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戏曲悲剧中的典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窦娥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邪恶势力横行的情况。该剧强烈地表现了受迫害、受压迫阶层的人民对社会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和对正义者取胜的热切渴望,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触及的社会内容之广泛,震荡思想感情之强烈,为其他元剧所不可比及。
故事讲述了窦娥被张驴儿冤枉,最后在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的故事。
具体内容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高利贷,无钱归还,将小女窦娥给蔡家当童养媳。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
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蔡婆婆,胁迫窦娥改嫁。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
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皆应验。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杂剧作品,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剧本全剧共四折一禊子,以《汉书•于定 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为原材料,主要描写的是窦 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窦天章是楚州的一个穷困潦倒的儒生,因无钱进京赶考,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做童养媳。然而,窦娥婚后丈夫早逝,只剩下婆媳 俩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被赛卢医骗到郊外,企图谋害,后被张驴儿父子 救下。可恶的张驴儿父子竟以此为由强逼婆媳嫁给他父子二人,窦娥宁死不从,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怎料反误害其父。气急败坏的张驴儿恶人先告状,诬告窦娥杀人,糊涂官府严刑逼供、审问婆媳二人,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认是自己杀人,被处以斩刑。含冤莫白的窦娥在临刑前对天地的诅咒和发下的三条誓愿至今仍震撼人心:“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在窦娥死后都一一应验,窦娥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冤屈。直到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窦娥鬼魂出现并向父亲重诉冤情,窦天章重审此案,死去的窦娥才得以沉冤得雪。关汉卿通过窦娥这一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强烈地抒发了长期受压迫的人民群众无可诉告的反抗情怀,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窦娥的悲剧,是封建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窦娥冤》盛演不衰,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有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