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3~4岁宝宝在心理和行为上有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爸妈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宝宝的行为。下面给大家介绍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13岁儿童的智力发育很快。就记忆而言,读书给孩子听时,只要多读几遍。孩子就能完全记住,如果一旦中间说错了一点点就会给你指出来。唱歌也如此,学得好、记得牢,教几遍以后就能唱。
就这样,3岁儿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这就是3岁儿在记忆方面的一大特征。
3岁小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关心,兴趣很浓。对所有事物要刨根究底地问个没完。这是由于孩子对这些事物怀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就努力观察、学习、询问和尽力想理解。
可以说,智力的发达与否全在于兴趣如何。3岁儿时期正是对什么都有极浓厚的兴趣的时期。因此,作为大人应该尽一切力量培养孩子的这种兴趣,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非常重要。
1到2岁小儿都害怕很大的声音,3岁儿则害怕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如动物、假面具、黑暗等。主要原因是,虽然孩子已开阔了眼界,看得多、听得多,但尚未能真正理解这一切。
比如说,1岁的孩子看见狗也不会害怕。这是由于情感尚未发达,同时尚不知道狗是什么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害处之故。
但到了2、3岁时,看见狗咬人,人们都怕狗,逐渐懂得了狗是可怕的动物,于是就开始怕狗了。等到大些,知道了只要喜欢狗,狗就不咬人以后,就又不怕狗了。
3岁儿童已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很少像2岁时那样一发火就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加上自制能力也多少强了些,那种攻击型的态度少了起来了。3岁儿的喜悦已不是一般物质性的,会因为使爸爸妈妈高兴而高兴了。
因此,又把3岁这一年龄叫做捧人的年龄。做什么事只要妈妈高兴,就会神气十足,兴致勃勃地去干。另外,也能懂得一些幽默的话了。
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21、言语和游戏能力发展迅速
3~4岁宝宝的言语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言语取代情境性言语,从对话言语发展为独自言语。
宝宝言语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有了自我中心言语,这是一种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是一种既具有外部言语特点,又具有内部言语特点的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言语。
在宝宝独自一人玩游戏时,或遇到问题情境时,这种过渡言语就频频出现。
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一个心理过程。
如今,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或是小动物、各种各样的玩具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
到了4岁,宝宝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流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互相炫耀“春节爸爸妈妈要带我到香港迪斯尼玩!”“妈妈给我买了新裙子”等话题。
宝宝已具有丰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现在宝宝的游戏中,游戏是3~4岁宝宝的主导活动。
由于这个时期宝宝的想像异常活跃,因此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想像的象征性意义,比如:一个小手绢,他们可以当作布娃娃的衣服和被子,也可以当作漂亮的蝴蝶结;
一块积木,他们有时可以当作小桥,有时可以当作跷跷板。
每一种游戏都有宝宝自命的特殊含义,任何一种游戏中都藏有打开宝宝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宝宝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宝宝那样独自玩耍。
2、建立性别意识
3~4岁宝宝的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认识和学习彼此之间性别的差异。
首先,宝宝由于男女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宝宝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宝宝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往往以同性家长为榜样,求得相同的行为和感受。
女宝宝们玩当妈妈的游戏,惟妙惟肖地学着妈妈的温柔、能干和女性所具有的独特行为;男宝宝们则模仿着爸爸的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爸爸那样坚强、果断。
3、喜欢结交朋友
3~4岁的宝宝很喜欢结识小伙伴并和同伴玩耍。这个时期宝宝在伙伴中体验到完全不同于爸妈和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知识、想像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这种和同龄伙伴共同进行的自主活动能使宝宝认识到自我价值和能量的存在。
而幼儿园这种集体生活,能够为宝宝创造同众多的伙伴接触的机会,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十分重要,对宝宝们结识伙伴起到了桥梁作用。
小孩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变得极端,喜欢独自玩,不爱与人交流,有时还会采取攻击性行为,用来打人、破坏物品、破坏家中东西或破坏班级公共财产。
2、上课听不到声音,注意力不集中。
3、显然缺乏自信,比较自卑,不敢面对现实。
4、当恐惧表现出现时,会经常出现失眠、做恶梦,有些时候会装病,不喜欢到学校上课。
5、如果孩子感觉紧张,有些孩子会咬手指,咬指甲来缓解紧张的情绪,有些孩子表现为抑郁,不爱说话。
在孩子出现这种症状时,家长不要责备孩子,要给予引导,多和孩子沟通,要多和老师交流,必要的时候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解决心理问题。
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其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幼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到了幼儿期,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虽然比婴儿期稍有提高,但仍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为互相转换。比如,当幼儿由于大人不给他买衣服而哭时,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立刻会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向于稳定,受一般人的感染较少,但受老师的感染仍然很大。
(二)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
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比如初上幼儿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大哭大闹起来,几乎不顾及周围是否有人看见自己的行为。
(三)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当幼儿处于非常激动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幼儿晚期,他们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
幼儿期的社会性需要比婴儿期大为发展,需要所指向的事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随着学前儿童社会性需要的发展由于满足或不满足需要而引起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随之也不断丰富。比如,对人的情感,可按需要分为亲爱、尊敬和同情,怨恨、愤怒和厌恶;对周围的事物,出现好奇或诧异;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有骄做和羡慕、惭愧和失望、忧愁和悲痛等。到上学前,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各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并表现出对周围现实的多种多样的态度。
(二)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由于幼儿需要的变化,引起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事物及其性质也发生变化。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有些能引起较小学前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对较大学前儿童则不起作用了;反之,较小学前儿童不关心的事物,则能引起较大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一)幼儿道德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道德标准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从初步认识到好与坏的标准开始的。到幼儿中晚期,学前儿童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二)幼儿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大约5岁时,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幼儿晚期理智感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喜欢开展各种“动脑筋”活动或以科学常识为内容的智力游戏。到五六岁,学前儿童不仅积极提问,而且能主动、努力地去寻求答案,并会由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感到极大的满足与愉快。
(三)幼儿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很小的学前儿童就知道新衣服、新鞋袜是美的,“红红绿绿”是美的,喜欢看鲜艳悦目的颜色,喜欢听优美动人的音乐。
到四五岁时,爱美的情感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对形象可爱、会动、会发声的玩具爱不释手,看到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会以极大的注意和热情,去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画他熟悉和喜爱的事物。
到幼儿晚期,幼儿对美的标准的理解和美的体验较之中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喜欢去参观公园动物园,喜欢观赏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喜欢观看海上的日出和晚霞,喜欢观察夏夜的星星和月亮。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学前儿童美感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
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
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我们知道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重点照顾,因为新生儿的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尤其是婴幼儿的发展随着年龄的改变呈现一定的特征,下面是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
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1语言方面
零到一岁的宝宝,注重于听,从听逐渐过渡到说,但也只是牙牙学语。
一到两岁的宝宝,经过了前一年的准备和奠基,迎来了说话的高峰时期。在这个阶段,宝宝非常乐于说话,并且能够从简单的模仿过渡到理解再过渡到自己去表达。宝宝在表达的过程中会积累自己的词汇量,但是宝宝明白的会比说的更多,因为宝宝的表达能力还存在限制。
两到三岁的宝宝,基本的掌握了语言,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会表达。
知觉方面
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到三岁之间都是宝宝知觉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宝宝在一个月的时候就喜欢注视着眼前的东西,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已经可以认识简单的图形了,会做出闭眼等反应,一岁时可以感知大小,两岁左右开始对物体的大小、形状等有概念。三岁时已经能够区分多种物体了。
心理方面
一到两岁的宝宝,逐渐建立对这个社会的信任,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会产生恐惧感。他们通过感官的感受,以及家人的热情来确立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从而增加对这个社会的信任,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给与孩子足够的爱。
两到三岁的宝宝,无论在知觉、语言还是感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在只依靠着父母,他们也开始追求小的独立,因此二到三岁的宝宝,是一个比较调皮的阶段,他们开始证明自己也能够做到。
三岁的宝宝,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阶段,父母要注重教会宝宝学会分享。
父母不仅要注重宝宝身体的发育,还要能够捕捉孩子智力方面的成长,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因势利导。
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2一、婴儿心理发展的过程
1、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划分年龄段的过程。
2、婴儿心理发展既具有稳定性,又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表现出可塑性。
3、婴儿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早期阶段,对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最早出现的感觉是皮肤的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之后出现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知觉能力的发展,就是认识事物。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知觉飞速发展的时期。
2、记忆能力的发展
5~6个月认识自己的妈妈。1岁以后活动范围扩大,2岁左右语言发展,记忆不断增强。
3、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要经历18~20年的时间。
4、想象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没有想象能力。3岁以前的婴儿的想象力是模仿成人和大孩子的行为的,缺乏创造力。
5、注意特性的变化
3岁前的婴儿有意注意刚刚开始,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6、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
婴儿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发生的是亲子关系,其次是玩伴关系,再次是群体关系。
7、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我感觉认识自然人的自我;通过不断增长社会经验,成为社会人的自我。
8、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绪有8~10种,因不同诱因逐步出现。0~3岁婴儿情绪和情感最大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婴儿情绪受外界影响。
9、意志力的发展
新生儿饿了就要吃,困了就得睡,没有意志力。1~3岁婴儿受成人言语诱导带有自我意识萌芽。2~3岁可以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如坐下等开饭。但仍有冲动性。
10、气质特征
气质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婴儿气质是先天的,父母是无法选择的。结合婴儿气质,施加相应的教育,促进婴儿良好气质的`发展。
11、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之一。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0~1岁为言语的发生、发展期。
12、动作能力的发展
0~1是动作能力发展最迅速期。动作发展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0~3岁的儿童年龄特征30-1岁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一、0~1个月新生儿注意力的特征
1、注意力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出现
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成人也可被观察到,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也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视觉偏爱法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力在新生儿期已经萌芽。视觉搜索运动轨迹的实验也证明了新生儿选择性注意的萌芽。
二、2-12个月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这时期儿童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选择性的发展上,出现了视觉偏好;注意力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因而也称视觉偏好。儿童注意力的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表现出了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的特征。1岁左右,经验在儿童的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1-3岁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儿童的注意力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注意力的发展与儿童的大脑、语言、认知水平等相关,并且相互促进。2岁以后,儿童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有意注意开始发展,经验表象等因素逐渐开始影响儿童的注意发展。
1、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2岁左右的儿童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并逐步增强。儿童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等特征,锁定自己的关注点,3岁左右的儿童能根据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学习或游戏活动中,但有意注意能维持的时间通常较短,为3-5分钟。
2、客体永久性地出现
这是儿童认知物体守恒及注意力提升的一个象征。1岁以后,儿童已经能知道一个物品从眼前消失但这个物体仍然存在的道理。这种认知让儿童的注意活动就更加具有了持久性和目的性,而不再受物体出现与否的影响,也使其注意活动更具有探索性和积极主动性。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儿童探索能力的关键时期。
3、表象的影响
表象是指物体不在眼前时,其特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儿童一般在15-2岁后产生表象这一心理现象。由于表象的出现,儿童的注意开始受表象的直接影响。当眼前的事物和其表象出现矛盾或较大差距时,儿童会产生最大的注意。
4、语言的作用加强
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飞速发展,2岁之后,儿童基本就能和大人用语言进行正常沟通了。语言也逐渐成为儿童注意的指示,儿童会根据大人的语言对各种事物进行关注;他们开始对图书、、儿歌、故事、**、电视等感兴趣。这时期,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的语言感受力,借助语言的作用,培养儿童良好的注意力和关注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