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中的典故对表达文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报任安书中的典故对表达文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第1张

首先,在表达内容上,这些典故,采用古代圣贤的事例,安慰并激励自己世事无独有偶,并非自己一人之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观照心灵的知己;从中得到了支持自己存活下去并完成巨著的精神力量,能够慰藉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也间接的说明了自己能够“隐忍苟活”的原因。

其次,在表达效果上,运用典故,将自己的遭遇和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大贤胜的命运联系起来,前文中堆积的愤懑忧郁、哀伤沉痛之情在此逐渐变淡,一股激越昂扬、拗腰而起的气势从中窜出,又再次呼喊出”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全文的情感达到高潮。

 主要环节:学生自读,视频激趣,表格填空。

 设想:采用阅读、视频、填表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本段主要内容。自读认知文本,视频了解大意,表格强化重点,逐层深入。基本解决了本段的字词、语句和大意,完成“文言目标”。为进一步理解本段内容打下基础。

 图表完成,师生看图表,进入本段解读,归纳本段中心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教师引导:

 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贫富贵贱,无论贤愚美丑,真正能够青史留名者,往往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有所贡献者,也就是卓异非常的人。那么,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人生处境、人生选择、主要贡献是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

 按照这个形式,我们概括一下司马迁的人生之路:

 39报任安书教案及说课稿_报任安书教案

 那么,《史记》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进入下一个环节: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高潮──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史记》的相关内容即可:

 1《史记》记录的时间: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2《史记》的内容: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3《史记》的写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教师引导:

 其实,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司马迁在赏鉴别人的同时,最终关照的还是自己,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他的人生面临枯竭的时候,也从无数的先贤那里汲取了活着的勇气、生命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回顾总结:

 死节──勇者不必死节

 择生──私心有所不尽

 践志──成一家之言

 教师引导:

 再次回顾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自己的人生实践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启示。司马迁从古人身上汲取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从司马迁身上,我们又能有哪些启发呢

 学生讨论:

 活着,给自己一个理由

 逆境才能成才

 信念,生命的支撑

 学生讨论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总结。

  五、尾声──生命乐章求永恒

 在《最后一片叶子》中,琼西的身体其实已经逐渐的死去,支持琼西活下去的力量,是墙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今天,我们又从司马迁的心路历程中读到了更为深广的生命诗篇。本单元的主题是“弹奏生命的乐章”,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承诺,用有力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践行这个承诺,让人生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作业

 (1)熟读,背诵文章第二段。

 (2)针对本节课的讨论,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作业布置结合教学目标,结合文本,思考人生,并为下下一节课做好预习准备。至此,本节课目标基本完成,重难点基本解决。

 教师寄语

 人本身不只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凝结,哀莫大于心死,只要有坚持的信念,有坚定的勇气,心就永远年轻,就能用有力的双手弹奏出精彩的生命乐章。

 附:板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能力训练点

 体会本文叙述、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沉郁悲壮的情感。

 二学法引导

 本篇文章比较难懂,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认真阅读课文,以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作者接连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立说的顽强意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通过诵读点拨、讨论指导,把握重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设计

 课前要求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本篇文章被删部分,认真阅读,思考所删章节与课文的关系,利用课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加强讨论,并行成文字以备课内交流。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2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人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友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悲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展开的(小组讨论)

 全文共4个部分:

 第一部分(1):先写任安来信内容,并对回复较迟表示道歉。

 第二部分(2—3):申诉自己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4—5):进一步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6—书信结尾):再次陈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述他对余生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笛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肓《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于姜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为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四)总结扩展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概括语段内容,为进一步深入领会研究文章内容作准备,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解读课文具有重要作用。

 (五)布置作业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2背诵课文第4段。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强者风范。体会作者蕴含字里行间的忧愤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1阅读课文思考:

 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点拨]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诽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甚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让学生阅读第二段,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点拨]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3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39报任安书教案及说课稿_报任安书教案

 [点拨]①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秦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③“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4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1)本文叙事、议论有条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是什么

 [点拨]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2)从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上看,这说明什么

 [点拨]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惟一的处理办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去理解这个“义”含义。

 (3)分组朗读课文,悉心体会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的情感

 [点拨]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迥,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拆的表情。

 (三)总结扩展

 [总结]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是,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人云霄的巍巍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扩展]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无谁语。谚日:“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过。

 思考:这段文字是《报任安书》第一段的删掉部分,阅读后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复友人的来信

 [点拨]一是因为“身残处秽”,受尽屈辱,二是因为琐事缠身,没有时间。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书后练习二、三

        在司马迁这篇写给友人的书信中,前半部分交代了自己的惨痛遭遇,后半部分则又说出了自己的理想与计划。他计划“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写出一本综合一切过往历史的书来,他说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他身为太史公,天下应该没有比他更了解历史的了,为何要去找“放失旧闻”呢?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中国至秦汉,才真正意义上成为统一的大帝国,在此之前是诸侯纷争的年代,那时虽然也有史书的编纂,但是都是各国编自己的,一来分散、二来国与国之间的记载可能有出入,所以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二、春秋战国时期,虽有分散的记载,但有许多已经不传了,那时,一个小国或大国时时面对他国的武力威胁,弄不好就亡国了,战胜国往往会毁掉战败国的一些典籍,如《孟子》万章下说:“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战国以后,秦始皇又进行高压统治,又“焚书”一举,如此,本来留存下来的经典在这时又要受到一次筛选,留下来的自然不足以完整赠的还原事件真相了;

三、司马迁的作书,实际上是继承了他的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司马谈在世时就写了《论六家要旨》,并整理出来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些一手资料自然包括了许多可以查见的资料,所以司马迁大可不用再去搜集他们,而是在整理过程中,考察“放失旧闻”来帮助贯通逻辑,填补细节、还原真相。这是其中的道理。

      他所做的这些工作,则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句极具气魄的话,也是司马迁最为有名的一句话。就这三点里,第二点是好理解的,作为史家,通古今之变是自然要具备的能力,成一家之言,也不难知道其意思,史家远不是掌握大量历史知识那么简单,司马迁想做的是从过往的历史中的出一些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可能还要弄出形而上的一些历史哲学,这也表明了他有远大的目标、卓越的智慧。而值得讨论的是第一点,此“天人之际”,有这么几种可能:

一、孔子有语云:“尽人事,听天命”,顺着这种对天。人关系的看法,司马迁说的就是哪些事情是人可以把握的,而哪些事情则归“上天”掌管,这是好用大量的历史事件来说明的;

二、司马迁与董仲舒都曾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前者被武帝施以腐刑,后者提出大一统思想,并向武帝提出“天人三策”,在后者的影响下天、人的关系走向了一种“感应说”,即带有神秘主义性质的说法,董仲舒比司马迁约大50岁,董仲舒时期就已经有他的那种“感应说”的各种说法存在了,况且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可以在《高祖本纪》一篇中看到“刘媪梦与神遇”、刘邦醉卧酒店时“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赤帝子’斩白蛇”等事件,包括在《陈设世家》篇中的“陈胜王”的事件及其他篇目中所包含的相似事件,都可见西汉当时笼罩着这样一种氛围,究其根源,可能还是因为陈涉、刘邦都是草根,他们的为王为帝,在当时的中国都是前无古人的事,既然现实中找不到其“本该为王”的依据,自然就要向“上天”去求根据。这种感应说在董仲舒那里变得系统化,他认为“人附天数”,人的情欲、品性都与天有、直接的关系,而帝王的种种行为、情感则会直接影响到天的运作,所以天降流星、洪灾、旱灾的根源都在皇帝身上,如果是这样一种思想顺下来的话,司马迁说的便是历代君王、人物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种种自然现象,如旱灾、洪灾等等之间的关系,即他们具体的何种行为会影响到天,而什么不会。司马迁在书中,并不直接评点具体的事件,“太史公曰”的部分,也往往只是总结性的话语。此两种原因中,究竟何种是司马迁的本意?或者两者皆有?或者前者占的多,后者占的少?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这都是需要继续查证的。但不得不数说的是,前者一直代表了中国历代的一种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即要求人人争气、努力奋斗,又提醒人不要因为得到而狂妄自大、不要因为失去而惴惴不安,强调人不是全能的,要对未知保留一份敬畏;后者虽然是用来警告君王的,但后来实际上为他们所用,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地位的神圣性,而其末流,则成为现在仍然为不少人所感兴趣、所迷恋的迷信,不知为多少人利用。所以,我初步认为,司马迁所指,还是前者,因为他不仅是一史家,还是一品行高洁、慕于圣人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641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