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第1张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江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江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江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江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篇二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目眩(xuàn)开闸(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砚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②最宜:只抓重点;③:突出感受;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篇三

 教学目标

  1调动训练学生联想想象思维,身临其境地阅读文本。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细品文本语言,感受文本含蓄委婉的情感之美。

 3深入发掘解读文本的个体生命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熏染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心怀天下的历史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情感之美。

 教学难点

 深入发掘解读文本隐含意蕴,理解其个体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夜伏案,掩卷静思,阿来笔下的丽江唤醒了属于我的诗和远方。如梦如幻,多么美好啊!沉醉之中,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字句:“何妨去做个诗性的古城人呢?哪怕做一天,沾沾诗气也值!”一位香格里拉的文人竟如此深知我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滴水经过丽江》,尽情畅游在丽江的诗情画意里。

 二、浸润经典赏画意

 作者笔下的丽江,我心中的日月,是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聪慧的你漫步在作者笔下的丽江,捕捉到了怎样的风景呢?

 请你选取形象鲜明或印象深刻的景物、人物,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简洁生动地描述画面。

 提示: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预设:

 1.玉龙雪山冰川剔透、白雪晶莹、雾气缭绕,巍峨挺拔矗立在苍茫云海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四方街我赤脚轻踩在铺满五花石的老街,仿佛触到千百年前丽江的清凉,嗅到家家户户沁人的花香,听到院落里悠扬的古乐和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马帮行色匆匆的马帮翻山越岭,和着百灵鸟的歌唱,杜鹃和山茶的舞动,消失在落日余晖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三、字斟句酌品诗情

 丽江风光无限,风情怡人。让我们带着初遇丽江的欢喜,细细咀嚼这座古城的悠悠诗情。请细心的你字斟句酌地精读文本,抓住重点字词句,品析本文的语言之美。

 预设:

 1“又”“想”“被”

 2“看见了”“来到了”“经过”“看到了”“喧哗”

 “一滴水”“丽江坝,丽江坝”“丽江,丽江”

 示例:“一滴水”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示例:对比,让你感受丽江古城净化心灵,安顿灵魂的静谧纯净,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丽江古城的赞美和敬意。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示例:诗意的比喻,精妙的联想,把薄云掠过月亮的景象比作丽江古城的银匠擦拭银盘,突出薄云掠过月亮星空的晶亮之美、飘逸之美、灵秀之美,让人慨叹并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能见到作者对丽江之美的陶醉。

 四、醍醐灌顶见真谛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家国天下在我心中。“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相关。”

 我们旅行,读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诉求什么,而是因为:世界如此美丽,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它,触摸它,更幸福地生活。我以我心映照此文,获益匪浅,愿分享给大家,请善思的你静静聆听,希望抛砖引玉,让你重新审视文本的意蕴之美。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还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是国与国共处的原则。反复阅读文本,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传统文化“和”。

 一、从个体角度来看

 1个体与自我的和谐。譬如,经过丽江的这滴水,它执着寻访四方街的梦想,经历山高水长,激流浅滩,最终美梦成真,回归入海,完成了生命历程,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2个体与他人的和谐。譬如,远方来的游客和民居的主人亲切交谈,互通消息。又如古城院落的家人,邻里和谐融洽的闲聊,欢声笑语……

 3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譬如,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丽江滋养了人们,人们也美丽了丽江。人们在永恒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像个纯净安然的婴孩,返璞归真,找到了心灵安适之所,建构了赤子般的精神家园。

 二、从民族文化角度来看

 1丽江古城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逐步融合。譬如,丽江四方街白须垂胸的老者演奏清雅古乐,也有华灯初上时灯红酒绿的夜夜笙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得以窥见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脉络。

 2丽江古城以其亘古不变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前来观览膜拜。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当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样坚定有力,彰显了我们民族自信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传统文化中“和”的智慧。

 五、情真意切咏家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世间,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亲吻大地。我们的生活的这片土地和丽江一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一样博大盛情,笑迎中外游客,四海宾朋。

 请热情的你做一名古都洛阳的宣传志愿者,学习借鉴本文拟人的手法,为美丽的古城洛阳一句话,为美丽的洛阳花会添光彩!

 示例:

 1我愿意是古城河边的一株垂柳,春风拂面,抚慰那远行的天涯游子。

 2我愿意是古城花园的一只夏蝉,守候在凋零的落红身边,初心不改。

 3我愿意是古城天空的一朵云,为姹紫嫣红的牡丹仙子送去一片阴凉。

 作业布置:1复习再读《一滴水经过丽江》,并参考课外阅读书目,完成课外阅读。

 2选择课外阅读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威廉华兹华斯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我爱这土地》艾青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赤壁赋》苏轼

 

有。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是八年级课文,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有明暗,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

1、“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句比喻性的话语,意指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经历了丽江这个地方后,会变得更加美好、纯净和有灵性。

2、丽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他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文明的魅力。在这样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旅游,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净化和启迪,这也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这句话意义的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8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