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表达的是惠子这样的常人对庄子达到的境界的无法体会,在其中惠子的言辞是前后矛盾的但常人看来惠子的话更有逻辑
梁上那段解释可以这样看:
濠上之辩《秋水十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 秋水》)
这段对话中庄子的回答常常被人们认为是诡辩,而觉得惠子的推理更符合逻辑事实上这里涉及到一个逻辑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无关联者不发生逻辑关系惠子希望采用类推的方式从自己对庄子的不了解推及到庄子对鱼的不了解上,却忽略了自己在对庄子说“安知鱼之乐”的时候已经与庄子之间建立起了判断关系,这种判断关系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已经动摇了后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这个基础这样惠子就陷入了由自身知见限制所产生的所谓悖论中,要么承认我非子却可知,那么庄子知鱼也并不稀奇了;要么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是没有基础的,那么自己就被隔离于庄子的系统之外与之无法建立逻辑关系,根本无法判定庄子是不是知鱼之乐,从而无从否定庄子鱼乐的判断因此我们说庄子看似诡辩的回答正好触及了逻辑的基础,而只是思维跨度稍大不易理解而已
所以我们说庄子并不是不了解常人的逻辑,而是明晰常人逻辑受到知见限制的事实,从而在自身的行为中“依附(并不确切)“于更高的行为标准,而在论辩中只要使用他人的逻辑系统进行引申就足以使对方陷入自身知见编制的悖论之中也通过这种行为使惠子了解到常用的逻辑推论并不能很好的表述世界,而只有去小知及大知才能够更好的了解世界惠子在这里以己度人,正是与《秋水》前面所说的“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别无二致而濠上之辨放在篇末也恰好成为了对看完《秋水》全篇而仍然以己度人者的嘲讽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借鉴的
(一)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
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按:庄子和惠子本是朋友,惠子先于庄子而逝,在《庄子·徐无鬼》中表现了庄子对墓中的惠子的怀念
(二)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译文: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魏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吓’我”
庄子和好友惠子,讨论“情”的意义。
惠子问庄子:“人确实是没有情感的吗?”庄子说:“是啊!”
惠子认为:要是一个人没有情感,就不能叫做人。
庄子说,大道给人容貌,自然赋予人形体,怎么就不能叫做人了呢?”
庄子认为惠子所说的“情”,指的是含有对事物好恶的世俗之情,是欲望产生的情。
而庄子自己所理解的“情”,是人的自然性情,是抛开了是非的天下至情,是人生的本质之情。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中,借秦失之口,批评那些在吊唁老子时表现得过分夸张的人。
在庄子看来,这些人“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他们的哭泣都有虚假的、违反天性的、背离真情的成分。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中曾经说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意思是:如果人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一切哀乐之情就无法进入心怀。
在道家看来,了悟生死命定,就不会对生有执念,也不会对死感到忧伤,可见庄子所说的“无情”,并非无真情、无常情,更非无情;而是无俗情,无伪情。
庄子并不否认人有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反应,主张情应该顺应自然。
庄子的“无情说”,被后人接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被称为 “诗鬼” 的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后来,“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一句,被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称为 “奇绝无对”。后世,文人纷纷为此句引对:
金元文学家元好问,在《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被人广为吟诵。
由此可见,庄子“无情论”影响之深远。
庄子作品中的大鹏形象非常突出,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试析如下:一、这是一个硕大伟岸、力大无比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伟岸的形体蕴蓄着无穷的力量海运而水击三千里,振翼则抟飞九万里,冲天而起,直图南溟,力不可遏二、这是一个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大鹏藏于"幽冥"的北海,原为"鲲鱼",本为"滞弱之虫",但它不肯安于现状,勇于否定自我,毅然离开昏暗的北海,奋翅飞向"启明之方"的南海,成了向明背暗、舍滞求进的大鹏
庄子借大鹏的形象来阐释道家的"有待"与"无待"这一哲学命题的大至九万里高飞的大鹏,小至"枪榆枋"的蜩和学鸠都是有待而动的,都未能达到绝对的自由,惟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才能达到自由无羁的理想境界
实际上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吧
二人有点像知己,两个人经常就一些哲学问题展开辩论,情绪激动时甚至到了对骂,讽刺的程度。但惠子死后庄子又很落寞。
项具体了解的话建议看看南华真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