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质不同
1、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用处不同
2、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二、用处不同
1、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语气。
2、叹词: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起呼唤、应答的作用。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无论是在句子的前边还是在后边出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
扩展资料:
常见的语气词:
1、单音节
吧、罢、呗、啵、的、价、家、啦、来、唻、了、嘞、哩、咧、咯、啰、喽、吗、嘛、嚜、么(麽)、哪、呢、呐、否、呵、哈、不、兮、般、则、连、罗、给、噻、哉、呸。
2、双音节
罢了、不成、得了、而已、的话、来着、了得、也罢、已而、着呢、着哩、着呐、来的、也好、便了、起见、就是、似地、是的、一般、一样、再说、不过。
-语气词
-叹词
语气助词一定要接句子,比如“你这么傻,你爸妈知道吗”中的“吗”就是语气助词,要接句子。目的是强化句子所带有的感情色彩
感叹词可以独立的做一个句子,比如“呵呵呵呵呵呵。。。”,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古代汉语叹词共有二十多个,分两类(此处略举几例):
一、单音叹词。
“噫”:表惊异。
“嘻”:既表惊异,又有意外之意。
二、复合叹词。
“噫嘘嘻”:表惊叹。
“呜呼”:表叹息。
“嗟夫”:表叹息。
“呜呼哀哉”:表悲叹。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是一种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标点符号,用于句子结尾。
定义
《标点符号用法》中指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句子末尾加上感叹号可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惊讶、叹息、喜悦、赞颂、愤怒等。
符号来源
“!”的符号相信源自拉丁语io,意即喜悦的表达。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母拼成一个的单音,或字母i放在句号之上而成。
表示含义
感叹号又称感情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句子,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凡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都要用感叹号。
用法举例
1:表示强烈的感情 例:1 我真的很高兴! 无论是喜、怒、哀或乐,只要带有强烈感情,均会在句尾用叹号。
2:表示命令、祈求 例:求求你!不要离开这个家!
3:叹词 例:1 唉! 2 啊! 3 呀!
4:敬语 例:恭喜!恭喜! “恭喜”是单独成句的敬语,故在后面用叹号。
5:呼语句 例:孩子们!要乖乖听父母的话。“孩子们”是呼语,加上叹号可强调说话对象。
补充
数学中的阶乘符号,与标点符号中的“!”写法相同。“n!”表示n的阶乘。
小说语言清新、 婉丽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突出的。
其语言优美,描写精彩,人物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中人物语言描写中的叹词、语气词运用精妙,这些词语看似十分寻常,实则韵味无穷。
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作者善于借助人物语言描写中的叹词、语气词来突出人物形象,这在凤娇的身上表现得最为集中,文中对凤娇的语言描写一共有9处,其中7处都出现了叹词或语气词,这在台儿沟众多姑娘中是绝无仅有的。作者借助这些词语,让凤娇大胆泼辣、张扬热烈的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请看下面三处。
第1处:
“哟,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个姑娘。她老是爱一惊一乍的。
读到凤娇这些语言,不需深入分析,读者就可以直接从这些带有强烈情感的叹词和语气词里初步感受到凤娇的性格——这是一个热烈的、不吝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姑娘!这一句中用了“哟”这个叹词和“呀”“啦”两个语气词,将凤娇拉长的语调、尖利的声音、夸张的语气写活了,将一个被踩到脚后一惊一乍的泼辣女孩形象“立”在读者眼前。
假如去掉这几个词——“我的妈,你踩到我的脚了”,这种平淡的语言就很难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凤娇这种张扬热烈的形象。
第2处:
“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
这是当“北京话”下车提醒女孩子们别扒窗户、称她们为“小姑娘时”,凤娇回敬的一句话,其中的叹词“哟”不仅表现了凤娇面对陌生人时的大胆泼辣,还大有深意:“哟”带有一种微微惊异的语气
其隐含着“你看着也没比我们大多少,怎么能称我们为‘小姑娘”的意思,表现了凤娇对于“北京话”称自己为“小姑娘”的轻微不满,这种不满源自于凤娇对“北京话”的特殊好感,
她并不希望“北京话”将自己看作是无知的小姑娘;同时,这里的“哟”也带有一种玩笑的口吻,如果去掉了“哟”字,改成“我们小,你就老了吗”,这就变成了一种生硬的反驳,就无法表现少女的俏皮可爱。仅仅一个叹词“哟”,就表现了凤娇大胆泼辣、爱慕“北京话”、俏皮可爱的形象,真是一字生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