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达“懂得满足”的文言文有哪些
1、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抄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先秦·李耳《老子·俭欲第四十六》2、《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贫作)》唐·白居易不种一陇袭田,仓中有馀粟。
不采一株桑,箱中有馀服。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bai皆有馀,非心无所欲。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du时足。3、《知足诗》北宋·邵雍 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知足胜过长生药,克己乐为孺子牛。切莫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慢白头。
4、古今zhi千百年,际会几人遇?试把前贤,从头细数:应聘文王,渭滨渔夫,梦感高宗,商岩版筑。5、引个奚童跨蹇驴,竟至皇都。
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dao,笑取。
2 表示知足的诗句其实很多了,下面这些希望楼主满意哦!
《头陀赞》
宋 : 黄庭坚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定风波·临醮诸公戒行清》
元 : 刘处玄
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
《满江红·味道韬光》
宋 : 曹冠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
《风雪中作》
唐 : 白居易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3 关于知足的诗句在人们的印象中,知足往往是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
不是因为知足者无欲无求,而是他们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懂得如何去经营生活。幸福人生靠的就是一种心态。
快乐常源于简单,痛苦皆来自复杂。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
知足、随遇而安就是幸福。我只是女人,希望有人惦记我,在我郁闷大哭时把我的头按在胸膛,哭够了问我怎么了。
偶然一条短信告诉我他想我,我就知足。我说过的话都算数,所以,对我说过的,请别忘记。
幸福,不是刻意去寻找。即使拥有世间的一切,也不会使人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唯有隐藏于深处的心,终于懂得了珍惜、感恩和知足不要拒绝善意,不要停止微笑;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后都是将会有彩虹,不管你是有多悲伤,你都要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53834坚信,幸福是在等你!幸福是一种比较,是一种知足。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知足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世界宽容,这样才会在心里留下足够自由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毫无防备中受伤的,一句话,一件事,都有可能让牵手成为陌路。人只有知足,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深呼吸,回忆以前的事有得有失,不要忧愁自己以前没有拥有的,珍惜现在,感悟人生,只要有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称心的答案。知足使人平静、安祥、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知足者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者在可行而必行之。
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知足是一种宽容。
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要有平常心,得到知足,失去莫悔,坦然接受面前的一切;要有包容心,释怀曾经的恩怨,放下当初的敌人,让自己多一些闲适恬淡;要有怜悯心,助人别求回报,布施别毁自尊,寻求精神的和。
2013-08-25爱情好美丽,沉醉在你的爱情航船里,我很知足!我爱这个世界,只因有你,任何琐事皆因你而变得美丽!我,心凉了,便觉得世界也变冷了。 我向往着知足常乐的生活,却做不到看透世界的婆娑, 我期待着我的未来不再颠簸,却看不惯人心对感情的挥霍。
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更是一种心灵体验。知足者能够在无穷的需求与有限获取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寻求一种自我满足感。
总是贪婪的。 我们在拥有了一些之后就想要另一些,永远不知满足。
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想有个人陪我回家。后来希望能有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然后认识了很多朋友。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河;在知足的人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平生不做皱眉事。祸莫大于贪欲,福莫大于知足。
知足是对世俗的一种超越,知足者才能快乐。知足,也就意味着放弃。
感恩者。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懂得感恩的人,遇到祸也可能变成福;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辆车,欲望就是车的油门,知足就是刹车。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追求。
但是人也不能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陷入贪婪的泥潭。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
学会知足,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学会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学会知足,才能使生活多一些光亮。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应有的觉悟,应有的境界。
知足,就是要知足常乐。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学会知足,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学会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欲望和知足是天平的两端,欲望多了,幸福和快乐就会自动减少。
适当给欲望减减肥,才能让幸福的天平平衡一些。贪婪是幸福的天敌,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就要学会知足。
4 表达珍惜知足的词语安分守己 分:本分。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出处: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安时处顺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
形容满足于现状。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出处: 《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
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安之若素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出处: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避世金马 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避世金门 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见“避世金马”。避世离俗 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
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出处: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遁世无闷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出处:《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遁俗无闷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出处: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遁逸无闷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同“遁世无闷”。出处:南朝·梁·江淹《无为论》:“欲使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富在知足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和光同尘 和、同:混合。
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
也比喻同流合污。出处:《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滑泥扬波 指同流合污,随俗浮沉。浑俗和光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
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混俗和光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
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看破红尘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
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乐天安命 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同“乐天知命”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逆来顺受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弃其馀鱼 比喻节欲知足。出处:《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
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寝丘之志 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
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 使贪使愚 使:用;贪:不知足;愚:笨。
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出处:《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释知遗形 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守道安贫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
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守分安常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 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随波逐流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
5 经典文言文爱情诗君不见南国佳人缥缈过,余香缭梁终难散。
君不见醉里西施颦蹙绕,竟日抑抑寡难欢。
身似弱柳拂漫与,三寸金莲遗飞尘。
罗袖微抖惊物梦,纤指轻扬断客魂。
疑是化外飞仙降,天有贬娥苟凡人。
沉纹鱼,落傲雁,闭娴月,羞娇花。
远观空溢彩,林幽人寂独徘徊。
霞起无声湖胜静,玉臂环垂徒娉婷。
一腔柔意谁与抒,解心知音苦难寻。
春至不解花有意,冬临偏作风无声。
望穿秋水人日瘦,灯短日长苦黄昏。
两日现,三日藏,
流光易逝摧人老,今我长唱郁女殇!
据统计,中国每年自杀人数有三十万左右,平均每天有一千人自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每年自杀的人数还在上升。
对于一个所有的哲学都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的尼采而言,自杀就是对生命的亵渎,他曾写道:你怎么希望就怎么活,再生乃是使命——你无论如何都将成为这样的人!
奋斗给予你最崇高的情感,你就去奋斗;安宁给予你最崇高的情感,你就安宁;适应、追随、服从给予你最崇高的感情,你就听从。
但愿你意识到:什么给予你最崇高的感情,你就要不惜任何手段获取。每个人要找到的只有自己,只是自己。一个随心所欲找寻自己的人又怎会选择结束生命。
可是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说出这一串话的尼采却选择了自杀?
有这样一则新闻,浙大博士生钱塘江跳湖自杀,临死之前,给父母发了一条短信,可能自己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社会,不愿再在这人世间多做停留,感谢父母多年来的付出,希望下辈子投胎不做父母的孩子,免得让父母受伤。
看了这则新闻,我的第一感觉是愤怒。愤怒这个浙大的博士生,一个不喜欢,不适合,就不愿在人间多做停留;
愤怒这个浙大的博士生,白白读了这么多年书,一句感谢就轻描淡写地带过父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愤怒这个浙大博士生,还寄希望于来世…今生你都没做好,还说什么来世?今生你让父母这样受伤,来世不做父母的孩子,可是即便真有来世,你做了别人的孩子,不还是一样伤害父母吗?
愤怒这个浙大博士生,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造福社会,却还污染了钱塘江的水源…真是愤怒之至。
一直以来,我很不理解自杀的人。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他们自杀时是怎样的心理?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通过自杀哲学和哲学自杀,我对此有了初步了解。
自杀哲学
当代法国存在哲学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缪,在他的哲学著作《西齐弗神话》开宗明义即指出,只有一个哲学问题是严肃的,那就是自杀。
一个人判断自己到底要不要活下去,比起其它任何哲学问题都要来得迫切而重要。神话本身其实已经提供了这个生死攸关问题一种解答。
西齐弗不知何故触怒了天神,被惩罚推巨石上山。无奈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石头推至山顶,石头却又自动滚下山来,他只好走下去再推。
有人劝他认输算了,以免白费力气。西齐弗却坚持不断地反复推石头上山。理由很简单:不推就是认输;推了虽然不会赢,但只要继续推就不算输。
人生的处境多少与此类似。人终不免一死,自杀的人或许会想一走了之算了,却缺少那种不服输的勇气。
活着的人赢了吗?至少没有输。平心而论,人活着的时候,很少会把问题想得那么极端、那么绝对。
反倒是走投无路的人,会把自己的生命推向死亡临界。换句话说,自杀是来自起心动念,一念之间选择了自杀。
不过此念是烦恼,转念也许就是菩提啊!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美国小说家费滋杰罗说:「活得痛快就是最好的报复。」这些人生哲理其实都来自一念之间。
人者心之器,人心贵为一种灵明自觉,缺少自觉便容易陷入烦恼无明难以超拔。为了要超越心头的迷障,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培养一套自杀哲学,然后用这套哲学理念来安顿随时可能会浮现的茫然心境。
哲学自杀
一个人陷入打算自杀的情境,其实反映出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真的走投无路,例如在战场上不成功便成仁。
但大多数情况都是错估形势,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生不如死,遂选择了自杀。
对生命前景的误判虽然会被认为是一时冲动的情绪用事,但是在冲动的背后多少还是有些脉络可循。
换言之,贸然走上绝路的人,虽不见得曾经深思熟虑,却也不见得是毫无章法。自杀的人在寻短的一刻大致执持了某些信念,只是这些信念似是而非,又被自己积非成是,以致一发不可收拾。
年轻人似乎弄拧了两个概念,我们姑且称之为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求好心切或择善固执是有理想的表现,本来不是件坏事。
奈何年轻朋友分不清理想与完美的差异,终至钻牛角尖,不克自拔。简单地说,理想主义是从零分到一百分之间有无限种可能性,我们理当循序渐进,更上层楼,止于至善。
完美主义则是在零分与一百分之间没有其它选择余地,于是我们不是选择十乘十的十全十美一百分,便只有自我归零到一无所有。仔细想想,人生真是如此绝对吗?
概念上的误判可以视为一种哲学性的自杀,这是个别人生哲学的认知问题,可以通过自杀哲学的概念分析加以改善。
自杀哲学的扩充
自杀哲学乃是「人死哲学」的一环。人死不一定要选择自杀,顺其自然发展,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也是一途。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其实是一线之两端、一体之两面。人生哲学或伦理学讲「未知生,焉知死」,人死哲学或生死学则讲「未知死,焉知生」。
人生哲学往往无视死亡之无所不在,人死哲学则不断提醒这一点。人死哲学正是自杀哲学的扩充。
卡缪的自杀哲学揭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便是:当下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活下去?人死哲学则把这个当下的图象放大,放大到除自杀之外,人终不免一死的终极情境前面。
如果我现在不自杀,以后我可能会面临老死、病死、横死、猝死…等等死法。于是问题变成:在一个确知会发生却不确定如何发生的结局之前,我们应当如何自处?此即每个人的「存在」问题。
自杀哲学经过扩充后成为人死哲学,人死哲学的真谛在于存在哲学。发展于十九、二十世纪西欧的存在哲学,可以算得上是古今中外所有哲学思维中,最关心自杀和死亡问题的思潮。
存在哲学教导我们如何「置于死地而后生」,尤其是在没有宗教慰藉的情况下,认清自身「无逃于天地之间」的真实处境,进而学得如何顶天立地。前面提到卡缪的《西齐弗神话》,西齐弗以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勇气和毅力,与必然的命运对抗。
这是「知命」的挺立,而非「认命」的退却,一个人选择前者还是后者,仍系于一念之间。
哲学自杀的超越
被称为「悲观哲学家」的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用哲学的概念分析方法,驳斥了自杀的意义与价值。
他发现想自杀的人心中浮现一个想法,那便是「生不如死」。正是这个想法促使他走上绝路。这个想法其实蕴涵着一种比较状态,也就是死后会比活着好受些。
问题是人的死亡会把这份比较一扫而空。如果自杀连「生不如死」这种先前的认定也保不住,所冒的风险无疑太高,还是慎重其事的好。
叔本华的繁复思索不是一般人所能把握的,但他却巧妙地呼应了存在哲学的终极精神,也就是先落实主体存在再谈进一步的人生抉择。失去了存在主体便失去了一切,其余都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现今社会上许多选择走上自杀一途的人,当然已经没什么好谈的。关键在这些人自杀前的一刻在想些什么?如果一个自杀的人有机会坐下来跟自己好好谈一谈,也许就能自我超越而远离自杀了。
一念之间选择自杀,意味着选择一种寻死的观点并实践它。既然有寻死的观点,同时就有求生的观点。用求生的观点化解寻死的观点,我们方能「保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活着是一切的根本。除非是成仁取义,否则什么都不值得赔上性命。
功课差、失恋、欠债、失业、与人争执…等等,这一切一切都比不上一条命来得重要。
去医院看看病痛的人、与死神拔河的人,也许我们会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愿我的一番分析,能有助对于生命、生存、生活抱持着困惑的朋友,其实自杀只在一念之间,怎样把握这一念之间至关重要。祝你们拨云雾重见青天。
不过自杀哲学,不等于简单说自杀是正确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请敬畏生命!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得是什么?"四十不惑"又不惑在何处?"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么?什么又叫"六十而耳顺"呢?所谓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何在?我们真正能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吗?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里面也不列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桑?也就是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仓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无端至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就在这样一种天地悠悠,江山有情,这样一种物蓄流转中,每一个人,一个渺小的人,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呢?很多时候是苍茫的,有些一旦规划了,就会觉得舍弃了许多,会留下很多遗憾。
就在孔子看着流水惊叹的同时,他又给他自己,给他的学生,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提出了这样的描述,他说自己"吾十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劣的人生坐标,在这样一个坐标上会有几个阶段所要做的事情会特别特别强调出来。今天我们从头翻阅进去,看一看圣人所描绘的这条人生之道,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借鉴价值。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名,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过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样好学习的人很少见。这就是他十五开始上学的心情。
今天我们知道是一个学习性的社会了,关于学习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标准说的好,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其实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标准,大家过去大家认为导致思维改变就是好的学习。比如说,一个观点、一个理论、哪怕一个道听途说的见闻,"入乎耳,发乎口"可以再去讲给别人,就是一种学习。但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的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一个好的学习。所以孔子的这种学习要求,早在2000多千年前,他所提出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学以致用"。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十五上学,比五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上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这四个字也出自《论语》,《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可以说,学院的教育它是有一个规范长度的,但是长度是确定的,宽度是不定的,每个人在有限的时光里学到什么,也许孔子这样的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发,只有走过这样一段的光阴,这样的一个历练,逐渐逐渐地提升,有所感悟,才能抵达他所说的三十而立。
话音外:"三十而立"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几乎每个年轻人到了而立之年,都会问问自己,我立起来了吗?那么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什么重要的变故呢?
还有我们来说说三十而立。三十这个年纪,在今天,可能在都市里,在心里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三十岁还被很多人称为男孩、女孩,那么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而立呢?一个"立"是什么样的担当呢?其实大家知道在哲学上,黑格尔曾经提出过一种"正、反、合"三个阶段,人最早所接受的教育,人的信念都是正的,我们在刚刚读小学的时候,甚至在小学以前,看了很多的童话,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娇红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光芒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忧伤。其实这就是正的阶段。但是长到十几岁时候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二十几岁刚刚步入社会,就会觉得这个社会一切都不尽人如意,会觉得成人世界对自己欺骗了,这个世界充满了丑陋、委琐,充满了很多卑鄙和欺诈,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到了这个时候,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逆返心理。那么走到三十岁,三十应该是人生"合"的阶段,就是觉得既不像十几岁时候觉得一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候觉得一切惨淡。三十岁而立,这种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外在社会坐标给自己的一个符号。从内在的心灵独立来讲,什么样是好的学习?就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这是中国文化中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人如何达到这样一种融合境界呢?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的方式读的很苦,需要皓首而穷经呢,把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做《六经》注我,真正好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来它诠释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三十岁这个年纪,真正在中国古人的文化坐标中,他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它不在于很多外在事物形成对立,而形成一种融合和提升,就像泰山上的一幅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永远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苍天为岸,没有边界,人生走到山峦的顶峰,并不是一种夸张地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我自己成为山顶上一座峰峦。其实这就是"六经"注我的一种解读。所以三十而立应该说孔子一直在教学生是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就不要操心了,把眼前做好。我们知道,孔子其实他对于神、鬼的东西不大提起的,这就是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学生问到这些事情,他都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曾经有他的学生去问鬼神,(话音外)"老师真的有鬼神吗?那些鬼啊、神啊究竟是怎么回事?""人间的事你还没有做好,所以就不要考虑鬼神的事了。"那么老师淡淡地告诉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间的事你侍奉好了吗?你这种学习还是先朴素一点,从眼前开始,学会人际关系,别去考虑鬼神。后来又问了一个很玄的问题,(话音外)"老师,人总会死的,那么死人是怎么回事呢?""生的事你还没有弄明白,开吗又去提到死呢?"老师又淡淡地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对我们都是一个启发,就是在你初期学习的时候,先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地学习并且建立,不用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或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才真正可以立起来。所以所谓"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我知道中国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返回了。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也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当这样的准则再流失过去,再走过十年,四十而不惑。
话音外:于丹教授认为,并不是每个人到了四十岁时都能够做到不惑,现代社会充满了变数,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又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惶惑呢?
其实关于惑这个概念,我们在《论语》的不同场合看见过阐述,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怎么样才能真正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其实我们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用加法的,其实物质的东西越多,人是越容易迷惑的。怎么样能到四十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去。其实我们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当最后这个家摆的像胡同一样时,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而且学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去的时候,人才接近真正不惑的状态。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极尽高明之后,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真正有过极度的璀璨,在你二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曾经奋发扬厉过,那么走过"不惑"的时候才表现为这样一种淡定而从容。其实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刚好是要用在为社会所用的时候,那么再接下来走到五十岁,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叫做知天命。
话音外: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是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中有时终需有,命中无时莫强求。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听天由命吗?于丹教授认为,五十而知天命决不是听天由命的意思,那么孔子所说的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天命呢?孔子自己确实曾经说过,他说人生走到一定的时候,走到你自己求学、学习到了一定时候这么一个境界上,人是应该"下学而上达",也就是说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了,在孔子的经典思想里面,一向是不主张谈"怪力而乱神"的,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天命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之天乎。"他说我从来不怨天、不尤人,即不抱怨说天命让我就这样了,也不向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说是别人导致我这样了,我要学习的是达到上达,达到通天的道理,这里"知我者之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规则,让自己如何能够合乎大道。其实"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话,就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吗?一个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泄出去的抱怨、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如果你不再向他人推卸责任的时候,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那么孔子说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会上跟对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的多。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只有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只有小人总在琢磨说别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宁可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大道之约,所以这种大道就是他所说是"天命"。不见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在这里说了"知命、知礼、知言"三个境界,其实人生的成长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道的是"知言"在与人言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这能够做到知人,知道他人怎么样。但是知人不能够担保你不尤人,你也会抱怨别人,因为每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短之间就会出现磕磕碰碰。再下一个层次就是"知礼",知礼之后,人就可以做到"立"了,也就是说人自我建立了,这种抱怨会少的多;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这个知命就是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命。
所以五十才能够知天命,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这是一种内心的定力。其实在庄子《逍遥游》中,也有这样的一个表述,《逍遥游》中说,做到"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就够了。什么意思呢?"举世而誉之"全世界都在夸你的时候,在劝你的时候,让你往前走一步的时候,而不加劝,这个劝是劝勉的劝,就是自己再多走一步,在别人的鼓励和纵容下再多做一点,他说我不会。"举世而非之"就是全世界都在苛责你、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了的时候,内心可以保持不沮丧,不加沮,这样才叫做订户内外之分。
其实走到天命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想到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写到独孤求败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武侠小说的表述中,经常我们会可以看到,一个少侠,初出道时,用的是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青风宝剑,在这个时候,所有那种萧萧剑气,那种张扬的光彩,就是一个人的绚烂之极。等到他武艺精进,人到三十来岁,真正安生立命,成为一个门派,一个掌门人,或者江湖上一个有名的侠客的时候,这个人可能用一口不开刃的钝剑,因为锋利现在来说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的成宏雄厚。等到这个人四十来岁,已经成为威震江湖的一个大侠,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的流派,而成为一种道义的化身的时候,这人可能只用一根木棍,也就说金属那种锋利、那种质地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有这样一个外在的东西就可以了。而等到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什么是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求一败而不得,因为这个时候人手中是没有兵器的,这个时候十八般武艺全都物化了,也就是说他双手一出可能就能啸出剑气,双全一抡可能就能成为铜锤,所有的武艺全都在这个人的内心里,全在他的肢体上,所以敌人为什么不能接这种招,不能破解呢?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他溶入了多少武艺,所以融会贯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国文化崇尚的最高境界。所谓知天命其实就是把人间百态,人间学习的道理,最后达到了一个溶入的提升。达到这个境界以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话音外:耳顺就是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常常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好听的话,甚至看到迫不得已的事,即使六十岁的老人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争执,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耳顺呢?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再听什么样的话,听人家说什么都觉得人家有道理,这一定是对自己的天命了解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做到最大地尊重他人。什么是"耳顺"呢?就是对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会觉得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你都会站在他的出发起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表述就是一种悲天悯人,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与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也就是说当你见到那么多人的时候,每个人以他的生活呈现出现的时候,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的这个体系能够体谅到他的体系,如果你知道他带着怎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许就会多了一番谅解。孔子为什么面对那么多学生都能因材施教呢?其实这是一种高度。
有一个谚语说的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的高度相遇才能生成雨。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其实"耳顺"之人,就是不管这个云在5000米还是在500米,他总能体谅到在他的高度、他的位置和他的想法。
其实一个人要想做到耳顺,是要自己先要做到自己无比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让自己的标准坚持在某一个地方。其实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中庸"也许更为恰当。"中庸"其实是学习所有外在知识之后,得到内心的陶冶与熔铸。这种陶冶熔铸就好象是我们小学或者中学时经常做的物理实验,老师给我们一个铅笔,一个圆分成七等份,涂上七种颜色,戳在那个笔上一转,出现的是白色。这种白色是绚烂之极之后,其实这就是一种外在天地之理在自己内心的融合,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年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话音外:每个人到了七十岁是不是都可以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七十岁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生命特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于丹教授认为,人生苦短,等到七十岁就太晚了,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早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有一座佛寺里,那么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这里的膜拜,但是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是跟它采自同样一块山石的很多花岗岩,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变的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我们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啊?那个佛像就淡淡地对这些台阶们说了一句话,因为你们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千刀万剐终于成佛。
所以我们看到的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在这从容之前,其实要经历多少千锤百炼,甚至于千刀万剐,只有了解一个这样的外在过程,才能稳健地建树自己的内心。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人生历程的描述,也许对我们今天来讲也是不同里程碑上的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凝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已经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仅仅有这种关照还不够,因为人生苦短,在这样一个加速度的社会里让我们都等到七十年太晚了。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我们是有着多纬度的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十岁,也许在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也许当我们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做到随心所欲那样的镇定从容了。今天的社会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但是一个人有效的建立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这种压力变成一种生命反张力。
英国的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这不是寓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验,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做了一个实验,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加的前提呢就是他承受的最大极限,既不要把它压碎了,也不要把它压的不在成长了,就在确保它在能长的前提下压最多的砝码,那么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的最多,从一天几克、一天几十克、几百克,到一天几千克,直到这个南瓜跟别的南瓜毫无二质的长大,长成熟的时候,这个南瓜上面已经是压的几百斤的分量。最后的实验就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一试用刀刨下去是什么样的质地?当别的南瓜都手起刀落噗噗砸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刀下去弹开了,斧子下去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剧呲呲喀喀给锯开了,南瓜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棵成年的树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个生命的实验。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处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反张力最好的写照。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其实只争朝夕这句话用在今天再合适不过了,一万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学习《论语》,学习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心,还对于是社会的岗位,都作出来无愧的交代,让我们越早提前实现那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越好。我讲圣贤的意义就在于千古之前以他简约的语言显出人生大道,看待后世子孙,或蒙昧的、或自觉的、或痛楚的、或欢欣的,一一去实现,建立起来自己的效率,正和起来一个民族的灵魂,让我们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的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然后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用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我们的启示。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于弟弟的关爱之情。这首词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的珍视。
词的开头,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色,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通过对于“知命弟”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弟弟的关爱之情。然后,诗人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于时间的感慨。最后,诗人以“点点飞霜”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的珍视。诗人通过对于“知命弟”的关爱之情,展现了对于亲人的关爱与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