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健与吴磊预测骑士将淘汰火箭夺冠?

如何评价马健与吴磊预测骑士将淘汰火箭夺冠?,第1张

既然是预测,那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都会有自己的理由,在季后赛刚刚开打之际,每一种可能性都说的过去。

一、马健本来就是詹姆斯球迷。我们熟知马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詹姆斯球迷,可以说是“骨灰级”的球迷。所以马健预测骑士队能够夺冠,詹姆斯能够成为最终的MVP太正常了,虽然从篮球的角度,他的这个预测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从球迷的角度,马健完全是在支持自己的偶像詹姆斯,这也完全没有问题,可以理解。

二、预测很准的几乎很少。预测本来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即使是可以凭借球队的实力判断,但是总有球队之间实力比较接近的,比赛结果也是很难预测的,因此很少有人预测地十分准确。所以像赌城拉斯维加斯的赔率基本都是每场比赛开始前有所变化。这样看来,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赔率分析师,都没有办法准确地预测出究竟最后的总冠军是哪支球队,最后的MVP归谁。

三、各支球队的球迷当然希望自己的球队夺冠。因为NBA在中国越来越为人熟知,因此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的球迷,他们在预测的过程中当然会掺杂一些主观的因素,当然是更希望自己喜欢的球队夺得最后的总冠军,自己喜欢的球员获得最后的MVP,但是比赛毕竟无法脱离实际,随着比赛的进行,也将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因此不到最后或许谁都无法预测最终的冠军归属。

1983年7月,马健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五室,开始从事发动机飞行试验试飞研究工作起,便与试飞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健经常说:“学习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试飞第一线,从事型号试飞和管理工作。从一名懵懂的学生,到历任试飞工程师、型号主任工程师、研究所副所长、试飞总师,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刚入院时,正是我国的航空工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马健刚好赶上试飞史上有名的“三机定型”战役,他迅速投身到科研试飞中。由于主管的歼7Ⅲ型号需要赴外场试飞,他边学边干,在成都与阎良两地来回跑,并用勤奋和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支持,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激情与艰辛。马健一步步学习、提升,30多年中,参与完成了歼7、歼8、涡桨9等发动机、某型系列飞机等10余个型号试飞工作,为走上型号总师的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某型发动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发动机,某型歼击机系列飞机是我国研制的重点战斗机。马健作为飞机和发动机副总设计师和试飞总师,主持完成了某型系列发动机和某型歼击机系列飞机设计定型试飞的全部工作,历时10多年,共完成试飞2000余架次。

马健说过,要么不干,要干就最大限度地干好。在某型发动机定型试飞准备和顶层设计阶段,上级机关采纳了马健提出的用2架飞机完成发动机定型试飞任务的方案,既能保证对发动机进行充分的验证;又能保证试飞进度,也为试飞中心争取到了配装该型发动机的飞机技术鉴定试飞任务。随后,他被空军和中航工业联合聘任为某型发动机研制专家组专家,在整个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种各样的问题、难点就这样在马健的手中化为一次次的动力,推动着设备定型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马健和他的团队按上级批复的定型试飞大纲要求完整无缺地完成了全部试飞内容,实现了设备定型。

马健觉得,试飞工作就像带兵打仗,就得乐于承担责任,敢管敢为,胜于精细,攻坚克难,立于创新。而马健对试飞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使他赢得了行业的认可,该型发动机研制荣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功,马健荣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荣誉称号。

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废墟中传来幼嫩呼救声

曲山小学那两幢3层高的教学楼,紧靠背后的大山,地震发生后,滚落的山石将楼房压成了两层,一楼直接沉入地底。其中,还有一幢楼房的顶被揭开,斜斜地靠在楼前。

废墟中,有孩子幼小的遗体,压在变形的水泥钢筋之中;废墟下,微弱地传来孩子的呼救声……钻入变形的楼房中,循着声音从一些缝隙看去,有孩子因腿被压着直着上身坐在废墟中,有孩子斜靠在死去了的同学身旁……

从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地震后,这些孩子就一直保持这种姿势,到昨天下午3点已经整整48小时。孩子们就靠前来找寻他们的家长送来的水支撑到现在。

5年级1班的张礼正在地震袭来的时候,身旁几名同学全被垮下的钢筋和水泥块砸中。等他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的右大腿被牢牢地卡住,身旁躺着的3名同学已经没有了呼吸,而一名同学的遗体就一直趴在他的大腿上。

距张礼正仅3米远的一处废墟中,一个孩子下半身被牢牢卡住,一听见地面有人说话,他就伸出一只小手,大叫:“叔叔,救救我……”

5年级3班的李月,同样因右腿被卡住,只得坐在右侧那幢楼的废墟中,身旁躺着3个同学的遗体,人们前去送水或想办法营救她的时候,这个小姑娘说:“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

废墟下不足50厘米的空间中,传出10多个孩子的呼救声和索要水的声音。

特警无能为力

放声大哭

两天来,这些困在废墟下的孩子们已经见到了多名救援人员,除了家长、当地村民、救援人员外,也见到了来自天津的特警。

200名特警于13日下午6点赶到现场救援,截至昨天下午2点,已经成功营救出困在北川县县城、景家村、苦竹坝水库、电站等地400余名被困人员。然而,却因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而无能为力。

特警们对压在废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不敢乱撬楼板,担心整幢楼垮塌下来;也不敢采取粗鲁方式实施救援。特警们无能为力,他们在安慰孩子的时候落泪了,在走出操场的时候放声大哭。

村民哭喊

“要与孩子死在一起”

余运先、何家兴、朱运能等9人,皆是县城附近村子的幸存者,从第一天得知地震的消息,就在县城里到处乱窜,除了寻找自己的孩子和亲人,也积极地展开自救。

也是从第一天起,他们就发现了这群被困在废墟中的小学生,他们找过民兵、找过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救援官兵。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也带给他们一次次的失望。昨天下午,他们看到再次噙着眼泪离开的特警,再也控制不住,找来钢钎、千斤顶等工具,在废墟前哭喊着:“我们死也要和这些孩子死在一起!”一番努力后,他们不得不放弃。

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而前来寻找孩子的彭军,喊不答应11岁的儿子,就天天到废墟前转悠,一会儿拿根铁锹撬,一会儿拿个千斤顶撑。但是,成功的几率一直为零。

救援队苦叹

无大型设备

昨天下午4点,一群来自陕西的消防战士,才进入北川县城,就被村民直接带到曲山小学。

身穿红色救援衣服的消防官兵带着电锯、破坏钳等设备,在废墟前努力营救了一番,却仍然无能为力。一位专家在现场查勘了一番后认为,必须要大型的机器设备,先将已经变成废墟的楼房一层层揭开后,才能成功营救出被困孩子。但是,由于昨天的余震还是不断,进入县城的公路已经全部被大石和沙石阻断,县城前的大桥也不复存在,运载着大型机器设备的车辆根本无法开到学校前面。

下午5点,我们离开现场时,这群消防官兵还在废墟前想办法。“绝不能让孩子们就这样被压着。”在出县城的道路上,几名头戴“咸阳消防”字样的陕西救援队员,正扛着一把大电锯前往学校。

中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张军董帅张华杰)5月15号下午三点,刚结婚一年的陈坚清楚地记得自己被埋在北川县的地震废墟中已经60个小时了。江苏消防地震救援队员们试图一层一层地切开和凿掉压在他身上的钢筋水泥预制板。

陈坚被埋在像小山一样的废墟中,有人说需要60吨的千斤顶才能撑开水泥块。他全身只有手臂露在外面,已经有救护人员给他挂上了吊瓶。

半个小时内救援人员先后卸掉了三个水泥块,可以清楚看到了他的头部,他的头被横着夹在两块巨大的水泥板中间,不能活动。

救援人员很乐观,估计再过十五分钟就能将他救出来,因为只需要千斤顶给他顶出不到十公分的空间就可以顺利将他拉出。

当救援人员逐步将他身体周围稍微小一些的水泥板清除后,发现了一个很大问题。陈坚腰部以下是侧身被几米厚的水泥板压住的,身子根本无法正常拉出来。

救援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救援人员要紧急调来特殊救援工具——双作用千斤顶,而翻越这座废墟至少需要大半个小时。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陈坚还很有兴趣地通过在场的记者跟大家聊天。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我觉得我从死神的手中逃回来了。他们很多没有我运气好。三块预制板把我压在底下,使我不得动弹。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只喝点水。我觉得我命还是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不想放弃我家里的每一个人。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陈坚是安县人,在这边打工。他说,他想好好回去,站在家人面前。

“我不想孩子没有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我觉得我已经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现在有啥子都不惧了。不晓得生还的希望海大不大?”

说这些话时,他的头部还无法摆动,贴着水泥板的半个脑袋垫着海绵。强烈的求生欲望支撑着他度过艰难的三天,这种求生欲望来源于对家人的关切。

新的工具来了,但是大家期待的很快就能救出陈坚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救援人员用双作用千斤顶撑开一个小的缝隙后,发现陈坚腰部以下被压住的部分情况特别复杂,有三角铁、钢筋、水泥块,根本拉不动。另外,由于压在陈坚身上的东西太重了,水泥板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吃不住劲,千斤顶都嵌到水泥块里,空隙很难继续扩大,救援人员无法将他的身体翻动到正常趴下的位置。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旁边的废墟上陆续传来又有人得到营救的消息。

天黑了下来,脚下和眼前吞没了成千生命的废墟让人更加压抑,旁边还躺着来不及运走的遇难者尸体。

陈坚周围围着一圈手电筒,这里还有生命的亮光。他如果得不到营救,很可能就挺不过今晚。他有时候陷入说胡话的状态,不停地重复“千斤顶”、“千斤顶”,有时候又说有船要来接他。有时候又说要喝水,想睡一会儿。周围的人不停地让他不要睡着。

障碍一个一个被排除,晚上8点40多,情况越来越明朗。这里救援的声音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递出去。

陈坚被救出来了!

有些事情总是很突然。救援队员抬着担架翻越废墟,抵达了位于北山中学的指挥部,包括另一个担架上一位女大学生。但陈坚掉队了,医疗人员的紧急治疗也救不了他。他是那么乐观,那么坚强,离生的希望曾经只有一步之遥。他生前的一段录音仍然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头天晚上,我真的真的坚持不住了,我很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头又想,我不能失去她们。我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战士跪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绵竹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在场的记者已经泣不成声。

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幼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美丽女孩:废墟里打手电筒读书赶走恐惧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一下垮塌,100 多名学生埋在了废墟里生死不明;废墟里,幸存学生们面对“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地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后来,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她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持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纯真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被压在废墟里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仍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与死神抗争活下去,结果她赢了。

太婆双手:刨出67岁老伴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晚10 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 位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晚9 时许,医院总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 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杨蓉芬说,他们是彭州通济人。当时,两人正在屋里,刚刚吃完饭,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阵激烈的晃动,瓦片、砖头胡乱地从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拉着李成贵往外跑。她前脚刚走出房门,房子就整个塌了。她回头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砖头埋往了,手伸在外面无力地挥动。她的心当时就沉了,什么也不顾,赶紧用手刨着砖头,想要把老伴拉出来。

“当时以为他快不行了。”所幸,邻居闻讯赶来,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块一块地撬起掩埋的砖头。半个多小时后,李成贵平安获救。

医生护士:成为最后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回忆起5月12日下午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1名护士、1名麻醉师,包括邹建文在内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刚刚成功切除阑尾,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空调机应声倒地,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用了大约半小时时间,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中最后逃生的人。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

  观后感写作方法篇一:读后感写作技巧

 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

 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

 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当人们读到一则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而产生一些感触、联想和体会,把这些感受行之于文,便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训练是把范文讲读和写作训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就从读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

 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有助于立论的确立,而且本身就是为立论服务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离开了对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读后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高度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写作时往往陷入对原文冗长的复述而喧宾夺主,对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则是学生写读后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这里的感,既不是离开原文的空发议论,也不是对原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的观念,是心灵的闪光,是认识的飞跃。

 一般地说,读后感的“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来表现作者认识的深化。例如第四册课本中的练习,对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写读后感,就只要引原作要旨并加以阐发。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新的观点。例如《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一文反映的是实际生活中哲理性的现象。从本文体现的普遍原理出发,可以获得关于人才问题的新的认识。即优越的条件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成才机会,良好的环境也必将对一个人的成才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努力,对良好的环境不加以利用,客观条件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不论是对原作思想内容的进一步阐释,还是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都必须体现作者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力求新颖别致,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这样才算真有所感,感到了实处。再次,联系实际是关键。读后感既要从原文出发,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文就事论事,而要联系自己、他人、社会的实际,有的放矢,展开联想,深入挖掘,写出“感受”的普遍意义来。

 因为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所谓联系实际,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材料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以此来作比较、对照。二是要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中一些有代表意义并所供材料联系紧密的生动事例。通过丰富的联想,引用古今中外能证明论点的事例或富有哲理的理论论据,既可充实文章内容,也可深化中心论点,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所以从本质上讲,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就是作者以原作的主题为指导,分析研究

 实际问题后,将获得的新的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思维过程。 为了进一步说明读后感的特征,将读后感与一般议论文加以比较。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它们都是表达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它们都是作者以已往的知识积累为前提,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对于一般议论文来说,作者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的知识前提,在作者大脑中是浑然一体的,缺乏专一性和单指性,而读后感的作者在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离不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但知识和生活材料之间似乎还缺少一个契机,还没有形成一个凝聚点,原作则对于作者起了一种启迪作用,是作者认识深化的动因,由于这种启迪,才使作者以往的知识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使某一客观对象的本质为作者所把握,从而产生新的飞跃。 那么,读后感的结构应是怎样的呢?它可用“引——议——联——结”四个字加以概括。 “引”就是用叙述的方法转引材料:或引观点。或引有关内容。但“引”不是照抄。而应该用概括的语言把所需材料简明扼要地引述出来。 “议”就是以所引原作的思想观念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在叙述结束时,用一两句话点明原作所包含的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为统率下文所展开的丰富联想。 “联”就是在原文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谈,或者把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作比较,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 “结”就是对全文的题旨有所归纳或总结,或强调中心,或提出希望,或表明态度等。 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读后感写作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经常练笔,积极思考,认真积累写作材料;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同时学一些写作理论,掌的一些程式,肯定会使自己的文章异彩纷呈

  观后感写作方法篇二: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观后感写作方法篇三: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及范文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浙江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斑羚飞渡》读后感

 看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而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是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心灵。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手刨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他就是马健。

 他们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他们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他们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他们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虽然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但其他的动物依然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

 浙江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但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是斑羚,但对它们来说呢?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毕竟它们也是生命,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将心比心吧,苍天最终还是让斑羚们繁衍了下来,这是它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而我们人类,从来不需要用任何的代价来换取生存的机会,和它们相比,我们幸福多了。它们用无私感动了上苍,它们的善良代代相传,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其实,生命需要奉献与牺牲,这样才有意义。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你生命的芳香就会灿烂一片;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我想,那些为了救年轻斑羚而失去生命的老斑羚们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我合上书,闭上眼,只听见窗外萧萧细细的雨声,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丝细雨,滋润那片曾经茂盛欢腾的草原

导游:元朝元年,金日_病得很重,卧床不起。两年前,因为金日_在殿前擒获了蟒河罗公,汉武帝封他为“齐侯”。金日_并不谦逊。现在他快死了。你是侍郎,但你没有侯爵。霍光感到不舒服,所以他扮演赵涵皇帝,并要求他被授予“后卿”。后尹的绶带被送到金夫,但金日_病得很重,不能起来跪着接后尹的绶带,只好躺在床上接受。几天后,金日_死在长安府邸。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去世后享受“军葬”待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军葬”一词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中国汉代也有一种“军葬”,叫做“盛礼”。汉武帝时期,大约有十几个历史名人死后享受“盛礼”待遇,武威历史名人金日_就是其中之一。据韩曙说,金日_死后,朝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赵涵皇帝在茂陵旁边有一个墓地,允许以一种“华丽”的方式举行葬礼。武威市的文史界对此做过各种考证——

休王屠被杀,他的儿子成了奴隶。

如今,在凉州区四坝乡三岔堡、民勤县蔡旗乡,都有匈奴瑞图王城遗址。武帝元年以前,修土王依河而建,是修土王的官邸。阏氏生于元光元年,取名日嘉。a是匈奴语的中文翻译,意思是“河边的日出”。

元二年春,霍去病将军率军攻打河西走廊。卷五十五说,“战六日,行千里,失兵而死于皋兰。吕后王”汉匈奴河西大战激烈,汉军大获全胜。这次战斗,汉军还从匈奴国王休屠那里缴获了“祭天金”,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非常高兴。

什么是“黄金仰慕者”?武威市文史专家李林善说,祭祀金人是匈奴人“汗流浃背”的金人形象,是匈奴人的精神信仰。“拜金者”被带走,导致匈奴修土王部落的精神支柱崩塌。从那以后,国王图族的士气崩溃了。这个夏天,霍去病又在河西伐匈奴,匈奴大败。因为匈奴屡次大败匈奴,想得到王廷的许可,阿提拉害怕,同意胡图王投降汉朝。于是,两位国王派使者来到黄河边,向负责修建城池的汉军官员李希请教。李希紧急向朝廷报告,朝廷担心匈奴有诈,就派霍去病的军队过河迎敌。匈奴士兵看到汉军渡河,大多数国王和将军都感到懊悔,包括胡图王。休屠王,大部分将军和国王都想撤退逃跑,这是邪王很难阻止的。只见,霍去病领着士兵径直入帐,与鬼王会合。王和霍去病拦住逃兵,胡图王在逃跑途中被杀。屠王阏氏率兵到黄河边,太子金日_和的兄弟金伦被汉军俘虏,押往长安。按照汉军的惯例,秀土王阏氏和她的两个儿子被分配到黄门御马监所养马。母子俩待在马厩里,吞着糠食。他们的命运使他们成为贵族的奴隶。

从“马健”到“福马杜威”

根据历史记载,金日_不会有危险,因为他的母亲,美丽的阏氏,“教导她的两个儿子,非常忠诚。”根据金氏宗谱的各种记载,原是汉族宫女,名唤华蓓儿,娶了公主,嫁给了休王屠。在母亲的指导下,导演金日_非常小心,甚至担心养马。他的马比其他的都胖。终于到时间了!有一天,汉武帝带着几十个后宫佳丽去黄门御马狱看马。这时,高大魁梧的金日_骑马走了过来。与马努养的其他马相比,他的马干净而肥胖。汉武帝很喜欢金日_。然后示意他停下来回答。汉武帝问了几个关于养马的问题,金日_很擅长回答。据各种史料记载,汉武帝见之,先是“异”,后是“奇”。据证实,金日_是胡图王的王子。汉武帝很感动。那天,他洗了个汤澡,换了身衣服。升任黄门御马监大副。不久,他被提升为“石忠、马旭杜威、光禄博士”

史学界很多人认为,她们以做“媳妇”为由,嫁给了汉武帝,成了御用少女。其实“许杜威”这个职位是汉武帝时的第一个官职,与三国魏晋以后的“许杜威”是不同的。汉武帝有个爱好。为了出行舒适,他经常从御马监督那里挑选最好的马来驾驭御马。他的马的外貌和骑姿都很严格,所以换了一匹御马。所以他对马关要求严格,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职位“许杜威”,排名低于列侯,高于郎中。他是一个重要的保镖。“许”负责皇帝出行的行车安全,一般直接从马监中选拔。金日_从“马监”晋升为“马旭杜威”有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养马,二是忠心耿耿。

“托孤重臣”,死后会得到“侯侯侯”的印章。

金日_为什么会成为马专家?武威市文史专家李林善解释说,河西走廊的胡图人自古以来就以养马闻名。金日_从小受养马部落的影响,熟悉马的生活习性。他到黄门御马监狱,在寒亭接受系统的养马训练,积累了丰富的养马知识。金日_是有记载以来最早擅长养马的人,所以中国人也称他为“马王”。

元朝元年,金日_46岁。从“马健”到“石忠、许、杜威、光禄”,金日_工作了30年。这30年间,汉武帝对他“相信爱”。每次出行,他都守护着司机。汉武帝每次上朝,夜宿,都有他守护。汉武帝是一个多疑残暴的皇帝,臣妾很难长期信任他,而金日_却被信任了30年。

元二年,汉武帝“崩于宫”,在二月陵上“葬于未央宫正殿”。汉武帝去世前,他在左雾宫召见大臣,请大臣霍光帮助他登上王位。霍光不敢相信这份重托,于是向汉武帝推荐金日_辅佐少爷。金日_尽力说:“我是外国人。”如果允许我帮助少爷,我会让匈奴人发笑。”汉武帝权衡再三,最后委托霍光和金日_共同辅政。

梁武帝崩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天,年仅八岁的韩在霍光和何的主持下即位。石原元年,金日_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两年前,因为金日_在殿前擒获了蟒河罗公,汉武帝封他为“齐侯”。金日_并不谦逊。现在他快死了。你是侍郎,但你没有侯爵。霍光觉得不舒服,就扮演了赵涵皇帝的角色,要求授予他

武威的文史专家李林善说,“威武礼遇”指的是军队行进时的仪仗队车辆和士兵方阵,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撒切尔夫人的“军葬”。据史料记载,埋葬金日_灵柩时,仪仗车在前面带路,全副武装的骑兵方阵在殿后。数万名士兵保护着金日_的灵柩,抵达他们驻扎的茂陵,直到葬礼结束才离开。在去葬礼的路上,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香火路上,停下车。皇帝赵涵给了金日_“谥号”作为“荣誉侯”。

据李林善说,按照汉代的制度,凡是享受“盛礼”待遇的名臣,都有“陪葬品”,即钱、被子、不同重量的绣花被子,以及若干衣服,自贡、边坊、黄昌各一件。安葬之后,朝廷还派人在金日_墓旁设立了“葬祠堂”,并设立了几座“花园城”来保存陵墓。金日_成为武威历史上唯一享受军葬的名人。

今天,金日_的陵墓保存完好,位于汉武帝茂陵的东部。它属于汉武帝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日_墓与卫青将军陵园、霍去病将军陵园并列。卫青墓、霍去病墓、金日_墓自西向东并排分布,镇守汉武帝陵墓。

荆利杰

5月12日下午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3日,上天落泪了。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现场所有人都哭了……

荆利杰本人说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脑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赶快救人!

袁文婷

袁文婷,一个算得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一位来自于汶川震灾地区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的一位教师。

汶川震灾发生时,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媒体用这样的语言美丽地记录了袁文婷最后的时光——“青春定格在26岁”。

就因为袁文婷的为了不让正处于花朵般的孩子们凋谢,她才一次又一次冲入危险的教室共救出13名孩子。

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袁文婷能够如此镇定,救护孩子,不亚于那些战场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完全可以作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楷模。

何翠青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洌�谎乖诜闲嫦隆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向倩

废墟中,龙居小学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段,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朝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原本,只需两秒种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康洁

一个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时孤身跳下6楼成功自救,随后又返回废墟里救出了好几个老师。这个女孩就是11岁的康洁。

9岁小林浩:地震时救出两同学

林浩,9岁半,地震前在映秀镇渔子溪小学读小学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回去了,把她背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了。后来我又跑回去把另一个同学抱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在讲述自己救人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声音很稚嫩,连用几个“拿”字,他就是在平平静静地叙述这件事情,稚嫩的童声带着乡音。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卧龙森林副局长王刚: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牺牲时带出60张平安纸条

5月16日是王刚42岁的生日,但抢险要紧,救人关键,生日早就抛在了脑后。这天一大早,王刚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午9时许,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运送救援物资和接送人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卧龙镇临时停机坪,王刚带领民警负责现场的警戒任务。

悲剧发生在9时37分。在救援直升机卸载救灾物资过程中,高速旋转的尾翼悄然逼近一位正在直升机旁摄影的女记者,来不及过多的言语,王刚纵身一推……

王刚牺牲时,身边的战友从他身上找到一叠皱巴巴的平安纸条,这些纸条大小、材质不一,有的甚至是烟盒、收银条。每一个信息,都可能让正在备受煎熬的亲人松一口气。

牺牲的当天,王刚准备将这些写满了思念和牵挂的纸条交给直升机上的飞行人员带出去。而他的突然殉职,平安纸条成了他的遗物。

在生死边缘,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人民教师女教师周汝兰:震中4次冲进教室全班52人脱险

面对灾难,人的本能就是逃生。但是,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抛弃她的学生而逃生,而是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和着汗水顿时喷涌而出。

几天来,神州大地传诵着几个人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公共安全专家部授予女警蒋敏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5月22日电5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共安全专家部联合作出决定,授予“最坚强警花”蒋敏被授予“全国公共安全专家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抗震救灾斗争中,蒋敏同志在惊悉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坚守工作岗位,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7篇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还有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1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是否还记得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就是在那一息之间,天昏地暗,房屋坍塌,一切都被夷为了废墟。

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梦一般,就是那么一瞬间,一辈子为之奋斗的家没有了,一直相依为伴的亲人没有了,就这样放眼望去,一片凄凉,天地悲容,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大爱的民族,他不会因此而退缩。

感恩——13岁的小学生杨宇晴是“蓓蕾生命救助行动”的受益者,5月14日中午,她利用午休时间来到慈善总会,将自己平日积攒的26元零用钱交到工作人员手中,那些1角,五角,一元的硬币代表了一个曾受大家帮助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心灵,工作人员让她留下姓名,但她说:“我的名字叫感恩。”

自强——面对巨大的灾难,当13岁小姑娘孝廉醒来后,模糊中看到外面有亮光,接着又昏了过去,此时,一个声音唤醒她,是同学哭着对他说:“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同学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里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同学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看!就是这无数动人的画面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灾区人民的感恩,自强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因为感恩与自强,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感恩与自强我们互帮互助,共度难关;因为感恩与自强,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依。或许就是这些感恩与自强,让我们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的敬佩他们。

其实还有许多平凡的人,给了我们心灵的一团暖流,给了我们感动,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虽然平凡,但是他们有一颗完整而火热的心;虽然平凡,但是他们的这份善心怎能不令世人动容;虽然平凡,但是他们的这份责任的沉重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朋友们,虽然地震让我们的心,痛过一遍又一遍;泪,流过一阵又一阵。但我们坚信,灾区人民一定会和我们一起在感恩中收获,在自强中成长!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帮助过。都拥有一个想要感恩的“人”。

但却从未想过它可能是一本书,在你心情烦躁时,安抚你暴躁的大脑;它可能是一杯热茶,在你伤心难过时,温暖你受伤的心灵;它可能是一盏台灯,在你黑暗无助时,照亮你孤独的心……

对于我来说“哈利波特”就是我所想要感恩的。他的作者更是我想感恩的人。这一系列的书,我看了快有十几遍。也许有人会感到十分的诧异,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可以把一个虚构的小说看那么多遍!因为这本书在我看的过程中它教会了我许多东西。

一个原本普通的小孩,因为一个无意之中的预言,而必须面对了世界上最邪恶最可怕的伏地魔。母亲的爱使他逃脱了2岁时的灾难,他的爱使他得到了无数的支持者和朋友……或许这就是“爱之链”吧!这种在世间中随处可见的爱,竟总在最后的关头使哈利和他的伙伴取胜!

“爱”——这正是作者所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有些认为这种东西不重要。因为他们认为爱什么也不能做,一点用都没有。可我认为爱是这个世界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法宝一个情感一个物件!

正是“爱”,她告诉我们应该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健康,是不是看不见,是不是听不见,是不是无法走路……“爱”不是说着玩,“爱”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爱”也更不是被当作幌子。它应该真实存在的!

这位特别的作者,写出了如此特别的书,让我在漫游在书海中时还学到了人生的真谛!你内心的“爱”通过了书传播给了世界上每一位看过你书的人,你通过书所教给我的“爱”的定义和意义就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她写的书陪伴了我成长,因此她所教与我的也陪伴了我成长!我对她的恩情怎么也说不情,只能说一声谢谢——J·K

感恩你的书,感恩你的“爱”,感恩你的陪伴。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绘画着那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在感恩中成长——我学会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我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当我遇到险阻,父母会召唤我鼓起生活的勇气,当我流连忘返于某一事物,父母会督促我保持一颗崇高的心。

在感恩中中成长——我学会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和精力,请您体会您的老师的劳累。

在感恩中中成长——我学会感恩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微笑和快乐。他们不会像老师那样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也不会像父母告诉我人世的真谛。他们会给你讲一些简短却动听的故事。

在感恩中成长,我的一颗心永远被温暖笼罩,被甜美滋润,我的生活中没有冰雪,没有愤怒,没有咒骂,没有冲突。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涤您心灵的污染;带着您感恩的心去遨游世界,您将发现世界因有感恩而更加美丽。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有的人时常会觉得孤独,感觉恍恍人世只有自己是孤身一人,可是很不理解,如果你是孤身一人,那你是从哪里出来的,父母辛辛苦苦生养你,把你拉扯大,是让你这样在这抱怨生活的吗?

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每次看一些有关于亲情的文章电视剧之类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落泪,尤其是一些悲情戏,或是父母跟子女之间的一些不和谐的状态,其实我觉得,骨肉亲情是这世界上最不可分割的东西,前世多少次轮回转折才换来今生的骨肉亲情,本该是相亲相爱,又怎能相爱相杀呢?做人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于悉心教导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应该抱有感恩之情。

有人说,一个人坚强太久就会习惯,反而对于陌生人突如其来的温暖会让你忍不住泪奔,所以即便是陌生人,我们也该心存善意,心怀感恩。

人应该时常抱有感恩之心,无论是对身边的人还是对相关的一些事情,这样你看待世界的目光也会更加柔和,你的才会更加温暖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听着这首歌,我不禁想:是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有人说,母爱如山。我最应该感恩的就是母亲。在我生病时照顾你,在失败时安慰你,在跌倒时搀扶你,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这样对你无微不至呢?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人。有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冷起来了,我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的衣服,冷得瑟瑟发抖。“女儿,来换衣服!”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我的耳边。是妈妈!我连忙跑出教室,换上衣服,顿时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母亲时刻关心着子女,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吗?

家里有妈妈关心,学校有老师关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老师无私的传授我们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老师不就像春蚕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启蒙老师——x老师,她诲人不倦,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纠正我们的汉语读音,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我也应该感谢大自然。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美丽的景象,如九寨沟,黄山,西湖……我曾经游览过浙西大峡谷,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秀丽宜人。置身于如此美妙的境界,令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果没有这些美丽的风景,又哪来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来赞美大自然呢!我要感谢你——大自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如果人人都怀有感恩的心,这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专家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二十个人后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几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的说:我最记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感恩,是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铭记别人的好处,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时,我们是否会受喜怒哀乐所左右生活喜的时候是否会欢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时候是否会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时候是否会惆怅万分失落无比快乐的时候是否会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样做到对喜怒哀乐处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静的心灵?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的,就当喜,是对我们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报;就当怒,是培养我们耐性的时机;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当乐,是生活对我的泰然处世还以的笑容。如此,还会有什么再影响到自己平静的心绪呢?别人对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们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别人对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就必须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事业的成败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学会感恩,不要去记恨对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说过一句话:恨一个人对自己的伤害,远远比对对方的伤害大。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掊土还人一座山。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那么,就让我再次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演讲吧:有位和尚叫佛印,与朋友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话不投机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气愤的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当走过原始森林时佛印和尚遇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

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以心怀感恩为主题演讲稿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感恩中成长。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溪流感恩大海,因为大海容纳了它;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自由飞翔;我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让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感恩老师,为我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我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让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发高烧,爸爸妈妈半夜起来带我去看医生,那天晚上很冷,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路上打不到车,爸爸就抱着我踩着很深的积雪走到医院。到了医院,妈妈顾不上休息,帮我挂号、拿药,那天晚上我爸爸妈妈守在我身边一夜没有合眼。

我感恩老师,为我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当我遇到难题时,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讲解解题思路;当我遇到挫折心情沮丧时,老师天使般的来到我身边鼓励我,给我勇气和希望;当我怀着喜悦和自满的心情对待成功时,老师表扬我后善意的提醒我不要自满。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溪流感恩大海,因为大海容纳了它;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自由飞翔;我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生命,让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感恩老师,为我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形式多样的学校教研活动层出不穷,真所谓百花争艳,联片教研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研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然而,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牵头实行的联片教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给联片教研注入了活力,让人眼前一亮。

教研协会:统领片区学校教研的中枢

近年来,随着教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内涵式、区域化的教研模式深受青睐,区域内教育科研的协作与交流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初,在陇南市武都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武都区两水中学作为责任校组织武都区西路片区6所学校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区域性校际教研组织――教育教学科研协会,并通过了各项活动实施方案。一项在组织形式上颇具特色的联片教研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保证联片教研工作高效、有序和规范地开展,教研协会组建了片区教研工作网络,成立了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教研业务指导组、教研工作组三个小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两水中学校长马健介绍说,“就拿联片教研业务指导小组来说,它是由武都区教研室相关教研员、各校主管教研的副校长、教研主任或教务主任组成。”

业务指导组在职责上对领导小组负责,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制定具体的联片教研计划和活动的组织开展,制定活动主题,根据片区内活动安排,组织片区内学校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及专题讲座和比赛等教研活动,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报道、上报等相关工作。

说起教研协会的性质和组织方式,马健这样解释:武都区西路片区教研协会是由发起学校组织,以开展听评课、集体备课、专题调研、课件制作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研组织,联动区域内各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也就是这些成员学校选派教师根据活动安排,轮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联片教研是教研协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教研协会也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教研需求制定阶段性、专题性主题活动。在教研协会的组织下,片区内的教研内容一般是一个阶段一项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比如某个课题在开展了一段时期后,能结题时,就搞个小小的总结,商定开展下一个活动内容,在每次活动开展时,各个成员学校相关人员都得参加,在区域内各成员校轮流进行。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课堂教学展示是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是最体现教研效果的活动了。2010年5月,在两水中学辛成辉等老师的优质课展示中,联片教研拉开了序幕。

联片教研:年年有主题,校校有特色

按照联片教研“一年一个主题,一校一个特色”的思路,2010年,教研协会研讨和推广主题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研活动的有效载体。”马健介绍说,“教研协会首先选择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参与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位老师说,教师在授课之前让学生“先学”,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积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在学生的“先学”中了解到他们学习的难点,从而准确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使教学更加有效。“当堂训练”则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

在优质课展示中,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研究教法,总结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降低了难度,从而使课本知识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马健说,教研交流对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协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加强了校际之间的集体备课和同课研究,打造了校际间教研平台,让基层教师有了成就感,而且还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都得到了提高。

活动内容:基于课堂,用于课堂

教研协会进行的联片教研有哪些内容呢?

“主要内容有三点。”马健说,“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课程分享,也就是优质课展示。”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研协会要求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各个学校推荐1~2节优质课,将授课教师组成讲课团队,轮流在各校开展优质课堂展示。在课后还组织研讨交流会,认真分析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并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广泛地交流。

一年以来,教研协会共评选出优质课66节,优秀说课22节,优质课件45件,评选出首届校级名师16名,教学骨干32名,青年教学能手105人。

这些活动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区域内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为武都区实施“科研兴教,教研强校”注入了活力,引起了强烈反响。

联片教研的另一个活动是集体备课,这是片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首先在各校同学科教师中选出备课组长,组织、协调和指导备课组各项工作;然后同科教师在本校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提升所备教案质量;最后6所学校的教师将其所备教案以网络或会议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

课题研究是联片教研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教研协会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措施―实践验证―反思总结”的思路。先由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各个学校提出具有研讨价值的课题,主要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如教学中学生实验的有效开展,多媒体的有效利用等。然后将这些课题进行汇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分发给各学校教研人员进行初步研究。最后在研讨会上集中进行课题分析和问题解决,并请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试用、探索、反馈,由教研人员进行总结。

活动开展以来,该协会成员学校先后有312人次参加了活动,写出了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306篇论文,其中100多篇在国家、省、市、区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

这些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各成员学校的教研氛围,使联片教研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有效提高了片区内各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活动反思:总结经验,均衡发展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业务指导组刘志军说,开始时一些老师对教研的认识不够,把教学研究当成额外的负担。

个别教师抱怨教研活动耽误了正常教学,有些教师认为搞教研是教育专家的事,自己只要把课教好就行;有些教师只是为了教研而教研,在教学研究中作秀,热衷于搞大课题等等,有形式化倾向。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研与教分离”。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部分老师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钻研意识薄弱,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捕捉研究问题,出现教研与教学分离的现象,致使前期的一些研究流于形式,没有深入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

为了克服和根除这些问题,教研协会从2011年起,从更细更深的层面加强了联片教研活动的规范和要求。

教研协会认为,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同时要让教师关注教学中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让组内的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就是“问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的,所以必须与课堂接轨,必须实实在在融入教学工作中。

同时也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交流和专业引领,严防教研低水平重复。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

联片教研活动进行一年多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马健说,它不仅打破了校际壁垒,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充分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后,教研协会将会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共享,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持续均衡发展。

笙 编辑:陈富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