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 (一)

笔记-《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 (一),第1张

简介

为了弄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师西尔维娅·布洛迪博士开启了一个研究项目。他找到了131位待产母亲,对孩子出生后前7年的家庭生活进行跟踪研究。

等到孩子18岁和30岁时,再分别对他们进行后续访谈,从而分析前期家庭生活对孩子人生的影响。

后来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接手了这个研究,他们都是美国的医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儿童发展的著名研究者。

他们对其中的76人进行了30岁的跟踪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合,还将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那就是《情感依附》。 这本书通过分析这76个孩子成年后的发展,让我们分别了解到父母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父母又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早期母婴互动

孩子出生后约一年的时间主要靠母亲的照顾,所以早期的母婴互动对孩子非常重要。

母婴互动不是单纯的母亲回应孩子的需求,它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第一层次,整体层面的互动。

孩子在跟母亲接触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受到母亲性格的影响,表现出同样的特质。

当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是温柔细腻的,孩子就容易从小表现出自信、快乐的性格特征。

第二个层次:微观体态层面的互动。

母亲的一些不经意的细微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比如亲吻、拥抱、跟孩子说话、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等都属于微观层面的互动。

让12个月大的孩子与母亲分离几分钟,在母亲回来以后再观察孩子的行为。研究发现:如果在这12个月中,婴儿没有离开过父母,在跟父母的依附关系中比较有安全感,那重新回到母亲怀抱之后他们会完全放松下来。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却会跟母亲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第三个层次:神经心理学层面的互动。

如果母亲能够带领婴儿互动,让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保持注意力,那对婴儿的大脑发育也会有帮助。孩子在跟母亲接触的过程中,会通过跟母亲的互动来感知这个世界,内化自己的性格特征。

如果这个时期母亲跟孩子互动得比较好,那孩子就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获得安全感、大脑发育也会比较完善。如果在这个时期母亲不注重母婴互动,那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幸福孩子父母的三个特征

第一,对养育的自信心,跟孩子沟通时有共情能力,遇见问题能保持镇定,这些都可以帮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第二,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是相对放松的。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会客观评价。当孩子想要尝试独立的时候,这些家长也会为他们的勇气感到开心。

对于孩子的将来,这些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获得幸福的生活。

父母乐观的态度会让孩子更放松、更有自信、更愿意去尝试想要的生活。

第三,父母要尽可能尊重孩子,但也不能纵容孩子,要让他们明白纪律的存在,避免问题的产生。

调查中优秀孩子的家庭,通常会在孩子2岁开始,给他们制定纪律。在制定纪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道理、示范正确做法。还可以用奖励和限制权力的方式,让孩子避免犯错。如果孩子还不听话,可以用罚站等方式来让他们明白父母的权威性。

总之,想要养育优秀的孩子,比起特定的教育方法,父母本身的性格、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更有影响力。

父母养育过程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父母应在合理范围内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放任不管,过于放松。

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给过压力,包括成绩和人生规划方面,那可能会导致人到中年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过早的与孩子分离。

蒂娜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蒂娜不满一岁的时候跟她分离了6周。这就导致蒂娜在跟母亲团聚后的几个月内依然性格孤僻,不愿意跟人亲近。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陪伴来获得安全感,所以母亲要注意,不要太早跟孩子分离。

第三,父母身份转换

维克多的父亲因为想要成为小说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去工作,家里的生活主要靠母亲工作维持。他们家里洗衣做饭和陪伴孩子的是父亲,而母亲在孩子成长中陪伴比较少。这种父母身份的转换,让维克多的胆子比较小,成年以后性格也比较柔和。

为什么孩子会把童年痛苦外化?家是如何给孩子带来伤害的?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多认知都来自于父母,不太知道如何排解情绪,一些情绪和不安就会向外释放,体现出极度焦躁不安,行为涣散,过度活跃,多动症等行为。

如果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总是心不在焉,孩子会表现出越来越黏,如果总是得不到回应,会越来越闹腾,多动,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关爱。这种行为可能延续到成年。

有的孩子脾气特别大,一遇事情就焦躁不安,吵吵闹闹等等,这其实是痛苦外化的表现。

痛苦外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父母不能建立与孩子的联结。

当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联结,也不能给与最需要的陪伴,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

一般来说,父母跟孩子无法很好地联结是因为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心情、身体状态、冲动以及期望。

给到孩子期望的回应需要建立在父母了解孩子行为的基础之上,所以父母应该懂得欣赏孩子的初期情感、意图、能力,并在需要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回应。

第二,父母不能与孩子玩耍。

你懂得玩耍的真正意义吗?比如孩子拿着彩笔画画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会弄脏地板或者墙壁,会控制孩子玩耍。一些父母不仅不能跟孩子很好地玩耍,还习惯对孩子指手画脚。

孩子有他们的表达方式,有些行为在成人看来像是在“调皮捣蛋”,其实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联结的绝佳机会。

如果父母不懂得跟孩子玩耍,孩子就会变得多动,也不能很好地收获快乐、正确地思考等。

第三,父母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的分离。

有时,父母的行为和认知往往是分裂的。比如,本来答应你周末去游乐园,但周末的时候却因为忙其他事情没带你去;父母说过不再打骂你的,但不久后父母生气时又打你了……

父母的这种言行不一会让孩子迷惑,会让他们在极度不安中度过,以后也容易变成一个爱说谎的孩子。

第四,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的需要在后。

有时,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标准去判断。

就好比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是妈妈的判断,不是孩子的真实需要。还有孩子吵闹的时候,父母会勒令孩子安静,而不是去问问孩子为什么吵闹。

父母仅仅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是无法让孩子感觉到关爱的,这只会让孩子将痛苦外化得更为明显。

第五,体罚。

长期体罚会让孩子自尊减退,内心很难获得平衡,情绪也会不稳定。

罚也需要罚之有道。不仅让孩子知其然,还要让孩子知其所以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当父母面对孩子一些不守规矩的行为愤怒,甚至想要压制孩子的这些不良情绪反应时,就又给了孩子一些外化的压力。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容易低自尊、安全感缺乏、抑郁。

如何避免童年的痛苦外化?

父母应该给与有效的陪伴。

有效的陪伴指身心都在这里,而不只是人在孩子身边,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父母每天可以用十来分钟陪孩子一起做做游戏、讲讲故事、一起出去走走等。

陪伴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自己的联结,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在日常中会捕捉的东西。

如果父母是热情、乐观的人,大多数孩子不会消极、悲观;如果父母都比较爱看书,孩子也更容易爱上书籍。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和孩子成为朋友。 而不是只站在父母的角度,用成年人的方式来要求孩子、教育孩子。

一起畅想未来,一起谈论对事物的看法,一起做喜欢的事。

(以上整理摘抄自文稿)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以上摘自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之前我曾在《父母与儿女的“代沟”如何缩小?》、《父母的功能》文中,阐述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

父母要想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光靠看“鸡汤”文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向儿女灌“鸡汤”,如果不是儿女主动谈起,他们是会对父母此类的“唠叨”厌烦的。父母更需要做的是要多看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学一些必要的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走进儿女的情感世界中去,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和沟通能力。

看“鸡汤”文(尤其是那些有关“成功”的)看多了,如果没有或者不够辨识力和判断力,则容易对儿女的思想和行为,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多多指责,反而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父母的情感支持为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正如鲍尔比在书中所说的:“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情感的支持,这种情感支持包括了父母对儿女情感的认知和理解,父母主动建立与儿女情感纽带的关系,主动并积极地与儿女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其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本文摘编自该书的《自我依赖及其促进条件》一章,由澎湃新闻经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发布。

对依恋对象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

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对依恋对象——一个安全的个人基地——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青少年和已经成熟的成人也有此需求。的确,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需求越往后就越不明显,可能只是在不同性别和生命阶段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和西方的价值观,成人对安全基地的需求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认。

浮现在这幅人格功能图像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组。第一组是愿意并能够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提供个体所需的安全基地的依恋对象的存在或缺席。这构成了外部或环境影响因素。第二组是个体是否有能力识别某个对象何时是值得信赖的和乐意提供安全基地,并采用互惠的方式与这个对象合作。这构成了内部或机体影响因素。

纵观整个人生,这两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复杂的。在一个方向上,个体拥有的这些经历,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期的经历,会影响到他是否需要在后期寻找一个自己的安全基地,以及在得到安全基地后个体采用并维持互惠关系的能力。而在相反的方向,个体拥有的期望的特性以及他的能力,将决定他和谁取得联系以及这些人怎样对待他。正是基于这些互动,无论个体最初建立的是何种类型的依恋,这种依恋都会持续。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在儿童期的家庭关系对其人格发展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有力的家庭支持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许多临床学家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 拥有健康功能和健康人格的个体。那些个体,无论是在现在还是过去,不仅不会表现出人格障碍常见的征兆,而且都十分自我依赖,在人际和工作关系中很成功。 尽管迄今发表的所有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但这些发现依旧是有价值的。首先,适应良好的个体能够顺利地在主动性和自我依赖之间找到平衡,当需要出现时,他们有寻求帮助和使用帮助的能力。其次,对他们的测验表明,他们在成长中与父母联系密切。这些父母似乎一直都会给他们支持和鼓励。最后,尽管考证并不充分,但是家庭本身,一直都是稳定的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正在成长的儿童欢迎并能够容纳其他成人和同伴。

到现在为止,所有研究都描绘了同样的画面, 即稳定的家庭基础。个体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围绕着这个安全基地做一系列探索活动。家庭鼓励个体的自主性,而非强迫个体去做某事。个体每一步都走得井井有条。也许家庭的纽带会被调整,但决不会断裂。

格林克(Grinker,1962)报告了一项针对年轻大学生的研究。在老师眼中,这些大学生心理十分健康,并且像年轻的领导者和社区工作者那样给人以希望。

在格林克采访的65名大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表现出神经症人格。大多数人都是正直的年轻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诚实而准确,拥有“和家庭成员、朋友、老师及访谈者建立紧密、深层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会在适合的时候体验到焦虑和痛苦,但并不严重,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关于家庭生活经历,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健在的。 快乐祥和是他们的家庭的典型氛围。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分担责任、共享爱好,他们将此定性为爱与给予。他们认为,在儿童时期,母亲超越了所有其他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同时,他们对父亲有着强烈的认同。 为支持这些结论,格林克还给出了更多的证据。

一项针对34名(从10岁到17岁)不同性格的青少年的发展性研究(Peck & Havighurst,1960)以及一项针对成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学生的研究(Murphey et al,1963),都得到了类似格林克得到的结果。 研究表明,自我依赖以及依赖他人的能力都是能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持的家庭产物。在这些家庭中,孩子的个人抱负、责任感以及应对世界的能力得到了尊重。有力的家庭支持似乎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最近一项针对73名青少年男孩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Offer,1969)。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

环境的熟悉—陌生参数在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才得到了充分认同,远远滞后于教学临床理论的构建。在许多物种中,个体熟悉的环境会被个体认为是安全的。个体对陌生性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害怕,想要回避;另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好奇,想要探索。哪种反应会成为主导反应,取决于多重因素:环境是否陌生,同伴是否在场,个体的反应是否成熟,个体是否精力充沛,个体是否健康。

为何个体对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稍后我会对此进行讨论。

假如我们无法理解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那么我们也无法理解促使孩子依恋母亲的条件。母亲喂养是最重要的变量,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以及理论学习家提出的最合理的观点。尽管这个理论——第二驱力理论——从来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证,但它立刻被广泛地接受了,并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另外两种支持者甚多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早年经历对后期发展的特殊重要性。第二种观点是一旦孩子可以自己进食,他就没有更多理由去寻求母亲的帮助,他应该从这种“依赖”中成长起来。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依恋行为在生命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表现得最为强烈,依恋行为具有保护功能,这些观点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发生在婴儿期、儿童期以及青春期的非自愿性分离与丧失具有潜在的创伤性。同时, 强度适当的依恋行为倾向是一种健康而非幼稚的特质。

孩子之所以会对母亲产生依恋,是因为对母亲的依恋是他心理满足的来源。从这一传统假设中,我们分离出了“依赖”和“独立”的概念。根据第二驱力理论,一旦孩子可以自力更生,他就应该变得独立。因此,从今以后,依赖的表现就会被视为退行性的表现。因此,任何对依恋对象的强烈欲望都会再次被认为是在表达“幼稚的需求”,是“婴儿”的一部分,应该被丢弃。

由于使用“依赖”和“独立”等术语来说明某种理论遭到了严重反对,因此它们被“信任”“依恋”和“自我依赖”所取代。首先,依赖和独立不可避免地被认为是相互排斥的。然而,正如之前所强调的,对他人的依赖和自我依赖不仅是和谐的,而且是彼此互补的。其次,把某人描述为“具有依赖性的”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蔑的意味,而把某人描述为“依靠他人”则没有。最后,依恋的概念总是带有依恋于一个(或多个)特别喜爱的人的意味,依赖则不然,它带有更多的匿名倾向。

在过去的25年中,大量家庭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模型的选择主要是由个体儿童期的真实经历决定的。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个特殊的临床研究问题是:心理失常的个体似乎维持着不止一个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工作模型。这些模型常常是互不相容的。

分离焦虑问题

罗伯逊等人在过去的20年中,对年幼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环境,并和陌生人待在一起时的表现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理论。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悲伤的?为什么在那之后他会有如此强烈的忧虑,唯恐它再次发生?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有成人陪伴时,孩子的恐惧会比独处时少很多。对于任何一个熟悉孩子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想让它们和大多理论的起始假设保持一致,却并非易事。弗洛伊德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承认自己也很困惑。为此,他曾尝试对真实的危险和未知的危险进行区分。他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一书中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真实的恐惧来自外在客体的威胁”,因此无论已知的危险发生在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现实焦虑;无论未知的危险发生于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神经症性焦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对孤单、黑暗或者陌生人的恐惧都属于未知的恐惧,因此它们都是神经症性的。另外,因为所有的儿童都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所以所有的儿童都曾经遭受过神经症性的痛苦。

人类绝不是唯一一个在不存在痛苦和危险的情境中表现出恐惧的物种。很多动物在应对噪声、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物、黑暗、陌生人和陌生的事件时,都会表现出恐惧。视觉悬崖和突然扩大的刺激物通常也会引发许多动物的恐惧。

当提及为什么这些情境能如此轻易地引发这些动物的恐惧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这些情境中实际的危险并不存在,却不无潜在的危险。换句话说,这些情境可能不具备高度的危险性,却会增加危险发生的概率(可能只是从1%到5%)。

这样看来,那些引发恐惧的情境可以被视为寻找危险风险的天然线索。因此,我们用带着恐惧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情境,就降低了发生实际危险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因为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生存这个价值,所以基因在配备和构建上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以使物种能以这样的典型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这就引出了一个因果关系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差异,即引起行为的条件和有利于物种生存的条件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在生态学家眼中是常识,但是对于实验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来说,却是困惑和混乱的来源。就此而论,陌生性和其他的自然线索是因,恐惧行为是果。恐惧行为的功能是保护物种生存。

非人类物种可能对行为的功能缺乏洞察力。大多数人类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不必对人类在特定情境下会习惯性地产生恐惧反应感到惊讶,尽管在外部观察者看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威胁生命的风险并不大。人类最初只是简单针对情境——噪声或光线的突然变化、陌生的面孔或陌生的事件、突然的移动——而不是风险做出反应。在此之后,个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进行冷静的风险评估。

儿童不愿与父母分离,成人不愿离开信任的同伴,这些可以被视为相似的情境。即使是在文明的社区中,也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个体遭遇危险的概率在孤身一人时比同伴在旁时大很多。这在我们的童年尤其明显。例如,孩子独自在家时发生事故的风险明显要比母亲或父亲在场时更高。在街上发生事故的风险亦是如此。对于老人或生病的人来说,独自一人会大大增加生命危险。甚至对一个完全健康的成年男性来说,独自一人徒步或爬山,也会极大地增加生命危险。在人类所处的环境中,独自一人遭遇危险的风险是相当高的。就此而论,因为独自一人会增加遭遇危险的风险,所以人类有充足的理由去进化出让他能避免风险的行为系统。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因失去同伴而产生恐惧反应不比针对任何有潜在危险的自然线索做出恐惧反应更难理解。无论针对何种情境做出恐惧反应,都具有生存价值。

人类及其他物种的恐惧反应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强度会随着情境中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一个情境中,陌生人突然接近,大狗突然狂叫,噪声突然响起,这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 Holmes,1935)对引起恐惧的情境进行了长达21天的观察。他们发现,如下因素经常一同出现:噪声、陌生人、陌生情境、黑暗、突然或意料之外的移动以及独自一人。只存在一种因素的情境可能只会唤起或多或少的警觉。当几个因素一起出现时,恐惧才有可能被唤起。

对多种因素的反应通常要比对一种因素的反应更加强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多种因素并存的情境视为“合成情境”(Bowlby,1973)。

针对人类儿童和恒河猴的研究(Rowell & Hinde,1963)均表明,二者在同伴在场和不在场的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恐惧反应非常不同。例如,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Holmes,1935)发现,尽管有实验者的鼓励,当三岁和五岁的孩子被要求独自一人到黑暗的通道中去寻找一个球的时候,有一半的孩子还是会拒绝。但是,在有实验者陪伴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还是愿意的。类似的差异可以在许多其他引发轻度恐惧的情境中看到,例如一个孩子被要求在引导之下去接近和轻拍一只大狗。

这样的发现与我们的日常经历太过相似,以致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行为显得很荒谬。但是,很显然,在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构建与恐惧和焦虑相关的理论时,这些现象的重要性遭到了严重低估。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情境,一个信任的伙伴足以让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大大降低。

这些发现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的可接近程度和回应意愿能给婴儿、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使其可以安心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此外,这些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自青春期起,人们所信任的其他对象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类似的“服务”。

这为我们的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强烈且持续的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性的鼓励和尊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最佳的成长环境。 它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分离或丧失的经历或威胁——尤其当父母用它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时——会降低孩子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使其偏离健康发展的方向,缺乏自信,罹患慢性焦虑或抑郁,变得冷酷无情或狂妄自大。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建立在良好基础之上的自我依赖通常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缓慢成长过程的产物。在这个成长过程之中,我们通过与值得信任和给予自己鼓励的人进行互动,学会了如何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

    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曾任 浙江省作家协会 主席,是首位被英国" 企鹅经典 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 。作品有长篇小说 《解密》 《暗算》 《风声》 《风语》 《刀尖》 ,电视剧 《解密》 《暗算》 《风语》《风声》《刀尖上行走》(编剧),** 《风声》 《听风者》等。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 《解密》 被翻译成33种语言,是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

   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多被改为影视 作品。由他编剧的电视剧 《暗算》 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 《风声》 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2019年9月23日,麦家长篇小说《 暗算 》入选"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0年,凭借《人生海海》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 ,获得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 ,以及"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家 。

     以下是和樊登读书访谈我的一点启示和感受

                             写日记很重要

     麦家没有专业作家训练,因为他学的是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完全是个工科学校的。他的父亲认识三百个汉字,母亲就是个文盲,身边也没这种氛围。唯一觉得命运安排自己将来可能会当作家,就是从小受苦,让他迷上了写日记。

    麦家说:写日记一个是训练了你的文字,关键还是训练了你对文字的情感,你对文字有情感。你有话想把它写下来,觉得文字其实是可以跟你交流的,我觉得这种情感也是很重要的。我后来有机会读高中,包括后来读大学之后,我会去接触文学,否则我也很可能不会去看太多的书。因为我对文字有感情之后,就不停地有机会,就读一些小说诗歌。我刚才说了,我甚至专门在芒果树下还背诗,我对这种文字有情感。

                             读书是写作最好的准备

      麦家认为:读书是写作最好的准备,你反复地读,读了很多书之后,你会有些积累,慢慢也会产生一种冲动,我能不能自己也能写?这种问题会经常冒出来。但是什么时候去写,还是要有一个担心。

   人家说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当《麦田里守望者》这本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有个模仿的对象了。任何东西都是从学习开始,写作也是从学习开始,但它这种学习不是像工科那种一对一的学习,它有时候是功夫在事外。并不是我想学习写小说,我就专门去买一本,教我写作技巧的书。

     那我觉得还是先阅读,没有阅读的写作,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完全没方向。我觉得写作总的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人家说小说家就是一个第二上帝,你在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这里面的人生和死,完全你小说家决定,这个小说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你能不能当好这个上帝,来自于你有没有水平。首先你要有准备,没有欣赏力的人永远不可能创造。

                                          首先要上路

     麦家认为:对于作家你要不停地写,不停地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寻找的过程。你首先上路,你不上路哪里给你寻找机会,所以第一个东西是动力,是写东西的动力。就挑起你这种欲望,欲望来自于什么,有可能实现的情况,你才会产生这个欲望。那杨贵妃身边走过,你想都不会去想她。你觉得你够得着的时候,你才会产生欲望。《麦田里守望者》就给了我一种够得着的欲望。小说可以这样写,我写了那么多日记,也差不多,我的日记和这个小说有异曲同工的东西,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那我不妨来试试看,这就突然给它够着了。

                                       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从垃圾堆里捡的

     麦家说:我印象很深的,我在1978年之前就看过一本小说,而且是从垃圾堆里捡的,就是《林海雪原》,曲波先生写的, 我也感谢那本小说,那本小说是点亮了我内心。

     在1978年之前,我还真只看过这么一本小说,因为农村就没有机会读书,而这本书我刚才说,从垃圾堆里捡的,别人的柴火堆里面。我的一个亲戚家,他把这本书从外面捡来,然后放在灶膛里面,灶膛点柴火之前,他有时候火柴直接点不旺,需要一张纸去引一下,这本书就要起这个作用。

      我到他们家,小孩子经常是要跟大人烧饭,小孩子帮他们添柴火。我自然就到了那个柴火堆里,去给他们干活,后来发现有这么一本书,我就一边等着一边添柴火,一边就看,就像你那样真的看进去了,一下子看得忘乎所以。那个主人说,那你既然那么喜欢,就送给你了。这就是我得到了第一本书。

     在没看这个小说之前,我觉得整个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乡村,大家都和我一样,父母大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简单,内心情感也非常苍白。我们小孩子也生活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我觉得全世界人都跟我一样,我的世界观没有感受过英雄,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但那个小说,确实给了我一个想象的空间,世界原来跟我们村庄完全不一样,有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

                                父亲的教育很关键

          麦家的父亲曾经跟他讲过,他就说人要有知识有文化。1977年底恢复高考了。麦家父亲是很聪明的。他跟麦家说天可能要变了,以前他们这种家庭,肯定上不了高中。他已经预感到:可能高中也要考了,高中也考,就给了我们机会,那就要看你自己,如果不考成绩,我们的家庭肯定读不了,但考成绩那就是考你本事了,我建议你还是要去读书。

   他说家有良田,大水来了就被淹掉,家里有最好的皇宫,大火一把烧掉,但肚子里有墨水,那是水淹不掉、火烧不掉的,这是典型的农民的话,肚子里要有墨水。他后来真是给了麦家一种压力、一种方向,就是还是要读书。

     这真是一位有远见的父亲,有远见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任何时候,读书都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结晶,是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曾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个儿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写一封感谢信,其中的内容确是诸如“昨天爸爸买的匹萨饼真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父母写信,不是因为父母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感觉到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听了这则小故事,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如果有,从现在起,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对父母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到上一杯浓茶,帮他们捶捶背;当父母生病时,躲在病床前陪陪他们,陪他们多说会话;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 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点滴滴,感恩父母!

孩子采访爸爸妈妈的心中好老师是一个能够关心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课堂生动有趣的老师。好老师不仅掌握着教学知识和技巧,还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和探索未知的领域。好老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总之,好老师应该是一位有爱心、温暖、耐心、有智慧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6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