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第1张

揭秘: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清代皇室对于佛珠的偏爱有别于其他朝代的帝王。

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

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虽然雍正赠送给年羹尧佛珠之时,他尚未登上帝位,但是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期许已经表露无遗。

雍正赠送年羹尧这串手串之时,年羹尧还没有什么权势。他即将调离外地为官,临走之前,他专程找到胤禛辞行。

胤禛当时问年羹尧,你最近对佛经有什么感悟年羹尧立刻拍了个马屁,说四爷才是他的菩萨,他永远做一个护法金刚。

胤禛问年羹尧这话,实际上是想要警示年羹尧,勿要再制造不必要的杀孽。毕竟之前在江夏镇他一身杀气太重,胤禛多少有些担心他外放任职之后,身上再背血债。

胤禛劝解年羹尧研习佛经,也是希望他能多一点慈悲之心,收敛自己的行为。

而年羹尧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捧胤禛,实际上也反映出他根本没有将研习佛经的事放在心上。

而朝堂上的内外群臣更是擅长见风使舵,在摸清雍正帝的态度和朝堂上的形势后,纷纷揭露其以前的罪状。

雍正则正好以服从群臣所递交的申请为名,尽数削去年羹尧的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捉捕缉拿年羹尧并将其押回京城接受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对年羹尧的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了92款大罪,请求立刻行刑,以儆效尤。

其罪状分别有:大逆罪的5条,欺罔罪的9条,僭越罪的16条,狂悖罪的13条,专擅罪的6条,忌刻罪的6条,残忍罪的4条,贪婪罪的18条,侵蚀罪的15条。

从三个人物来分别说明一下。

一、华妃。

华妃是一个非常痴情的人,对于皇上有着说不出的爱恋。但是她没有一丝的戒备心,完全对他人敞开心扉,她的所有喜怒哀乐全都在表面上。完全敞开心扉对自己的另一半,甚至大部分时候有些“作”的小心思在里面。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时而有一些小作是可以原谅的,可以理解的,但是华妃没有顾及皇上的身份,皇上作为皇上,不是完全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所以有时候她的“作”反而惹得皇上不愉快,这就导致了他们最后的感情破裂,虽然也有忌惮年羹尧的因素在里面,但华妃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顺心的妻子,这就导致了这段姻缘的失败。

二、沈眉庄。

沈眉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前期,沈眉庄对于皇上属于崇拜式的爱恋,震慑于皇上的威严。沈眉庄属于听话、温柔、舒心一类的女子,是一个很好的伴侣。但后期一旦发现皇上对自己的不信任之后,也不会缠着皇上,她能够果断选择放弃这段感情,不拖泥带水,不留一丝牵挂。即便后期皇上有意找沈眉庄复合,她也果断拒绝。她认为回不去的感情就选择不回去。

三、甄嬛。

甄嬛是最理智的一位女性,她与沈眉庄有着相似的性格,敢爱敢恨,敢于承认自己的感情,勇敢地将感情表达出来。青春年少时对皇上的爱慕,在有一天被全部打碎,她对于这样破碎的感情也没有丝毫的挽留,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在甘露寺与果郡王陷入一段真实的感情之后,勇敢地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放弃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这就是独立女性的榜样。

我觉得在《甄嬛传》里面,皇帝对华妃从来都没有过真心。具体的原因如下:

一、娶华妃的目的不纯

第一就是皇帝娶华妃的目的不纯。华妃的哥哥年羹尧当时手握重兵,所以皇帝娶华妃是为了拉拢年羹尧,让年羹尧为他所用,给自己增加筹码。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皇上娶华妃的目的根本就不纯,也不是因为爱情,只是为了她哥哥手上的权力,所以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华妃被皇上所表现出来的假象所蒙蔽,以为皇上对她情深不已。

二、让华妃流产

第二就是让华妃流产。虽然这一个情景没有在甄嬛传里面表现出来,但是从她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华妃在皇上没有登基之前是有过一次身孕的,但是皇上害怕华妃生下属于年家血脉的孩子,便借着其他嫔妃的手让华妃流产。我觉得如果是深爱着华妃的话,哪怕是对她有一丁点的感情,都不会让华妃硬生生地流掉自己的孩子。

三、让华妃终身不孕

第三就是赐华妃欢宜香。在甄嬛传里面我们都知道,华妃最喜欢点的就是欢宜香,她还说这是皇上特意亲手为她调制的,所以她无论失宠还是得宠都喜欢点上很多很多的欢宜香,而皇帝也从来没有告诉她欢宜香是由哪些香料制成的。因为那些欢宜香里面有大量的麝香,能够让华妃终身不孕。皇上的这种心思简直让人觉得可怕,他为了让一个女人死心塌地对他,情愿下要让她终身不孕。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能生育实在是太痛苦了。

其实从华妃的哥哥倒台,华妃被皇上降为答应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他对华妃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感情,如果有的话华妃也不会落到最后那样的凄惨结局。

雍正皇帝和敦肃皇贵妃年氏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可以说雍正皇帝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了,如若不是敦肃皇贵妃年氏所生的儿子都早夭了,皇位还真不一定能轮得到乾隆皇帝。

首先,《甄嬛传》中是完全将敦肃皇贵妃年氏给颠覆了,《甄嬛传》中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是靠着哥哥战功赫赫,才获得了雍正皇帝的宠爱,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可是凭借自己的魅力,获得了雍正皇帝的厚爱。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在年羹尧获罪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是考虑到敦肃皇贵妃年氏的身体,所以才没有杀年羹尧,后来敦肃皇贵妃年氏病重去世了,雍正皇帝这才杀了年羹尧和他的长子,其余的都只是流放而已,年羹尧的父亲和兄弟也都没有因此受到严重牵连,这都是雍正皇帝眷顾敦肃皇贵妃年氏的表现。

其次,敦肃皇贵妃年氏其实是给雍正皇帝生育孩子最多的妃子,她一度包揽了雍正皇帝中年时期,整整十一年的所有孩子,也就是说在这十一年内,雍正皇帝基本上没有召幸过别的嫔妃,这样的待遇可见敦肃皇贵妃年氏是有多么受宠。

而且按规矩,雍正皇帝的儿子都应该以“弘”开头,但是雍正皇帝为了 给敦肃皇贵妃年氏的孩子祈福,于是便给他们以“福”字取名,被誉为工作狂的雍正皇帝多次不上朝,也都是为了敦肃皇贵妃年氏,这也足以说明雍正皇帝对敦肃皇贵妃年氏有多好。

最后,敦肃皇贵妃年氏其实也是遇到雍正皇帝太晚了,如果她早一些嫁给雍正皇帝的话,那么她极有可能成为清朝唯一一位在世就是皇后的汉族女子,毕竟雍正皇帝真的超级爱她。

翠儿为什么让李卫去保年羹尧?

第一,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里,翠儿、李卫、年羹尧都是雍正的家奴,多少是有些感情的。尤其是年羹尧,从前还帮助过他们。本着知恩图报的心理,翠儿觉得应该帮一下。

第二,翠儿自认他们几个与雍正关系特殊,就算年羹尧犯了错误,雍正也会原谅他。李卫又是雍正的红人,他去求情,雍正多少会给点面子吧。或许就能保住年羹尧。

她想这些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年羹尧确实对她和李卫有恩,现在年羹尧有难了,她们理应报答。

说不对,是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轻重。

年羹尧最大的问题,是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已经威胁到了雍正的皇,权,这在哪个朝代都是要掉脑袋的。此时的年羹尧,早已不是当年雍亲王府中的家奴,雍正也早已不是那个低调隐忍的主子。他们之间的矛盾完全不可调和。雍正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除掉年羹尧,谁求情也没有用。

李卫如果去求情,反而会被怀疑是年羹尧一党,肯定会被雍正怀疑,然后一同治罪。

李卫何等聪明,岂能不知深浅。岂能不知皇,权的冰冷与残酷。只有翠儿还抱有幻想,以为当年的那一点主仆之情有多么珍贵。殊不知,再亲近的奴才,在主人的眼里,也不过是个奴才。

翠儿当然不知道李卫在雍正面前实际上恶参了一本。李卫当然也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叫花子,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忠于雍正的酷吏,所以,对于翠儿的要求,他也只能说是“妇人之见”。

故,李卫对翠儿说的“妇人之见”,兼之有对人世间情感冷暖的感叹,也有他内心成熟沧桑的变化。于后来脱了官服,在刑部大狱对老头曾静大打出手相似,李卫,已经蜕变成蝶,而年羹尧的骨头都已经能打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1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