是刘凡,这件事应该怎样记2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兴致勃勃,有的描述“奶奶”的神态、动作、话语,有的根据刘凡的表演推测她当时的内心活动·⋯ 接着,教师让刘凡朗读自己的日记,要求大家好好听听、比比,议议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和你设想的一样还有那些不足同学们顿时静了下来,他们凝神倾听接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说进我知道,你们都有爱你、疼你、关心你的奶奶、妈妈、爸爸⋯ 心中也一定珍藏着许多感人的事,你们也能像刘凡一样把这些事写好。现在就让我们试试好不好”话音刚落,同学们乐得连声说“能写好,能写好”有的已迫不及待地拿笔铺纸了第二节下课时,就收到了几十篇真挚感人的好文章在 这 节 作文课上,运用“表演”创设生活情景,引导观察、假想、说议再通过朗读、评析、交流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组织语言。这就诱发了学生们的写作情感,激发了表达欲望。因此、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投人到作文活动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 、走 进 生活自导“材”路现在 的 小 学生,一般生活环境比较稳定。生活比较单调。对身边的人和事往往不大关心。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不良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只有学会了观察,有了生活的源泉,才能言之有物,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才能诱发写作兴趣主动地写出好的习作来生 活 中 ,我们每天都要吃菜,但菜是怎样炒出来的,有的同学尽管经常看到家长炒菜,但由于没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大都视而不见。因此,有一次让同学们写一个小片断《炒油莱》,多数同学写出了炒油菜的几个主要环节放油、下菜、翻炒、放盐、放味精、起锅,但环节问多用“一会儿”这个词,语言缺乏生动性,情节比较平淡放学时,教师布置作业写炒菜的小片断但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家长是怎样炒菜的,并提醒学生要留意几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什么特征,还要注意所炒菜的色、香、味这样一提示,学生的习作有了进步口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油菜不能切得太小,否则里面的营养就会流失很多(这是问妈妈得到的) 等油冒烟的时候,再将油菜下锅炒这时,锅里响起了一片“僻僻啪啪”的声音有几颗小油珠溅到了灶台上,仿佛在说:‘锅里太热了。,”还有的学生写道:“·一炒了一会儿加少量的水盖上锅盖,再过半分钟左右揭掉锅盖放人盐、味精一盘飘着香气的碧绿的炒油菜就做好了”可见,学生们这次是用心观察了此后可一连数周给学生布置作业都是观察家长炒菜,而后写下来一定要每天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缺点以后,再不断地更换观察的内容观察人、观察物、观察景巴这个过程就像帮助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开始要扶持要教方法,然后慢慢地放手最后逐渐地形成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们终于真正地走进了生活,他们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采撷着生活的朵朵浪花,交上来的习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生动三 、自 由 想像,自主习作上课 伊 始 ,教师出示了一个用彩色包装纸包着的小包很神秘的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们好奇地、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教师在同学们地注视下,轻轻地把包打开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轻呼“原来是一支钢笔”教师举起钢笔说道:“笔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了我们每天用它写字、做题,可以说它和我们形影不离,它太普通了”学生们直点头教师把话题一转我们可以这么设想这支笔为什么要包装这么好呢它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吧或者有一个不寻常的经历面对这支笔你会想到什么’梢心设计的导语,把学生们带进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里自由驰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们想像的闸门打开了:“老师,这支笔是上一届学生送给你的礼物吧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和您分别时泪流满面、难舍难分的情景。’琢我觉得这支笔是您上学时成绩优秀得的奖吧了”“老师,这支笔可能是两个学生友谊的见证。他们中的一个把另一个的笔弄坏了因此,友谊破裂了。后来弄坏笔的同学买了一支笔还给了那个同学,干是两人又和好了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支笔珍藏起来了’琢老师,我想到了这支笔有很多烦恼,从前,学生的负担很重,它天天写呀、算呀、终于累坏了只好躺到盒子里休养了’,‘,学生们尽其所想畅所欲言,作文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学 生 的思 路一打开,就会产生强烈地表达欲望教师就此提出作文要求:①以“笔’,为素材把想说的心里话,想要抒发的感情用作文的形式来表达出来。②可以自由命题、选材、构思,展开合理的想像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要求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没有约束,没有条条框框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们的作文有记叙文,如《他俩和好了》、《奖品》,《友谊》《师生情》、《生日礼物》;有说明文《我的新钢笔》下有童话故事《钢笔的烦恼》、《神奇的钢笔》等等学生们自由选材自由拟题,自由构思自由表达,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节 “ 开 放式”作文课,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提倡学生自主拟题作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热情唤起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写出的文章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并充滴童真童趣。四 、注 皿 实际,在交际中练饱作文 本 来 是为了交际。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出题让学生写,往往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写作文就是做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认为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口著 名教 育 家叶圣陶先生说:“实际作文,皆有作为而发’“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学生一旦认识到作文韵目的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去主动积极地写作。只要教师坚持每次作文训练都同一定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相联系,就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因为需要而学习表达”的观念例如,我们倡导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同龄学生建立起联系,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手拉手”活动让学生与自己联系好的小伙伴两两结成对子开展“通伯,活动,并指导他们介绍小队活动、有趣的游戏、学校的新事,或侧重抓住特点,介绍自己、老师、同学、亲友或介绍一个小制作、城市里的一个新景点,或交流学习心得、讨论一个间题·”一学生在通信中互相学习,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写作欲望。学生每当接到小伙伴的来信时,都极为兴奋,都迫不及待地要写回信平时,每当遇到了新事,趣事、乐事,也都兴致勃勃地主动写信告诉对方写信一一作文,已经成为他们的需要和他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另 外 ,写 自我介绍,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愿怠同自己交朋友;写一份小试验说明,是为了把自己成功的实验方法和经验告诉给同学,让他们照着去做也获得成功;记叙一件事情,是为了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朋友分享欢乐或向朋友倾诉苦恼、总之,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都要往意帮助他们明确作文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内动力便作文成为他们迫切需要的人际交往手段。这样,作文训练就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同他们的社会交际活动直接相关了,成为学生乐于做的事情了巴万方数据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在阅读,表达,措辞,写作这四方面都要尝试并且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三大方法,供大家参阅。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

 “生活是作文之本。”刚开始作文的学生因为缺少观察,所以总感觉无话可说,或有话写不出来,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底子薄,兴趣、爱好、个性和经验等诸多方面参差不齐,认识事物也不统一,往往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肤浅、粗糙、不具体、不详细、不深入,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让学生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初写日记时,我和家长们达成共识,一起引导孩子学着观察生活:一次不经意的对话,看似平常的一个微笑,乃至鸟飞兔走、日月更迭……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能用几句话描述出来,我们便要鼓励、引导。同时明确告诉学生:好的作文,并不在于华丽的语言、优美的词句。更重要的是要有感人的故事,真实的感受。如“妈妈下班晚了,我给她端饭。”这样发生在许多学生身边的小事,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也能写出好的习作:“妈妈见我这样做,先是惊异地睁大了眼睛,接着便满眼笑意地看着我,那眼神中有赞许,有感动,还有欣慰。想起平时,妈妈为我洗衣做饭,端茶送水,将我照顾得周周到到,我都不以为意,觉得理所当然。而今天,我只是随手的一个动作,却让妈妈这么感动……”当学生叙述着自己的“家常”,诉说着自己的感悟,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的作文吗教师在这儿的责任是什么便是要引导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发现使自己动心的东西来。

 二、为学生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引导创新

 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缺乏新鲜感。如果改变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视野,帮助打开选材思路。例如写景类的作文,可以说是最让孩子们头疼的,原因是他们缺少细致入微的观察,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的作文课是在校外开满樱花的街道边上的,我让他们先远距离地观察樱花树,再近距离地观赏樱花,然后闭上眼睛,听落英缤纷的声音,嗅那难以捕捉到的樱花香。看那,他们笔下的作文不再是干巴巴的了:喜欢听樱花被风吹时的声音,婉转的,如乐器发出的曲调,十分动听,让人忍不住驻足侧耳倾听。它不像刚劲的现代音乐,它是淡淡的,轻轻的,如丝竹般悦耳,如丝绸般轻柔。它绝不属于尘世,是天使奏出的天籁之音。它属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特有的纯真,优雅。樱花,坠落时伴着一丝憔悴……多么优雅而诗意的描写呀!在这儿,你还怀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吗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他们笔下的作品也可以成为“名作名篇”。

 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写起作文来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2、作文命题,要有创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逼向死角,使其无法发挥想象。新课标要求作文命题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命题作文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在学生下笔之前,教师可先亲自“下水”试试,以便知难知易,使得作文命题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半命题作文题目趣味性、想象空间大,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培养他们对未来的畅想。此外,还要多给学生自由命题写作文的机会,让其“我手写我心”、“我手诉我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施展。

 3、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

 许多学生写完作文或日记后,意犹未尽,还喜欢在文后画上相应的小插图,这些插图,或卡通,或寥寥几笔简笔画,有的甚至还贴上剪纸,这样的创作,和作文相得益彰,真可谓图文并茂,我们当然应该鼓励加表扬。说不定,未来的大画家就是在你语文老师的激励声中成长起来的。更何况,学生做着醉心,老师看着舒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三、在作文评改上多下功夫

 1、教学生学会互改作文

 每当学生打完草稿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先用默读、朗读的方法,找出标点、字词及语句的不当之处进行修改,然后念给家长、同学听,或者请同学看,请他们帮自己找找毛病,学生评改他人的习作时,因为感觉得到了信任,所以一般能竭尽全力,反复推敲,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同时,学生互评互改,还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要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在开始阶段,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问题,修改遗漏。在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再慢慢放手。这样同学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师批改

 对小学生来说,要改好一篇习作还需老师“点石成金”,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学生习作,批得“体无完肤”,改得“满纸通红”,这只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望而生畏。在改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尽量保留学生习作的“原味”,以保护学生写的积极性。对于当堂完成的习作,我们要尽量采取分层批改,当面批改的方法,对个别作文基础差的学生习作,要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引导自改。在分层批改和当面批改中,应多鼓励少批评,尤其要及时肯定中等及以下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可取之处,要毫不吝惜把“优”奖给作文中有亮点的中差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要防止他们固步自封,对于他们的作文更要严格要求。

 而作文评语,则要以鼓励、商量、朋友般的语气来写。

 总之当孩子们一说到作文便有“我会写”“我写好”的冲动,当孩子们提起笔来便有“一吐为快”“不吐不快”的愿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自愿、自如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展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开阔视野,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学习语文,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教师布置作文后,许多学生愁眉苦脸,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敷衍完成。如何变“苦写”为“乐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任何一件事,如果愿意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写作动机入手,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一、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只有平时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丰富个人情感,积累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事情,事情不论大小、好坏,只要学生注意观察搜集、体验,就会获得很多生活素材。在写作时,将这些素材信手拈来,组织起来,加工再创造,就会成为一篇篇有意义,新颖活泼的作品。例如:学生升入初中,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用好奇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一切。笔者降低作文难度,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文。因为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笔者乘机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这样从身边的事写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呢?根据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笔者将课文中的作文训练项目作全方位的考虑,分类列入各种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写作素材,给学生创造写作“大环境”。如: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历史博物馆活动,开展诗歌朗诵、篮球比赛、敬老慰问、清除小广告、清明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这些饶有趣味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时既能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写作兴趣,又能使学生思路畅达,缘事而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语文教材,激发写作兴趣

中学生具有模仿性。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必要途径。无论从穿衣吃饭、唱歌跳舞到写字作画,无不如此。所以学生在学习写作及训练时,也需要例子和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确实,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练书法有了字帖,自然会得心应手。如把这些文章学通学透,既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又明白它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特色,就会对写好作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与指导学生写作结合起来。《藤野先生》一文,写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为“我”修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体现了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品质。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笔者进行了课堂小练笔。要求: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安排材料时要详略得当;事例之间要过渡自然;叙事时注意刻画人物神态。学以致用,这样的训练有章可循,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先“扶”后“放”,排除了部分同学的畏难心理。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发作文兴趣

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评判功能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了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写作兴趣与能力,应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作文,应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帮学生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对一篇作文不但要延时评价,还要多次评价。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这就把学生每次的习作水平看成了一个不变的“常数”,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实行一篇多练,每练一次进步一点,就加一次分。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作文。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兴趣。评价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也应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我们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并逐步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改革作文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五、赏识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学习语言、认识作文规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抓好这个环节,做好作文评改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激发创作热情。如何做好评改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发现每篇作文的优秀之处,特别要根据学生原有的习作水平,发现其进步。比如说用好了一个词,写了一个优美的句子,有了一个新颖的开头,独特的构思或者精彩的段落,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欣赏的目光指导学生评改,用赞美的语言进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满足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创作热情。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鼓励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赞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注意批出学生用词造句中的每一个优点;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一、创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

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只是在作文课堂上布置题目,就下命令让学生完成,我想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要么是生搬硬套,瞎写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这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对老师而言改作文亦然是一种痛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后,此文在对景物——紫藤萝的描写上很有特色,细致生动,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文段生辉不少。针对平时学生不善观察,描写干巴的特点,我认为正好模仿此文进行练笔,于是我端来两盆学校老师种植的花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远看与近观,整体与局部,枝叶与花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口述出来,并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小组成员交流所见所感,在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的情形下动笔写,便轻松地以较好的质量完成了这次习作。

教师为学生创设欢乐的氛围,学生在这氛围中产生了轻松的心境,排除了消极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例如在学完《社戏》一文后,文章流露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同学们也都刚刚告别童年,也有过缤纷的回忆,如能用手中的笔记下该多好。于是我精心筹备,提前折了四个写有人生寄语的纸船藏于操场,在一上课告知学生这节课的要求,并让学生找到老师所藏纸船,提出还有奖励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飞快地跑到操场,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了,不一会儿就高兴地到我跟前领奖,我让他们阅读我写的话,让他们更深一步领悟我的用意,接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摸瞎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同学们高兴地玩起了这些熟悉的儿时游戏,下课了还意犹未尽。第二节课我让同学们静下来整理思绪,结合自己刚刚经历的和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对童年的追忆,在内心确有其感的情况下,学生们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且有不少佳作。

二、激发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根据各阶段的写作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常以“新闻报告”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同学们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说一段话或讲述一件小事,在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至归纳概括能力等方面,无疑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羞红着脸小声说或不敢说,教师就带头示范。他们渐渐懂得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后来,他们都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争先恐后地将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事物表述出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还采取了激励手段。我经常对学生说,“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通过这种交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习作的价值,并从中享受到习作的快乐。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乐于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人格。

俗话说:“毛驴没人骑不行,写文章没人逼不行。”我的“逼”,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我采用小练笔的方法,坚持随课文内容仿写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文,定时交流,选出好的展示在“学习园地”上。还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文学讲座,郊游写作,写日记。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文章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你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通过引导,通过“逼”,更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

我所任教学校地处山区,学生大多看的少,想的少,我常常对学生讲:尽管大山遮蔽了你的眼睛,但不可让它遮挡了你的心灵。学生也反映写作时缺乏材料,于是我鼓励学生多看书,自己买一些好的杂志推荐给学生看,平时利用上课给学生读一些短小的美文,并作短评,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其中一些素材,使自己的作文增添了亮色。

我还认为教师有时和学生一起写作,对学生影响挺大的,比如写作材料作文,同样一则材料,怎么到老师那儿就能写出别样的效果,耐人寻味,拍案叫好呢?在对比反省与教师的适时点拨中,学生写出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也就对写作越来越有信心了。在每年的全校性作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级的总成绩排列均在前茅,一、二等奖占的比例最大。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作文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可行的教学活动。

习作是一种充满的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好,这种准备不仅是知识的、技能的,还是的。试想一下,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毫无地讲如何写某类作文,不管他讲得怎么好,下面的学生也不会对作文感兴趣,没有表达的欲望。那么,学生的作文当然也写不好。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范文讲解式”的指导模式,教学的流程是“教师命题→讲解文体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学生积极性差,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生气。我摒弃这种做法,根据课标所指出的“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精神,采用所倡导的“以学生交流为主,式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学主要流程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放胆作文→评改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以学生交流为主,没有提纲,没有框框,解除束缚,解放心灵,让学生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消除因讲究形式、注重文体等不合时宜的指导而引起学生情感倾泄的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心情舒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 一、倾注热情。创设情境,通过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拉近学生与训练项目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表达倾诉的欲望。小学生看到一个习作题目后往往无从下笔,不知该写什么,因为他们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不是很丰富,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呢我想只有一句话,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学生的眼睛,耳朵和大脑。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要上好这堂课,就要先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我的做法是利用自己的多媒体优势,播放《感恩的心》音乐让学生初步明白这节课的方向和目的。表扬班上习作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当学生在教学中取得了进步,哪怕只是学会了用一个新词语,我都要让同学把名字写到黑板上来,口头上表扬他。好的作文,我会在作文评讲课上读给全班学生听,如果作者本人的普通话说得好,让他自己上台读,效果会更好。这样做不仅能鼓励受表扬的学生,也能带动其他学生向他看齐,从而渐渐对作文感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开拓思路。注意在情境中凭借照片、视频等媒体,唤起学生追忆生活,打开思绪之门,再现生活情景。学生具有强烈的写作欲望,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运用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如果写作的内容是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就容易产生写作的欲望。欲望越是强烈,写出来的文章就越好。多媒体图像具有清晰、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另外,多媒体容量大,可观阅读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还有,多媒体声像结合,多角度帮助学生认知事物。这样,学生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认知,自然就产生欲望。这节课我就播放了《妈妈洗脚》公益,播放过程中对感人的画面做适当的解说唤起学生的共鸣。他们观看完后,我组织大家针对以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1)、当小男孩的妈妈为他洗脚时,此时,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2)、妈妈为奶奶洗脚时,你从她们的动作中、神态中又读懂了什么(3)、当小男孩看到这幅画面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4)、当看到小男孩为妈妈洗脚的画面,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就尝试着要唤醒学生表达欲望,首先告诉学生视频的工艺主题,明确表达方向。通过老师点拨启示,要求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有学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短短的,却使我受益终身。”教师乘热打铁播放刘翔获奖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教学效果应该比老师生搬硬套要好得多。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美丽、新奇、富有童真和灵性的世界,确实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体会,教法改革要求老师要更新知识结构,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要接受学生特色化、个性化思想,要接受学生别样思维。这些提法不知是否恰当,但我认为决不能用老师的思想、思维方式去“规范”新时代的学生。

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便叫苦连天,或感到无话可写,或生编硬造,应付了事。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使作文成了学生的包袱。如何让学生从怕写作到爱写作文,从苦恼地作文到快乐地作文?我认为,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贯穿写作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我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写作文难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作文的内容来源生活,并用语言问字把生活体验表达出来。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为起点,为中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为此,我在让学生写作文之前,有目的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带学生参观访问,组织班会,让学生去野外观察游戏,从而扩展学生视野,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和热爱生活,热爱打自然的情感。在作文之前让学生先进行些作材料的选择,如: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自然,让他们走进市场,走进商场,进行一些交往购物的活动。让他们在山坡上,田野里活动。采集,喂蚂蚁,捉蜻蜓。激发生活的情趣,回到课堂,把经过情感说出来,按说的写出来,写出活生生的生活,这才使真正意义的作文。这样也才 激发起作文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写日记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周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由于我们没有养成观察习惯,没有观察而使很多好的素材从身边溜走。因此,教师要跟据每次习作和练笔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早晨》先有意识不把学生带入自然,坐在教室里写,学生大写不出个名堂来,大多是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怎样的迷人就写不出来了。然后,我把学生带到田野,带到山坡,观察秋分时节的早晨,从东方天空颜色变化,鱼肚白变为紫灰色,变红,红霞满天再到红日冉冉升起。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再写,就比前次具体,生动得多了。有个同学观察很仔细,他写有这样一句话:"······向东方看去,只见东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周围的白云先由黑色变为紫灰色,又慢慢地变红了,红霞越来越艳丽,万物也渐渐地被这红色的云霞笼罩着,像是穿上一套崭新的衣裳······"。所以,我认为要使学生作文不感到头痛,必须有意识让学生积累素材。

三、作文课堂教学体现师生情感交融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之中。孩子们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有欢乐和痛苦,他们的心底也有着许多由趣新奇的经历,我 用心去体验他们的情感,善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让学生的情感如潮水般奔涌。当学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难时,我就给予引导和帮助,给他们从鼓励和激励;当学生在作文中并发出智慧的火花时,我为他们的每点进步,每一次成功而喜悦,为他们喝彩。我创设的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写作

四、体验成功,使学生在肯定中得到写作的乐趣。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认可,这时,他的写作欲会不断膨胀,即使老师不做要求,他都会主动写,因此,我在进行作文评改时,注重对学生的肯定,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的能力。

我觉得评改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的激励学生,在评分时宜宽不宜紧,用赞扬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优秀作文尽量打高分,甚至打满分,还可以"百分+超优分"进行评价,在不断的肯定中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0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