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情感

什么是艺术情感,第1张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一类是扼杀自由的情感。可以说,艺术表现的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而不是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苏珊·朗格说,艺术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它是脱离了每一个人的情感的抽象物,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情感的概念。她说“艺术所表现的并非实际情感,而是情感的概念”。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情感概念的表现。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emotion)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情感:生活现象与人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

情感客观的方面:生活现象中蕴含了情感,人的大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

情感主观的方面:第一,即使过同样的生活,美好的人和丑恶的人对生活的感觉不同;第二,受到负面情感刺激而心情不好时,感受情感的能力就下降了。

因此,情感是生活现象与人心共同决定的,而不能单独由某一方来定。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态度,它表现为与人的个性、道德经验等有关的各种体验之中。

我们常常说“感觉”这个词,例如:一对恋人分手了,理由是彼此对彼此没有感觉了;再如:活得麻木了,已经对生活没感觉了。感觉就是从生活现象里感受到的情感,这是由生活现象和人心两方面共同决定的情感。

在决定要不要给孩子报绘画兴趣班之前,家长需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绘画发展过程以及每一个阶段所对应的孩子的绘画心理特征。一、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1、涂鸦期(约半岁~4岁)这个时期孩子绘画的特点是:形态混乱,似无规律可循,手臂活动的节奏形成,分为无节制律动和有节制律动。涂鸦期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是:--以感知动作思维为主,主动有选择的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符号表征能力,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初步发展;--偏爱节奏型活动,重复性动作,获得主动动作性快感,通过手臂的快速重复活动获得律动性快感和满足感;--线条和图形的出现,激发孩子绘画兴趣;促进手眼协调的视知觉能力发展2、象征期(约2岁~5岁)绘画特点:以简单图形表征某类具体事物,图形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为图形命名等。象征期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形象性思维发展--所画形象之间相互联系相机转化--知觉再现事物的一般特征--对话“添油加醋”、“自圆其说”。你会发现处在绘画象征期的孩子,会把一副你根本看不懂的画,给你讲出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出来,这就是孩子这个时期绘画的心理特征,在把自己的认知和所看到的事物进行联系,进行加工。3、图式期(3岁~8岁)这个时期孩子的绘画,主要是特征画、符号等。画反应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使用一些具有普遍的符号(比如车,树),同时赋予这些符号意义。这个时期,孩子的绘画心理特点是:--概念画概括事物的一般意义,图画呈现中等抽象水平的标准--画承载着与他人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功能--发展的“停滞性”特征这个时期,孩子画里的形象相比之前两个阶段,要更加具体,并有鲜明特征,比如我的女儿画给我的《秋天》。4、写实期(5岁~小学)写实期的绘画的特点就是,视觉性的记忆画,孩子会用画来重现一些生活或者学习场景。写实期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游戏兴趣向智力兴趣转化--企图摆脱幼儿画的“幼稚”画法,渴望绘画进入新水平--美感上不能得以提高,便对绘画产生厌恶感。以上是儿童绘画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对应的绘画心理特征。二、要不要给孩子报绘画兴趣班呢?1、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会通过绘画发展不同的能力,包括思维方面、社会化方面、感觉方面、以及身心发展方面。例如一个处于象征期绘画阶段的孩子,他的画是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以及认识,如果这个时候成人进行干预,教给他绘画技巧,或者事物的具体形象,这样的做法会极大的破坏孩子的自我发展进程,也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在孩子的心中,鸟儿有100种不同的模样,可是成人一教,鸟儿的形象就固化在孩子的心中,不会再创造出其他的鸟儿形象。所以,过早给孩子报绘画班,我认为是一种弊大于利的选择。2、若孩子对绘画真有兴趣,那什么时候报合适呢?建议家长观察孩子的画,以及孩子的状态,比如孩子的画进入了写实期,并且明显有追求画得更好的愿望,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去选择合适的美术班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5岁或者6岁之前,就让孩子自由的去画吧,根据相关心理方面的研究,孩子8岁以后开始学画画,是比较合适的年龄。3、推荐您一本书《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很好的帮助家长了解自由的画画对于孩子的意义。

个体最初的绘画活动时期。

一般自 1 岁起至 2 岁半左右。儿童在纸上自由地、不规则地画断断续续的点,画无方向和无秩序的杂乱线条,顺着手臂运动的轨迹画弧线、螺旋状的漩涡线或纠缠成一团的线条。属无目的的本能的运动,从中获得运动感觉的快乐。

扩展资料

儿童的涂鸦期从15岁就已经开始了,从无意识涂鸦阶段,断断续续、曲曲弯弯的不规则线条,乱涂乱画。到控制涂鸦阶段,逐步学习控制手的动作,注意手、眼之间的联系,会画出一定规则的线条。到后期的命题涂鸦阶段,虽然还是不能画出真实的形象,但已有明显的表达意图,知道自己要画的物体。

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做好这阶段的绘画引导,会加强学习与观察,然后摆脱涂鸦期而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摆脱涂鸦期后,4岁左右的孩子从活动中逐步积累起对物体的初步印象,同时在涂鸦活动的经验中,学习控制手的小肌肉运动的能力

孩子的心理符号是由直觉控制的,对外界事物的概念常以自我为中心,以此来满足自我需要而进行创作行动,如果家长或老师过于干涉,孩子不能大胆、独立地进行创作。对于此阶段的孩子,卫斯塔游戏式教育、故事引导式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孩子进行自由创作。

心理学的定义是如下: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性欲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刺激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当然不等同于感情喽,我们追求情感是因为它使我们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也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同时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这就是我们离不开情感的原因,作用很大啊。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

朗格则是从“生命形式”出发,来解释

美感形式。她认为,人的审美

活动中的情感状态实际上是种集中

强化了的生命状态,是生命之流中突起的浪峰。艺术家

“如果要

使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

(艺术品)

激发人们的美感„„就必须使

自己作为一个生

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

必须使自己成为

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

对这种结构

(逻

辑)

形式,

审美感受力就能直观感悟到其中的情感生命意蕴。

枟情感与形

式枠、

枟艺术问题枠、

枟哲学新解枠是苏珊

朗格重要

的美学著作。

她深受其老师卡西尔的

符号象征主义美学的影响。

卡西尔认为:

“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

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

形式。

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而“美必然地而

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

”在此基

础上,

朗格提出了她的核心论点:

“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即是说,

艺术和美都是人类情感符号创造结果。

以舞蹈艺术为例,朗格认

为,

虽然舞蹈包

含着许多物理事实,

如人体、

肌肉力量、

形体控制那些现实物就愈少,

完美舞蹈表现的是从

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

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由它构成舞蹈形象要素,它们

本身不是天然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创造出来的。

艺术创造的

目的又在哪里?朗格认为是为了标识和表达人的情感。

并进一步

指出,

人的主

观情感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并非不可捉摸,

甚至可以用符号将其细腻深刻地表现

出来,而一般语言难以完成

这个任务。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情感和

情绪

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

艺术品本

质上是一种表现情

感的形式。

朗格关于情感的含义规定得很宽:

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或舒

适觉、

躁动

觉和平静觉到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紧张程度,

还包括人类意

识中那些稳定

的情调均在“情感”之列。这样,文艺表现的情感十

分宽广和丰富。同时,她又认为文艺

不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文艺不

是“自对于生命形式的基本特征,朗格将其概括四种特性:

有机统一

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在艺术审美形式中,人们不难发现这

生命形式特性的种种转化变体。她还认为艺术运用符

号方式把情

感转变成人的知觉感受的对象,

不是诉诸于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是一种难以

用言语表达的意象。因此,在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上,是

视情感为艺术品的充满生命力的意

蕴,而将符号形式视为艺术品

的外观。这样,是否用艺术符号表现情感,就成了艺术与非

艺术之

间的界限。

以上,我们选择了几家对形式美或美的形式的研究具有代表

意义的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可

以说,截至今日,各种各样的“形式”

美学理论仍大量出现,可见这方面的研究领域仍然

宽广,也为我们

把握和应用形式美提供了若干的参考。

形式美的广泛使用价值

何谓形式美?形式美是从大量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非内容要素的那类抽象形式所

具有的美。基于此,为了照顾理形式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一般情况下(至少在表层)它

不与具

体的内容发生关系,例如“对称”这种结构形式,就有这种性质;又

如**,单就

颜色而言,**具有明朗辉煌之感,也是一种普遍性

的色彩形式美。

而“美的形式”却是与美的内容密切联系的概念,

与内容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并受内容的制

约。

比如对称形式,

在中

国古典诗歌中成为对偶诗句的表现,

“无边落木潇潇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

的对偶句形式就与此诗的具体内容相统一;

同理,

普遍的

**感觉具体化为黄河、

黄土地、黄皮肤等,引起我们华夏子孙的

某种亲切感就离不开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内容。黑

格尔谈到形式美

的这种“抽象的纯粹”性时举例说:

“例如画得笔直的线,毫无差异

地一

直延长,始终不偏不倚,平滑的面以及类似的东西由于它们坚

持某一定性,始终一致而使

人感到满足,天空的纯蓝,空气的透明,

平静如镜的湖以及平滑的海面也因为同样的缘故

而使人愉快。音的纯粹也是如此。人的口音如果很纯,单就它作为一种纯粹的

声音来说,

也就产生无限的动人力量”

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说

过类似的意思:

“我说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数人所了解的关于动

或绘画的美,而是直线和圆以及用尺,规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

立体形„„这些形状的美

不像别的事物是相对的,而是按它们的

本质就永远是绝对的美。

此处所言“绝对的美”

即是指形式

美的普遍概括性,

它并不仅因某一具体对象才发生作用。

而“美

的形式”

这一

概念通常指从属于某一特定审美对象的形式因素。

当然,在生活实践里对审美形式进行应

用时,

倒不必拘泥于争

辩这两个概念,

令人注意的问题是,

审美活动中事物的感性形式为

么具有如此突出的使用价值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4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