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1.4为何孔子说颜回对他没什么帮助?

赖辉东《论语史鉴》11.4为何孔子说颜回对他没什么帮助?,第1张

第4章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回:即颜回,“孔门十哲”之首,“德行科”的代表。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基本一致。颜回和子贡、子路、子张合称为孔子“四友”。

      孔子曾评价颜回“好学”、“不二过”、“貌愚心慧”、“贫而乐”,子贡评价颜回“闻一知十”。

      颜回因病去世时,孔子悲痛到了极点,呼天抢地地叹道:“天丧予!天丧予!”

      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世尊其为“复圣”。

助:左也。从力、且声。《小尔雅》:助,佐也。左右相帮且加力是助之范式,助的本义就是帮助,如《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助也指辅助,如《诗·小雅》:“射夫即同,助我举柴。”意为:弓箭手们会拢,辅助我(周宣王)共同猎获禽兽成堆。

    助也有添加的意思,如“助哭”,意为办丧事时,主人雇人号哭,以增加丧礼现场的气氛。

    助也指“助法”,又名井田制,如《孟子》:“九一而助”。

      助也有除的意思,如《庄子》:“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意为:颜不疑回去后就拜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抛弃了*乐,告别了荣华显要,三年后全国的人都称赞他。

说:说即悦,即心悦诚服。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颜回好学,完全相信老师,从不提出质疑和反驳,所以,孔子就难有新的提高。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对师徒关系,能够感觉到颜回对老师的虔诚信仰。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于此,我们更可以看出颜回与孔子师生之间的笃深的感情。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

      胡安国(北宋学者,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曰:“夫子之于回,岂真以助我望之。盖圣人之谦德,又以深赞颜氏云尔。”

      由于孔子对他称赞有加。所以,颜回在儒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历代儒家都不断地给他戴光环。似乎,孔子毫无责怪颜回的意思。

      其实,孔子不但希望弟子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成长。

      相比之下,在学习方面,孔子应该更喜欢“问诗”时的子夏: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诗的原意,而是说:“绘事后素。”

      子夏受到启发后又问:“礼后乎?”孔子对他能由论诗而谈及礼,领悟出先仁后礼,仁与礼相得益彰的深刻道理,大为赞赏,并说“起予者商也”,是子夏启发了我!

      由此可知,孔子所指能“助我”的,就是像子夏那样能提出疑问,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而达到交流探讨,教学相长效果的人。

      这也反映了孔子虚怀若谷,渴望听到不同意见,在互问互答中向他人学习的优良品质。

贵师重傅,教学相长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国门被逐渐打开,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教师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尚书》有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意为:上天降生了普通百姓,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表,这些君主和师表的惟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可见,当时教师地位之崇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资源基本上掌握在大奴隶主贵族的手里,官学中的教师更是高高在上,受人仰慕。

      故孟子有云:“师也,父兄也。”这种将老师放置于父亲地位上的思想,就是要使教师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

      荀子又首次把教师提到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上:“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

      荀子认为人类依天地而生存,依祖先而繁衍,依教师而立身,故教育是治国之本,教师是为国家培养的重要人士,能够孕育出治国之才,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师与天地万物一样重要,也与祖先君主一样重要,故应当放置于同等地位上。

      重师重教与社稷安邦是一体化的,故荀子总结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意为:国家要兴盛,一定尊敬老师并看重有技能的人;如此,规矩和制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国家如果趋于衰败,一定轻视教师和有技能的人,教师和有技能的人不受到尊重,人就会放纵性情,人肆意放纵,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要受到破坏。

    《荀子·儒效》还说:“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意为:所以,人要是没有老师、不懂法度,如果有智慧,就一定会偷窃;如果勇敢,就一定会抢劫;如果有才能,就一定会作乱;如果明察,就一定会搞奇谈怪论;如果善辩,就一定会大言欺诈。

      人要是有了老师、懂了法度,如果有智慧,就会很快通达事理;如果勇敢,就会很快变得威武;如果有才能,就会很快成功;如果明察,就能很快理解一切;如果善辩,就能很快论断是非。

      所以有老师、懂法度,是人们的一大宝物;没有老师、不懂法度,是人们的一大祸害。

      在荀子看来,只有向老师“师法”,学生才能掌握礼义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人在诱使下可能放纵自己,与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关系到个人的修为和国家的兴盛。

      古人说:“师道尊严”。本应为“师严道尊”,《学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爱,不能因为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反而抱怨责怪老师。

 当然,老师对学生也应该有一种亲人般的呵护和关怀。古代教师称学生为“弟子”或“爱徒”,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心竭力地把学问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偏向。孔子的弟子陈亢深有感触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在生活上,教师对弟子也应该呵护倍至。如孔子的弟子伯牛有疾,孔子亲自去慰问之:“自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中国古代将教师的地位提到绝对的高度上,但这并不是说明教师在学术上可以独霸一方,成为绝对的一言堂。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师生一贯都是平等地进行学术探讨,在教学环节中提倡教学相长的学术方法。《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与弟子子贡一起研讨《诗经》时,师徒二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认为子贡对《诗经》的悟性很高,便由衷地赞叹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开创强调启发式教学的“内发说”的教育家,孟子有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学的目在于自得。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孟子》还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只有在顺应了学生的兴趣和天份的基础上,才能诱导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调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积极性。

      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只有“自得”,才能学而“为己”。

      孔子有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最好方式。

      孔子的“知人”方法是通过学生的“言志”来了解学生的志趣和理想的,然后再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处事方法和情感需求,再通过“言”、“听”、“观”、“察”、“省”等方式,以求对其弟子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最后再落实到因材施教上。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家排第一。

认识中国文化传统须从儒家开始,而认识儒家则须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必须从《论语》开始。《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多有戏说的成分,但也点出了《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自宋儒朱熹将《论语》编入《四书》,论语更成为历代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书目。作为儒家思想源头的《论语》,在封建科举制的裹挟下,成为贯穿封建社会始终的一本经典著作。作为经典,论语都有哪些与众不同

语言简练却发人深省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阐释深刻义理的一部书,它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语为主,语言简练却发人深省,是语录体的典范之作。

因此《论语》中出现的许多含义深刻、令人回味的格言、成语,千百年来为人争相传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还有很多如吾日三省吾身、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后生可畏、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等。

哲理表现的生活化

《论语》善于从生活中提取具体的场景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如孔子以朽木和粪土之墙做比宰予白天睡大觉的行为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公冶长》),因为宰予之前曾信誓旦旦要努力学习,因此孔子又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用宰予的行为教育学生不能轻信他人的表白还要看他的行为。

当子贡询问孔子有一块美玉是保存起来还是卖了,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一语双关,把自己比做待价而沽的美玉。有些生活化的表达还富有诗意,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河水的川流不息来象征光阴的流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松柏来赞颂人的不屈精神,给后世文人无穷的创作灵感。

动人的情感力量

《论语》谈的都是做人、治学、治国的大道理,却并非说教,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先进》篇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颜回之间的深厚情感,孔子赞美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不幸早逝,孔子伤心欲绝,顿足捶胸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弟子担心他哭坏了身子,劝他节哀,他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的死而悲恸欲绝,逾礼过分,但他认为应该为这样的人而悲恸,像颜渊这样品德美好的人,怎样哭都不过分,都不能表达哀痛之情,我们不为这样的人恸哭还为谁呢

这种表达深厚感情的语言比比皆是。孔子领着弟子周游列国,在匡地被围困的时候,颜回走丢了,最后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孔子见到颜回,又惊又喜,说:“吾以女为死矣。”(回)曰:“子在,回何敢死!”两位夫子的言语中传达着热烈而深挚的感情。颜回深知老师对自己的钟爱、器重,自己死了,老师不知会怎样地悲痛,因此逃难时他一心要回到老师身边,见到老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阅读这些对话,我们又怎能不为这其中包含的深深的师生之情所打动呢

鲜明的人物形象

《论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倦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都随其言谈而呼之欲出。孔门的几大弟子,语言各是一种风格,颜回的虚心虔诚、子贡的智慧巧妙、子路的莽撞冒失,无不与其精神气质相合。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智商很高,是一个明白事理、迎合实际的人,他当过官,不肯过穷日子,投机做生意发过财,赚过很多钱,但是孔子说他达不到仁的境界,《八佾》篇记载子贡可惜告朔祭礼上作牺牲的羊,觉得浪费,孔子就讽刺他说,你爱惜羊,我更爱惜礼。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个性最为鲜明,他爱憎分明、心无成府、口无遮拦,《子路》篇记载,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请孔子出来当政,孔子将从何入手,孔子说:“为政,必先正名也。”子路听了,放肆大笑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气得孔子只好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

子路曾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虽然经常言语冒犯孔子,却打内心尊敬孔子。子路的顶撞和孔子的批评,为《论语》增加了很多趣味。

情趣盎然的场景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为历代读者所喜爱的美文,写孔子与四个弟子畅谈人生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其言辞都能充分体现个性,而曾皙的形象描绘得最有情趣,三位同门侃侃而谈时,他始终在弹琴,轮到老师点将了,只见他随手一挥,“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充分展现了洒脱不羁的个性,而对美好蓝图的描绘,更是生机盎然,如一幅水墨画,令人悠然神往,以至于老师一声长叹:“吾与点也”,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阳货》第一章写孔子千方百计地躲避阳货,却偏偏狭路相逢,两个人的谈话也很性格化,文字不长但将阳货的盛气凌人、挖苦打击,孔子的尴尬无奈,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密切联系周围的环境气氛,写得很戏剧化。

《微子》写楚狂接舆的高歌,对孔子的赞扬和劝告,使孔子非常感动,欲上前攀谈,他却一路小跑的走掉了。这段文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隐士的飘逸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回味咀嚼的余地。

《论语》中很多这样的文字,小故事,小片段,写人记言都情趣盎然,耐人寻味。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夫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使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这种思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不是尚书

孔门十哲德行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政事有冉求、仲由。言语有宰予、端木赐。文学有言偃、卜商。孔夫子最喜欢颜回,师徒之间亲如父子。但尚书最喜欢的是子路。这位弟子直率,有话就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人无完人,纵然是老师,做得不对子路也要指出来,这份坦诚和豪爽就是尚书最喜欢的品格。

原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回去世,他的父亲颜路提出要把孔子的车或者自己的车卖了换钱给颜回做棺以厚葬。孔子第一点说不管是颜回还是自己的儿子孔鲤,他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孔鲤去世以没有棺,所以颜回也应该没有;第二点,实际情况不允许,自己的车代表的是一种身份,自己作为大夫出门没有车是不符合礼制的确自己的车是代表官方身份的,不得随意变卖。

➤即告诉我们,要遵守规矩,不僭越礼法、规章制度等,不要总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在孔子那个年代,在礼仪方面简约代替奢华更为尊重,不是表面风光就好。我们做事情不要就追求一个形式和虚无的东西。

➤孔子拒绝颜路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首先说自己把颜回当作亲儿子看待,与孔鲤相提并论,从情感上抚慰颜路;其次说自己作为大夫车门没车是不符合礼法的。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容易说服对方。我们平时在拒绝人的时候,可以学会采用这种方法

1增强亲和力

亲和也就是合群,增强亲和力也就是增强合群能力。与人相处,要尽可能显示出随和、亲切、自然,并表现出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放不下架子,或过于呆板,都是不受人欢迎和喜爱的。

2增强表达能力

准确、丰富、动人的表达能力是人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所谓表达能力,就是人际交往中展示和说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口语、书面语言和态势语言来进行。如果不善表达,就会影响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

3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在别人遇到问题时,善于给对方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或者能够帮助对方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你将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会自发地形成以你为核心的朋友圈。

4增强应变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人们要能够随机应变,应付自如。过分地固执己见或因循守旧, 都是不受人欢迎的。

要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们都知道,很多戏剧演员和杂技演员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应变能力也主要源自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很多问题、现象的深入思考。

其次,我们平时可以参加一些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以锻炼自己遇事沉着冷静的能力,及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摘要:《颜子所好何学论》这篇论文是程颐于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游太学的试卷。年仅18岁的程颐也因这篇论文担任学职。全文论述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道理。程颐认为圣人是可学而至的。文章首先讲述了圣人可学的人性论基础,之后提出了学以至圣的方法,最后对当下的求学之风提出了批评。本文按照程颐行文的进路,对《颜子所好何学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做学问的功夫。

关键字:好学;学以至圣

一、颜子所好何学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独称赞颜子“好学”。有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1颜子所独喜爱的,是通过学习成为圣人的方法。

二、学以至圣的人性论基础

程颐继承张载的人性论学说,将人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 即人受命于天的本然善性。天命之性由“天理”所赋,“无不善”。《礼记·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宋明理学的人性论都以先天禀赋言天命,认为天所赋予是命,人所禀受是性。二程说道:“天之赋予之谓命,禀之在我之谓性,见于事物之为理。”2。而气质之性是为气禀所成的,气有清明有阴浊,故性有善有不善。气质之性是偏颇不善的根源。 张载说道“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3程颐也指出:“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4认为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圣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为不肖。

“天命之性”是人人所具备的,这为”学以至圣“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人人都从“天理”禀受了本然的善性,因此人人都可以“学以至圣”。然而,人不但具有“天命之性”,还具备“气质之性”,气有清明昏暗之分,因此禀其清明之气者,其性为善。这类人可以说是“生而知之者”。禀其昏暗之气者,其性为不善,但可以通过学习和外界的环境而达到善,这类人可说是“学而知之者”。

三、做学问的方法

对于“生而知之者”,他们“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不需学便可为圣为贤。善性已经和自身完全的融合在其中,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学而知之者”,程颐在这篇文章著重论述了其做学问的方法。归结为两点,则为“自明诚”与“信道笃”。“自明诚”是透彻了解人之为人的道理而达到诚;“信道笃”坚定对儒家体系的信仰而达到诚。下面笔者将重点分析这两种做学问的方法。

1“自明诚”。

“自明诚,谓之教”(《中庸》二十一章),教化的作用就是让人从明白道理而达到真实无欺。“诚”在人性的修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做学问之道正在于“中正而诚”。

“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矣。”从这句话中可以总结出,“自明而诚”需要经历的三个途径。其一是“明诸心”,其二是“知所养”,其三是“力行以求至”。

1)“明诸心”。

明诸心在于“反己”。“或问:颜子之好学何如?曰:颜子之好学,反己而已矣。所谓不远不惰者,皆反己而已矣。反己,故常见己之过,故不贰也;反己,故不见人之过,故虽怒不迁也。”5

经常的反省,可以发现己之过,而不是将目光仅仅定睛于别人的过失上面。《圣经》中也讲道:不要只看弟兄眼中的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意思是说在去挑剔别人的问题时,先省察自己内心是否有过失。自我的反省可以使心真实无欺。人总是擅长于欺骗,在欺骗别人之前,首先已经欺骗了自己。要达到“诚”不单单是对别人真诚无欺,更重要的是自我本心的真实无妄。孔子也强调自省的重要,要“吾日三省吾身”。因此,“反己”是“诚”的关键。

2)“知所养”。

儒家传统注重涵养的工夫。正如孟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因此,“养”在“学以至圣”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程颐这里,所养的乃是从天禀受的善性。知所养之后便是“养”的工夫。养性的工夫是“约其情使合于中。”程颐认为“性善情恶”。如果情不受性的约束,情就流于放荡,人本然的善性就会被不受控制的情遮蔽而不被彰显。养性重在约束自己的情感,使情感的发生合乎中道。

3)“力行以求至”。

程颐强调了践行的重要性。若只明白道理,却不去行,就仍然于己无益。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并且“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不行”。明白一善之后就牢牢存记在心不让它失去,并且努力做到一种过失不犯两次,知道的善性必定要行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0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