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1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上级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我局拟在全局发展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广大网民中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要求,以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使者为主题,以宣传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倡导推行文明上网为重点,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在网络环境中文明素质和减少不文明现象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共同构建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逐步形成多领域、全覆盖、深层次的“文明上网”服务体务,努力培养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明农机人”。
二、基本要求
1.人员条件。网络文明志愿者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熟悉网络宣传工作,具备较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字写作水平;志愿参加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有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方法。
2.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网络技术和网络传播方法。
3.承担义务。
(1)展示创建成果。每个网络文明志愿者要经常关注全县、本单位文明创建工作的动态,积极参与文明办组织的各项创建活动,留意收集整理创建情况、先进事迹材料,定期在网络上编发相关文字、及音视频材料。
(2)营造浓厚氛围。广大网络文明志愿者要善于借助文明办组织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善于利用中央、省、市、县重点新闻网站及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贴吧等互动阵地,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揭露网上不文明的危害性,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文明理念,在网络上叫响文明创建的口号,营造争做文明网民的浓厚氛围。
(3)引领舆论导向。广大网络文明志愿者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通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等形式,主动占领阵地,真正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深入开展劝阻网络不文明行为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断提升广大网民的文明素养,进而提升网络文明程度。
4.工作内容。网络文明志愿者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及音视频材料。
(2)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供局网站及相关网站刊发。
(3)参与我局相关网站的网上讨论,通过论坛跟贴、撰写博文等方式,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4)利用重点新闻网站及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贴吧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
(5)动员组织本单位及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农机局宣传部、市文明办开展的网上宣传活动。
三、工作方式
1.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文明传播活动。
2.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组、微信群、内部即时通讯等方式,建立全局网络文明志愿者的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平台。
3.适时进行网络文明志愿者培训,提高网上宣传能力。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作为加强对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突出主题,创新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2.示范引导,宣传推广。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网络媒体要对活动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和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专题登载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收获体会,发表社会受助群体的感言评论,举办系列访谈,发动网民跟帖,为开展活动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3.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在网络文明志愿者活动中,要突出网络文明道德主题,强化交流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广大网民的参与,使“文明上网”成为广大网民的自觉行动,并使文明行为辐射到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督促检查,建立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2为扩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经局党组同意,决定在全局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创文工作部署,积极响应“网络文明行动”,引导单位干部职工文明上网,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整体文明素质,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充分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文明创建积极性,营造文明上网的浓厚氛围。
1积极在局门户网站发布文明创建稿件。收集整理本部门和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等材料,积极在局门户网站发布。
2网络文明。利用微信、微博、博客、论坛、QQ等网络互动阵地,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积极传播推广网络文明,宣传推广交通运输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3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印发《益阳市司法局干部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每人一份,个人自学或者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引导干部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
4在机关走廊等显要位置悬挂向善向上的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
5做好网络安全知识宣传。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保密工作要求,不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不发表不当言论。
三、活动要求
1认清活动意义。要充分认识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传播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把传播网络文明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2积极开展活动。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把活动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为开展活动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3严守上网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单位网络安全各项制度和《文明上网规范要求》,争做网络文明使者,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按照上级有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求,我市拟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传播内容
1、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中国梦”传播活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汇聚实现中国梦力量;
2、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当代社会的主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3、围绕规范道德行为,积极传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人们修身律己、遵纪守法、遵德守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传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培育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5、围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积极传播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树立有德光荣的鲜明导向。
6、围绕志愿服务工作,广泛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做好事过程中长好心、当好人。
7、围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传播“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展示文明创建成果,反映文明创建给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8、围绕“我们的节日”活动,积极传播“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的理念,引导人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激发民族情感。
9、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传播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围绕单位文明创建工作,积极传播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
11、组织评论文章。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供中国文明网和我省重点新闻网站及各地相关网站刊发。精选有价值的稿件推送给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和省内重点新闻网站。
12、围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利用互联网先进手段,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二、组织管理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采用中央文明办和省、市级文明办三级管理方式。景德镇市文明办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文明办主任袁运超同志任组长,市文明办具体负责全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管理和活动开展,指导协调本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
三、人员条件
1、建立并完善网络文明传播基本队伍。按照景文明办〔2013〕13号有关文件精神,全市市级(包括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均需建立3—5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小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要求政治性强,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熟悉网络宣传工作,具备较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字写作水平。
2、发展文明传播骨干队伍。市文明办在现有志愿者队伍及学校、机关、宣传文化单位和知名网友中挑选思想素质好、网络宣传水平高的人员,作为志愿者骨干,撰写重要稿件,担任版主、博主、群主等,带领其它志愿者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3、组织建立评论员队伍。景德镇日报社、瓷都晚报社各确定6名特约评论员,其他单位自行申报评论员,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中国文明网每期宣传报道提示,撰写评论文章,供中国文明网、景德镇文明网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刊发。
四、活动要求
1、设立网站户头,展示文明传播活动内容。全国文明单位要在中国文明传播网设立户头,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材料,编发相关文字、及音视频材料,在中国文明传播网和景德镇文明网集中展示本单位文明创建内容。
2、省、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所建立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小组,由各单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运用微博、博客、QQ群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文明传播。
3、每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包括骨干)都需开通2个博客(新华网文明博客、新浪博客),2个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关注中国文明网新浪官方微博:@中国文明网;中国文明网腾讯官方微博:@文明微博;市文明办新浪官方微博:@景德镇文明,关注市文明办微信公众订阅号:景德镇市文明办。
4、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每人每月在博客、论坛撰写博文或评论不少于1篇,骨干人员不少于2篇;在微博针对文明话题进行跟帖、留言、转播,每人每月不少于20条。各志愿者工作小组每月5日前要将上月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情况以电子文档形式反馈至市文明办,内容包括网址链接及截图。
5、市文明办建立工作提示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组织指导,每半月编发工作提示,部署落实中央、省有关集中传播活动,策划组织本地传播活动,通过开设QQ群等方式建立沟通联系渠道。各文明单位确定一名志愿者工作小组负责人加入“网络文明传播景德镇”QQ群,志愿者小组负责人须保持在线联系,并按照工作提示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按时完成相应任务。
6、市文明办将适时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网上宣传能力。
五、考评机制
1、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作为创建各级文明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安排及文明单位、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等工作考评体系,并将依据考评细则,进行量化考核。全国文明单位、志愿者骨干将每月进行考评,省、市级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以抽查的方式进行考评。
2、市文明办将不定期通报全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活动情况。
3、各单位要保证志愿者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的必要时间、上网设备等条件。
4、适时召开总结会,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全市各级文明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进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组织发展工作。
社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4一、指导思想
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变革、舆论格局的变化,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我所要深入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关于网络文明传播的工作要求,以提升文明素养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各种先进手段,在网络空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队伍建设
按照市文明办的要求,每个参与单位成立每个单位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的3到5人的成员,并将成员名单及时上报市文明办备案。基于我单位人员数量较少,成立3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xx三人为志愿者。
三、工作内容
1、提供内容稿件。收集整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内容,编发相关文字、及音视频材料,提供给文明网
2、组织评论文章。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撰写评论文章,供文明网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刊发。
3、传播重要内容。通过电子信箱、QQ、微博、博客等方式向网民传递文明传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知名商业网站的博客、论坛等公共空间传播文明。
4、参与网上讨论。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的网上讨论,倡导文明风尚。
5、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每人每月撰写原创博文不少于1篇,骨干人员每月不少于2篇。
节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记忆和象征,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多样,其中,中华传统节庆是重要的传承渠道和展示平台。目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均设有假期,其他民族节日也有相关放假规定并被列入法定假日,这既表明国家重视民族传统,也使节庆文化传承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弘扬和传承传统节庆文化,对于国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庆的起源
节庆活动与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同步的,构成早期节庆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原始信仰和节气系统。最早的节庆是以取悦神灵为主要目的的祭祀活动,这源于在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情况下产生的原始崇拜和禁忌等。世界上的每个文明都有祈求、欢庆丰收的祭祀活动和习俗,不同民族感谢自然恩赐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括了祭祀程序、节日宴会、狂欢歌舞和感恩等内容,其中,有固定节期和相当规模的祭祀活动就可以演化为节日。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的逐步增加,人类社会中产生了一系列岁时祭祀、岁时歌舞、岁时庆典、岁时禁忌和饮食,从而发展出很多用以表达怀念祖先、寄托哀思、企盼团聚等情感的节庆。随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很多宗教节日也相继出现,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产生的出于祭祀目的的节庆活动、岁时节庆、宗教节庆等不断交叉、融合,彼此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划分,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古时,清明节庆承载着重要的娱乐功能,人们在清明这天相约郊外,踏青迎春、赏花游园。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发展到现代,自2008年起,清明节被列为公众假期,这一传统节庆的内容已经由祭祀祖先、祭奠过世亲友,扩展到包括缅怀国家英烈在内的全民活动。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血脉是维系有机体生命的重要保障,精神家园是精神上的造血供血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曾指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正是丰富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条。广义上说就是轻视其他群体的成员。
其实,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的体系。一切文化价值都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应该摒弃的思想观念。
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William Graham Sumner)给它下的定义是,"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总之,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偏爱本群体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标准,用否定的态度,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所有文化及其成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中心主义,人类学被认为是一门民族中心主义最少的社会科学。博厄斯认为,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民族情感是一种纽带。这种纽带通过扩展个人活动领域,使权力有可能加强,并通过设立明确的理想来扩大合作的群众数量。这种情感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面。但是,这种情感无论在各处都表现出对外有一种攻击性的偏执,极其强调和注重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由此,民族中心主义产生。也就是说,对它族的歧视没有任何理性原因,只是一种情感,赞扬本族的优越,以激起成员的团结。这种情感如果过度,就可能引起群体间的冲突。
其实,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的体系。一切文化价值都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应该摒弃的思想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