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诗怎么写?

三行诗怎么写?,第1张

、“一堆醒着的历史”一句分行,增强了节奏感和形式的美感可惜有的作者,未能掌握住这个要点,却故意的去玩分行断句的把戏常常把原来很好的一个句子,活生生地劈成几段,弄得意思不能连贯,这也是不足取的

诗的分行原本就是诗歌创作的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尽管每个诗人因为各自理解的不同而有差异,尽管有时候不同的分行可能没有多大差异,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追求的,那就是:要尽可能体现出诗歌的内在的节奏美和外在的建筑美

第七,微型诗可以空行(可以不是必须),但微型诗的三行不含空行

空行是诗的分节,微型诗也可因为空行而分为两节更重要的是,空行不是空白,“空即是色”,“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空行的出现、位置以及与标题行、内容行的前后联系显然非常重要,能够揭示停顿和“留白”处所寓含的深刻意蕴,发出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所以,空行的恰当置入,可为微型诗创设出一片新的天地,它们在表现时空跳跃间隔、情绪转换、突出强调等方面发挥了微妙作用,对于表达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值得重视的

我以为,微型诗的三行排列,比较普遍的是“A/B/C”式,但“A/B//C”和“A//B/C”式的分行排列,在微型诗创作中业已出现不少的优秀文本

“A/B//C”式比如微石的《摸相盲人与少女》:

皱裂畸形的手握柔嫩的青春

水灵灵大眼望着鱼眼翻白

又一次黑暗战胜光明

这首微型诗中,“皱裂畸形的手”和“柔嫩的青春”、“水灵灵大眼”和“鱼眼翻白”就已经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但空行之后,一句“又一次黑暗战胜光明”则振聋发聩,使人感叹于“摸相盲人”的心机和青春少女的愚昧

又如兰采勇的《山顶的城市》:

云雾簇拥,高高在上

令平原仰首翘望

一只雄鹰正展翅高飞

这种空行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显然是不可替代的

“A//B/C”式比如白莎的《梦回红岩村》:

泥泥泞泞的小路

淅淅沥沥的雨声

山村的灯火依然通红……

这首诗“状难写三景如在目前”,是典型的白莎微型诗写法白莎微型诗细腻,优美,情景交融,而且在艺术上结构上十分精致,巧妙,奇趣昂然微型诗空行的妙处由此诗也可见一斑

王耀东的《冬天》:

一位严厉的法官

在冰冷的诉讼之中

他脸上绽出春天

我们完全可以说,冬天是“一位严厉的法官”这就是一首一行体的微型诗了,但在一行空白之后,诗人却又写道“在冰冷的诉讼之中/他脸上绽出春天”,便写出了这种“严厉”既有冬的“冰冷”,又有春的“和暖”,诗意更加丰沛盎然

又如昌耀的《斯人》:

静极——谁在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而立

孔林的《远行》:

告别家乡踏上遥远的征途

把长长的路走短

把窄窄的路走宽

其中空行的魅力是值得我们品味的

不过笔者还没有见到“A//B//C”式的排列,即使有一天出现了,只要是独到的,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当然,应该说明的是,微型诗的三行是不含空行的比如著名的十四行诗,有的为4442式,有的为4433式,同样没有把分节的空行计入十四行之内

第八,微型诗的形式探索有助于诗意的表达

微型诗可以在外在表现上有新奇的探索,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形式的探索与诗意的表达》(《中国微型诗》总第4期)一文中,笔者写道:“诗之内容总是需要借助语言的外壳,通过恰当的形式来表达;而诗之外在的形式如同人体的骨骼,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微型诗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体式,除了在尺幅之间展现博大的诗意之外,对形式进行必要的探索也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对画幅进行精美的装裱,可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并从“排列架构”和“符号嵌入”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两种方式的选择,都是一种阐发诗意的有效方式,运用得好,能够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效果”

微型诗的倡导者穆仁先生对此曾予以充分肯定他在《喜迎微型诗坛生力军》(《中国微型诗》总第5期)中这样评价:“《形式的探索与诗意的表达》一文,从‘排列架构’和‘符号嵌入’着手,具体探索‘阐发诗意的有效方式’,论证‘形式的创新应该和内在的诗意和谐统一’,则还是微型诗理论前此未及涉及的领域,尤为难得”

美国著名诗人非马先生在《我对微型诗的一点看法──寒山石《滴水藏海》读后感》一文中也说:

现代诗的一个特征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寒山石先生在书中探讨诗的形式时,对诗句排列的方式以及断句的运用便有相当精辟的见解,像下面这首《云》:

流浪的

何处是归巢

把“鸟”单列一行,不但突出了“鸟”的存在,更显出了它的孤独无依而下面这首《绿叶》里的“堕落”,更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眼看叶子冉冉飘坠的情景:

起飞 就是

又比如孔孚的《大漠落日》竟凝聚为两行两个字:

“圆寂”合为一词,乃僧人死亡用语,与“落日”妙语双关诗人只用两行两字,便写尽了从“大漠落日圆”,到“万籁寂无声”的全过程而且,诗人巧妙地将两字分行停顿,也正好是行消、声寂两个阶段的间隔,既抽象,又具体,可谓匠心独运,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赖杨刚的《英雄碑》:

傲骨一根

捅破

在这一字一顿,斩钉截铁的节律中,英雄的伟岸形象拔地而起,高耸云天!

香港诗人晓帆的《比萨斜塔》:

迢迢千里

只看一个

斜的榜样

在形式上有意让第三行错开二字,形成一种“斜”的外观,而内容紧扣一个“斜”字推陈出新,顿然生辉

所以,我以为,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其功能体现为“四感”:

其一,它丰富和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增强了美感;

其二,它会为读者创设出崭新的视觉形象,增强了精神的愉悦感;

其三,它流动着一种内在的韵律,增强了节奏感;

其四,最为重要的是,形式的创新,绝不单单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外壳”,“形式”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总之,外在的结构如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结构排列是一种进行建筑设计的艺术丰富的内涵需要通过精当的结构准确地表现出来正如非马先生所说的:“现代诗是演出的诗诗人提供的是一座舞台,一个场景,让读者的想象随着诗中的人物及事件去发展,去飞翔” 它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想像和飞翔的舞台或者场景,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增强了读者参与的创造感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形式的创新应该和内在的诗意和谐统一“新奇”不是“离奇”,应尽可能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合情合理,易于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并带来愉悦感否则,脱离内容,刻意猎新求奇就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不严肃的行为,当然是不足取的

第九,微型诗一般不超过30字

诗是用行来区分的,不是用字数提出微型诗一般不超过30个字,这是鉴于微型诗之“微”而提出的,是对微型诗字数一个相对规范的要求如果一行几十字甚至更多,三行就能写成了一篇短文章,还能叫微型诗吗所以,这个限定是“必要”的

同时,限定微型诗字数一般不超过30字,这也是符合人眼的正常视觉和阅读习惯的一般而言,人们对一行诗的阅读在十个字左右没,所以,三行所限的微型诗,字数一般应不超过30字比如,报纸的新闻标题一般在十个字左右如吴定勇、王珏在《论都市报的版面定位策略》(原文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1期)中说:《华西都市报》的“主标题字数一般在12字以内,而且寥寥数字的短标题越来越多”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王君超在《当代流行报纸版式批评》一文中也指出:“在一些主流报纸版面设计实践中,一般要求大标题、主标题不超过12个字因为标题的加长,往往意味着强势的增加对于那些不需要特别突出的报道,如果制作过长的标题,就会喧宾夺主;另外,太长的标题也会造成读者视觉疲劳”学术论文写作中,也有人根据人们对语言的一般记忆特点,提出标题最好控制在12个字以内《闽北日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叶国宝在《实题化:制作消息主标题的基本原则——读历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类获奖消息作品有感》一文中说,翻检从1991 年至2002 年历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类获奖消息作品,中国新闻奖消息主标题含标点符号平均每条字数13.6 个,言论和通讯主标题平均每条字数分别为9.8个和10.5 个所以,总的来看,我以为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微型诗每行在十个字左右考虑到在通常情况下,微型诗每行的字数是不均等的,是长短句互补、错落有致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微型诗都在30字以内

但30字所限不是绝对的,是“一般不超过”31个字就不是微型诗吗不要教条化

第十,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微型诗首先必须是诗

对于微型诗而言,1—3行只是它的外形,它的本质必须是诗既然是诗,那么:诗的对象是微型诗的对象,诗的要素就是微型诗的要素,诗的特征就是微型诗的特征,诗的功能就是微型诗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三行内,拓展出“无限”的空间;在三行的“限制”中,让精神“自由”地飞翔,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微型诗作

“三行诗”,“十句话”,竟然罗罗嗦嗦成一篇大文章,盖因三行之争烽烟时起,所以力求相对比较完善,以便微型诗友特别是初涉微型诗者理解和把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与诸君继续共同学习微型诗,欣赏微型诗,探讨微型诗,推动微型诗

2006-12-28

三行诗具体的编写方式就是要确定一个主题,是需要写亲情,写爱情,还是写街边的景象,已街边的景象衬托出相关的一些感情,或者是以街边的意象去表达出一定的情绪,三行诗的具体的编写内容的话,就可以参考雨漫街头,寂寞不归, 蝴蝶亦难飞这样子的三行诗去进行描写。

然后还有就是你没有错,我也没有错,错在世俗的王国容不下,区区你和我这样子的一个诗句也可以去进行参考的,不过这样子的诗句算是比较朗朗上口的,他所有的特点就是以读的通顺为基本的准则。

妈妈就像是孕育孩子的土壤,而爸爸则像是天,象征规则、秩序、纪律、探索与冒险。母爱是伟大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不是在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母亲节将至,为妈妈洗洗脚,为妈妈捶捶腰,妈妈辛苦啦!

我觉得这世上,母爱和父爱是一样的父爱是孩子的无私的爱,但不同的是母爱也包含了生命的孕育、人类的传承等更复杂的意义。父爱和母爱一样深,但是母爱比父爱更广泛,所以它有更多的角度和频率。另外,父爱通常表现出一种更为微妙和深刻的情感,而母爱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此,表达对母亲的思念,我写一首三行诗歌颂母爱

回想当初,怀胎十月不畏寒冬生下我;

细数现在,寒冬腊月不辞辛勤干农活;

展望未来,大好时光不论何地孝敬您。

我们从出生起,生命的开始是父母给的。做人不能忘本,本性要纯良。这一生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不论你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秉着一份感恩的心,感恩这世间所有的美好,并深深记得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

少年时期的我们,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期的我们,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人到中年时,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

岁月不停的在流逝,我们的岁月中深深的回忆着母亲的模样。我突然感悟,母爱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这是生命的脚步。现在要由我们呵护她了!

母亲很伟大,她孕育了生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没有她,她更不能没有我们,做子女的就要孝顺,孝敬,顺从,努力爱自己的母亲吧。

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母爱是一座高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大困难,她总是依靠的屏障。那高耸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我认为最动人的三行情诗是“作曲:张杰;作词:张杰;演唱:张杰”。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听歌都喜欢看歌词,然后每次听到我杰的歌都很幸福,可是很少看见作词作曲都是我杰的,所以觉得这三行诗应该是最美最动人的。有好几次听到其他歌看到作词或者作曲是我杰也会激动好半天,可能这就是偶像效应吧。

  喜欢我杰是从高一开始的,那时候也许是贪玩,周围的人好像都有自己的偶像,而自己为了追寻所谓的潮流,在一个综合节目上看见了张杰唱歌的片段,从此就成了他的粉丝,一直到现在。但现在也不是说有多么疯狂,可能是习惯了追寻他的步伐,用他的经历来激励自己,然后成了一种改不掉的习惯,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偶像是他,然后只要碰到与他有关的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有时候会感觉有一样东西会让朋友们第一时间记起来是件很幸福的东西,所以现在也一直继续着对杰哥的喜欢。

  上大学之后有过一次三行情诗大赛,当时我也参加了,但是因为是线上投票的形式,所以在深深的套路下我没有拿到奖,但也见识了很多写得好的情诗。不过动人的还要数自己心中的那个触动心底最深处的三行情诗,即使不是你的另一半,也可以有自己的所爱,也可以因为小小的一件事而感动。三行诗不一定都是情诗,但最动人的三行诗一定是情诗,写给你最爱的那个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6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