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者的说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情感的征服。当你尝试说服下属时,必须先诱发对方与你交谈的兴趣,再经过一番深刻的对谈,才能让彼此更加了解。你不妨先避开对方的忌讳,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并且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图,等对方一步步赞同你的想法后,他们便不自觉地认同了你的观点。
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跨越这一座桥,才能到达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领导在劝说别人时,应推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感到领导的劝告并不抱有任何个人目的,没有丝毫不良企图,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被劝导者,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白居易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今虽非古,情同此理。运用“情感共鸣”是说服下属的一种好方法。它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导入阶段,即心理接触的初级阶段;转接阶段,即心理接触的中级阶段;正题阶段,即心理接触的高级阶段;最后是结束阶段。和不熟悉的人,或有对立情绪的人进行谈话时经常使用此方法。
[案例分析]
伽利略年轻时立志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因此,他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和帮助。
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我想问你一件事,是什么促成了您同母亲的婚事?”
父亲说:“因为你的母亲十分吸引我。”
伽利略又问题:“那您有没有娶过别的女人?”
父亲说:“没有,孩子。家人曾经要我娶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是我只对你母亲钟情,况且她当时可是一位风姿绰约、令人倾慕不已的姑娘。”
伽利略说:“您说得一点也没错,她现在依然风韵犹存。而您不曾娶过别的女人,因为您爱的是她,可是您知道吗?我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处境!除了科学以外,我不可能选择别的职业,因为我喜爱的正是科学!其他事物对我而言,都毫无用途与吸引力!难道我要去追求财富或是荣誉?科学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对它的爱,就如同对一位美貌女子的倾慕。”
父亲说:“像倾慕女子那样?你怎么会这样说呢?”
伽利略说:“一点也没错!亲爱的父亲,我已经18岁了!别的学生,哪怕是最穷的学生都会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却从没想过。因为别人都想寻求一位标致的姑娘当终身伴侣,我却只愿与科学为伴。”
父亲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听。
伽利略继续说:“亲爱的父亲,您有才干但没有力量,可是我却能兼而有之。为什么您不能帮助我达成自己的愿望呢?我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并能获得教授身份。如此,我便能以此为生,而且比别人生活得更好。”
父亲为难地说:“可是我没有钱供你上学。”
伽利略激动地说:“父亲,您听我说,很多穷学生都能领取奖学金,这些钱是公爵宫廷给的,所以我为什么不能去领一份奖学金呢?您在佛罗伦萨有许多朋友,交情也都不错,他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您的。也许您能到宫廷去处理这件事,我们只需要请他们去问问公爵的老师奥斯蒂罗利希就行了,他了解我,知道我的能力!”
父亲被说动了:“嗯,你说得有理,这是个好主意。”
伽利略抓住父亲的手,开心地说:“父亲,求您尽力而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保证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伽利略最终说服了父亲,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伽利略之所以能够说服自己的父亲,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情感共鸣”的说话法,慢慢地让父亲不但理解了他的想法,而且支持了他的想法。由此可见,“情感共鸣”法在现实的沟通中是非常管用的。
[巧手点金]
多谈谈,感情是谈出来的:
根据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大层次,它们分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生存需要:这就是呼吸、吃饭、睡觉、生育、看、听以及感觉。
安全感需要:当然没有人感到完全安全,但是无论如何大多数人还是感到相对安全的。
社会交往需要:人们在氏族和部落的群体中就已经有了这种要求了。今天,人类群体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同人们其他需求一样,不同人的社会交往需求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无论怎么样,这种需求在人身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价值和尊重感需要:当一个人谈论自尊和尊严时,他就是在表达这种需要。在现在社会,其他很多需求都易满足,唯有价值感和尊重感却常常难以满足,因为它涉及到人与人相互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行为。
自我实现需要:这种需求是使很多不喜欢工作的人转向其业余爱好借以发泄的原因,同时也是使很多喜欢工作的人埋头于工作的原因。
其实我们要谈论到这些需求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需要的满足都涉及到一个团队中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沟通交流问题。除了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外,其他都必须是在团队中实现。作为员工来说,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方面的需求,所以作为主管不妨多和他们聊聊,当然这种聊天式的沟通可以是比较随意的:
1、争取每天多次的交流:最好养成每天多打几次招呼的习惯。不管你的性格是怎么样的,但是为了你的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的行动是必要的。千万不要因为对此厌烦而放弃。没有必要寻求特定的场合和时间,在走廊、电梯一角都可以,有时候仅仅是打上一句招呼就足够了。如果一味地想找专门的时间和场合,反而可能与沟通的机会失之交臂。
2、发现问题要马上着手解决:有时通过聊天打招呼会发现问题,很多人最多是问问“你今天是怎么了?”但是事实上,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下面这个姓李的主管的例子就能够说明这样的失误可能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有一天,李主管发现有个员工显得有点萎靡不振,与他谈起新的工作计划也好像有什么事情欲言又止,虽然当时李觉得有些纳闷,但是一时之间,他也没有细想什么就和下属道了再见。然而不久以后传来消息,他的这个员工因为和另外一个员工有些摩擦,这位员工就选择跳槽了,而这位员工本来是一位很优秀的员工。
3、创造交流的机会:打招呼只是日常生活极其普遍的一个例子,更要的是要理解其中包含的进行沟通的实质含义。三井物产是日本一家经营范围广泛的公司,在世界上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它在公司内部实行一项制度,即“星期五下午茶”制度。每个星期五下午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都会聚集在各自的休息室里喝茶。这里,喝茶是假,而交流才是真正目的。每位员工在这样的聚会上都可以畅所欲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家无所不谈。很多员工在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了其他场合得不到的信任的感觉和友谊。而很多的怨恨和误会也在这样的沟通中冰消瓦解。而最终的结果是,三井的主管团队非常团结,当他们的团队在工作时,人们形容为“就像一个人身体极其协调的人的运动”——这样的行动也才是真正顺畅的团队工作,自然而然,在这样的环境里,主管和下属的关系也拉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和下属多谈谈——一箭双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1:新成立的行政处
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
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开始倒没有什么,可是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在行政处,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乱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部门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行政处下设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从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分别任三个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来的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行政处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3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有干劲。王强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请结合管理学的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理论谈谈李佳和王强为什么没有做好工作?如果组织上让你接替王强的处长职务,你会怎样去做?
案例2:新校长赵波
某所中学是所教学质量落后的初级中学,原任校长无力改变局面而辞职。新任校长赵波,原来一直教差班,积累了一些治乱的经验,做学生工作得心应手。但现在当了校长,工作对象不仅有学生,也转向了自己的同事,他认为工作方法也该变了。
在学校乃至许多知识型单位里,影响局势的有时不是权力而是一些圈子。人们依据自己的爱好、年龄和利益建立了许多圈子,像桥牌圈、旅游圈、文学圈等,一些出色的人物自然便成了这些圈子的头。这些头儿由于带有一种分庭抗礼的意味,自然不为领导喜欢,因而在许多问题诸如分房、职称和晋升等就不顺利。于是他们就很不满,对领导工作自然也不支持。
许凡就是这样的人物。他毕业于重点大学,因假期在外旅游时,遇到铁路塌方受阻未能按时到教育局报到,被发落到这所初级中学当数学老师。这个人精明能干,热情开朗,专业功底又好,平时从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工作也三心二意。而他周围却总聚集着一拨追随者。他热衷于打桥牌,数学组都被他拉入桥牌队伍,一下课就切磋牌技。因此,每次数学组成绩总评和其他学校比都要低几十分。
赵波知道许凡已成了左右数学组局势的实际上的组长。他心里十分清楚,数学组的教师们并非不求上进,只要工作做到家,措施得力,他们的积极性是不难发挥出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赵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也与职工进行了多次谈话,并解决了一些职工的困难,比如针对双职工无时间照顾孩子,就帮他们把孩子送入幼儿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成立了桥牌俱乐部,结果,期终考试的成绩,许凡的班上数学总评超过了其他班30分,而其他职工的工作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根据上述情况,请结合管理学的群体理论和员工激励理论谈谈赵波上任时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你是赵波,你还会做哪些工作?
案例3:“出埃及”
希伯莱人(以色列人的祖先)曾经在古埃及居住了430年,在埃及法老王的奴役下,历经屈辱和苦难。上帝派摩西(Moses)去拯救他们。大约在公元前1446年,摩西带领希伯莱人走上了自由的道路。当时,光步行的男子就有60万之多。
一路上,摩西指挥希伯莱人击退了埃及人、战胜了亚玛力人,克服了缺水断粮等重重困难,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颁布了“十诫”和其他许多规定或条例。“十诫”中包括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不要偷盗、不可作假见证诬陷他人、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和财物等内容。摩西还杀掉了那些违背诫律的人,甚至包括他哥哥亚伦的两个儿子。因此,人们对他十分敬畏,心甘情愿地追随他、服从他。
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是米甸很有威望的祭司。有一天,叶忒罗来看摩西。摩西听说岳父驾到,立即迎出帐篷,向他下拜,与他亲吻,彼此问安,然后把他让进帐篷里去。摩西向他讲述了一路上的遭遇,并且与他共进晚餐。
第二天,摩西仍然像往常一样,坐在帐篷前审理事情。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并做出处理。而百姓们排着长队,站在左右,有的人甚至站了一整天也没有轮到自己。
叶忒罗看见摩西所做的事情,就说:“你这样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么多人的事务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现在你要听我的话,我为你出个主意。你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也就是敬畏上帝、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由他们去管理百姓;你要将律例法度教给他们,告诉他们当行之道,当做之事。这样的话,小事他们自己可以审理,只有大事才会呈报到你这里来。你若这样行,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担当此任。”
摩西听从了岳父的话,按着他所说的去做,挑选并任用了各级官员,建立了一个下级长官服从高级长官,全体官员都归他领导的组织形式,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希伯莱人追随摩西在沙漠中走了四十年,历经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回百折,最后终于进入迦南的境地。
通过这个案例,请讨论:(1)摩西为什么能够得到百万之众的敬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2)叶忒罗的建议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何启示?怎样理解叶忒罗提出的官员选拔标准?
案例4:通用汽车公司的改革
1920-1921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公司危机四伏,摇摇欲坠。这时,皮埃尔·S·杜邦兼任总经理。阿尔弗雷德·斯隆在他的支持下,开始了改革的进程。这场改革从1921年起一直持续了10年。
斯隆分析了“通用”公司的弊病,指出公司过去将领导权完全集中在少数高层***身上,他们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反而事与愿违,造成了公司各部门失去控制的局面。他认为,大公司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应以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二者之间的协调为基础。只有在这两种显然相互冲突的原则之间取得平衡,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由此他认为,通用公司应采取“分散经营、协调控制”的组织体制。根据这一思想,斯隆提出了改组通用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计划,并第一次提出了事业部制的概念。
斯隆将管理部门分成参谋部和前线工作部(前者是在总部进行工作,后者负责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的做法很为大家熟悉,这种分组在19世纪较大的铁路公司里已经成型。现代军队,特别是普鲁士军队也率先使用了这种组织形式,许多概念同时在工业公司里获得发展。斯隆也确实用过军事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他正要在通用汽车公司里干什么。
斯隆认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品种是有缺陷的。他说:“我们的车在一些地方太多,而在另一些地方却没有。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开发系列产品,在竞争出现的各个阵地上对付挑战。”他认为:通用汽车公司出产的车应从卡迪拉克牌往下安排到别克牌、奥克兰牌,最后到雪佛来牌。这是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产品阵容。1925年增加了庞蒂艾克牌和奥尔兹莫比尔牌;后来又淘汰了奥克兰牌,增加了拉萨利牌;再以后拉萨利牌也被淘汰了。
为此,他在通用汽车公司创造了一种部门的结构,将力量最强的汽车制造单位集中成几个部门。每个不同牌子的汽车都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人员,每个单位总经理相互之间不得进行合作和竞争。这意味着生产别克牌的部门与生产奥尔兹莫比尔牌的部门都要生产零件,但价格和式样有重叠之处。这样,许多买别克牌的主顾可能对奥尔兹莫比尔牌也感兴趣,反之亦然。这样,斯隆希望在保证竞争的有利之处的同时,也享有规模经济的成果。零件、卡车、金融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其他单位差不多有较大程度的自主权,其***成功获奖赏,失败则让位。通用汽车公司后来成为一架巨大的机器,但斯隆力图使它确保有较小公司所具有的激情和活力。
斯隆的战略及其实施产生了效果。1921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21.5万辆汽车,占国内销售的7%;到1926年底,斯隆将小汽车和卡车的数量增加到120万辆,拥有了40%以上的汽车市场;1940年该公司生产车180万辆,已达该年全国总销量的一半。相反,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1921年是56%,而1940年则下降到19%,不仅远远落后于通用汽车公司,而且排在1921年甚至还不曾出现的克莱斯勒公司之后。这是美国商业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沉浮升降之一。
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斯隆创立的事业部制有何优缺点?并谈谈斯隆为什么能够使通用汽车公司重焕生机?
案例5:通用电器公司的情感管理
通用电器公司创建于1878年,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在公司创业的100多年后,1991年销售额达到602.36亿元,利润额为26.36亿元,雇员284000人。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8位。通用电器的成就,与它采用的注重员工情感的人本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通用电器认为情感管理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即理解雇员心理、企业就是大家庭、公司内民主、员工第一等。
一般公司按个人或部门业绩、个人专业能力等依据来实施管理者晋升和考核。可通用电器公司请出了“莎士比亚”来协助人才管理,可谓蹊径独辟,别开生面。公司制订的经理晋升考核制度不同寻常。升级考试命题并不是来自经济学典籍,也不是来自那些晦涩难懂的经营理论专著,而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一部,试卷则是写一篇我们常说的“读后感”而已。开始时许多人百思不解,甚至提出意见。后经专家一语道破,才恍然大悟:这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心理素质要求。试想连一部世人皆知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尚不得而知的人,又怎样去理解公司内部成千上万的雇员的心理呢?
将企业培养为一个大家庭是一种“高感情”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板着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融进了管理者对职工、对事业献身精神的独特的艺术。实践证明,高技术企业竞争激烈,风险大,更需要这种“高感情”管理。它是医治企业官僚主义顽症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斯通就努力培养全体职工的“大家庭感情”的企业文化,公司领导和职工都要对该企业特有的文化身体力行,爱厂如家。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到各级领导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欢迎本厂职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对于职工的来信来访能负责地妥善处理。公司的最高首脑与全体职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生动活泼的“自由讨论”。通用公司像一个和睦、奋进的大家庭,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信赖,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亲切。
至于公司内民主,通用公司别出心裁地要求每位雇员写一份“施政报告”,从1983年起每周星期三由基层员工轮流当一天“厂长”。“一日厂长”9点上班,先听取各部门主管汇报,对全厂营运有了全盘了解后,即陪同厂长巡视部门和车间。“一日厂长”的意见都详细记载在《工作日记》上。各部门、车间主管得依据其意见,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干部会上提出改进后的成果报告,获得认可后方能结案。各部门、车间或员工送来的报告,需经“一日厂长”签批后再呈报厂长。这项管理制度实行以来,成效显著。第一年施行后,节约生产成本就达200万美元,并将节约额的提成部分作为员工们的奖金,全厂上下皆大欢喜。
所谓员工第一,不但强调尊重员工,而且表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优先性。1990年2月,通用公司的机械工程师伯涅特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加点应得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便给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我们总是碰到令人头痛的报酬问题。这已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感到失望了。“斯通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三天之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他们利用这件为职工补发工资的小事大做文章。第一是向伯涅特道歉;第二是在这件事情的带动下,了解那些“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第三,向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通用公司“员工第一”的管理思想。
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通用电气公司为什么要强调管理干部理解雇员心理的能力?“伯涅特事件”后,通用电气公司为什么要小题大做?
一直以来,管理界有着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孰优孰劣的争论,学者和实践家提出诸多观点,但莫衷一是。有人主张以情感管理为主,认为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要用情感来感化人,才能使制度更加完善地落实下去,以情说话,以情说理,以情制约,才能使一个集体有生气、有生命力、有远景。有人主张以制度管理为主,因为制度等同法律,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存在偏颇,更具公正性。也就是管理界提到的应该以人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为中心,最后权变观点予以回答,即那种管理方式都无所谓好坏,关键要在特定的情境下采用适当的管理方式。但权变理论似乎有点模糊,不太易于把握,能不能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为人所普遍接受呢?本文将对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进行研究,以期将两种管理方式有效整合起来,对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二、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比较研究
1、情感管理是以情感为导向,从人之常情出发,关心员工生活,努力为其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亲和力,通过情感的沟通产生独特的激励力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并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情感管理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化,也是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有机整合的结果。管理者通过交往和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动态和企业经营状况,而且可以与员工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这种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也能够使员工将自身和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使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更为融洽,增强集体凝聚力。
然而,单纯依靠情感管理有时显得苍白无力,毕竟情感不同于制度,不同于法律,因而不具备法定性和强制性。当下级没有心悦诚服接受领导或怀有抵触情绪时,而又没有足够的强制力时,则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导致效率低下。
2、制度管理是以监督和制约为基础,强调以任务为中心,健全规章制度,照章办事。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基础,旨在为企业建立简洁、高效的运行秩序。其要点在于一严二合理:所谓严,体现在制度的拟定过程中要以严谨的态度深入调查,不同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严密顺畅;体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有力,无高低内外之别。所谓合理,体现为
制度管理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竞争的规律,要遵循天理人性。严与合理是制度管理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严,才能体现合理;只有合理,才可能做到严[1]。
无疑,制度是一切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必要规章。正如俗话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单纯依赖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对于具有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的人来说是有缺陷的。制度是刚性和僵化的,让人感觉缺乏人情味,尤其当被管理者感觉到管理者以权压人时,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把自己同管理者对立起来。
事实上,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互为补充,前者为柔,重在“布恩”,后者为刚,重在“立威”,恩威并举,方可使员工心悦诚服。因此,能否构建一个有序、开放、完整的管理系统,如何做到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效融合,刚柔相济,已经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如何实现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有效融合
1、注重人性思考,两种管理方式应能满足人的不同需要
制度管理着眼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竞争的规律,把单个员工组成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整体,大大增加个人、企业的效率与产出,从而使员工获得较高的报酬,满足了员工的生存需要。情感管理着眼于对员工人性的尊重,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营建友爱、祥和、快乐的家庭式氛围,从而满足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这也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利完成组织目标,保证工作高效和有秩序进行,制度管理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如果在制度管理的同时,能够适当实行人本化的情感管理,满足下属工作之外的需求,则管理效果会更好。
2、在制度前提下,尽可能尊重人、激励人
人与人的分工不同,但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下级,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使被管理者以乐观积极、平和的态度对待工作。另外,管理者必须清楚,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在适当的激励下,人可以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因此,管理者要关注下属的个性和特长,为每位被管理者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下属享受成功,实现价值。制度不仅仅是实现组织目标和维护组织结构稳定、组织工作有序的保障,其还是组织文化的一种载体。好的制度有着激励的效果,科学的职位岗位设计、人员选拔以及薪酬制度等等,对下属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组织和下属科学设计人生规划,实现自身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度的制定不要总是显得冷冰冰,而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制度制定时要考虑到下级在为组织目标奋斗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个人目标。
3、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管理透明化
首先,要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决策民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必须明确下属既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者,必须尊重他们参与管理、参与决
策的权利。全员参与会使工作计划和目标更加趋于合理,组织和人员的发展目标更趋于一致,从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要采用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须向下级公开,并加强对公开公示结果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团结。
再次,实行全方位沟通。要建立通畅的渠道,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信息及时传递。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养,豁达大度的气量,宽仁待人的心胸,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2]。
事实上,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公开和全方位沟通并不容易实现,因为那样的结果人人平等,处于同一层次,没有等级差别。因此,究竟民主、公开、和全方位到什么程度,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难题,这需要管理者在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4、创建和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
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管理者应引导创建一种宽松、和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使得人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和自由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彼此产生积极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带头人和倡导者,向员工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有助于组织和员工终身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3]。文化本身是一种看不见的软件,它对人的激励是潜移默化的、是有持久影响李的,因此,通过推动员工建立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培养充满自信、勇于竞争、好学不倦的精神,使各层次人员都能全身心投入,使组织更加精干和高效。 四、小结
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是互为补充的关系,管理者一味以权压人会给人以压迫感,导致下属逆反心理的产生,或失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而单纯以德服人有时也会显得没有力度,导致执行力不够。最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是有权威的管理者,既能够发挥权力和制度的功能,有效组织员工高效实现组织目标,又能够关心员工的需要,真正的“托起”,引导、影响员工发自内心地积极投入工作。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给组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在使用组织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恩威并举,实现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平衡,成为真正适应时代的高效管理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