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每个女人都是从玛丽安(Marianne)走向埃琳娜(Elinor)

《理智与情感》——每个女人都是从玛丽安(Marianne)走向埃琳娜(Elinor),第1张

这本小说是简奥斯丁第一部被出版的作品,原名为《Elinor and Marianne》,显而易见,这两位是书中绝对的女主角!

埃琳娜冷静、理智、客观,对人对事永远得体,大到面对父亲的死亡,小到姐妹之间的争吵,她都能够时时把握好分寸,面对爱情也是极其克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非完全是优点,连她的妈妈和妹妹有时都忍不住吐槽,不能够理解她的世界,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看不出来明显情绪的人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在每个家庭成员伤心逃避时,她忙着交代仆人、寻找新的住处,小心翼翼地与过来继承房产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礼貌周旋,她不抱怨、不推脱、不表现不满,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可能不会特别招人喜欢,但总值得任何人信赖。

这样的情形,像不像人到中年的成功女性,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在事业与家庭中随时穿梭,不管是身着华服出入公司的晚宴,还是系着围裙收拾家里的狼藉,不管是面对同事的明争暗斗,还是亲人的家长里短,都见不到她神情里过多的变化,不哭诉委屈、不品头论足,然后云淡风轻中把所有事情都解决掉,多好!

可是这样的女人会不会也有些可敬而不可爱呢?

玛丽安敏感、直接、情感外放, 她由最初不相信自己能够找到灵魂伴侣到后来疯狂迷恋所谓的真爱,在17岁这年,经历了从云端跌落谷底。

她热烈真挚、情感丰富,甚至不能够忍受别人用平静的语调朗诗诵词,更是会为一片落叶伤春悲秋,她懂得欣赏大自然细微的美,从不吝啬对生活的赞叹感喟,她的所言即所想,率真得惹人怜爱,像不像青春的我们?

那时我们也觉得自己最特别,一边怀疑一边期待,相信花儿为己开,蝴蝶为己舞,连整个社会都在认可我们是未来的朝阳,更何况再遇上那个曾以为命定的他?

我们放肆、张扬,敢爱敢恨,被一个人拥入怀中便以为拥有了全世界,可是人生真的只有爱就够了吗?

牛津版本的《理智与情感》,在末页有这样一个问题:本书中,有人的性格发生了转变吗?你认为这种转变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会不同,也许这更应该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埃琳娜和爱德华相识于临别之际,她要走、他刚来,那是一位同样谨慎克制的绅士,正在为自己的人生意志与母亲苦苦缠斗,那个年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儿女的未来普遍都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越是上层社会就越如此,埃琳娜欣赏他的意愿,理解他的苦楚,但两人什么都没说就分开了,那声对彼此的再见都十分平淡,也没有再多看对方一眼。

埃琳娜的母亲和妹妹极力邀请爱德华来她们的新家,埃琳娜却自始至终一句话没说,玛丽安看得着急又气愤,夜半时分跑进姐姐的卧室,追问她的心思,埃琳娜却只说了尊敬和相处愉快,过于含蓄的表达惹得妹妹摔门而去。

来到新家,埃琳娜开始为母女四人的生活打点,在其他人都热切期盼爱德华的光临时,她吩咐仆人暂时不需打扫客房,妹妹对她的行为颇不认同,埃琳娜是真的没动心吗?

爱德华没能如期赶来,他的未婚妻倒是要做埃琳娜的好朋友,她叫Lucy,一个精明有心机的女人,她向埃琳娜袒露四年前两人的订婚,她说爱德华经常夸奖埃琳娜这个妹妹,她表达爱德华对自己的思念,她要埃琳娜保守这个秘密,埃琳娜微笑答应了一切,从始至终没有半点失态,所以她是真的没有心动吧?

她不在意曾和爱德华的相谈甚欢,忘了离开时的彻夜未眠,选择忽略三人偶遇时自己的手足无措,她为他能够遵守约定履行婚约提供帮助,她真心送上对他们的祝福,她的表现一直正确,却终于还是在妹妹一再的质问下哑了声、垂了眼、低了头。

与此同时,玛丽安也经历了一场情感的浩劫,与威乐比的相识是一场意外,两人却几乎同时坠入爱河,跟姐姐截然相反,玛丽安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她像一只扑火的飞蛾,在这段关系里尽情燃烧自我,不管不顾,直到威乐比为了钱背叛了她,她才发现这场大火已让自己遍体鳞伤。

她生了一场大病,险些丢命,整日在思念与懊悔中度过的时光终于慢慢随着这场病一起离去,埃琳娜看到她虽然没有完全解开心结,但已懂得将其控制隐藏倍感欣慰,玛丽安自己也说出了颇让人吃惊的一句话——我的病皆因自身而起,对你们造成的伤害深表歉意——她终是长大了。

听闻一个男人给女人最好的疼爱就是让她可以慢点长大,不必成熟,可以任性,幸运的是书中的布兰登上校深以为然,这个玛丽安口中的老男人,他的出场并不夺目,像他的性格一样低调温吞,可是他却真的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直在默默地宠着她、护着她,她和威乐比爱得热烈时,他退步成全;她被欺骗抛弃时,他小心守护;她缠绵病榻神志不清时,他挺身而出;她病愈如初重回生活时,他如常陪伴。

可是玛丽安毕竟年小,她还需要时间,于是这个曾经被她全盘否定的35岁男人不声不响地给她时间,李安**版本里关于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明天要远行。”上校说。

“远行?去哪?”玛丽安吃惊问。

“这是一个秘密。”上校调皮。

“你不会去很久吧?”玛丽安想了一下,开口。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玛丽安的情感到底收敛了,更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无论怎样都待她如宝的男人,两年后,他们成为夫妻,书中有一句话甚是感人—— Marianne could never love by halves, came in time to love her husband as much as possible (玛丽安从来只会全心爱人,随着时间,她对丈夫的爱逐渐加深直至最满)

19岁的玛丽安比以前的自己更懂爱了。

埃琳娜呢?她错失真爱了吗?作者简奥斯汀一生未婚,遇到过几个追求者,拒绝了一次求婚,生时无人知道原因,死后众人从蛛丝马迹中揣测她曾在爱里失望,又不能接受无爱的婚姻,所幸她把爱的喜剧都给了读者,每个人都从她的文字里体会到了爱的慰藉,所以当作者写出一向理智的埃琳娜因爱失控的那个瞬间时才尤其震撼人心。

那是在她们母女四人都听到爱德华的婚讯后不久,当他紧张局促地再次出现在埃琳娜面前,每个人都在极力避免着尴尬之时,在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他亲口澄清自己并没有结婚,他本不抱任何希望,他一直坚信埃琳娜只把他当普通朋友,可是当他看到埃琳娜因再也无法掩埋自己的情感而当场泪流满面的那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李安在**里甚至为此创作了一段颇为动容的表白,最深入人心的就是那句—— Elinor, my heart is and always will be yours (埃琳娜,我的心从始至终与你同在)

这是一本温暖好读的小说,李安的**版本改编得也蛮不错,每个人物各具特色,或读或看都很讨喜,从玛丽安到埃琳娜,由豆蔻走向华发,我们的世界不再只有爱情,但也不必担心真的多了信赖少了爱。

因为身为女人的我们终会习得处事在外是Elinor,但也请允许我们在一人面前作Marianne,我们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Mr Right。

于是一路走来越发明白:我早已不再稀罕万人青睐,只想在你一人怀里受尽宠爱!

  1、硝烟以外的抗争与反思

  简·奥斯丁出生于史蒂汶顿郊区,在这里她从十几岁就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这个安宁的小村庄为她提供了早期的创作灵感与写作素材,远离城市的喧嚣,闹市的烦扰,都汇的耀眼与冕红。乡村的朴素与自然给予了她最真实的眼睛,洞察英国乡村的方方面面,深入透析社会本质。奥斯丁自己曾写到:“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我的作品好比方方的二英寸大小的象牙小品……我不能写一篇传奇,正如我不能写一篇史诗,我决不能坐下来写一部严肃的传奇;……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就是我自己的老样子干下去……”①。奥斯丁的作品多取景于英国乡村,而正如她自己所言,作品大多是描写乡村的生活,平静而优雅,没有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没有激烈冲突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教区的宁静,乡村里的漫步、野餐、聚会、婚姻、互访等生活小事,奥斯丁通过这些细小的琐事,展现了英国社会的文化与其中内涵。

  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曾经说过:“诗人,和哲学家、画家、雕塑家及音乐家一样,在某个意义上是创造者,然而在另一个意义上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使最超拔的人也不能逃脱这一从属关系”, 但是,人们通常不认为奥斯丁是一位时代的作家,认为她的创作脱离了当时英法战争的大环境,维多利亚和爱德华②时代的人们指责简·奥斯丁的作品从未提及到法国革命或拿破仑战争,认为战争的引入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说家所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到了20世纪,批评家则将这一指责现代化,对她的创作遗漏了工业革命而表示遗憾。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简·奥斯丁虽然没有把战争当作主题引入作品,但不可否认,她作为乡绅阶级的艺术家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她的作品当中,处处体现出她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新的世纪有着新的开始,新兴的力量与观点,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观念与思想,当18世纪迈向19世纪之际,多少世纪以来的英国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起着改变,带着对新世纪浓厚的兴趣而又矛盾的情感,奥斯丁警觉地洞察着这些变化。

  奥斯丁早期创作阶段,正是英国短暂的革命热潮高昂的年头,英国达到了起飞进入经济阶段自我维持持续发展的阶段,由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战争中的胜利,英国获得了制海权,并在海外贸易中大大领先,财富与权利的改变,使得新思潮进入原有的乡绅阶层,经济地位的转变,促进了体制的改革,乡绅阶层的自我形象空前地加强。在奥斯丁崭露头角的时候,也正是乡绅阶层的权力,影响和声望最鼎盛的阶段,在地方上,小市镇和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这一阶层所控制。在1795—1798年间,国内反革命情绪高涨,奥斯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小说结构上沿用了以为旧制度辩护的思想逻辑为基础,反对代表激进思想的个人情感。事实上,“情感”作为了当时反社会和实际上不仁慈行为的托词,而奥斯丁始终捍卫了原有的乡绅阶级形象,对于“情感”作出了温和的讽刺。早期作品《理智与情感》通过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的婚姻故事来强调理智的重要性,姐姐埃莉诺重视理性,在婚姻的选择上,一直克制自我的情感,理智的判断力成为了其魅力所在。相比之下,妹妹玛丽安开始追求的则只是情感的满足,当冲动的行为带来严重的伤害后,终于明白了理智的重要,意识到听任情感的愚蠢。在小说中,奥斯丁并没有对这种听任个人情感的个人主义表示出深恶痛绝,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对此作出了温和的讽刺。

  显然,长期生活在英国乡村的奥斯丁,受到到传统的英国文化影响,在处理婚姻恋爱的问题上,依然顺承传统的道德观念,更确切来说,早期的奥斯丁用旧式的乡绅阶层的婚恋观来构建了她的小说世界,作品更多地属于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十八世纪文学传统,其女性的纤细使她的嘲讽幽默而不至于过分辛辣。理性主义使她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采用更多的客观描绘,使读者始终处在看台上以观众的身份去感受她建构的理性世界。在世纪交替之际,英国乡村文化也顺应革命的浪潮变动,而奥斯丁在此风云莫测的时代,坚持了她理想中的完美世界,可以说,奥斯丁没有被动地接受文化变迁的洗礼,她思考,她回望,她相信绅士的传统是不变更的真理,也是最完美的婚姻的基石。

  在旧式体制中,英国乡村是一个以拥有土地的乡绅为领袖的紧密社会群体,乡绅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履行自身的职责,即当时盛行的“济贫法”。虽然在革命浪潮带来的经济转型后,这种体制已发生根本的改变,在繁荣的十八世纪,处在社会上层的乡绅阶层对贫困人群已经置之不理,但在奥斯丁的世界里,依然推崇旧式乡绅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傲慢与偏见》中,达西成为了乡绅阶级中完美的典型,他遵循乡绅阶级所规定的门第制度,婚姻与恋爱都必须讲求社会地位的相当,而且保持了作为乡绅所拥有的风度,在得知威洛比的卑劣行径后,依然施以帮助。虽然,在今天看来当中所强调的门第观念是陈腐落后的,但在小说里也并没有明显的讽刺,相反,奥斯丁在此问题上依然接受了传统的观念,按照旧式的乡绅阶级归属划分,决定条件不是金钱,而是出身,因此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接受达西的求婚后,凯瑟琳夫人前来阻挠的时候,伊丽莎白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我跟你外甥结婚,并没有背弃自己的出身。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我们正是门当户对。”③甚至在后期较为成熟的作品《爱玛》当中,门当户对依然成为完美婚姻的必要组成要素,这表明作者的认为在中产阶级社会中,爱情和婚姻是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联系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奥斯丁目睹了乡绅阶层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新贵族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乡绅阶层,这一切的改变都影响了奥斯丁晚年创作风格的新变。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在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它张扬“情感”优于“理性”,塑造理想化的女主人公,表现出对土地贵族的失望,运用了新的叙事文体。比起好评如潮的《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作品,《劝导》则不能迎来评论界的一片呼声,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健康原因……她肯定要作修改”④。的确奥斯丁在《劝导》当中大胆地走出了原来的写作模式,颠倒了“理智”与“情感”的地位,“情感”在《劝导》当中显然是经过了奥斯丁的精心锤炼,以绝对的优势抵制了理性的元素,“情感”第一次在奥斯丁的作品当中充当了主角。可以看到在《劝导》之前创作的五部小说在主题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描述“理性”如何历尽曲折、制约了“情感”,使主人公有了美满的婚姻。《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不顾家人的反对放纵自己的情感,终究在缺失理性的情感当中饱尝爱情的苦果,遭到了爱人的抛弃,最终在听从埃利诺理性的劝导后,走上了幸福的道路;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偏见与达西的傲慢每每阻挠了他们美好的爱情,终以双方的理性认识,跨越了傲慢与偏见的障碍,才体检到理性的珍贵,爱情的温馨;《诺桑觉寺》中,凯瑟琳从虚无缥缈的哥特式小说世界中醒悟过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理智造就了深沉谨慎的范妮,情感让玛丽热情而奔放,在最终的庄园女主人争夺战当中,还是让理性成为了主旋律;《爱玛》的女主人公一厢情愿的撮合给别人和自己的婚恋都带来障碍,待到醒悟后才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这些作品无一不证明“理性”比“情感”更重要,这也就是奥斯丁一直以来的风格。但《劝导》写的则是女主人公由“理性”向“感情”转变而后获得幸福的过程。女主人公安妮年轻的时候听从罗塞尔夫人的“理性”的劝导,忍痛割舍了和平民文特沃斯的热烈恋爱,理性的决定没有为安妮带来任何的幸福感,反而给她带来长达八年的思念和痛苦,险些断送了青春。八年后,安妮与文特沃斯再度相遇,“情感”终于无法再压抑,安妮坚决排除了“理性”的误导,同文特沃思恢复交往,重燃旧情,终于迎来幸福的婚姻。《劝导》成为奥斯丁第一部表现“情感”优于“理性”的小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劝导》当中奥斯丁所描写的“情感”也只能称之为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倾向,这种浪漫的色彩还带有浓重的理性印记,“情感”跨越“理智”也只不过是在传统的范围当中,并不大胆,也不放肆,这与反传统的拜伦式浪漫主义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奥斯丁在长期的理性主义写作后的一个过渡,还称不上是转型,但“情感”第一次被奥斯丁置于优于理性的地位,表明她在观念上有了重大变化。她已经把理性作家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1709—1784)从至高无上的宝座上请下来,第一次让考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扬眉吐气地统摄作品基调。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说过:“在《劝导》中既有特殊的美,也有特殊的枯燥。这种枯燥往往是在两个创作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特征。”奥期丁显然在《劝导》中表现出了这种“过渡阶段”的新特征。可惜,由于作家早逝,这种新倾向未及充分发展就中止了。

  2、“情感”与“理智”碰撞下的女性塑造

  人们认为,十八世纪的启蒙理性思想促成了第一场女权运动的浪潮,如果一个社会中的道德和社交行为成为讨论的重大议题,那么作为一位高举理性旗帜的女性作家就有必要参与到这场辩论当中。因此,简·奥斯丁也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加入其中,通过笔下的人物探讨妇女的地位,其中涉及女性教育、婚姻、道德自主与家庭权威的问题。奥斯丁更是在其作品中多次塑造理性女性形象,由此阐述女性应被看成与男性有同样道德的完全理性的人。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至上的社会中来观察,在那个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女性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顺从男人,所谓的法律规定等。因此,奥斯丁笔下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爱玛那个独断独行的父亲,如何想法设法要让自己的女儿嫁个有钱人的伊丽莎白的母亲,还有一大批拥有社会身份地位的青年才俊,虽然处在社会的上层,却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当然少不了的是那些受到良好教育,却又不能正确控制自己情感与理性平衡的绅士与淑女,而其中又以女性作为着力点,奥斯丁在年轻的时候就试图把女主人公全面地放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去,探讨她们对传统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复杂而往往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作出的种种反应,显示奥斯丁出对女人在男人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有成熟的认识。

  塑造理性的女性,首先涉及的是女子教育问题,接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旧式的英国传统中,女子教育是受到很多的束缚的,女子并没有机会获得与男子同等地位的教育,这个时期的许多女子要是想获得教育,就只有由家人或请家庭教师,更或是由母亲直接承担教育的责任。奥斯丁笔下的理性女性同样也体现了这一要求,接受教育是改变自身素质的唯一出路,奥斯丁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无论在早期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还是后期的《曼德菲德庄园》《劝导》等,最后能够认识自身超越自我的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们都是乡绅阶层的淑女,但良好的教育却不是幸福的全部基础,奥斯丁在作品中也明确了这一观点,财产是女性幸福的建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个坚实的物质基础,无所谓有幸福的婚姻,当然,奥斯丁笔下的强调的是乡绅阶层的幸福婚姻,淑女们要成就一段美好姻缘,还必须有金钱作为后盾,即使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没有经济的实力,单靠个人能力也不能找到一条好的出路,婚姻成为了淑女们通往美好世界的唯一选择。在《爱玛》中有这样一段话:“单身妇女,若收入微薄,当然令人耻笑,惹人讨厌,是儿童取笑的对象。单身妇女若有财产,总是令人尊敬的,完全可以做到通情达理、讨人喜欢。”,⑤显然,在奥斯丁看来,缺少经济上的支持而又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在社会地位上,依然处于劣势。

  理性作为奥斯丁塑造女性形象的关键词,在她的小说中有着深刻地反映,对于当时以赞美情感为主流文学内容,奥斯丁始终坚守着理性的阵地,而对文学中经常出现有着无法克制的强烈情感才是优秀的人物表现,她却抱着相反的态度,奥斯丁对一味赞美情感有着不同的意见,在她笔下情感支配的人物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惩罚,而这种惩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英国早期旧制度的思想逻辑为基础的,以《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为例,多情的玛丽安相信情感,但情感却仍然作为一种危险的反动行为,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因此,一味信任自己的心不能给玛丽安本人带来任何好处,“情感”这一要素作为英国前一扩张时期中的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此时在这个反动时期则被人作为是自我中心的唯我主义,因此,奥斯丁将其视作反社会的元素掺入塑造女性形象当中,事实上,奥斯丁并没有让“情感”成为主人公玛丽安本质上依附的东西,故事的最后, 玛丽安听从了姐姐埃莉诺的劝导,作出了理性的选择,走上了幸福的道路。可以说,奥斯丁所塑造的仍然是善良的士绅阶层的淑女,从而鲜明的表达了她对士绅阶层抱有的希望与忠心。与“情感”相对比的,是埃莉诺所代表的正面信条,埃莉诺始终被用心地设置在理性的行为圈当中,某种程度上是一直与玛丽安的“情感”作对比,奥斯丁的这种安排,更容易让我们感觉到,埃利诺所承受的痛苦更甚于玛丽安,在埃利诺的情感世界当中“理智”与“情感”相互的碰撞,虽然“理智”始终占据了上风,但“情感”的威力也不是说一时片刻可以抹煞掉的,两者的对抗在反复地折磨着埃利诺,而她终究用强大的意志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当然埃莉诺也有冲动的时候,这样的刻画更让埃利诺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她的冲动存在着善意的保护,尤其在处理与她妹妹玛丽安和母亲的问题上。另一方面也在更高的社会层次上,在奥斯丁心中这种社会观念总是和士绅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高贵的社会责任,至于完全的“情感”支配的人物在她笔下则是庸俗的表现。

  奥斯丁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家们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不仅是因为她的小说有天衣无缝的结构和精湛的刻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因为她的小说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士绅阶层的淑女形象,她开创了描写日常生活小说,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受欢迎的小说,后人提到这位现实主义小说家,自然会想到这部只描写三、四户乡村田园人家生活的作品。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用小题材展现了大世界,她通过《傲慢与偏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机智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她聪明善良,具有良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与男士同等的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这是当时旧式体制下英国妇女所缺少的才能,可以说,伊丽莎白并不是当时社会公认的淑女典范,在奥斯丁生活的年代,社会对淑女的要求是跟女性的才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女性的敏锐与机智是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奥斯丁故意在《傲慢与偏见》中让女主人公把才艺放下,因此,她对钢琴舞蹈并不精通,社交并不是她的强项,这样的伊丽莎白似乎也刚具有特殊的魅力,脱离了原有的淑女标准,更加富有个性,可以说,奥斯丁笔下的伊丽莎白是奥斯丁心中的理想淑女。在伊丽莎白的形象塑造中,奥斯丁把“理智”放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她认为女性也具有与男性同等的理性思维。而且认为妇女和男性一样智力发达,有一样的理性的出发点。她把达西作为聪明人来描写,向伊莉莎白学到东西,一如后面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一样,这事实上象征了奥斯丁对女性智力的信心,有力的反对了性别歧视,重新塑造了妇女的形象,也让后来的作家有所借鉴。

  在后期奥斯丁的创作《劝导》中,与前几部作品却大相径庭。女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和海军军官温特沃思倾心相爱,可她的父亲沃尔特爵士和教母拉塞尔夫人却嫌温特沃思出身低贱、没有财产,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安妮出于谨慎,听从了教母的劝导,忍痛与心上人分手。八年后,温特沃思休役回乡,安妮意识到了当年的错误,两人历尽曲折而重归于好,喜结良缘。与玛丽安、爱德蒙、爱玛正好相反,安妮是弃谨慎而求浪漫。这表现了她对早年炽热恋情的渴望,对未来的满怀喜悦和信心,是有充分理由的,而过去的谨小慎微似乎成了胡作非为的对上帝的亵读,年轻时候被迫采取了谨慎小心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染上了浪漫色彩。奥斯丁在此第一次对“情感”一词给予肯定,这与她前期对情感的贬抑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劝导》对“情感”作主导的浪漫爱情的神奇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妮由于过于理智而经受了整整八年的痛苦,在这八年中,她香消色退,瘦弱不堪,早早地失去了青春的艳丽。然而在心上人回来后,她的容颜因爱情的滋润而迅速恢复了昔日的风彩,在莱姆受到了堂兄埃利奥特先生的倾慕,连她那认为美貌仅次于爵位的虚荣的父亲也觉得她变得更白净、更娇嫩了。在此,奥斯丁热情地歌颂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情感”,塑造出一个青春活力,情感优于理智的安妮,难怪有人说《劝导》是一部关于“青春风彩的失去与回归的故事”。

  3、绅士与淑女的婚姻

  奥斯丁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以婚姻为主,以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是奥斯丁所有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的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有丰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这是奥斯丁在艺术上自觉的选择——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见真实。在《傲慢与偏见》中,更是开篇就以婚姻为起点进行故事的陈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每个完美婚姻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关系,其中又以经济关系为主。那么在研究故事中探讨的妇女问题时,就无可避免地牵涉到其中,事实上,奥斯丁始终是把婚姻问题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尤其是经济关系,因此奥斯丁创作的故事始终都以社会现实作为基础。

  人们常常笼统地认为奥斯丁专门描写爱情与婚姻,其实她首先和主要写婚姻问题,不是作为爱情结果的婚姻,而是作为经济需要的婚姻。这里所说的婚姻,显然不涉及感情,纯粹是个经济问题、生存问题。因此可以说,与作者的宣称相反,所谓“有财产的单身汉需要娶位太太”根本不是什么“举世公认”的“真理”,而只是班纳特太太的一厢情愿。我们也可以说,在《傲慢与偏见》中,真正的“举世公认的真理”,不是“有财产的单身汉需要娶位太太”。而是“没有财产的妇女需要嫁有财产的丈夫”,这里涉及士绅阶层的婚姻问题。在当时旧式体制的英国社会,士绅阶层的淑女即使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丰厚财产,除了结婚就没有别的出路,但从《傲慢与偏见》的整个描写来看,奥斯丁还不是单纯探索妇女的婚姻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极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的社会条件下的婚姻关系。

  经济基础成为了完美婚姻的必要成分,可以说,奥斯丁笔下是一个以经济基础决定一切的生存世界,绕过围绕婚姻关系的描写,透过表层描写会客,喝茶,跳舞,聊天等社交世界,揭开外层,看到的就是一组组以数字构成的世界,无论在哪部作品中都可以找一大堆代表金钱的数字,如《理智与情感》中,第一章就交待了达什伍德先生拥有七千磅的家产,而他留给他三个姑娘每人一千磅,以表示他对她们的慈爱。在《傲慢与偏见》里也有相似的描写,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进两千磅的地产,班纳特夫人拥有四千磅的嫁妆,而五位班纳特**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磅存款。后期作品《爱玛》依然没有脱离金钱与婚姻的关系,在《诺桑觉寺》中更是说到:“不管那些传奇故事里怎么说,没有钱这东西是不行的”。历来英国小说在描写妇女婚姻方面的小说枚不胜举,但像奥斯丁那样直接从经济关系揭示妇女地位的作品就并不多见,奥斯丁透彻地从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出发,探讨了十八到十九世纪英国妇女在社会阶级地位上的变化。

  在奥斯丁看来,最理想的婚姻莫过于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二者之中,理智应该是占据上风的,这从她前几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来。《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姐埃莉诺审慎理智,把感情埋藏在心底,妹妹玛丽安则一味放纵自己的情感。结果埃莉诺和自己所爱的人终成眷属,而玛丽安被恋人抛弃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放纵情感的错误而嫁给了有钱有势却毫无浪漫色彩的中年人布兰敦上校。另外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奥斯丁最具光彩、最机智明快的作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不受钱财的诱惑而先后拒绝了俗不可耐的柯林斯以及傲慢的达西,达西则克服了理智上对伊丽莎白家中其他成员的不屑而屈服于对伊丽莎白的爱情,因而这被认为是一部爱情浪漫的经典之作。故事里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婚姻与金钱的关系,吉英与彬格莱、达西与伊丽莎白、韦翰与丽迪雅、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卢卡斯……夏绿蒂和丽迪雅代表两种极端,前者只追求“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后者却纯粹出于性的冲动,完全不顾后果。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进两千镑的地产,班纳特太太嫁给他时有四千镑的嫁妆,班纳特家五位**结婚时每人只能从母亲方面得到“年息四厘的一千镑存款”。彬格莱有十万镑遗产,每年进项在四五千镑;彬格莱**有两万镑嫁妆。达西先生有年进一万镑的财产,他的妹妹乔治安娜有三万镑的嫁妆。韦翰与丽迪雅私奔后,至少向达西敲诈到一万镑才肯正式娶她……当然,还有那个使班纳特太太无限愤慨的遗嘱“附加条款”,就是它决定了班纳特家五个女儿的命运,可以说,在《傲慢与偏见》作者用透辟的眼光向人们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的婚姻是个典型,作者通过不同类型的婚姻关系把资产阶级婚姻从经济实质到礼仪形式都进行了透彻的揭露。奥斯丁的其他两部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更是强调了理性对幸福婚姻的重要性。前者的男主人公爱德蒙最终放弃了活泼浪漫的玛丽而选择了审慎理智的范妮,后者的女主人公爱玛在奈特利先生的帮助下意识到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才是正确的婚姻,因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和门第相当的奈特利结成伴侣。

1小说的影响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它的出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资料得知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头十年,菲尔丁等大师开拓的英国现实主义传统几乎完全中断,英国小说被淹没在一派家浪漫主义的感伤泪水之中,几十年间没有产生任何重要作品。而18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无疑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

2关于作者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她于1775年12月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共有兄弟姐妹八人。父亲是一名学识渊博的牧师,担任了数年的教区长。母亲出生于比较富有的家庭,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虽然简·奥斯汀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优越的教庭教育和环境,无疑给她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她从十三四岁便开始写东西,具有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各种原因,简·奥斯汀及家人曾几次改变住址。这些经历无疑给她的写作创作了条件,也为之后几部经典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关于书名

这本小说最初名为《埃莉诺与玛丽安》,数年后才改为以第三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从小说的书名不难察觉这部小说主角是埃莉诺和玛丽安,小说是围绕她们姐妹俩的感情线缓缓展开的。小说中出现了多个人物,个性鲜明,引人深思。其中埃莉诺和玛丽安面对感情的表现也形成了鲜明对比,理智是用来形容埃莉诺的,而情感无疑说的是玛丽安。

4故事梗概

事情源于达什伍德家族,位于萨塞克斯郡的诺兰庄园,因为已故庄园主是个单身汉,所以遗产给了亡故妹妹的儿子亨利·达什伍德。亨利同前妻生了一个儿子约翰,同现任妻子生了三个女儿,即埃莉诺,玛丽安及玛格丽特。亨利亡故后,便涉及到财产分配。虽然亨利让约翰好好照顾三个妹妹,但在约翰妻子范妮的劝说下,约翰把本来打算给妹妹的财产抛之脑后。居住在诺兰庄园的这段期间,埃莉诺结识了范尼的弟弟爱德华·费拉斯并互生情愫,妹妹还经常打趣他们。

后来因为无法忍受范妮的冷嘲热讽,又在达什伍德太太的一个亲戚的介绍下,他们搬到了位于德文郡的巴顿乡舍。条件虽不如诺兰庄园,但他们过得很开心。也是在这里玛丽安结识了威尔逊,他英俊潇洒且浪漫。很快他们两便坠入了爱河,并且不懂节制,高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人怀疑他们已私定终身,步入婚姻是迟早的事情。机缘巧合,他们两姐妹到邻居家做客,无意间认识了单身的布兰登上校,三十五岁左右。布兰登对玛丽安一见钟情,大家有目共睹。但对于布兰登上校对自己的迷恋,玛丽安却快言快语,和姐姐表达了对布兰登上校的厌恶,并表示自己绝不会看上他。这期间,爱德华也短暂地拜访过他们,但却显得心事重重。

不久之后,威洛比便匆忙地向他们告别,去了伦敦。很快,布兰登上校也慌忙地离开了。威洛比离开的这段期间,玛丽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她们一如既往地去邻居家做客,接连认识了邻居的朋友詹宁斯太太及她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帕尔默太太还邀请他们姐妹两到她位于伦敦的克利夫兰庄园做客,但她们婉拒了。

不久之后,玛丽安和埃莉诺也结识了斯蒂尔姐妹两。虽然不太喜欢她们,但出于礼貌和善意,埃莉诺常听露西向她分享心事。也因此,她得知自己的心上人爱德华四年前便与露西私定终身,而且他们互相通信。对此,她感到怀疑加震惊,但他努力克制自己动荡的心,保持平静。之后詹宁斯太太邀请埃莉诺和玛丽安到自己位于伦敦波特曼广场附近的住所做客,埃莉诺本想拒绝,但妹妹急切想知道威洛比的事情,所以便欣然答应了。后面包括斯蒂尔**姐妹两也去了伦敦。

到达伦敦后,玛丽安迫不及待地给威洛比写信,但却音讯全无。对此,她焦灼不安,无心他事。这段期间威洛比来过一次,但他们碰巧外出。为此玛丽安遗憾不已,以后便不再外出以免错过威洛比。后再舞会上巧遇威威洛比,她欣喜若狂,但威尔逊却对他冷漠淡然。她百思不得其解,闷闷不乐。不久之后,玛丽安便收到了威洛比的信以及自己的发丝及之前写给她的书信,得知他即将和富家女成婚的消息。她痛苦不堪,将自己封闭于卧室,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只想赶紧回家。

在这段期间,布兰登上校时不时地前来看望他们姐妹两,关心备至。在聊天中埃莉诺得知布兰登上校是一个负责任却专一的人,他与初恋心心相惜,但因为家人的阻挠,将初恋嫁给了自己的哥哥。他悲痛不已,离开了一段时间。待回来时,发现初恋过着悲苦的生活,待产女之后,便去世了。布兰登上校受初恋之托,收养了这个孩子。谁料这个孩子同她母亲有着一样悲惨的命运。偶遇威洛比,生下一女,却惨遭抛弃,这也是他之前急忙回伦敦的原因。

这期间约翰曾邀请埃莉诺姐妹去他们那里暂住一段时间,但遭到范妮的说服,最终邀请了斯蒂尔姐妹二人。对此,露西欣喜不已并将这份欣喜和埃莉诺分享了。因为露西自身的条件,她觉得会遭到爱德华家人的反对。但这件事之后,她认为她与爱德华成婚的信心便足了些。住在那里时,露西姐妹无意间将露西与爱德华私定终身的事告诉了范妮。范妮一气之下,将斯蒂尔姐妹赶出了他们的住处。

另一边爱德华也拒绝了家人给她安排的和富家女的婚事,决定遵循之前与露西的约定。此事激怒了爱德华的母亲,她狠心的将给爱德华的财产给了他游手好闲但却深受母亲爱戴的弟弟罗伯特,并将他逐出了家门。埃莉诺虽然伤心,但面对爱德华的做法,她却对他表示同情及赞赏。而爱德华的这一举动也赢得了好多人的赞赏,而布兰登上校便是其中之一。

布兰登上校决定将空出来牧师的职位赠予爱德华,以缓解一下爱德华的燃眉之急。对此,埃莉诺对上校感激不尽。因为上校与爱德华尚未熟悉,所以此事便落到了埃莉诺的肩上,由他将此事转告爱德华。埃莉诺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欣然接受了。碰巧爱德华来访,她便借机将此事告知。爱德华感激不尽,尴尬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面对爱德华与露西的婚事,埃莉诺表示了衷心的祝福。

在此,爱德华对此类事情的处理方式无疑与威洛比形成了鲜明对比。之后埃莉诺也接到了她曾写给母亲的回信,不久之后,她们便要回家。面对姐姐的遭遇,玛丽安心痛不已,表示自己忽视了姐姐的感受,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了,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反思。很快他们开始启程,应詹宁斯太太的请求,他们先绕道去了位于伦敦的克利夫兰庄园,帕尔默太太的家。不幸的是,在那里玛丽安病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埃莉诺细心照料妹妹。最终布兰登上校前去接达什伍德夫人,好在这段时间玛丽安病情好转。

而此时威洛比突如其来,表明了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对玛丽安态度转变的前因后果。埃莉诺起初很是抗拒,但看到他对妹妹的担忧,便决定接受他的诉说。说完之后,埃莉诺对他的厌恶少了几分而且生出了同情。想着威尔逊即将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度过一生,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威尔逊希望埃莉诺能将这些告诉玛丽安以减轻玛丽安对自己的憎恨,求得宽恕,埃莉诺同意了他的请求,然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不久之后,布兰登上校和母亲就来了。听到玛丽安病情好转的消息,大家如释重负。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对布兰登上校也有了一个好印象。再加上她了解的情况生出了撮合玛丽安和上校的想法。随着玛丽安病情的日渐好转,他们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家。一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玛丽安和埃莉诺都有着各自的心事。

机缘巧合,埃莉诺仆人偶遇爱德华和露西,猜测他们已经结婚,并将此事告诉了埃莉诺。埃莉诺当头一棒,觉得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但她克制住内心的动荡,尽力表现平静。对此母亲和玛丽安表现出了应有的愤怒。不久之后,爱德华前来拜访,场面有些尴尬,但大家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后面交谈中才得知爱德华与露西并未结婚,而露西嫁给了自己的弟弟罗伯特。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先是一震,但都表示很开心。

很快爱德华向埃莉诺表明了心意,终于开心的走到了一起,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久之后,布兰登上校也来到了埃莉诺家,对埃莉诺和爱德华表示了中心的祝福。除此之外,也传来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随着玛丽安心情见好,埃莉诺也将威尔逊的部分话语转告给了玛丽安。倾听之后,玛丽安心中的疑问也解开了,慢慢地也放下了她与威洛比的那段感情。

很快他们随姐姐埃莉诺去了爱德华任职的牧师寓所,这里离布兰登上校的住处很近。为此,他们也欣赏了布兰登上校的住所,埃莉诺忙着筹备自己的婚房,大家其乐融融。另一边,在埃莉诺的劝说下,爱德华和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了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人和朋友的撮合下,玛丽安和上校最终也终成眷属,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到此,小说也到了尾声。面对这样的结局,书中人其乐融融,读者也为此兴高采烈。

5一点点小感言

实际上这是第二次读这本小说了,最吸引自己的莫过于刚翻开书页的那句英文句子:It is not what we say or feel that makes us what we are It is what we do or fail to do对应的中文翻译是成就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所言所感,而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或未成之事。

小说中无论是埃莉诺还是玛丽安面对感情的态度,表现及处理方式都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一方面威洛比和爱德华面对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感情的处理方式及态度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布兰登上校也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艾玛·伍德豪斯

艾玛可算是集淑女的优点于一身:“容貌端庄、聪明开朗、生长在富贵人家”。相对于美貌,作者更多地强调了艾玛的才智。艾玛的才华远过于她身边的很多人。她的姐姐不如她,甚至她的父亲也不行。这样的女子多少都会有些优越感,艾玛也是如此。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不结婚”的宣言,在看到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事。不过看到艾玛对哈丽特的解释之后,我也感到释然,不错,“只有贫穷才会是独身者受到蔑视”、“一个富有的独身女人从来都受人尊敬”。说起来奥斯丁本人也是终生未婚,也许她也将自身的独立品格放在了艾玛身上吧。

此外艾玛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她对感情的自制力上。她曾一度认为自己爱上了弗兰克·丘吉尔。后者几乎拥有吸引一个女子所需的全部条件,良好的家世、优雅的举止、俊美的容貌……然而艾玛并没有盲目地被一时的热情所左右,经过理性的思考,她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爱上弗兰克,而再次见面时也能够与对方坦然相处。

理性似乎是奥斯丁相当重视的品格,在我草草看过的《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对那两个迷恋军官的妹妹加以讥刺,而对有见识的伊丽莎白则加以赞赏。《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姐爱莉诺更是理性的代表。但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并非完人,如伊丽莎白和艾玛都曾作出过可笑的事,因此奥斯丁也对她们进行了善意的嘲讽,并使她们在得到教训后有所领悟,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另外还想感叹一下,艾玛让我彻底明白了在英国成为一位淑女有多难。钱并不能决定一切,爱尔顿太太就是例子。以现代人的角度看来,书中人物的言谈未免过于含蓄,稍有不慎便会被指为不得体。艾玛对爱尔顿先生和弗兰克的信件都能做认真的鉴别,看其是否合乎礼节。若不是自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是很难获得这样的能力的。而弗兰克延迟到其父家中拜访的日子,竟然引起了一场相当严肃的争论,这在我看来颇不可思议。不过当时的乡绅似乎生活都比较清闲的样子,日常的话题大约也就是这些琐碎之事。可以说奥斯丁还是相当现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简·费尔法克斯

简是书中女性中少有的与艾玛才智相当的人物。在我看来,与艾玛相比,简的意志力之强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看到她与弗兰克竟是恋人时,尽管在前面奈特利先生的猜疑已使我有了预感,我还是半天才接受了这个事实。能够将掩人耳目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在前面我曾提到当时英国上流社会言行之严谨,这在简的身上更是得到了完全体现。“我相信大家都认为……”、“人们一般认为……”……这几句回答实在是令人感叹。

与艾玛相比,简表现得过于拘谨保守,显然作者并不是很欣赏这种性格。但是毕竟简也有她的原因,她的家庭并不算显赫,在某种意义上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谨慎也是情有可原的。

韦斯顿太太

她的情况有些特殊,以至于我不太能肯定她是否算是真正的淑女。从才华与举止上看她无疑是无可挑剔的,但从家世上说呢?让女儿去作家庭教师的家庭,恐怕不会很富有。令我相当吃惊的是他在伍德豪斯家受到了相当高的礼遇,并且得以与一位真正的绅士结婚。因此至少从婚后来看,韦斯顿太太完全有资格被称为淑女。由于我在《艾玛》之前看过《简·爱》,对里面家庭教师受到的冷遇印象深刻。奥斯丁的时代应早于夏洛特·勃朗特,为何奥斯丁时代的人如此宽容,到了勃朗特所处的时代反倒比从前更加保守、等级森严了呢?

Author:Jane·Austen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其初稿是1796年写成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后改名为《理智与情感》,与《傲慢与偏见》一前一后创作与发表,格调很像,不同之处是《傲慢与偏见》只有一位女主角,但这部《理智与情感》却有两个女主角, 小说以那姐妹俩曲折复杂的婚事感情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姐姐Ellinor是个“感情强烈”而又“头脑冷静”的年轻姑娘 。(Elinor, 19,processed a  strength of understanding, and coolness of judgement  She had an excellent heart; - her disposition was affectionate, and her feelings were strong; but she knew how to govern them) 她在选择对象时,不重仪表,而讲人品,爱上了为人坦率热忱的Edward。后来发现Edward早已与Lucy订婚,她尽管很伤心,却竭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将心事埋藏心理,交际应酬,行若无事。最后,Edward相继遭到母亲和Lucy的遗弃,Ellinor对他依然一往情深,终于与他结为终身伴侣,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妹妹Mariane正好相反,她虽然聪明灵慧,但多情善感,对爱情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要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 (Marianne,17  She was sensible and clever ; but eager in everything: her sorrows, her joys, could have no moderation She was generous, amiable, interesting: she was everything but prudent)三十五岁的Colonel Brandon对她一见钟情,但她觉得他太老了,而且兴趣爱好都不同。

[I  could not be happy with  man whose taste did not in every point coincide with my own He must enter into all my feelings;the same books,the same music charm us both  ]

随后,她意外地遇见了“风度翩翩”的轻薄公子Willoughby,当即陷入热恋之中。不久被对方抛弃,她悲痛欲绝,不顾自己的身体,差一点丢掉性命。经过这次病痛,她开始自我反省,以姐姐的榜样,逐渐变得理智起来,最后还是嫁给一直照顾她的Colonel Brandon。

[Marianne Dashwood was born to an extraordinary fate  She was born to discover the falsehood ofher own opinions, and to counteract, by her conduct, her most favourite maxims  She was born to overcome an affection formed so late in life as at seventeen, and with no sentiment superior to strong esteem and lively friendship, voluntarily to give her hand to another! -and THAT other a man, whom, two years before, she had considered too old to be married, and who still sought the constitutional safeguard of a flannel waistcoat!]玛丽安·达什伍德天生有个特殊的命运。她天生注定要发现她的看法是错误的,而且用她的行动否定了她最喜爱的格言。她天生注定要克服十七岁时形成的那股痴情,而且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友情,自觉自愿地把心交给了另一个人!就是他,两年前被玛丽安认为太老了,不能结婚;就是他,现在还要穿着法兰绒马甲保护身体!

Willoughby和Lucy是两个相对来说反面的角色。从表面上看,他们两人都有强烈的“情感”,不过他们的情感是虚假的,内心极度冷酷与自私。Willoughby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的恶习。他先是玩弄了布兰登上校的养女伊丽莎,等她怀孕后又无情地将她遗弃。后来,恋上了Mariane,但因Mariane没有财产,便又同样无情地抛弃了她,而与一位富家**结了婚。

Lucy是个自私、狡诈的女人,她先是与Edward订婚,Edward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之后,她转而与其弟弟Robert勾搭在一起。而结婚之后,她又在费拉斯太太面前“装作低三下四的样子,一再对罗伯特的罪过引咎自责,对她自己受到的苛刻待遇表示感激,最后终于受到费拉斯太太的赏识”。文中对她的描述也特别有意思。

[The whole of Lucy's behaviour in the affair, and the prosperity which crowned it, therefore, may be held forth as a most encouraging instance of what an earnest, an unceasing attention to self interest, however its progress may be apparently obstructed,  will do in securing every advantage of fortune, with no other sacrifice than that of time and conscience ]

Jane·Austin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英国女作家,最早读的是《傲慢与偏见》,现在打算把她的书都读一遍,这本书读的英文版,她的小说都比较好读,故事线比较简单,人物也不会很多。这本书在人物出场时基本就对其性格做出了解释,随后进行展开情节叙述,剧集版的《理智与情感》也值得一看,基本还原了小说,而且Edward是由大表哥演的,颜值完全超越小说对其的描述。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汀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奥斯汀并不喜欢这个地方,据说她曾遭遇了忧郁症的折磨。在这里,奥斯汀拒绝了一位将继承大笔财产的青年的求婚,因为她不爱他。住了四年左右,父亲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汀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1811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1813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1814 曼斯菲尔德庄园 Mansfied Park

1815 爱玛 Emma

1818 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1818 劝导 Persuation

>>>>>>>>>>>>>>>>>>>>>>>>>>>>>>>>>>>>>>>>>>>>>>>>>>>>>>>>>

英国游目录

飘洋过海去看你——启程英国

飘洋过海去看你——英国初印象

飘洋过海去看你——小城桑德兰

漂洋过海去看你——纽卡斯尔

漂洋过海去看你——爱丁堡

飘洋过海去看你——达西庄园

飘洋过海去看你——伦敦

飘洋过海去看你——杜伦

飘洋过海去看你——约克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理智隐忍之人,还是热情洋溢之辈?到底在苍茫人生旅途中,理智与情感的比重应该如何拿捏?

**《理智与情感》赠我们以理智与情感的启示录。

《理智与情感》的内容依旧是奥斯汀式的一贯主题:年轻娇美的贫穷女子与文质彬彬的有钱绅士之间的爱恨纠葛,描述的依旧是其最为拿手的婚恋生活。故事的两个女主人公,埃莉诺和玛丽安这两朵姐妹花,分执理智与情感的各一端,于最为璀璨华美的花期,磕磕绊绊而又坚定决绝地开放了。

李安导演的这部由名著改编的佳片,实现了导演、演员、剧本三者间磁场上的某种绝妙组合。华人的身份,使得李安在理解这部原著时加入了几分东方哲思性的思考。李安的**从来有种不动声色的隐忍,然而我们却能从隐忍的表皮下感受到那股亟欲喷薄而出的情感在涌动。他用东方人的保守含蓄,诠释了英国古典文化的优雅矜持。虽然当哥伦比亚公司把艾玛·汤普森的剧本拿给李安时,他还从没读过任何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

而演员的选择则与原著对接得几乎毫无缝隙,艾玛·汤普森扮演的姐姐埃莉诺理智冷静,父亲去世后便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大小琐事;而由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玛丽安则像一朵为爱燃烧的太阳花,性情开朗活泼,用自己的热情明艳艳地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同于姐姐在对待爱情方面的的冷静自持,妹妹始终在寻找着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另一半。当她和威洛比共浴爱河之时,两个人兴致高昂地谈论着诗歌,愉悦欢快地骑着马车呼啸而过,种种甜蜜不一而足。然而,好景不常在,后来得知威洛比为还债而娶一位家底殷实的富家**时,玛丽安这朵太阳花终于痛苦地被现实的暴风雨吹弯了腰,甚至最后险失性命。

至于编剧艾玛·汤普森,这位英国才女同时是片中埃莉诺的扮演者,将理智这个大梁挑得相当出色。埃莉诺的理智隐忍得令旁观者都为之恻然动容。即使初见爱德华时两人都暗自为之倾心,但他们之后的情感交流都是静静地流淌着,如月华悄无声息地铺于树梢。因此妹妹总觉得这种“相敬如冰”的情感实在称不上是感情,她理想的感情是“像火一样燃烧的,像朱丽叶,像奥丽维亚,像艾洛依丝”。玛丽安不能理解的是,世间爱情的面目又何止热情一种?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既然每个人生来与众不同,爱情的种类又岂可狭隘于她理想中的那一种?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自然也有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郝思嘉与白瑞德。唯有爱情的多样性,方成就人类亘古的美丽主题。再者,爱情的温度理应同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一样,热度不能太高,更不能太低,恒温才能令爱情领域里陌上花开处处。

埃莉诺深知此中之理,因而当玛丽安沉迷于威洛比而纵情欢乐时,埃莉诺总不免有点担忧玛丽安如此情绪化的爱:“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们对他还不了解。”玛丽安于此并不认同:“他为什么要怀疑我,我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感情?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了解的程度,有些人相处七年还是无法了解对方,而有些人只需要七天。我觉得我已经了解威勒比先生了,我如果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就会像你那样把它隐藏起来。”

其实,埃莉诺何曾不想像玛丽安一样无忧无虑将一切情绪毫无保留地外放?但埃莉诺是埃莉诺,是父亲已故的达什伍德家庭的长女,是玛丽安和玛格丽特的姐姐,是母亲的左臂右膀,多重叠加的身份,全家被逼迫搬离宽敞的住宅而屈居于乡下农舍的窘迫,世道的种种颠破流离早早就教会埃莉诺以冷静自持。当斯蒂尔**向埃莉诺透露她与爱德华的秘密婚约,并要求埃莉诺保密时,震惊的埃莉诺伤心之余却没有当场失去仪态,但眼角处已然泄漏出一丝哀怨;当斯第尔与爱德华的婚约秘密最终败露时,听到消息的玛丽安质问埃莉诺:

“你总是忍耐和顺从,老是理智、谨慎和责任,艾里诺,你的感情呢?”

隐忍的埃莉诺此时打碎了自己冷漠无所谓的外壳,她踉跄地坐在椅子上,颤声而痛苦地说: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感情?除了你自己的痛苦你还知道什么?这个有婚约在前的人毁了我的全部希望,我不得不一再忍受她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承认自己与爱德华今生无缘。要不是我必须保守秘密,我一定会表现得比你还伤心。”

理智被逐渐瓦解,当影片最后埃莉诺听到爱德华说没有与斯蒂尔结婚时,无法控制自我,失声嚎啕大哭起来。隐忍多时的痛苦、情感、听到爱德华尚未结婚的喜悦,千万种情绪一起迸发出来。佯装理智而冷静的面具,终于随着这次放纵而哭彻底被打碎。

影片中,埃莉诺与玛丽安各自代表着不同性格、不同的价值和情感取向,但无论批判两人所站立的理智或者情感,还是强硬将这两者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解读方式。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本身就是两生花,都是人性的两面。过于理性有时会让幸福悄悄溜走,而过于感性则很容易导致情绪化,有时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将理智与情感的天枰找一个平衡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点李安最具发言权。他在谈到这部片的中文名时就提到说:“我觉得严格来讲,应该翻译成《知性与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并非只限于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里面感性的讨论。所以戏自然落到艾玛·汤普森身上,理性的姐姐得到一个最浪漫的结局,妹妹则对感性有了理性的认识,它之所以动人原因在此,并非姐姐理性、妹妹感性的比较,或谁是谁非。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十分的复杂微妙,这与中国的“阴阳”相通,每样东西都有个双面性,其实许多西方人还不见得容易体会到简·奥斯汀的两面性,反倒是中国人容易一点就通。”

人生,呼唤理性的加持与审视,更呼唤偶尔点缀的小浪漫。

当爱情降临,你是坚守理智的埃莉诺,还是挥霍情感的玛丽安?

文/林彩彩

你看过《理智与情感》吗?

几年前因为《傲慢与偏见》一书,我走进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世界。寒假从图书馆借到她的另一部作品《理智与情感》,因为时间关系只看了前半篇,未知后半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BBC根据原著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短短几集的电视剧版,看完颇有感触。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作品,故事以出生于英国乡绅家庭的两姐妹(还有个最小的妹妹笔墨较少,在此忽略)埃莉诺和玛丽安曲折复杂的爱情为主线,折射她们面对爱情时截然相反的态度。

电视剧版高度还原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姐姐埃莉诺沉稳理性,做事稳重,在爱情里能够克制自己,是“理智”的代表。妹妹玛丽安则率真任性,面对爱情不会考虑过多,只求遵循内心想法,是“感性”的化身。

故事的结局是,两姐妹都收获了真爱。埃莉诺在绝望中与原本两情相悦的爱德华终成眷属,玛丽安被上一段感情狠狠伤害后也终于懂得珍惜一直等候着她的布兰顿上校。

剧情看完后,埃莉诺与爱德华之间的故事到底还是令我久久意难平。

父亲去世后,埃莉诺和母亲及两个妹妹所住的诺兰庄园由她同父异母的哥哥继承。哥哥的妻子范妮是个刻薄之人,母女四人不愿忍气吞声,无奈之下,选择了搬出诺兰庄园。

离开前的某一天,范妮的弟弟爱德华前来拜访,和埃莉诺就此认识。

埃莉诺很快对谦逊、真实而又充满绅士风度的爱德华暗生情愫,爱德华也对美丽的埃莉诺十分有意,两人心照不宣。对于爱德华的为人,埃莉诺的家人也都看在眼里,早已在心里默认他是将来迎娶埃莉诺的人。

就在双方感情不断升温时,埃莉诺一家搬去了远在德文郡地处偏僻的巴顿庄园。

埃莉诺的母亲离开前在家庭聚餐中邀请爱德华常来拜访,在巴顿庄园的日子里,埃莉诺也时时盼着与爱德华再相见。但爱德华迟迟没有再来。

母亲在心里为埃莉诺着急,打算偷偷写信给爱德华,主动邀请他过来。这一举动被埃莉诺撞见,她阻止母亲的行为。

尽管比谁都更希望见到爱德华,但埃莉诺还是认为,爱德华如果真想来,自己会过来,她不希望他是该被动地前来见面。

很久过后,爱德华来到了巴顿庄园。苦苦等待的埃莉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姗姗来迟的爱德华却愁容满面欲言又止。他在巴顿庄园短暂地住下一晚后,第二天清晨便匆忙离开了。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以为爱德华此次前来大概率是来求婚的,然而爱德华什么也没说。

埃莉诺非常失落,她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是有爱意的,却一句话都没有表达。

直到在邻居组织的一次聚会里埃莉诺认识了斯蒂尔姐妹,这一困惑才得到了解答。

斯蒂尔·露西不知道埃莉诺与爱德华之间的关系,告诉了埃莉诺一个秘密:早在四年前,她就和一个人订了婚,而这个人,正是爱德华。

埃莉诺终于明白为什么爱德华从来没向自己表达心意,原来他早就已经订婚了。她毫无防备地得知这件事,却还要替眼前这个无限憧憬着与爱德华婚后生活的女孩子保守秘密。

埃莉诺非常难过,但由于自己的妹妹玛丽安正处于失恋状态,她不想让家人再为自己担心,于是把这件事藏在心里,一个人默默消化。直到四个月后玛丽安意外得知这件事,埃莉诺才在她面前掩面大哭。

但即便如此,埃莉诺不仅没有怨恨爱德华,反而还在布兰顿上校那里替他谋了一个职位。

站在埃莉诺的面前,爱德华问她为什么不怨恨自己,埃莉诺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她说:“因为你从未欺骗我。”

她告诉爱德华,当她听说他的婚讯,就明白了他之前为何对自己若即若离。他没有做错什么。如果不是在有婚约的情况下面对她时他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她也不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

听完这些话,爱德华似要说些什么。但一如从前想要脱口而出的每一次,他把就在嘴边的话再一次咽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平淡的谢谢。

如果说得知真相后埃莉诺与爱德华的一番谈话是激起我平静内心的那一颗石子,那么故事尾声爱德华去巴顿庄园向埃莉诺表白的那一段就是一股足以令我内心翻江倒海的力量。

在故事的最后,因为违背母亲的意思与并非出身名门的露西私定终身,爱德华所继承的财产被全部转移到他弟弟罗伯特的名下。而戏剧性的是,就在他的财产被转移后,露西竟然抛弃了他,与他那位继承财产的弟弟结了婚。

爱德华终于得以从这个幼年时定下的不成熟婚约中解脱。几个月后,他再次鼓起勇气,踏上去巴顿庄园的路途。

这一次,他终于能够站在埃莉诺面前光明正大地表达自己对她的真实感情,告诉她自己早在诺兰庄园见到她的第一眼几乎就爱上了她。他也知道自己的若即若离使对方受到了伤害,诚恳地请求对方的原谅。

埃莉诺泣不成声,与爱德华激动相吻。

而我自己也在看到这一段告白时感动得掉泪,为埃莉诺终于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更为爱德华高尚的品格。埃莉诺没有爱错人。

简·奥斯汀用她的笔,在《理智与情感》里为我勾勒了埃莉诺和爱德华这两个形象如此饱满的人物。

同为女子,埃莉诺在爱情里的做法令我赞叹不已。在得知爱德华已有婚约后,她能够约束自己与爱德华保持恰当的距离,即使自己对这个人爱得深沉。

更令人叹息的是,即使对方的态度令她受了委屈,她也能做到客观、理性地去评价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她没有怪罪爱德华对自己模棱两可的态度和隐瞒事实的事,而是在对方的做法里看到他是如此一个作风正派、坚守道德的绅士,并替他找了工作。

女孩子在爱情里向来感性,有多少人能做到埃莉诺那样呢?

而爱德华的形象则更具启发意义。在爱情里,他是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

因为有婚约,所以被埃莉诺深深吸引,他也始终没有对她说过任何一句暧昧不清的话。每一次与埃莉诺见面,他都克制自己不要去表达。

离开诺兰庄园前,去书房向埃莉诺道别时,明明内心有千言万语,但他最终以一句“我很珍惜你这个朋友”主动划开了界限。送给埃莉诺作为道别礼物的笔记本扉页上,简简单单地写着“你亲爱的朋友,爱德华”,没有旁的话语。

当埃莉诺一家在巴顿庄园安定下来后,因为知道自己不该去见埃莉诺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她,所以在德文郡逗留了两周之久后,他才充满负罪感地进行了首次拜访。

清楚自己若即若离的态度给埃莉诺带来极大伤害,但因为婚约未解除,他忍住了自己对对方的满腔热忱。直到从婚约中复得自由后,他才将自己对埃莉诺的爱全部倾倒出来,向她表明自己的心迹。

不光是在对待埃莉诺的感情上,在对待露西的态度中,爱德华也闪耀着高尚的光芒。

对四年前悄悄与他私定终身的露西,即使这件婚事无人知晓,他也没有在遇到埃莉诺后对她始乱终弃,而是选择牺牲自己一方的感情去履行年少时草率订下的婚约,给女方一个交代。而在他的母亲以剥夺财产威胁他不准与家境一般的露西结婚时,他也没有顺水推舟地抛下露西,而是毅然决然地违背母意,与露西站在一起。

我真的很感谢简·奥斯汀,不论是《傲慢与偏见》里不卑不亢的伊丽莎白和外冷内热的达西先生,还是《理智与情感》里开阔理智的埃莉诺和品行高尚的爱德华,她向我这个正处在等待爱情的美好年华的女孩子传达了积极、正确、美好的爱情观。她跨越200多年的时间长河告诉我,面对爱情,我应有怎样的期待。

大抵是不是单身早已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令我最终做出选择的那个人,一定要值得我万水千山的等待吧。

七夕节里,祝你终究觅得良人。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作者用滑稽模仿和反讽的艺术手法,把所有人物的弱点暴露得淋漓尽致,书中妙趣横生的戏剧性场面,历来为评论家所津津乐道,常拿她和莎世比亚相提并论。

在这本书中,主要以感情强烈而又头脑冷静,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的姐姐埃丽诺,和聪明灵慧,但过于多情善感,对爱情抱着浪漫色彩,对情感毫无节制的妹妹玛丽安的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来剖析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说明了: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这个道理。

姐姐诶丽诺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爱德华与别人订了婚,她尽管极为伤心,却能竭力克制自己,由于始终如一的坚持最终收获了爱情。而妹妹玛丽安被轻薄公子威洛比抛弃后悲痛欲绝,自我作践,差一点丢掉性命。

作者简奥斯丁有个特点:善于创造人物。她塑造人物形象,一不靠抽象的外貌描写,二不靠精细的内心刻画,她只是借助生动的对话和有趣的情节,就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相信你在阅读《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定会和我一样,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看一场**,由于作者没有过多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所以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象导演一样,对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位,实现编、导、演的全部场景。

《理智与情感》包含着两个“三角”关系,故事可谓错综复杂,但作者始终能妥帖安排,使作品看起来浑然一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一个异样的表情,一个偶然的举动,都寓有一定的含意,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第一卷第十三章,布兰登上校正打算带领众人到惠特韦尔游览,突然收到一封信,“一看姓名地址,脸色刷地变了”。他也不肯道明缘由,便匆匆赶到伦敦。又如第十五章,本来同玛丽安打得火热的威洛比,突然一反常态,冷冰冰地来向玛丽安一家道别,只说是“到伦敦去出差”。作者利用偶发事件制造悬念,使读者急欲看个究竟。

人与人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不管聚散都具有某种意义,如同小说中,玛丽安最早断定,布兰登上校“年老体衰”,根本“没有资格考虑结婚”,可后来的事实却恰恰是她自己做了布兰登太太。再看露西,她先前是那样鄙夷罗伯特·费拉斯,说他“傻乎乎的,是个十足的花花公子”,可是她最后又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他。

世事难以预料,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观念的人,甚至还会遇到带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人,有些人的出现,是让我们经历和懂得,有些人的出现,是让我们体会爱与被爱。所以生活不仅需要一颗纯静的初心,还需要有勇气和智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判断,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责,就一定能获得圆满的结果,人生的幸福!

读《理智与情感》有感

[读《理智与情感》有感]《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出版作品,读《理智与情感》有感。英国文坛现实主义作品在经过40多年的青黄不接之后,终于由这部作品打破了沉闷的局面。《理智与情感》的发表无疑为以后现实主义的重新崛起和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埃丽诺与玛丽安两姐妹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并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小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对理智与情感、道德与规范的讨论对于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

小说对理智与情感的讨论,一方面通过两姐妹性格的对比表现出来。姐姐埃丽诺代表理智,她选择对象不是看中家庭地位和财产,而是从人品出发,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上了虽不漂亮却人品出众面,这种对比还通过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德华与布兰等上校的行为表现出来。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德华虽然由于年轻时不够冷静而与庸俗的露西订婚,并一直感到痛悔,但他能够从理智出发,从道义出发,坚持这场错误的婚姻。这就是他的道德观,即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符合现实的道德观。布兰登上校对玛丽安心生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慕却一直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还看到自己最了解的花花公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威洛比和玛丽安在一起,但是他并没有冲动地向玛丽安揭发为罗毕,而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等待,暗中安排一切,直至玛丽安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读后感《读《理智与情感》有感》。他这样做是很理智的,因此他最终赢得了玛丽安

尽管小说对理智与情感的对比的描写有时过于夸张,但这种描写能够带给读者深刻的启迪,那就是:我们要理智地对待情感。其实不仅是情感,我们还可以把它推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公平、不顺心的事,有时还会很恼火。这时候我们如果想玛丽安那样不顾一切地去宣泄,那么不仅不会得到同情,还会更加不利于烦恼的消除;而我们如果的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德华。虽然后来听说他已经订婚,但埃丽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理智地接受这一事实。在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滑翔机被母亲和未婚妻抛弃后,她仍对他一往情深,最终她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德华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妹妹玛丽安代表情感,她一心想找一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上了花花公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威洛比,而对35岁的布兰登上校不屑一顾。当她被威洛比抛弃后,又自暴自弃,整日以泪洗面,宣泄情感,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她听从了姐姐的劝导,以理智克制情感,嫁给了布兰登上校

另一方面像埃丽诺那样理智地克制自己,冷静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即使这样不会使事情变得很好,最起码不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在对待友情、上下级关系、宿舍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等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多想想怎样理智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选择理智,我们会变得更加成熟

〔读《理智与情感》有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理智重要还是情感重要?

情感重要,一份真正的情感不是需要什么样的头脑才能完成的,它需要用心,用实际的行动,甚至用我们想想不到的方式来完成。而理智,是一个高低智商的游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5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