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白了头,情伤为谁愁;恨悠悠,思悠悠,斩断情思泪还流;此情几时休。 求评价,求专业评价

一夜之间白了头,情伤为谁愁;恨悠悠,思悠悠,斩断情思泪还流;此情几时休。 求评价,求专业评价,第1张

要专业的评价会很伤害你的:

1、长短不一,显然不是诗,是词(长短句),但是不见词牌名称;

2、根据平仄的基本格律,可以判断对格律一无所知,是个外行;

3、前后几句表达的意思都是平平淡淡,没有升华,写作手法也很平凡,更没有锻词炼句、布局谋篇的显现。

——综合评估:作者是门外汉一枚,需从头来过

一、古诗的灵魂在于意境

一首好的古诗,一定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诗才能引起读者的遐思和共鸣。有灵魂的诗犹如醇香的陈年老酒,经久弥香不散,让人回味无穷。那么,什么才是诗的灵魂呢?余以为,诗的灵魂在于意境。诗一定要有意境,才能称之为好诗!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诗而作,是诗词创作的大忌!

二、什么是古诗的意境?

或曰:“作诗者皆言意境之重要,究竟什么才是诗的意境?”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这样论诗的意境:“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先生这段话告诉我们,景物是诗词的境界之一,除此之外,诗的境界在于情感。后者的重要性胜过前者。

余以为,所谓诗的意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换言之,一首诗主要想表达的主题。二是诗的主旨的表达高度与宽度。这两部分构成了诗的意境内涵。期中,第二层意思是诗的重点,一首好诗一定是有高度与宽度的,这个纵横的经纬度是要靠作者真实情感去表达。换言之,一首好诗是作者真挚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作者饱含深情的对诗的主题的纵深和横向两个方面的挖掘与升华,而不是搜肠刮肚,为了写诗而写诗,简单的词藻的堆砌。

三、如何凝练古诗的意境?

如上所述,古诗的灵魂在于意境,意境是一首诗的重中之重。写诗的目的不外言志和抒情,不管哪种格调,具体落实到每一首诗里,都要有具体的意境表达。然则,问题在于,古诗如何立意?怎样才能写出赋予灵魂的好诗?这是困扰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初习诗词者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看来,要构建一首诗的立意,寻找其灵魂所在,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学古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思如泉涌确有其事,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需要十年寒窗,熟读经典,饱读诗书,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诗的立意方法已有论述。比如香菱学诗于黛玉,黛玉告诫她,诗的格律在次,而立意在先。要有好的立意,要谙熟李杜等大家经典!

那么问题又来了,写诗需要读哪些经典著作呢?余以为又细分为两类。一类是诗词经典,这属于经史子集中的“集”的范畴。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然,三百首是一个概数,不是一个具体的必须三百首的状态。要写诗,唐诗中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杜牧,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些大家的作品都应了然于心,脑子里有了这些诗词的底子,在寻求诗词意境的时候,才有物可言。

第二类是经、史与诸子百家。我们说文史不分家,历史对诗中意境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比如李商隐的诗《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借贾谊在汉文帝朝廷的遭遇来喻指自己的怀才不遇。如果不是谙熟汉代历史,李商隐恐怕也无能为力。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学古,可以借鉴模仿,但不盲从。要以古人文史知识为底色,对其消化吸收;但又要跳出古人意境的圈子,形成有自我特色的风格!此外,毕竟,我们跟古人并非生活在同一时代,我们的诗要有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子,这就是所谓的与时俱进。

哪怕岁月成蹉跎,依旧名利双无收。这都是后来人的新作,而原诗的名字是《题三十小象》,出自清代吴庆坻之手,另有名称:《悔余生诗》,原诗内容: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像我们习惯了格律平仄的一看就知道,“须知少时”是明显的失替,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古风中的句子。但是看“人间第一流”、“少时凌云志”这些精致流畅的对白,又绝对不是古风意象。

也就是说这是一首生造现代仿古诗的句子,平时我们用用也就罢了,作为国内超一流的中文大学,就不该犯这种错误。

网友们可能也觉得这两句好,对出处发生了兴趣,也可能像格律爱好者一样心存疑惑——明明是唐宋之后的语言意识流,却不合格律——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是大量网友开始了搜索。拜国内搜索引擎之福,大家很快就找到了这两句诗的出处。是清朝吴庆坻的一首七绝: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

网友们瞬间炸了,看后两句“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彻底翻转了前两句的豪情壮志,以哀叹无所作为收尾,对曾经的豪气干云做出了自嘲。

大量网友觉得北大居然用这种蕴含衰败之气的诗来激励高考前夕的莘莘学子,简直就是无知。

这也是“官方嘲讽”这种说法的来由——吴庆坻是自嘲,而北大作为一个精英学子的未来梦想之地居然用这种自嘲的诗句,虽然很明显出于无心,但确实难以让人原谅。

而北大删除微博,又被很多网友认为是示弱,证明各位网友攻击得对,攻击到了点子上,才让北大官微无地自容,自己打脸。

可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下前面所说的格律疑惑。

吴庆坻是清朝文人,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大高峰,格律诗的成就诗很高的。

并不是说古体诗不行,但是这个搜索标称“七绝”,居然首句“失替”,第三句、第四句“哪晓岁月”、“依旧名利”不但失替,而且失对,在唐朝之后,即使古风也不会错得如此离谱。

更何况句子平白流俗,根本没有半点古风情境——这首作品,前两句意气可行,后两句就属于打油诗,在气势和章法上很明显不成一统。前两句诗风正,但是出律,后两句不但出律,连风格都走偏了。

而且乱标“七绝”——这是宋之后的诗人基本不会犯的错误——因此,作为一个了解诗歌史,略懂格律和诗风演进的人来看——网友们用来作为攻击武器的这首七言诗,应该是一首伪作,或者是混编。

注意,不是说后两句的打油风格不好,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的,能够反映诗人情感的就是好作品,问题是整首作品的诗风不协调——前两句不够油滑。

所以再仔细考据,就会发现吴庆坻确实写了这么一首诗,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不单句子被改动,变得不合律,连后面两句也是续出来——果然是伪作。

《题三十小象》吴庆坻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的七言律诗。平仄严谨,对仗精良,用典恰当同时语言比较近现代,理解起来没有古风那么难——这正是清诗的特征。

我们只看被改动的原句“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里“须知少日”平仄为“平平仄仄”,这就符合了律句平仄相替的原则。

“少日”就是少年之时,只不过这个词和前段时间讲到“壮岁”差不多,使用不多。

同时“拏云志”被改成“凌云志”,“拏”就是“拿”,这个改动其实还是可以的,特别是配合“少年凌云志”,虽然在平仄上出律,但是单独作为句子来讲,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改动后的句子更好懂,被更多的人认同,有人就续上两句,成为伪作。

而这两句也得到了北大官微的认可,因而发布了出来——其实这是一种随时代前行的变化,问题并不是很大,充其量证明北大官微不严谨,因为单独两句作为口号喊出来,无伤大雅。

而一旦成诗,并自居为格律七绝,就暴露了无知。

请不要相信第一位匿名网友的胡说。这几句根本就不是唐朝王之涣的诗,王之涣虽然名气响亮,但是传世作品却极少,全唐诗一共就只有他六首《登鹳雀楼》《凉州词》《横吹曲辞。出塞》《送别》《九日送别》《宴词》。全是短小的绝句,全文读读也没几个字,以王之涣盛唐气象的超高水平,哪里会写出如此低劣的句子?

这四句明显是现代人东拼西凑出来的文句。

暮春朝雨浥轻尘一眼就可看出是抄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以为把“渭城”改两个字为“暮春”就能骗人吗?真是笑话。

卢阳亭外客深深更是令人发笑,客怎么能使用“深深”? 古诗词里只有写庭院深深、山林深深,乔木深深,表达浓密的样子。从没有直接写某个人深深。古人如果想要描写人的深沉和沉静(庄重严瑾),不会直接写“某人深深”,而是写某人的气息或姿态之类深深,比如《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所以这句所谓“客深深“就是现代人假冒古人写的东东。而且此句整体也有很浓的模仿杜甫《蜀相》里的锦官城外柏森森。但把柏森森改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客深深。

山长水远知何处这句又是直接抄,北宋的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的最后一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闻君星城有故人之前一句的卢阳,位置在湖南郴州汝城县,这句的星城是湖南长沙的雅称,可能是在湖南郴州汝城县送别友人,然后询问对方,听说您是在省城长沙有一个老朋友把。这句仍然是在模仿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上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此四句尾字的平仄押韵。分别是:

尘深处人,其中第三句处允许不押韵,可忽略。只看其他三字。

马上就可看出,它们虽然貌似押韵,但都只能押现代汉语拼音发音的韵

尘chen;深shen;人ren。  押 en 这个韵。 

这就完全暴露了现代人冒充古人发音的破绽。如果您用古代通用《平水韵》去分析平仄,马上就看出了问题: 尘十一真平声深十二侵平声,人十一真平声

恰恰就是这个莫名其妙的深出了平仄问题,它根本不押韵,所以这个作者就是连抄写古诗也不会好好抄。我们仍然以唐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平仄来举例分析押韵:

渭城朝雨浥轻尘,(尘十一真平声)

客舍青青柳色新。(新十一真平声)

劝君更尽一杯酒,(不押,忽略)

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十一真平声)

以上可以看出,唐代人作诗对平仄押韵的规律(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古音和现代汉语发音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作为现代人再怎么注意,也很难真正用古音去思考诗词创作时的音韵)。

我刚好前几天在空间上写了篇这方面的日志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刘政同志不耻下问地向我询问有关写诗的问题。原来他当时突发奇想想给他的倒数第二任女朋友写首诗——之所以要用倒数呢,是因为在读大学之前他到底有几个女朋友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个未知数。不过后来他觉得太麻烦,折腾了十几分钟,写了两句然后就作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偶尔会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如果是写散文或者小说的话,大概很容易就可以付诸实践,虽然写出来的东西的质量水平有待商榷——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即使是很多出版的小说散文,质量水平也不见得如何——但是如果是想写诗,特别又是格律的话,可能提起笔来的时候只能是一头雾水。

所以,我一直以来就有个想法给我认识的人讲讲怎么写诗。其实虽然说是讲怎么写诗,但是能够讲出来的只不过是有关写诗的格律规定方面的问题,至于用词立意的雅俗之类的问题,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实际上我是完全说不清楚——只能是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不断的积累。

要想写诗首先要明白的是平仄,平仄,简单的说就是对汉字读音的一个分类:平声字,就是发音比较平缓的字;仄声字,就是发音比较短促的字。

如果你根据上面这句话就能区分出平声字和仄声字,那么我只能说不是你是天才就是我是天才。

对于平仄的区分,最大的问题在于读音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平仄,在押韵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和唐宋时期的汉语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你如果现在还能听出杜鹃鸟的“不如归去”,那只能说明你的听力有问题——所以很多其实写得很工整的诗句现在读起来会感觉不舒服。据说江浙地区的方言的发言是最接近古音的,这个我没有具体考证过。

对于写诗时的平仄区分,现在据说有两种观点。最保守的一方是认为应该坚持使用平水韵,这样的好处在于,评价一首诗的时候就不需要事先知道这首诗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缺点是太脱离生活了;最激进的一方是认为应该使用普通话的平仄区分,这样的好处是便于实际阅读,但是实际上虽然我国全面推行普通话,但是真正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人其实是很少的——昨天晚上我去打印东西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在打普通话考试的资料,第一个词的注音就是错的。

至于我自己写诗的时候呢,因为两方其实都有道理,所以我选择的是比较折中的方法——但是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用新韵或者词韵——我的方法是写出来一首诗,或者填一首词就要让他用平水韵来看或者用普通话来看平仄而押韵都没有大的问题。

普通话的平仄区分很好记,不过前提是你小学有好好学。普通话里汉字分为四声,一般小学里学的时候好像就是直接叫做一二三四声的,实际上官方的名字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阴平和阳平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是仄声。

平水韵的话就需要一点记忆力了,但是也完全不需要智商的。请百度出一份平水韵,没有别的办法,死记——实际上我也不能记全。平水韵分为五声,依次是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希望大家还记得SHE的那首《中国话》里面的那句“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上平和下平是平声;其它三声是仄声。

以上就是关于平仄的基础介绍,以下是在诗词格律中应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纳闷过为什么同样是那么几个字,别人写出来读着就琅琅上口,而自己写出来就是那么拗口。这个关系到声律学——据说这个还是汉代的时候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所以我国是汉代之后才有所谓的格律诗的——而在诗词写作上这一理论体系简化为一系列的关于平仄的格式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单句的要求和句间的要求。

关于单句的格律要求,格律诗的标准句式其实只有如下几种:

五言: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

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句有时有变格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实际的写作中偶数位的字的平仄一般是不能变的,但是奇数位(最后一个除外)的字平仄是可以改的——不过在改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孤平

关于孤平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认为一句当中除了最后一个字仅剩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叫做孤平;另外是认为出现两仄夹一孤的情况就是孤平。我比较偏向于第二种定义,但是在实际写的时候还是两种都不要出现最好。

所以当你在写“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句的时候,如果第一字不得已要用仄声字那么可以把第三字换个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平仄”。

三平调

当全句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的时候就叫做三平调。

三仄尾

相似于三平调,就是指全句最后三个字全是仄声字。曾经见到过有些对格律一知半解的人写的诗,上句是三仄尾,下句是三平调。

单句的平仄要求大概就之上这些,句间的平仄要求如果你知道格律诗的偶数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除第一句之外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的话就只剩两个字:对、粘。

所谓对,就是说第偶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反。

所谓粘,就是说第奇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一首诗的平仄基本上是由第一句完全决定的。之所以是用第二个字作为标准时因为我们在上面说过,第一字的平仄是可以变的。

对于不会写诗的人来说,也许会认为押韵和对仗是一首诗的关键。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发现,对仗和押韵就算重要,也只是写诗的很小一部分。

对于押韵需要注意的是也存在类似于平仄这样的古今读音的争议。

至于填词,我觉得比写诗简单,照着词谱填就好了——当你要填的词牌确定的时候,需要的格律格式也就定了——当然要写好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初学填词的时候应该学着填些小令,如《如梦令》、《生查子》之类的,等到词句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开始填些较长的。不过有些太短的词牌反而更难写好,如《十六字令》,这些自己斟酌。

当然,以上都是建立在你是想正正经经地写诗的前提下的,如果你只是想写首藏头诗骗骗无知少女什么的就不要问我了。

我感觉应该是词,词是用来唱的,词开始创作的时候是为宫廷里面伴曲唱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歌词,相对于诗,词没有那么多限制,一个词牌可以用很多种情调写,所以更容易表达感情.歌是现代文体应该是曲,赋在两晋南北朝比较昌盛,但讲究辞藻华丽,但内容很空.表达情感很好的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江城子>>(悼亡妻的),岳飞<<满江红>><<小重山>>,柳永的<<雨霖铃>>,南唐后主李昱的很多词都是很好表达情感的!!

根据诗词学会的规例,现在进行诗词创作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个是《中华通韵》,又称作新韵体系,另一个方案就是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同属中古音体系。

之所以将其称作体系,是因为选用新韵或旧韵,不单是指押韵,还包括格律。如果是选用《中华通韵》,那么就要按现代汉语拼音的四声去区分平仄,即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有仄。如果是选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就要依中古音四声区分平仄。即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不能混用。

那么如何避免新旧韵体系的混用?初学者最好开始时只用一种方案,并将其用熟,可以选新韵,也可以选旧韵。但我的意见是先学用平水韵,而本号在明天开始的诗词基础课,也会选用平水韵教学。至于原因下周三我可专门发遍文章说说。但其中一点与题目的第二部份相关,那就是如初习者先学平水韵,那在阅读唐诗宋词时就不会产生题主这样的困惑。

“一弦一柱思华年”如果采用新韵体系,其平仄为:平平平仄平平平。不仅不符律句规范,而且是三平尾。而采用平水韵体系,其平仄为:仄平仄仄仄平平。标准的律句句式。在这里有两个字是古仄今平的,“一”字中古音读入声,这个比较好理解。而“思”字则要特别说说。

“思”字在中古音中是多音字。很多讲格律的书都会说到,这个字作动词用时读平声,在作名词用时读仄声,这没有问题。但不够全面。在前日的答题中,我也特别提到了,就是“思”字作动词用时,仍有一种情况读仄声,就是解作悲伤、哀愁的时候。

曾经,有好友对我说:“不懂写诗的人释诗,总有点隔。”我认为也是有点道理的。假若完全不懂格律的人释诗,一方面很难把握作者情感的律动,再之有时也没法作出准确的释义。例如,题目的句子,当我们知道这个思字,在这里是作动词读庂声时,就可反推作者的用意,其实质是说:一弦一柱悲年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81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