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 装怪是什么意思

四川方言 装怪是什么意思,第1张

装怪是做作的意思。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重庆(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6千万的使用者,数量次于日语,多于德语。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

语言学家认为,四川话并不等同于“四川方言”,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 。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大量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但由于四川话在四川具有强势地位,是事实上的通用语,一般而言,土广东话与老湖广话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四川话的使用者,而部分藏族、彝族、羌族地区,特别是康定、雅江、昭觉、马尔康、松潘、丹巴等州府、县府所在地,也通用口音接近的四川话。

首先,题主说的四川方言自带幽默感这事,我确实没有明确的感觉到。但是川渝方言中带来喜剧效果的东西和其他地区方言是有共同之处的。

1、特定称谓带来的喜剧效果。

举例:奶奶=重庆话称作“婆婆”

婆婆=重庆话称作“婆子妈”

自己的父母=重庆话称作“妈老汉”

男性朋友=重庆话称作“兄弟伙”

女性朋友=重庆话称作“姊妹伙”

鞋=重庆话发音“孩”

这种特定称谓对于当地人来说并无特别的感觉,但是外地人听起来,在某些特定语句中,就会觉得有些趣味了。

比如:“好烦嘛,我妈老汉一天天催到我耍朋友”,“耍撒子耍!耍了朋友豆要扯证,扯完证,我婆子妈豆晓得催起生娃儿”。

翻译成普通话:“我爸妈天天催我找对象啊”,“着什么急!找了对象就要结婚,结了婚,我婆婆就催我生孩子”。

妈老汉、婆子妈、娃儿。都可能是引发喜感的因素。

这就像天津人称呼男性、女性,喜欢用“爷们”、“姐姐”是一样的。

比如袁阔成在《封神演义》中有一段,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龙王去天庭告状。哪吒在南天门柱子后面躲着想截住他。龙王刚一露面,哪吒从柱子后面跳出来喊:“爷们,来啦?”

作为曲艺爱好者,这种人物语言的处理,我就觉得很有喜感。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躲在柱子后面等来一老头,然后突然蹦出来喊“爷们”。

再比如:重庆有个比较早的段子,说一群农民参加某运动会入场式。因为不分左右,所以村长让他们一只脚穿草鞋,一只脚穿布鞋。入场式的时候,村长喊口令:”草孩、布孩、草孩、布孩、草孩布孩草孩“。

我曾经想过,这个段子如果改成我家方言(济南话)或者普通话,喜感确实大打折扣。

2、特定的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的使用。

举例:登记结婚=重庆话称作“扯证”

做错了某件事可能引发不良的后果,通常说死定了=重庆话称作“洗白了”

谈恋爱=重庆话称作”耍朋友“。

饭菜里的肉=重庆话称作”嘎嘎”

打耳光=重庆话称作"铲耳屎“

受不了=重庆话称作”遭不住“

烦躁=重庆话称作”恼(老)火“

焦虑=重庆话称作“焦麻咯”

比如:“你少吃点嘎嘎嘛,楞个胖法子,啷个耍得到朋友嘛。”;

“我们班有个娃儿好恼火嘛,下午下课飞了同桌一耳屎,别个家长都来咯,遭不住哟”

“日-你-滴-妈哟!临上、临上,堵到死、堵到死!莫要来!挣它妈批1块钱,堵四十分钟,焦麻咯!”这句话是我刚来重庆的时候在出租车内听到司机通过对讲机给其他驾驶员讲话的内容。

嘎嘎、耍、耳屎、遭不住等等都有可能会引发外地人的喜感。

仔细想了想,在这方面,其他北方地区的方言确实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比如:袁阔成在《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给哪吒说玉皇大帝这个人脾气不好,用了一句“玉帝这个人哪,吃饺子都不带乐的”。

再比如:郭德纲在单口相声《解学士》中说,“年三十晚上,王母娘娘煮饺子,玉帝正跟那儿剥蒜呢”。

我认为这两句话都很有意思。一来,我是爱吃饺子的北方人;二来,我成长在物资供应相对不丰富的时期,小时候吃饺子就会很开心的印象很深刻;第三,我们当地的习惯里,吃饺子是必须要剥蒜的。第四,玉帝的身份搭配上吃饺子剥蒜这种市民生活气息导致的错位效果。所以我会觉得这话很有意思。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也就体会不到其中乐趣了。

但如果把上述内容换成重庆话和重庆生活呢?

比如:“玉皇大帝勒个龟儿子,一天天鬼火冒,请他吃个火锅都不得开腔啊”。

看,用重庆话,用重庆生活带入到同样的剧情中,无论是重庆人还是外地人,都可能会觉得有趣了。

3、脏话、俏皮话的使用。

川渝方言中的脏话内容确实比较丰富。

日、日你仙人、龟儿子、日妈、日你滴妈……

妈批、妈卖批、妈卖妈批是重庆话里比较常用的,由此还有个段子,说英语有普通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比如good、better、best。重庆话也有,比如MP(妈批)、MMP(妈卖批)、MMMP(妈卖妈批)

还有一类词汇,不能算是标准意义上的脏话,因为既可以用来骂人,也可以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调侃。比如:莽子、哈儿、宝批龙、屁眼虫、包谷猪等等。

这类就不一一举例。但总的来说,重庆人脏话出现在日常语言中的频率明显很高。女性低于男性,但重庆女性讲脏话的概率恐怕也高于其他地区女性。没有确切数据,仅是个人感受。

4、谐音、拟声、叠字、儿化音或辅助音的使用。

比如前任渝督曾经以文明为由,治理过店铺招牌。其中有一家叫做“夜福”的火锅店榜上有名。我思索良久,没明白原因。后问重庆籍的夫人才明白,重庆话HF不分,夜福=夜壶。

另外,重庆很多动植物的名称以及物品称谓,有些采用拟声、叠字的方法。

比如:鱼摆摆、威威、叮叮猫、包包等。

再比如:羊子、狗儿、猫儿等。

这类词汇确实会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趣味性。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四川方言口头禅有“老子”“爪子”等。

1、“老子”,读音〔Lǎozǐ〕。

一般“老子”说的是中国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李耳,但在四川话里,“老子”的意思等同于“长者”、“父亲”,早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记载:“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四川儿女爱呼父亲为“老汉”,“老汉”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年老的汉子,因为一家人中,年老的汉子多半是父亲,当“老汉”的对子女当然就是开口“老子”,闭口“老子”了。

2、“爪子”,读音〔zuàzi〕。

(说明下,四川人平翘舌音是不分的,z、c、s和zh、ch、sh是不分的。)这里的“爪子”不是鸡爪爪,鸭爪爪,在四川话里“爪子”的就相当于普通话里“干嘛”的意思。例如:“老公,你想爪子?”

语言的相关应用与评价

四川内部基本各个城市能交流,少部分音调和土语上面有差异,以前难度大一点,今天被普通话洗礼了的年轻一辈,虽然方言音在,但是谈吐思维好多人都是普通话思维了。所以,四川人的那些口头禅般的土语,个人觉得使用频率会比较低。

只有几个城市,要么它本来的语言声调就特别强势,比如泸州的叙永,还有乐山,这两处。成都和划出川的重庆,因为经济发达,以及强大的本土文化自信,保留更多的土语交流思维,其他城市恐怕就没那么明显。

1语音方面:方言的语音有明显的区别,有些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相差很大。四川方言的“爬山虎”念成“ba1sanhu1”,而普通话念成“pa2shan1hu3”。

方言在不同地区有着广泛的使用,是人们进行交流、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同时,方言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语言的演化和发展。

1语音方面:方言的语音有明显的区别,有些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相差很大。四川方言的“爬山虎”念成“ba1sanhu1”,而普通话念成“pa2shan1hu3”。

3语法方面:方言的语法也不同,包括句型、语序、时态等方面。广东话中的“嘅”是一种特殊的语法助词,表示所有格。

 四川话里词语的感 彩非常浓厚,变化极大,特别是语气词,每种形式都带有不同的表情,加上适当的语气,四川话比普通话表达的意思丰富,生动,这也是川剧,四川方言剧都非常搞笑的一个原因。同时外地人评价四川人幽默诙谐也和他们的语言有关。

 下面,让我来为大家一一讲解。

 噻 音“san44”

 表示肯定、祈使语气

 [例句]:“像恁(那)个样子做肯定就错咯噻” (肯定语气)

 “他那么表(不要)脸,你就打他噻” (祈使语气)

 [注意]:1、打字时,应拼作“sai”

 2、非正式场合,常误作:“三”“卅”“撒”等,注意辨别

 喃 音“lan44”

 相当于“呢”。读音拖长时表示还有下文,用在句尾而且读音很短表示问句

 [例句]:“范跑跑要是不写那个段博客喃——,也还不得遭骂。” (读音拖长)

 “范跑跑跑了就跑了嘛,还在博客上写出来,你说他该不该遭骂喃” (读音未拖长)

 嗦 音“so21”

 表示不满的情绪。

 [例句]:“你是瓜的嗦!”

 嘎 音“ga21”

 表示说话人期望对方回答或肯定,常单独使用

 [例句]:“范跑跑好像遭骂疼咯嘎”

 “范跑跑真的不配当老师,嘎”

 嘛 音“ma21”

 表示征求意见或请求。一般偏指现在。

 [例句]:“我们切杜甫草堂耍嘛。”

 “快点嘛!”

 表示推测语气

 [例句]:“他们咋可能来嘛。”

 [注意]:嘛的用法比较多,许多多体会,这里就不再赘言。

 哈 音“ha54”

 表示征求意见或请求。一般偏指将来。

 [例句]:“改天我们切杜甫草堂耍哈。”

 表示嘱咐、提醒

 [例句]:“今天要下雨哈!”

 啊 音“a21”

 表示肯定回答。

 [例句]“他经常忘记东西”

 “啊!他就是这个样子嘞人。”

 咯 音“lo21”

 相当于“了”,表完成时。

 [例句]:“作业我写完咯!”

 哦 音“o21”

 单用时,表示说话人明白、知道了。

 [例句]:“哦,我明天就切找他。”

 哇 音“wa44”

 表示一般疑问。

 [例句]:“这个为哪个站就是四川话交流、学习的哇”

 哆 音“do34”

 用在祈使句末或某些陈述句末,表说话人希望昨晚某件事再来做其它事。

 [例句]:“等一下嘛,等我把这一集看完咯哆。”

 嗯 音“en21”

 表答应、许诺

 [例句]:“嗯,一说的事情一定不得吹。”

 H 音“an34”

 表示由于未听清楚或不相信而希望对方重复

 [例句]:“H中国都51枚啦!”

 托长,表示失望

 [例句]:“H~中国才第二嗦。”

 再次提醒大家,记得规范用字哈~

 “学习”的 学 误读:xue 应读:xio

 “上街”的 街 误读:jie2 应读:gai2

 “舞蹈”的 蹈 误读:dao4 应读:tao3

 “绿色”的 绿 误读:lv 应读:lu

 “劳累”的 累 误读:lei3 应读:lui3

 “眉毛”的 眉 误读:mei 应读:mi

 “鲜美”的 鲜 误读:xian2 应读:xuan2

 “刚刚”的 刚 误读:gang2 应读:jiang2

 “横线”的 横 误读:hen 应读:huen

 “虽然”的 虽 误读:sui2 应读:应读作xv(音同"鱼") 二声

 “游泳” 的 泳 误读:yong4 应读:yun3

 “速度”的 速 误读:su 应读:xu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

 “刘备”的 备 误读:bei3 应读:bi3

 “概念” 的 概 误读:gai3 应读:kai3

 “茂盛” 的 茂 误读:mao3 应读:mong3

 “手臂” 的 臂 误读:bi3 应读:bei3

 “中华民族”的 族 误读:zu 应读:qu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

 “百分率”的 率 误读:lv 应读:so

 “内容”的 容 误读:z“r的平舌化”ong 应读:yon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9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