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加急,请各位大哥帮忙指点下邮政营业实习总结怎样写,本人刚实习一个月

800加急,请各位大哥帮忙指点下邮政营业实习总结怎样写,本人刚实习一个月,第1张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邮政人,能够熟练的办理各种业务是基础,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收寄时文件和物品一定要分清。2、一定要做完一笔业务再做另外一笔。3、人多时不要慌乱,与事要冷静。4、不论顾客说什么,都不能与其争吵。5、做事要认真仔细。6、顾客一次性寄递大量物品,要认真清点,最后统一结算,结算时最少要算两遍。7、自己不确定的时候一定要询问后再办理。我在实习期间里还利用休息时间去了柳疃邮局、昌邑邮局总公司等一些兄弟单位参观,尝试着找出我局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我发现市区里规模较大的单位,在细节方面非常到位,员工的整体素质也很高,例如:在柳疃邮局,每个柜台前都有提示这台席所办理业务种类的提示牌,在局内显著位置展示出办理各种业务所需用的样单,书写清楚,邮局整体环境明亮整洁,设计合理,从检查包裹到最终封发,顾客不用重复搬运,既方便了顾客又使整体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我觉得:市区与郊区的差别由诸多因素所决定,从资金的投入多少到各局所之间业务量的大小,再到顾客整体素质的差异,我青乡邮政局虽然不能像市区一些大邮局那样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环境,但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自身更加完善。没有专用的提示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我们可以早到十分钟来打扫,顾客搬动费力的邮件我们可以提供帮助。点点滴滴,其实都是为了能让顾客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下办理业务,更好的为顾客服务,“用户是亲人”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是放在心里的一份真情。

作为一名邮政工作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邮政工作岗位,并把它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和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才能尊重自己的工作,从而焕发出极大的职业进取心,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我们要把邮政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热爱并尊重这份职业。邮政事业的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高涨的热情,但是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和踏实肯干。

实习总结内容

一、邮政速递局

(一)、企业介绍

1、邮政速递局简介

邮政速递局现坐落在XX火车北站,它的前身只是一个单一的邮政局,在1980年开始在XX进行邮政业务。在2004年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体制改革与所在XX的速递局合并为一家企业并改名为现今的邮政速递局。在该企业中主要包括三个工作区:投递及信息处理作业区→特快处理作业区→包状处理作业区

2、对以上三个工作区的相应介绍

(1)投递及信息处理作业区 是主管客户投递活动与相应信息处理作业点。它为全程信息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此存在着一个全国联网信息处理系统,所运用到了EDF技术及条形码技术等。在邮政速递局所输运的同时,更方便了客户可以时时在网上查询包裹实物实际到达的位置,达到了时时跟踪。

(2)特快处理作业区 主要征对来到的信件。在此作业区中,有一个大型的自动分拣信件系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系统将大的信件分拣出去往各地的具体城市。虽然还不能更具体化,但以能实施全机械设备化,可达到耗时间少、人力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简便,从而达到了为全程过程降低了在物流作业中的分拣的时间及局部运输成本。该工作作业图如下:

(3)包状处理作业区 该环节还包括“总包进口作业区”和“总包出口作业区”。

在该作业区,主要为包状的包裹类服务。在作业时把集装成多个包裹的包状袋拆分开,并分拣出包裹所要发至的地点具体分放、 分门别类,为在实施实运包裹时作好充分的准备以达到方便、统一、高效。在此过程中分别有“托盘式包件分拣系统”,在总包进口作业区有“推式悬挂输送系统”。包状处理作业区邮件容器处理流程图:

(二)、工作人员邮递情况基本简说

1、在邮政速递局,经过3次审核地址不对时(在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拨打114查询核实地址是否正确),一般的只停留15天,而后会原地址返回信件或包裹。

2、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今天的事今天办,能办的事马上办,困难的事想法办,所有的事认真办,重要的事优先办,琐碎的事抽空办,限时的事计时办,违规的事不准办。

(三)、改善和提高的建议

1可将仓库位置向市中心略为移动,以便更方便客户投递各有关业务的咨询及其它运输的方便进行;

2加设一个出口,可令入口和出口不在同一侧;并可加大出入口的宽度,以便运货车辆的进出;

3加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将引进的JIT、寄售制、零库存等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4加强物流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并全面实行。

◎此次实习感受:

通过在邮政速递局的参观实习,让我感受到一个现代化邮政速递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的支持,更要有一个跟的上时代的信息化处理系统的支持。在物流过程中始终追求:要时间少,距离短,质量高,费用省,整合好及安全、准确、环保为全理化目标。从而这一切始终离不开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的支持。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距离的,需要进一步学习。虽然这次实习的业务多集中于比较简单的前台业务,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储蓄业务的流程、核算程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在储蓄的基础业务方面,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在防范风险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前后台的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减少错误的发生,避免错帐。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

毕业实习——在毕业在即时候的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金融业务摆到一起时,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正是另一阶段学习的开始。

为期一周的营业实习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实习,真的是感慨良多。在科班领导及班组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不仅迅速的掌握了业务知识,还协助我们的业务人员为用户服务,这使我觉得很充实也很满足。

营业是邮政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展示我们邮政企业形象,体现我们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窗口。我很荣幸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就是到了这里。在邮政营业大厅的前台工作不仅接触的用户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也多,特别是在奥运会进行的重要时刻,每一项工作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的包裹收寄。我们的业务员不仅要详细的咨询用户的寄出地点,更要慎重的验试每一件寄出物品。有时候验试过程太过仔细还会遭到一些用户的冷嘲热讽。每到这时候,我们的业务人员就只是用微笑带过。这样的态度,这样的素质,是很难得并且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这次实习主要学习的是我们邮政传统业务的工作流程,就是函件业务,特快专递,以及包裹收寄。由于电脑终端的配合使用,这几项业务的办理也变得十分简单。其中业务量最大的就是我们的EMS,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普通信件。这就充分体现了我们邮政EMS拥有很高的名气和声誉,被广大客户所认可。而提到我们的包裹,我就不得不说,由于禁忌物品太多,检查太严格,使得我们流失很大一部分用户,经济损失是小,对我们今后的业务发展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种时候肯定是要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做一些相应的挽救措施。比如做一些宣传安全第一的海报,告诉民众我们的初衷,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会恢复一些物品的收寄等等。告诉他们我们并不是终止这项业务,只是暂时的把我们的国家安全摆在第一位。这样既提升了我们邮政的企业形象,又能获得大众的谅解从而挽回大量流失的客户。

对于邮政营业人员来说,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非常的关键。这一点我所在的营业班就做的非常的不错。她们把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知识相结合。每天早上到了之后,都在班长的组织代领下探讨一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就连口号也喊得异常响亮,“用我们的服务,让用户满意,将心比心,用户称心”。每周还会组织一到两次小型的考试,巩固业务知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团队是很难得的,不仅拥有优秀的领导者,而且还有负责的执行者,让我获益匪浅。

通过这短短几天的实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邮政营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营业员,是我们企业最普通、最平凡的岗位,但作为企业的最前沿,代表的却是我们邮政企业的整体形象。我们应该认真向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营业人员学习。

1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约束自身言行的诗句有:

1 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2 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3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 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晋书》

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 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

9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陈弘谋

10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代表诗:

《石灰吟》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 浑:全。

4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作者简介

1 本名:于谦

2 别称:于忠肃、于肃愍

3 字号:字廷益 ,号节庵

4 所处时代:明朝

5 民族族群:汉族

6 出生地:杭州钱塘

7 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

8 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

9 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10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11 官职:少保、兵部尚书

12 追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13 谥号:肃愍→忠肃

14 称号: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人物影响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不仅如此,他的石灰吟也对后人影响很大。

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2形容“不想让别人约束自己”的句子有哪些

1、向往自由的人,他会追求,因为他明白,鸟翼上系上黄金,这鸟便永不能翱翔天际。

2、摆脱你的束缚,在蓝天中遨游,在花的海洋中畅游,挣扎地逃离,快速地逃开,让束缚找不到你,让限制永远离开你。

3、自由的大门,会向向往追求他的人敞开,自由的人永远会有一颗不老的心,在拥有自由的同时,动力梦想追求也会向你走来。

4、自由需要环境,文明程度的高度,决定着自由的宽度。在一个权力至上,任人宰割,野蛮屠戮的环境,自由就无从谈起。

5、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6、我们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男还是女,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国家主席,也不管他是卑鄙还是高尚,只要他要自由,他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谁。

7、自由需要想象。庄子鲲鹏之志,老子的无为而治,李贽的童心说,罗素的参差多态,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他们的想象智慧创造了自由的精神家园。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9、不自由,毋宁死

10、自由是一种心声,一种灵魂,一种超越自我的动力。

11、水倾泻,因为它自由。坚石挡不住水的奔腾,利器割不断水的精魂。因此,它温文尔雅,从容不迫地倾泻。

12、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如同扎根在心中的大树,无法拔除。总有一天,它会突破心灵的束缚,开花结果。

13、散文在自由舞蹈,散文就是活的,我爱不愿意被人约束的有自由灵魂的散文。

14、一位朋友问我,报纸上说老白山有娃娃鱼,我说,可能有,但我没有见过。为什么要捉来自己养呢,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多好。我们不是一直在追求着自由吗?那么,就从给予这些鱼以自由开始,好吗?

15、自由,犹如华贵的舞台,让你自由欢舞;自由,犹如一对翅膀,让你自由翱翔;自由,犹如一课参天大树,让你尽情乘凉。

3关于自我控制的名言4个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笛卡儿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漠》

勿以来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丘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4关于自控的句子

1在人生路上,自制力是你顺利通过悬崖边的安全屏障。

2自满是一口井,而你将成为其中的一只蛙。

3失去自制力将使你在欲望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4在面临诱惑的漩涡时,自制力就是你的中流砥柱。

5成功是从生命之树上结出的硕果。

6人生的舵盘由许多部件组成:努力、自制、不灭的希望……

7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制力,便可能误入歧途,导致一生的遗憾。

8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9艰辛一时,享受一世。

10也许当自制力从你的心中崛起时,就将远离往日的欢乐;但请你相信,自制力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5形容严格约束自己的词语有哪些

1、严于律已[ yán yú lǜ yǐ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造句:老师常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2、鞭驽策蹇[ biān nú cè jiǎn]: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自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造句:这次考试我之所以取得成功,不过是鞭驽策蹇而已。

3、奉公正己[ fèng gōng zhèng jǐ]: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自《魏书·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造句:不管处在哪个位置,奉公正己都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准则。

4、晨兢夕厉[ chén jīng xī lì ]:兢,小心谨慎;厉,严格。 指终日勤勉谨慎。

出自《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造句:尽管前段时间足球队员们晨兢夕厉,但在先天不足的情况,还是没有挽回这场比赛的败势。

5、砥砺德行[ dǐ lì dé xíng ]: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造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

6、防意如城[ fáng yì rú chéng]: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像守城防敌一样。出自唐·道世《法苑珠林》:“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造句: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防意如城,那世界该多么公正。

7、朝督暮责[ cháo dū mù zé]: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出自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造句:在教练的朝督暮责中,城南中学取得了篮球比赛第一名。

8、刻己自责[ kè jǐ zì zé]: 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自我批评。

出自《汉书·杜周传》附杜钦:“归咎于身,刻己自责。”

造句:母亲对我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我做到刻己自责。

9、束身自重[ shù shēn zì zhòng ]:束:约束;重:尊重,看重。严格约束自己。

造句:我们局长束身自重,不用权利为自己及家人谋取利益。

10、恪守不渝[kè shǒu bú yú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造句:面对诱惑,他依然恪守不渝,不愧是我的榜样。

关于严格约束自己的故事:

1、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扬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2、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参考资料

梅萌成语大全[M]: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1-8-1

6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控制自己用诗词表达

可以用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来抒发愁绪和情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白话译文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文学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limit_1" max-height="200">

事实上,事情走到了那一步,刘据已经走投无路了。要么自尽身亡体面的离开。要么被擒拿后处死,耻辱收场。显然刘据是选择了有尊严的离开。刘据很清楚身为太子擅自起兵是什么后果。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终生囚禁或者流放千里。还皇位呢?命都无法保住。对于当时四面受敌的刘据来说,他明白自己最终难逃一死。即使汉武帝不杀自己,那么大臣也绝对容不下一个造反的太子。那些和刘据敌对的势力一定会置刘据于死地。所以与其屈辱而死,还不如索性自我了结。至于等汉武帝幡然悔悟,那就更不可能了。 历史 上刘据死后好一段时间,汉武帝才意识到自己是愿望了刘据了。所以说刘据显然是等不到汉武帝幡然悔悟了。

历史 上刘据之所以会擅自动兵,就是因为汉朝著名的巫蛊案事件。而巫蛊案的背后杀手就是想要搞掉他这个太子。所以说,刘据之所以会造反,也是被逼无奈。而他的造反也并不是冲着汉武帝去的。而是那些肆意污蔑他的人。原本刘据的太子之位是牢固不可撼动的。因为刘据的后台实在太硬了。硬到连汉武帝都不得不谨慎对待刘据。且不说刘据的母亲卫子夫卫皇后。就说刘据的舅舅大将军卫青和哥哥骠骑将军霍去病。有这么大两个靠山,那地位还不是稳如泰山嘛。

虽然汉武帝也因为刘据的性格不像自己,行事做法和自己的执政风格又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汉武帝一度不是很喜欢刘据。但汉武帝看在卫青的份上也没有过多苛责刘据。甚至还表示日后皇位肯定会是他刘据的。晚年时期汉武帝不再过多理会政事,一切事物都交给了刘据去处理。刘据为人虽然宽厚,但对于法度却极为固执。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卫青去世后,这些不满于太子刘据的臣子,他们认为没有卫青的刘据也没那么可怕。所以他们时常在汉武帝面前诋毁刘据。正所谓“三人成虎”,谎言说的多了,汉武帝也就不得不信了。再加上汉武帝和刘据相处时间很少,导致汉武帝对于刘据也开始不信任起来。

后来因为公孙贺父子引发的巫蛊案,导致公孙家势力覆灭,从此刘据在朝堂之上更是没有一个朋友了。但此时巫蛊案却开始越演愈烈起来。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叫江充的小人了。他因为行事作风不被刘据所喜,所以和刘据多有矛盾。所以江充看到汉武帝年老昏聩后,他害怕日后刘据即位清算自己。因此便联合朝中不满刘据的人开始诬陷刘据。并且表示巫蛊案的罪魁祸首就是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受到冤枉的刘据立刻派人向汉武帝鸣冤。但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也被江充等人给隔绝了起来。刘据见不到汉武帝,而自己又随时有杀身之祸。所以只能起兵诛杀江充一伙人。

本来刘据想杀掉江充后,找到自己被冤枉的证据后再向汉武帝鸣冤。但刘据一起兵,另一边就有人通知汉武帝,诬陷太子刘据要造反。汉武帝当时夜年老昏聩不堪,他大怒一下就命令军队镇压刘据。刘据本身就不是真的造反,结果被人倒打一耙,自己也没有兵权无法调集更多的军队。所以刘据只能逃亡。最终无路可逃的刘据选择了自缢身亡。

刘据死后一年,巫蛊案冤情越来越多。汉武帝此时也察觉到了刘据应该是被冤枉的。他知道刘据起兵是因为害怕想自保,而非造反。但事情已经有了定性,哪怕汉武帝知道错了也不能翻案。但汉武帝后来又受到了田千秋的点播。汉武帝这才醒悟,自己和刘据不仅是君臣,更是父子。他不能以君臣的身份给刘据翻案。但可以用父子的身份给刘据翻案。所以汉武帝下令彻查太子冤案。之后所有在征讨刘据事件中立功之人,尽数被杀。所有诬陷刘据的臣子也尽数被杀,这其中还包括李广利与刘屈氂的家人也皆被灭族。江充更是被夷灭三族。之后年迈的汉武帝为了纪念儿子,特意修筑了一座思子宫,用来悼念刘据。

不会,刘据造反是实据,板上钉钉的事情,天家无情,汉武帝一代英主绝对不会允许有人造反。自己儿子尤其不行,刘据即便不自杀,汉武帝也得赐死刘据。即便汉武帝知道自己错了也得处死太子,然后再找替身鬼,而事后汉武帝就是这么干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汉武帝不杀刘据,刘据也是罢黜。肯定也当不了皇帝。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最大的政治事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皇后卫子夫自杀,当太子二十余年刘据最后自杀 ,后果非常严重,汉武帝借着刘据之死,将拥护太子集团骨干一网打尽,基本上被清扫一空。 汉武帝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他的权力不容置疑。而汉武帝建思子宫不过的掩人耳目。太子刘据自杀以后,汉武帝才会感到后悔,失去了才知道了珍贵 。对皇后卫子夫则是没有感情,汉武帝残忍后世难有,皇帝给自己灭族。 而对刘据来说,太了最正确的政治选择就是自杀。因为他只有死了,给了自己和汉武帝面子,自己一脉后代才有可能活命 ,皇帝不可能有错,有错的只能是别人, 刘据再冤,再委屈,也不能造反,一旦造反性质就变了,一个以下犯上,不孝的大帽子一压,刘据除了自杀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汉武帝的后悔在哪?刘据自杀是次要的。关键是多年培养的唯一继承人刘据已死,其他几个儿子无论资质,能力,威望都不足以服众,自己已经是日益衰败,体弱多病,帝国的接班人空缺才是他最大忧虑 。汉武帝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刘据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刘据唯一的一个刘病由于尚在襁褓中,后改名刘询,才得以幸存。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田千秋所言:”子弄父兵“,不过是给汉武帝一个台阶,淡化这场皇室丑闻。 汉武帝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也是为了证明太子被诬陷。后来刘据亲孙子汉宣帝登基以后,也没有给爷爷平反, 汉宣帝登给祖父刘据上谥号“戾”。曰为:“不思顺受”。就是必须维护汉武帝的政治正确。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是合法的。

卫青不死,刘据肯定地位稳固,无人撼动,可惜卫青早逝。 而对于皇位的争夺(刘据就是为了当皇帝),只能有一个胜利者,要么汉武帝,要么刘据,而且的赢家通吃。 政变注定只能有一个活下来。结果是刘据失败了。而如果刘据不死,就意味着是对皇权的践踏而无罪,势必动摇国本,国家的政治体系,伦理,道德都要崩溃。汉武帝绝对不愿意见到一个活着的太子,刘据的死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也必须承认,最初,汉武帝没有废太子的意思 (毕竟也没人了),后来事情后来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刘据被逼无奈造反也是出乎汉武帝预料之外。 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干。父子之间竟走到今日生死之地,也是人间惨剧。

刘据造反的首要责任人肯定是汉武帝,而对于刘据来说,他只要起兵,跟武帝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冰释前嫌的理由。失败只能死。如果父子二人地下相逢不知作何感想。

刘据没有具备帝王的起码智慧,所以错误的选择了自杀。

杀母留子制度,就是为了儒家帝王的存在而量身定做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刘据而专门制定的。

最初汉武帝还是有一点温情,可能是确立的“废母留子制度”,毕竟他与卫子夫应该还是有充分的感情基础。

废后的方法是常用的“巫蛊之术”,因为这种方法废后并不需要充分的证据,但结果却是卫子夫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及地位,纠集身边的手下进行了叛乱,最后失败,选择了自杀。

这就给刘据一个错误的信号,本来卫子夫的自杀意味着其皇位的稳妥,但他认为是皇位的失去,万念俱灰之下,也选择了自杀。

儒家皇权的稳固,从 历史 唯物主义来看,应该说汉武帝的眼光是非常“稳、准、狠”的,“杀母留子”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皇权制度,后来被汉化的鲜卑民族完全采纳和借鉴。

但这种制度的缺点在于如果继承人年龄过小,或者思想不成熟,就会使皇权旁落,形成外戚专权或者宦官专权。

但它的优点也十分突出,由于杀掉了“皇后”一系的代表,相应的既得利益的“外戚”势力就无法抬头,不需要对抗“外戚”,那么“宦官”势力也就没有成长的土壤。

所以,“杀母留子”制度的关键,就是皇位继承人年龄不能太小,否则容易形成为傀儡帝王,凡是意图控制帝王的,成本最低,效果也立竿见影的就是立年幼的、幼稚的帝王,而那些逐渐成长起来的帝王要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就是装聋作哑,扮猪吃虎。

刘据继位的希望很大,可惜他没能等到汉武帝后悔的那一天,所以等于是他将遗憾留给了汉武帝。

公元前92年,公孙敬声挪用军费事发,汉武帝将其下狱治罪,由此牵出巫蛊之祸,致使刘据遭殃。

公孙敬声何许人也?论辈分,他喊汉武帝为姨夫,他的母亲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他的父亲是当朝丞相公孙贺,他同太子刘据是表兄弟关系,而他本人却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由于公孙敬声挪用军费数额高达1900万钱,又赶上当时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接连失利的结点,所以此举如同火上浇油,使得本来心情郁闷的汉武帝大为光火。

儿子命悬一线,当父亲的不能坐视不管,所以公孙贺为救儿子性命便主动请缨,替汉武帝缉拿杳无踪迹的游侠朱安世。

由于公孙贺的“超常发挥”,所以朱安世很快被抓获。而朱安世在得知自己被抓是因公孙贺“捣鬼”的缘故后,马上于狱中上书汉武帝,揭发了公孙敬声用巫蛊之术诅咒宫廷的秘密。

汉武帝平日最忌惮巫蛊之术,于是发雷霆之怒,派江充查证。结果罪证属实,公孙贺举家被诛。另外汉武帝的两个女儿也因牵连其中被赐死。这就是巫蛊之祸的由来。

按理说公孙贺家族被灭,巫蛊之祸也该烟消云散,但江充不愿意收手,因为他想扩大事态,制造混乱,好将平日与自己有间隙的刘据除掉。江充之所以敢对刘据下手,其实还有其他三点推波助澜的原因:

一,他捕捉到汉武帝有改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的迹象,所以要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二、汉武帝精神恍惚,认为疾病缠身的根源就是有人在暗中施巫蛊所致。所以他可以趁虚而入,嫁祸刘据。

三、由于霍去病、卫青等人的相继离世,外加公孙贺家族的没落,致使刘据的势力被极度削弱,甚至处于“墙倒众人推”的境地,所以江充也无所顾及地来推一把。

总之,江充认为此时天赐良机,不可错失,于是在征得汉武帝同意之后便开始派人偷偷将“蛊物”埋于刘据府邸四周,然后再大张旗鼓地开挖。结果毫无悬念,江充如愿以偿地挖出刘据施巫蛊之术的“证据”。

接下来,形势对刘据非常不利,因为江充完全有可能征得尚在甘泉宫静养的汉武帝同意,然后将他关入昭狱受审。届时刘据必然凶多吉少,当年哥哥刘荣被郅都逼杀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更何况自己的“罪状”要重于刘荣,而江充也比郅都阴险刁钻数倍。

所以,刘据思来想去,认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击,去争得一线生机。因此,在得到母亲卫子夫支持后调动长乐宫卫队,诛杀了江充等人。

但让刘据没想到的是,此举竟然引起京城骚乱,继而汉武帝又在别人的误导下判定他在起兵造反。所以最终汉武帝派丞相刘屈氂领兵入城镇压,而骑虎难下的刘据只能组织有限的力量抵抗。

由于力量相差悬殊,所以刘据苦战数日后携两子败逃。汉武帝怒火中烧,遂发悬赏令缉拿。最终,刘据被逼杀于湖县泉鸠里一农户家中。

得到刘据去世的消息之后,汉武帝由之前的愤怒转为惊醒,并陷入深深的自责。此刻他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随后,汉武帝马上启动对巫蛊之案的反向调查。结果发现刘据起兵实属无奈的自保,所以汉武帝又将陷害刘据的主谋苏文等人诛杀。

由于之前最大主谋江充已经被刘据杀掉,所以汉武帝又尽诛其族人。另外,汉武帝还将追杀刘据的张全富等人全部灭族。最后,他又命霍光在湖县修建思子台,并前往祭奠,寄托哀思。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种种表现,说明他对刘据之死追悔莫及。显然汉武帝内心里承受的并不单单是丧子之痛,更多的是皇位的继承人的忧虑。因为汉武帝很清楚,在诸子之中,刘据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刘据于公元前122年被立为太子,到公元前91年去世,他一共做了31年太子,期间汉武帝从来没有产生过改换太子的想法。由此说明,刘据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令汉武帝很满意。

另外,在汉武帝征战巡游期间,刘据一直担当监国重任,从而在大臣们中间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这就好比刘据已经成长为一个熟练的技术工,如培养新人还需付出很大的代价,这笔账汉武帝心中算的很清楚。

所以,即便刘据有过错,但也不能改变他作为太子最佳人选的实事。再说,刘据原本就是被江充等人陷害而蒙冤,而汉武帝将事情查得水落石出之后,还他一个公道也在情理之中。

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即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陵。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将的次子刘闳封齐王,三子刘旦封燕王,四子刘胥封广陵王,随后派他们到封国就藩。

刘髆生年不详,推测生于公元前110年之后。公元前97年,汉武帝将他封为昌邑王,并派往封国就藩。

刘弗陵出生于公元前94年,巫蛊之祸发生时只有四岁,所以没有封王。

另外,汉武帝还规定藩王不能随意来往于京城。这就是说明,他在主观意识上杜绝了几个儿子觊觎太子之位可能,如此可保刘据太子之位高枕无忧。

公元前110年,齐王刘闳去世。所以在巫蛊之祸发生后,汉武帝只剩下了四个儿子,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陵。那么他们谁最合适继承皇位呢?

如果从汉武帝最终选择幼子刘弗陵来看,他们几个都不合适。因为刘旦性格很像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怕他把江山社稷彻底折腾垮台;而刘胥又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有勇无谋的类型,同样让汉武帝不放心;刘髆从小体弱多病,汉武帝不敢寄予厚望。事实上刘髆也死在了汉武帝之前。

其实我们无需在意刘旦、刘胥、刘髆被淘汰的原因,只要拿刘弗陵同刘据做比较即可。

而实际上无论从那个方面讲,刘弗陵同刘据都没有可比性,因为汉武帝选择刘弗陵继位,其实是将江山社稷交到了以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为首的辅政大臣手中。所以,从汉武帝之后到汉宣帝初期,汉朝的当家人其实是权臣霍光。

因此,让刘弗陵继位是汉武帝在走钢丝,他不可能预料不到结果,但也只能无奈地去赌。因此,如果刘据健在,汉武帝还会冒险吗?答案不言而喻。

汉武帝推行的是一种“多欲政治”,他在位期间频于开疆拓土,征伐四夷,巡游天下,求仙封禅,致使汉朝遍体鳞伤,起义不断,衰落秃废。

所以,汉武帝之后,大汉王朝急需有人来“疗伤”,而刘据同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恰好相反,因此他就是最好的“医生”。

事实上,刘弗陵继位之后,汉朝还是回归了休 养生 息的道路,这就与刘据的为政见解不谋而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结果是由汉武帝冒险换得,事实上如果继位的是刘据,汉朝也不会出现霍光家族篡权的隐患。

所以,汉武帝逼杀刘据是一大败笔,他本人也非常后悔。如果给汉武帝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必然会慎重思考刘据的归宿,毕竟没有人比刘据更合适继承皇位了。

我个人观点认为,汉武帝一直致力于培养刘据作为皇位的最佳继承人选,不仅限于 情感 。在施政理念上,虽然刘据与汉武帝相反,但是汉武帝除了既定方针不变,其方面都交很放心地交由刘据处理。

如果在武帝在位期间把听从刘据的见解,就等同于承认了自己治国理政的路线存在的偏颇,所以汉武帝即便意识到自己的一些失误,但也会等到刘据去“翻篇”。但是刘据去世,汉武帝措手不及,只能提前改弦更张,晚年下“罪己诏”的举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所以,汉武帝对于刘据的期待,更多是要他做一位“守成之主”。汉武帝开疆拓土,消除对汉朝的所有威胁,刘据安心治理,恢复国家经济,不需要对外战争,百姓安居。显然,刘据之死打乱了汉武帝的全盘计划。所以,如果刘据没有自杀,待汉武帝后悔,他依然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就算刘据不自杀,汉武帝也不会放过他,毕竟他起兵谋反是事实啊,汉武帝也许顾念父子之情不杀他,也肯定会废黜他这个太子贬为庶人,继位想都不要想啦,可能就是因为刘据自杀,给了刘据后代生机,之后刘据的孙子不就当了皇帝嘛!

汉武帝末期出现了“蛊惑之乱”,汉武帝昏庸了,冤杀了自己的儿子!本来这就是个误会,儿子不用死的,可汉武帝偏偏不信儿子,也就完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啦!汉武帝晚年喜欢修仙吃丹药,皇宫中充斥着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正直的刘据很反感这些人,多次劝解父亲,可父亲不听,父子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而术士也太子刘据之间也是互相仇恨!那年汉武帝出宫修养,术士江充就诬陷刘据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还从刘据家里搜出扎满针的木偶,当然这都是江充栽赃陷害,可汉武帝知道后愤怒啊,派人去调查清楚!而刘据本来的想法就是杀掉江充,然后自首跟父亲说清楚,刘据是杀掉了江充,刚好汉武帝派出去的人胆小,远远看见了皇宫有动乱,就跑回去跟汉武帝说,太子刘据已经起兵造反啦,汉武帝愤怒啊,立刻调集大军去包围皇宫,刘据知道大军过来后,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了,干脆带兵攻入皇宫造反算了,只是刘据能有多少兵啊,打不过汉武帝的大军,最后兵败自杀了!

就算刘据不自杀,可他起兵攻入皇宫是事实啊,再怎么情非得已也是谋反啊,这是说不清楚的,就算事情搞清楚了,可谋反就是谋反,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必然要依法处理,刘据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杀了刘据,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当然汉武帝感念父子之情,也许不会杀刘据,可废黜刘据贬为庶人,软禁在皇宫也是可能的,继位什么的就别想了,出了这样的事,刘据不可能再当太子,能不被杀已经是万幸了,还想当什么太子啊!就是因为刘据自杀了,让汉武帝感到愧疚,刘据的孙子刘询才能在活一命,在牢里长大,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也称“牢狱天子”!后来汉武帝知道是自己的错,冤枉了刘据,当然皇帝不能认为自己错了,所以当年诬陷刘据的人都被汉武帝给杀了,江充更是被灭掉三族,也算是间接的平反了!

有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5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