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情感起伏大,短小,适合男生的近现代诗歌,自备稿件要用,谢谢!

推荐一些情感起伏大,短小,适合男生的近现代诗歌,自备稿件要用,谢谢!,第1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编辑本段]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席慕蓉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8.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北石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月亮是古人经常使用的例子。

1、思念之月

①思乡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常常与人团圆相对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②思恋之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思友之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2、边塞之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亡国之月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4、怀古之月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5、送别之月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周邦彦《风流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大家好,我是夏爻,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近两年来给我内心最大触动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这是继海子和朦胧派诗人之后现代诗的一次崛起。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识。在看我说完这本诗集后,你如果没有爱上,那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审美感受不同。

《月光落在左手上》是一位叫做余秀华的诗人写的,里面记录了她从2013年到2015年的诗。也许,你听过这个名字。她是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妇女,因为出生时的某些原因,导致她天生患有脑瘫。看到这,我们也许就会在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她确实是异于常人的,她的诗歌一定是绝望的。我们暂时不想这些。她的诗歌大部分写的是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带来的自卑,还有不如人意的婚姻,绝望的爱情,所以如果你去读她的诗的话,你是能够读出来她拼命去对抗现实的欲望。

我先讲一首她整本诗集里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诗的名字是《我爱你》,我相信玩微博的你们也许偶尔看到过这个句子,“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当然,没见过也没关系,下面给你看下原诗,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首诗完全是被惊艳的,阅读感受不要太好,立马就去买了她的两本诗集,一本就是我今天推荐的这本,还有一本是她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扯远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一首诗: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 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

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

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从诗的开头看,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写,“巴巴地活着”,她用了“巴巴”这个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会觉得这个词多么地口语化,而我们写作时似乎从来不会想到把它作为书面语来写。就这一句,多看几遍,一遍比一遍辛酸。当然别担心,这个诗人现在很火,起码她的物质生活上应该不会有多大困难了。我们再接着看,“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她写得就是日常生活,在我读来就多了一份美感,下面又写她泡着茶晒太阳,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在农村里生活过,在舒服的春天,没有农活时,泡一杯茶端个板凳几个人聊聊天是多么惬意,反正我小时候经常看大人们这样,所以这个场景在我脑海中是非常美好的。诗人也说了,这些美好的东西把她往春天上带。你要知道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有不幸,你要给自己制造快乐。余秀华的诗虽然有绝望,但是还是能窥见她的希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们继续看,“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她的诗里有很多次的“雪”,很多次的“白”,这个是她的世界,是有欲望有感情的。再来看她这最后一句,“我要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你们也许会问稗子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杂草,长得像稻子的杂草。那我们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稗子春天会提心吊胆着,因为它害怕被除掉啊。这里余秀华似乎是把自己比作了稗子,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稻子,而天生患有疾病的她觉得自己是危险的,卑微的,但隐隐又暗含着她的独立,与现实的对抗,她有自己的世界,诗歌前半段就是。

整首诗没有一个“爱”字,我们却能读出来她的炽热滚烫,对生活的、对理想爱情的强烈向往。

她的成名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不知道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你们有没有读过,看到这样的名字,不要以为这是一首多么不雅的诗,它其实无关于性,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原诗: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句,她描写两具肉体的碰撞,以一种极为冷漠的语言倾吐出。余秀华在这首诗里写的并不是性,她写的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

我们看她谈了一下社会问题,政治犯、流民,接着又讲了生态问题,一路逃避捕猎的麋鹿和丹顶鹤。你也许会说,我们国家这些动物都是保护动物,怎么还有人捕杀呢?那么,我在这里告诉你,不要天真,这个世界上的法律很多条,道理千万个,难道所有人都会自觉自觉遵守?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犯罪,你看不到不代表没有。

当然,整首诗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两句: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或许正是因为她这首诗中的关键词“睡你”引来许多乱七八糟的人评价,说她是肉体的写作,而我就很想顶一句,“干你屁事!”

余秀华的诗里有两种力量在明显冲撞,一种是压抑,一种是欲望。或许我不该这么说,这还不能够算作她的特点,因为很多人的文字里都有这个特点,但不同的是,在这两股冲突的力量之外,她的诗里生命力量的象征。就好比刚刚那几句排比的力度,这就是她的特点。不能说余秀华的诗是矫情的,但是你一定可以读出她的疼痛,下面我会带你看她的另外一首诗,《渴望一场大雪》

渴望一场没有预谋,比死亡更厚的大雪

它要突如其来,要如倾如注,把所有的仇恨都往下砸

我需要它如此用力。我的渺小不是一场雪

漫不经心的理由

我要这被我厌恶的白堆在我身上!在这无垠的荒原里

我要它为我竖起不朽的墓碑

因为我依然是污浊的,这吐出的咒语

这流出的血。这不顾羞耻的爱情,这不计后果的叩问

哦,雪,这预言家,这伪君子,这助纣为虐的叛徒

我要它为我堆出无法长出野草的坟

我只看中了它唯一的好处:

我对任何人没有说出的话都能够在雪底下传出

传统诗歌里,我们看到的雪大多是以轻柔纯洁、美好愿景的意象存在的。在她的这首诗里,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方向。她说她渴望一场雪,一场用力的雪,一场砸下来的雪,把所有的不满情绪都砸掉,下面还有一句,“我要这被我厌恶的白堆在我身上,在这无垠的荒原里,我要它为我竖起不朽的墓碑。”“白”这个颜色经常出现她的诗歌里,我没法给你们解释清楚它具体的含义,就我理解,在这里的白并不仅仅指的是她所厌恶的雪的颜色,也许她想抛弃的那些生活束缚,我个人认为“白”是她所追求的一个哲学命题。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出诗歌对于诗人的重要性,因为最后一句说“我对任何人没有说出的话都能够在雪底下传出。”诗歌就是她生命里的大雪,传递着她对于生活、对于命运的感受。

最后,再讲一首她的《我身体里有一列火车》,开头两句就很妙,来看:

但是,我从不示人。与有没有秘密无关

月亮圆一百次也不能打动我。月亮引起的笛鸣

被我捂着

但是有人上车,有人下去,有人从窗户里丢果皮

和手帕。有人说这是与春天相关的事物

它的目的地不是停驻,是经过

是那个小小的平原,露水在清风里发呆

茅草屋很低,炊烟摇摇晃晃的

那个小男孩低头,逆光而坐,泪水未干

手里的一朵花瞪大眼睛

看着他

我身体里的火车,油漆已经斑驳

它不慌不忙,允许醉鬼,乞丐,卖艺的,或什么领袖

上上下下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

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她的这个火车是斑驳的,但是我们看看,这列火车经过的是哪?在清风里发呆的露水平原,低低的茅草屋,泪水未干的小男孩。瞧瞧!各位,不用闭眼就能想象出来的画面,是美的,天真的。可是这列火车是荒谬的,斑驳的火车开往春天是荒谬,诗人的灵魂困在疾病的身体里是荒谬,觉醒的女性意识困在保守暧昧的农村是荒谬。作者说她允许这样的荒谬。不过,我觉得吧,这不是她允许不允许的问题,因为谁的人生都有荒谬,不是因为你不允许它就不来。这同时也能体现作者的赤诚敏锐,清醒倔强。

分享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各位都能学习诗人余秀华的清醒倔强。当然,我们不需要关注在她火了之后,外界对于她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有大捧她的《诗刊》编辑刘年的评价,给大家看一下,“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这样看说得很夸张对不对,但如果你喜欢她的诗的话,你就会觉得有道理。

还有当代诗坛著名诗人食指却评价余秀华的诗就是写写“喝喝咖啡,聊聊天,打打炮,完全没有写到农村生活的痛苦,”在这里,我其实不赞同食指的这种说法的。也许食指是前辈,经历过文革,农村的生活变迁,所以农村的痛苦在他心里比较重,但是换句话说,你痛苦你自己写出来就好了,难道要让所有诗人都得那么有“圣愚”意识?诗人也是普通人,个人觉得诗歌最主要的是表达情感,而不是要上升到多么高的层面,任何一部作品都经不起这种折腾。当然,食指是一位严肃的诗人,不然也不会写出当蜘蛛网无情的查封了锅台,还能用灰烬写下相信未来这样充满正义感,使命感的诗了,但是诗人的使命感不该表现在要写出多大的痛苦来。更何况,我认为余秀华的诗歌是有痛苦的,是绝望与希望并存的,并不是不负责任,所谓的忽略农民苦难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今天的读书分享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买一本余秀华的诗集来读。

在干净的时光里读诗,这人间琐事,恍如窗边飞过的麻雀,而光阴皎洁,你我都不适宜肝肠寸断。

《孔雀东南飞》

中国最长的古诗是《离骚》作者屈原(先秦)。

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第二章(反思)38行;接着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毕竟惨遭失败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诗人以“路径似未看清兮”领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装”一般地表现自己的反思,但仅如此则缺乏波澜,且难以深入,所以借“家姐”这个人物从反面来责备、劝说,以逼出“找舜帝评理去”一节,既深化了反思,又强化了情感。连情谊最亲密、对自己最关心的“家姐”,也如此责骂、劝说,世上还有谁能理解自己呢?一气之下便“找舜帝评理去”。反思的结果,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章(再试)38行:又积极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却没有结果。诗人写自己的“仔细寻路”。这是在遭遇诽谤之后的重新努力,但无论叩“天门”还是“求美女”,都以失败告终。

第四章(徘徊)38行: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败,究竟何去何从?

诗人无奈,于是“取琼茅来卜卦”,请灵氛为他占算以决疑。灵氛卜卦的结果是必须远游离开楚国才有出路。

经过一番考虑,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再请巫师降神求教。之后,又经反复审慎的思索,最终决定“远游自离去”,离开楚国出游。

第五章(他投)21行;通过审慎思虑后,诗人结束了自己的徘徊,认可了灵氛的“吉卦”,选择“吉日”出发。

但充满憧憬的出游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中途放弃了:”曲身回首停步“。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追随彭咸归去!”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白居易写的《长恨歌》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3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