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散文,对于这篇散文的情感基调的理解,很多数教师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以为“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是该文本的“文眼”,并紧紧抓住文本中与这三个“文眼”的相关的“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长的秋草”、“铺得满地”“极细微极柔软的”落蕊、“一条条”“细腻”“清闲”“有点儿落寞”的扫帚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秋雨话凉、“尤“尤其是诗人,都带者浓厚的颓废色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等信息,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再联系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来应证“悲秋”的结论。我不是说文本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觉得其中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结论有些站不住脚!
第一,该文本的“文眼”,果真是“清”、“静”、“悲凉” 这三个词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文中反复出现了诸如“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信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这些前后钩连、贯穿全文的主线信息来看,“秋味”、“深味”才是该文本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别是“深味”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清”、“静”、“悲凉”这三个词上吗?我认为非也。我认为应该是体现在“特别”“清”、 “特别”“静”、“特别”“悲凉”,而这种“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是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得出来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首先,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一个“好”字,表明作者对所有地方秋天的总体感受和总体评价;同时,这个“好”字也透露出该文本“颂秋”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因为作者从中外诗文对秋“歌颂与悲啼”的比较中发现:“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这里!只不过与外国文人相比,“中国的文人,与秋天的关系特别深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大概就是“有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的原因所在吧(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里,“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是与文首的“特别”二字相照应的,重在强调中国的秋天给人的感觉不仅“总是好的”,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深”、“很浓厚”、“特别的多”(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其次,作者认为“江南,当然也是有的”,以为“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只不过与“故都的秋”比较起来,“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给人留下“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的遗憾,它那“不浓”的“色彩”留给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它如“白干”般酒劲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馍馍”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饱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营养高、能更滋养人,它如“骆驼”般高清晰、能给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旨在向我们传递“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和“清”得“到底”、“静”得“到底”、“悲凉”得“到底”这样的信息。一句话“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彻底,劲足,够味!能让人看得饱、尝得透玩赏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来,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的感情递进层次倾向: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而且也正是该文本所要“颂”的所在!
第三,故都这种“特别”“好”的“秋味”又具体蕴涵在哪些人、事、物、景之中呢?你看,文中不是着力向我们展示了以下这样一些人、事、物、景吗?“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的槐树“落蕊”,“树影下”“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得见它们的啼唱”的秋蝉“衰弱的残声”,“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下得“息列索落”的秋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又露出脸来了”的太阳,“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及其他们“微叹着互答着”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树和“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颗儿……作者认为: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和“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还要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最好”;那“像花又不是花”、“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槐树“落蕊”能让人“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树影下”那“一条条”“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扫帚的丝纹”能使人产生“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深沉”的“遥想”;“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息列索落”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雨后的斜桥影里”“桥头树底”“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的都市闲人“微叹着互答着”对“阵”字“平平仄仄”“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奇景”; 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人、事、物、景中都蕴涵了故都“特别”“好”的“秋味”。从文中着力展示的人、事、物、景及作者对这些人、事、物、景的主观感受与评价信息(比如“十分”、“最好”、“极”、“深沉”、“遥”、“特”、“奇”、“有味”、“更像样”、“正好”、“奇”、“全盛”、“佳”、“最好也没有”等)中,应该很容易解读出作者明显赞颂故都之秋“特别”“好”的感情取向。难道作者“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等人生经历和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就决定了作者写作该文本时以及该文本本身的感情基调就是“悲”和“悲凉”的吗?恰恰相反,通过研读全文,我所感受的却是作者对故都、对祖国强烈的眷念和热爱。至于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人、事、物、景,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这些人、事、物、景正好能反映“故都的秋”“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也就是“特别”“好”)的特点;二是符合作者“虚静”的审美情趣。
表达的寓意不好。
文章中细致地描写了五张图画,分别可以看成是: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和秋日佳果,除了秋日佳果这一幅画面色彩绚丽以外,其余的给人的感觉不免有些阴暗潮湿,笔端透露出冷气,在过去的教材编写者看来,是很不适合给年青的学生们来阅读的,他们是怕学生有了这种悲伤的情怀,而不利于激发他们努力上进的情感。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热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一、妙绘秋图
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故都秋在作者心中是如此令人向往,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五幅图来赞美秋天的美好景色。第一幅是秋晨小院图。作者在南方每到秋天就想起了北方的秋天,这里有清白的芦花、斑驳的柳影、寂寥虫声、残缺夜月、陈旧的破屋和蓝白相间的牵牛花,这些景色常给人以冷清之感。第二幅是秋槐落蕊图。北国的槐树常能使人联想到秋的到来,早晨起来,秋槐落蕊铺的满地,脚踏上去,什么声音也没有,令人有一种柔软的触觉,它使人感受到了秋的清静。第三幅是秋蝉残鸣图。秋蝉象征着忧愁与哀怨,在北平到处可以听到秋蝉的嘶叫,秋蝉声嘶力竭发出最后的哀鸣,那是一种生命到极限的悲凉表现,给人以凄凉的感觉。第四幅是秋雨话凉图。秋天的衰景,秋天凄凄沥沥的小雨最能触动人们内心的隐痛。人们发自内心地喊出:“唉,天可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种声音恰恰触动着作者的内心深处: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凄凉与无奈。第五幅图是秋日胜果图。北方的枣树生长在屋角,墙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枣子、柿子和葡萄的成熟,正是北国清秋佳日。面对瑟瑟秋风,面对长在角落里的果树,怎能使人不感到凄凉呢?五幅秋图,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故都秋在作者心中是如此令人向往,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五幅图来赞美秋天的美好景色。第一幅是秋晨小院图。作者在南方每到秋天就想起了北方的秋天,这里有清白的芦花、斑驳的柳影、寂寥虫声、残缺夜月、陈旧的破屋和蓝白相间的牵牛花,这些景色常给人以冷清之感。第二幅是秋槐落蕊图。北国的槐树常能使人联想到秋的到来,早晨起来,秋槐落蕊铺的满地,脚踏上去,什么声音也没有,令人有一种柔软的触觉,它使人感受到了秋的清静。第三幅是秋蝉残鸣图。秋蝉象征着忧愁与哀怨,在北平到处可以听到秋蝉的嘶叫,秋蝉声嘶力竭发出最后的哀鸣,那是一种生命到极限的悲凉表现,给人以凄凉的感觉。第四幅是秋雨话凉图。秋天的衰景,秋天凄凄沥沥的小雨最能触动人们内心的隐痛。人们发自内心地喊出:“唉,天可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种声音恰恰触动着作者的内心深处: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凄凉与无奈。第五幅图是秋日胜果图。北方的枣树生长在屋角,墙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枣子、柿子和葡萄的成熟,正是北国清秋佳日。面对瑟瑟秋风,面对长在角落里的果树,怎能使人不感到凄凉呢?五幅秋图,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北国的秋天的清、静和悲凉,引发了作者诸多的感慨与悲凉,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因此,形诸于笔端的景物描写,其中心目的在于表达他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如文中作者写道:“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里,“颓废”是意志消沉、精神委靡的样子。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赞颂秋的文字的,在他们的眼里,应是见秋而悲。刘禹锡认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欧阳修写《秋声赋》,悲秋无疑。文中的“颓废”另一层意思是把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流连湖光山色也被归入“颓废”行列。还有文章的结尾,作者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之情,融进了故都的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显得既平凡,又独特。
《离骚》后半部分的浪漫情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神游、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等,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和宏伟壮丽的场面。
2 诗人运用花草冠佩等自然元素,通过富有优美的想象,表现出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如“熙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丽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这些元素通过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将诗人的品格刻划得异常崇高,具有了浪漫主义的特质。
3 诗人在描述自己的苦闷和追求时,常常采用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和象征,如“路幽昧以险隘兮,岂余身之惮殃”,“饮药窃代兮,吾佐董以兰桡”,“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等,这些比喻和象征使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浪漫情感。
总的来说,《离骚》后半部分的浪漫情节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自然元素的描绘、感染力的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来展现,这些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崇高的品格和对理想的追求精神。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破院感秋、槐蕊缀秋、弱蝉啼秋、雨后叹秋、熟果盛秋;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当夕阳远离这个都市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那边的世界绚丽如火,这里的小站淡淡如墨。墨染的小站模糊了眼前,唯有目睹天边的一抹红霞,依稀可以重温美丽的从前。
天边晚霞,夕阳西下的一封信。
凭着这份天地万物间由来已久的眷恋情结,我要在小站重温旧日的梦。关在家里想着小站,来到小站不禁触景生情。
阶前的花瓣,七零八落。在这秋日的黄昏,我试着将花瓣组合成一枚完整的花朵,从而拼凑出整个夏季。
夏季是什么样子?从阶前的落蕊中,可以想起夏季的绚丽多彩;从昆虫的残翅里,可以想起夏季的生机盎然,但这一切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呢?
小站里发生的故事,是夏季的主题。如果没有心灵的一次碰撞,那么夏季就是一个美丽的空壳。
来到小站,我想重温相见的一幕。
来到小站,我等候着朝思慕想的那一把雨伞。
我想起那个飞雨的夏季,你撑着雨伞在等我。你怎么知道我的归期?看来你一直计算着我的行程。你说在等一个朋友,可久视另一个人影,我明白你的心意,我欣喜你的谎言。
我们相见在雨季,也许这注定了朦朦胧胧的经历。你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我总是隔着雨雾欣赏着你。那时的情景是一幅淡淡的水彩画,如今画褪去了颜色,留存在记忆里,让我回忆。
我又想起了什么?那年的雨格外得多,我们约定在小站欣赏雨后的彩虹。一天雨后,天空出现一道七彩的桥。我连忙搭上公交车,可倒霉的塞车一路困扰。等我跳下车,奔到小站,天边又是阴云密布。我没能在小站欣赏到雨虹,也没能在小站见到你。你一定欣赏了雨虹,你一定认为我忘记了最初的约定。
轰隆隆的雷雨声惊得梦醒,你就是天边的'虹,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
雨落小站,再没有人替我撑开一片晴空。
清凉与酸楚的,夏天的小站。
温馨与美丽的,夏天的小站。
到了秋天,品味起夏天的这段经历,真的像痛饮一杯葡萄美酒,甜甜的,酸酸的是‘爱’的成分,苦苦的,涩涩的是‘怨’的成分。
朦胧的小站,人影摇曳。其中有牵手的人,也有挥手的人,他们笑,我也笑;他们哭,我也哭。荡着笑声,我的思绪飘到夏日的伞下;逆着泪水,我的心灵游到夏日的黄昏。为了天下人共同的悲欢离合,我沉醉在黄昏里的小站。
沉沉的梦境留有夕阳的余辉,这是灰暗的情感世界里保留的点点理智的光,它使我不至于烂醉如泥,我知道为谁而醉,也知道何时该醒,趁着黑暗还未将小站吞噬,我走出了小站。
一张,一张有一张车票,被人丢弃在出口。旅途结束了,车票还有什么用途?但我还要捡起一张张车票,我想,这车票该是旅途的一个纪念,那些人真是不懂得今生多么值得回忆。
往事如电,闪现脑海。短短的相聚要胜于长年的厢守,想起夏季,激情四溢。而今秋总是静静的、淡淡的。
秋天里不该出现夏日的冲动,但谁也不能阻挠思念的心绪。如果成熟要对秋天负责,那就把过去保藏在小站。
黄昏时,夕阳也该留下了什么,花的红,叶的黄,莫不是夕阳以真情写下的印记?还有天空的那封晚霞写成的信。即将引出星星的满天泪痕。哦,天地万物具有共同的情怀,我可以随时提取那个牵肠的夏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