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生平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20世纪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著作达40余部,论文或其他文章更多。他在多方面的建树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
1872年5月18日,罗素出生于英国蒙茅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约翰·罗素伯爵两次出任首相,是争取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通过的***。罗素两岁时他的母亲死去,大约一年后他的父亲也谢世了。祖父祖母自愿承担了抚养孩子的责任。罗素的祖母具有自由主义政治观点,常教导罗素要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罗素性格内向,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无疑受其祖母的影响。
罗素11岁时,跟着他的哥哥学习欧氏几何学,当时他只能接受定义,却怀疑公理的可靠性。这种怀疑决定了罗素哲学生涯的风格和目标,即以怀疑主义和谨慎的风格,探求“我们能知道多少以及具有何种程度”的确定性和可疑性。
1890年10月,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从而进入空气清新、思想活跃的教育园地。然而老师对他影响不大,倒是与同学的交往使他受益颇深。不久,他同学校的著名人物怀特海、莫尔、麦克塔格特、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人结识,很快他便成为他们中间最受欢迎的一员。在第三学年时,罗素虽以优异成绩通过学位考试,却发誓再也不念这种只注重技巧而不重视基础理论证明的数学了,改学哲学。他立志要像黑格尔那样,建立一套哲学体系,献身于哲学事业。
罗素大学刚毕业时,深信黑格尔、康德的哲学。1893年他写了数学哲学论文《论几何学基础》,试图修补康德所谓的时空形式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这使他获得了剑桥大学研究员的资格。
当时德国的数学理论非常先进,正酝酿着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当罗素深入掌握了这些理论之后,他断然放弃自己推崇已久的唯心主义观点,转向实在论,决心寻求一种正确的数学理论。
1900年7月,遇到象征逻辑创始人皮诺。罗素读了皮诺的著作,他感到许多问题突然都有了答案。同年10月,他同怀特海合写《数学原理》,并于1910年、1911年、1912年分三大卷出版。这部书在逻辑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从此,逻辑脱离哲学而独立,后来德国的大学就把数理逻辑归入数学系。凡此都证明了罗素的特殊地位。
罗素发现人们力图用逻辑学为数学奠定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有一个常常用来说明其他概念的基础概念“总类”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他建立了“悖论”学说,又称“罗素悖论”。为了证实“罗素悖论”,许多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提出各种理论方案,都解释不通。罗素本人也中断《数学原理》的写作,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后来他提出“类型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类型论”的影响也很大,它促使数学家认识某些词语和语义研究的重要性,也孕育着罗素本人的另一种哲学思想,即逻辑原子主义的原理。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的基本论点是,世界是由一些简单的特殊事实构成的,它们只有简单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简单的关系,因此了解任何事物或主题的实质的途径是分析,直到无可再分析的“逻辑原子”为止。逻辑原子并不是小粒的物质,而是构成事物的所谓观念。罗素的这一套理论,对20年代中叶出现的维也纳学派以及30年代出现的逻辑语义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罗素哲学思想中比较重要的,是他的“中立一元论”。大意是构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纯粹的心,又不是纯粹的物,也不是心物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非心非物、对于心物都取中立态度的东西。这种中立的事物有时指事件,有时又指感官和材料,这种“世界材料”是构成心物最原始的东西。这些观点都体现在他1921年完成的《物的分析》和《心的分析》两部著作中。
罗素一向热衷于政治理论的探讨,并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早在1895年,他第一次结婚之后,同妻子一起旅游了欧洲大陆,他研究了经济和德国社会的民主,并盛赞《***宣言》和三大卷《资本论》都是极富文采的伟大名著。当时他与社会民主党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倍倍尔、李卜克内西都有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从事反战活动。他参加了禁止征兵协会,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和平的演讲,对拒绝参加罪恶战争的人给予真诚帮助。1916年因为撰写反战传单被罚款100英镑,由于其拒付,法庭就拍卖了他在剑桥大学的图书作抵押。随后三一学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职。1918年,他又给反战报纸写社论,因“侮辱同盟国”而被监禁6个月。鉴于其名声,他被判决在布里克斯顿监狱中的一个小屋中写作和研究。战争结束后,罗素访问了苏联,会见了列宁、托洛茨基和高尔基,他对共产主义者信仰的目标表示同情,但也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方式表示忧虑。1920年8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在英布战争中,他站在布尔人一边,为此他在英国贵族中极为孤立
1934年,他的《自由与胆识:1814~1914》问世,在书中他具体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政治、经济和历史人物是社会政治史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观点。1938年,他又撰写《权力》一书,主张实现“驯服权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权力欲望。
随着希特勒的上升,罗素反对纳粹方式,但他也同时反对导致战争的任何步骤。他的态度于1939年有所改变,认为“反对纳粹的战争是必要的”。1949年,他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50年代以后,罗素成为保卫和平的英雄战士。1953年,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这改变了他的政治观点。他主张与其打一场战争,毋宁在独裁下生活,表现了他对未来战争的担忧。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严厉谴责比基尼氢弹试验。1955年初,又起草并发表有各国科学家签名的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禁核声明。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参与了伦敦游行示威。后来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极力呼吁美苏首脑举行高级会谈,避免战争。
罗素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没有放松对苏联的批评。后来态度有所缓和。但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提供资金,组织了对美国***战争罪行的模拟裁判。由萨特和艾特克·多伊彻主持的战争法庭于1967年5月在斯德哥尔摩开庭,并对美国军队的活动提出详细公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为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的一面旗帜。
罗素的婚姻生活充满传奇色彩。
罗素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同漂亮的美国姑娘皮尔索尔·史密斯结婚,她比罗素长5岁。这次婚姻从1894年持续到有过几次爱情经历,包括与艳丽的奥托莱恩·莫雷尔夫人、康斯坦斯·马勒森夫人以及有名的演员科利特·奥尼尔私通。1921年他同威尼弗雷德·布莱克结婚,1936年又同海伦·斯彭斯结婚。16年以后,他第四次结婚,妻子是伊迪丝·芬奇。
罗素年轻时枯瘦,一头黑发。中年时期,他变得更加消瘦,明亮的眼睛,微微的笑容,一头白发,一幅哲人形象,给人一种冷淡而又善良的感觉。
罗素是一个温和甚至羞怯的人,作为一个朋友、伙伴和健谈者,都令人感到愉快。
罗素很幽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从没写过文学作品的罗素,竟开始写起小说来。第一部小说1951年匿名发表,并悬赏猜测作者何人,结果无一人猜中,因为谁也不会相信,这位年近80岁,负有盛名的哲学家还有写小说的雅兴。
1970年2月2日,罗素伯爵以98岁的高龄死于威尔士的家中。他的一生迭宕曲折,以致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但他确实是极大影响世纪的人。罗素是这样描述自己漫长、刺激、复杂生活的动力的:“三种简单而又极度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也说过,只有一种情感即对爱情的渴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当他第四次结婚时,他已80岁高龄了。
1970年2月2日,罗素在老家威尔士逝世。
二、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的文学历程:
在《往事追忆》(1956年)一书中,罗素指出:“一种文风除非它是作家个性的直接的、几乎是无意识的表露,同时这种个性又是值得表现出来,否则不是好的文风。”经过一些探索之后,他选择了自己的文风,这种文风要求在把结论直接、自然地写下来之前,首先要通过他的思考得出结论。他断言:“在我看来,福楼拜和佩特是最好应被忘记的。”体现于明显值得表达的个性之中的这种写作方式,使罗素的著作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不是哲学思想的一般表述。虽然他的专业著作对未受专门训练的读者来说不易于接受,但他那相同的犀利的文风明显地贯穿于所有著作。当然,乔治·桑塔耶纳认为罗素的著作中唯一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最抽象的著作。尽管桑塔耶纳对罗素著作的文学价值存在异议,但大部分评论家都赞扬罗素的散文简洁、明畅。
在罗素论文的广泛视野中,有许多题目按常规足以使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不仅是数理哲学家、研究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学者、经济评论家和现代科学的解说员,他还是个道德哲学家和教师,历史、宗教和语言哲学家,对人类持久的愚蠢行为的讽刺评论家——而且所有这些都足以造就他成熟的文学生涯。
罗素许多对道德论点的阐述——有些最早写于20年代——今天看起来已经过时,然而,很容易理解当它们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激怒了这么多的道德家。他谴责人们存于宗教信仰和性蒙昧状态中残忍的天性,听起来很像鞭挞迷信和愚昧的最新启迪者,但罗素与具有许多相同激进观念的英国文学贵族集团处于同一时代。他对惯常于残忍的基督教讨伐,与文学批评家威廉·艾伯森反对基督上帝的残暴的严词谴责相类似。罗素认为性关系中唯一的先决条件是忠诚和相互吸引,这一主张得到D.H.劳伦斯的赞同。因此,可以把罗素看成反传统的孤独的叛逆者:也许最好被看作到处漂泊的小牧人。现代避孕用具已使性自由成为可能,甚至远远超过了他所说的范围,同时仍存在着权力崇拜和宗教复仇的前哨,当罗素是个年轻人时候,有组织的宗教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有这些都使罗素被视作改变民众思想的道德家之一。
在他所有著作中,没有哪一部比1925年出版的《我信仰什么》这本小册子在道德问题上引起这么大的冲突,它成了1940年纽约听证会上认为他不适合在市立学院任教的重要依据。该书第一段就宣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单独的实体;接着将人解释为一种副现象,这种副现象的生理可以完全由物理学来阐明,这样,罗素立即就在所有的道德家面前成了众矢之的。在罗素看来,关于上帝的存在问题是“超于知识可能达到的范围之外的”。恐怖的宗教裁判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对取代基于恐惧无知的神学,罗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好的生活是由爱来激励,由知识来指导的。”
罗素倾向于决定论,至少他相信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动机。他又认为人类在一定范围内有自由意志,如除了他们愿意干的事情之外,他们还可能做些别的。但他否认动机对意志的作用无益于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尝试,因而决定论的主张必定是对的。所以按常规看,罗素对自由意志的定义太无力,我们无法给予褒贬。他自己也承认:这种褒贬可能成为其他行为的原因,但没有真正的道德意义。
罗素对人如何行动这一问题的回答可概括为:经过适当的考虑后,听从良心的指令。一个特定行为可能最终从客观上来说并不正确,这个事实无法避免:道德受明达的良心支配。这两点——关于自由意志和良心——在《伦理学基本原理》(1910年)和《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1954年)中得到了阐述。
罗素对教育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开办学校,而且经常写一些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著作。他的思想接近于卢梭的学说,反对教会和国家的义务是“浇铸”年轻人的思想。相反,正如他在《教育》(1916年)中所说,对教育最至关重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逐步发展中的生活准则,还有这个世界无声无息的竞争状态的具体片断”。学校教育的危险是培养把历史搅混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向年轻人灌输宗教信仰。同样有害的是,在年轻人中反复灌输浅薄的“好的礼貌”观念,这种“好的礼貌”观念对自身的正确性确信无疑,并且认为合适的礼貌比才智或者艺术创造、或者生命力、或者世界其他任何进步的源泉更值得去期望和“追求”。
在《教育的宗旨》(1926年)一书中,罗素阐明了他关于好学校和好教师的看法。他区分了可视作理想品质的四个基本特征:活力、勇气、敏感和智力。例如,活力能使人们摆脱逐渐过时的旧思想,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兴趣,由此减少他们对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当的忌妒。
勇气的最高类型——不是仅仅建立在抑制的基础上——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自尊和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生观。自尊必须避开谦恭的不诚恳的自卑,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目标有个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勇气必须面对现实世界,因为“勇气完善的典型出现在有诸多兴趣的人的身上,他感到自我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不是通过鄙视自己、而是通过看重许多非他自身的东西而达到的”。
良好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敏感,尤其是那种罕有的但却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这种同情有助于减轻那些远方和看不见的痛苦。罗素说,在个人交往中,友善和慷慨的人,有可能是依靠剥削许多穷人的工业来赚钱的人,他从未目睹过这些穷人的苦难。他写道:“那就是为什么大规模的工业主义是如此的残酷以及为什么对隶属民族的压迫被容忍的基本原因。”
最后,在学校教育中,智力必须得到发展。这种智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向孩子们灌输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对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一旦开明、耐性和工业结合,好奇心将造就一个由有教养的公民组成的社会。
罗素的纯文学能力——以一种流畅的文风表述的讥讽和讽刺的天才——在《智力垃圾素描:关于组织和个人的蠢行有趣的目录册》(1943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乔纳森·斯威夫特如果在世,一定会自豪地宣称这是他的杰作。《智力垃圾素描》对存在于许多宗教信仰、民族主义者的自我吹嘘和性行为的概念中的不一致性和非逻辑性进行了诙谐的揭露。它充分体现了罗素思想中的最优秀的特性和这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三、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1946年,罗素的巨著《西方哲学史》问世时,他本人已经74岁,从他巨著中的各种深沉的功力来看,我们才了解他是经过多么艰难困苦的努力才有了这一成果。如在谈到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时,他说:“在研究某个哲学家时,正确的态度应是不卑不亢,先为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想,直至了解他的思想,才尽可能地放弃先前的偏见,采取正确的批判态度。”
在这部书的另一处,他又写道:“忘记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或在心目中存在着各种先入为主的、固定的哲学答案,都是不好的,教我们如何学会生活在疑问中,但又别让疑问搞得麻木不仁,这可能是我们当前那些研究哲学的人的最主要的课题。”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罗素个人思想的高超,使他一直成为全球瞩目与争论的中心,他自己除了固定的写作与研究以外,也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战斗,未曾一日懈怠。在人类知识和数理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与牛顿在力学上的成就相媲美。但并不是由于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因为他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他的一生的著作,主要是为公众的良知作辩护。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追求的是以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哲学路线,对于那些观念论的信条,他从来没有为之动心,而且还是激烈的反对者。对于欧洲大陆的那套哲学思想,他认为应该从英国的立场冷静地去审视和探讨。他就是这样,在严谨的态度中,不忘记发挥自己的敏锐,冷静和机智,使他的著作充满这些特性而成为非凡的作家,即使从纯文学的观点看,他的作品也是属于永存的不朽之作。诸如《西方哲学史》(1946年)、《人类的知识——它的极限和范围》(1948年)以及《我的心路历程》(收于1951年出版的《罗素哲学思想》中),无不如此;当然,他的其它很多讨论社会问题的著作也同样是伟大不朽的作品。
罗素的观点和意见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不能简单加以归纳。他的家族在对待英国政治的立场,一直受到辉格党传统的影响。他的祖父约翰·罗素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宫廷发言人。所以,在他年少时便受到自由主义的熏陶,后来又遇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使他成为事事都权衡轻重、擅长独立思考的社会批评家。他自始至终热心地告诫我们,新官僚主义的危害,他强调个人的权利,反对集权制度,对工业文明的日益发展而造成的对人类简朴的生活情趣的威胁,深感忧虑。1920年,他访苏归来后,便对共产主义表示失望和厌恶。相反,在中国的旅行中,他却深深地为中国的文化所吸引,对道家那种清静的和儒家那种各任教化的精神,他认为可以作为平衡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略带激进和野蛮的作风之用。
罗素的很多著作都招致了不少攻击,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紧迫的事。当然,他的理性主义不可能解决所有棘手的问题,也不可能当作万灵药使用,即使是哲学家们愿意将“药方”开出来也无济于事。不幸的是,世界上存在着而且永远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力,使你脱离理性的分析或驾驭。这样,对罗素的著作,那怕从一种纯粹实用的角度看,也没有让他的思想在两次大战期间受到很大重视,看来,主要是被完全抛弃了,但是,对他那种满怀自信、敢于以乐观坚决的态度力排众议、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的思想家,我们是特别敬佩的,每次读他的作品,如同听萧伯纳喜剧中那心直口快的主人公说话时一样舒服,因为那讲话向来是以高昂的语调和伶俐的言辞而令人折服的。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说:罗素的哲学具体地体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当初设奖的动机,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两人同样相信怀疑论和“乌托邦”的理想,并对于当代世界的格局的悲观看法而共同强调了人类行为的理想化。瑞典学院确认为他把诺贝尔先生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所以,在本奖设立50周年之际,决定将该奖颁发给罗素,以奖励他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当之无愧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解放的巨擘。
我的天——就在整整200年前,让一雅克·卢梭由于在回答“艺术和科学能否有助于人类道德”问题时,说了个“不”字,而获得了第戎学院的颁奖,虽然这个否定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什么重大结果,况且第戎学院也不存在什么革命性的目的,但今天,我们也以同样的敬意,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您,因为您的哲学著作毫无疑问地表现了道德文明,并且是对诺贝尔的精神的极其完美的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表彰您这位人道主义和思想解放的翘楚人物,同时,对于您亲临诺贝尔基金会 50周年庆祝大会,使我们深感荣幸。现在,请您上来从国王陛下手中接受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四、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被审判的个人观点:
1940年,世界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收到了纽约市立大学邀请他到该校哲学系讲学一年的聘书,但未等他到任,就被剥夺了这一机会。他被指控是“不道德性关系的倡导者”,被迫忍受诽谤性的、侮辱人格的法院审判。
现在看来罗素的罪行实在是荒唐可笑的。1925年——1929年,罗素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写了4本有关家庭婚姻问题的著作,即《我的信仰》、《教育与幸福生活》、《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现代世界》。在书中,罗素措辞巧妙而客观地评论了现代婚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建议:“试婚”或许会降低时下不断增长的离婚率。
罗素的婚姻家庭观念招致了社会保守势力的一致反对,纽约大主教、布鲁克林天主教会、狂热的宗教组织、许多爱国团体、民主党地方领袖及各大报纸,都成了传统道德的卫道士,罗素成了它们联合攻击的对象。
漫骂、侮辱、人身攻击铺天盖地向这位世界知名的学者压来。“道德败坏者”、“异教教授”、“堕落的、十恶不赦的、背信弃义的、性杂交倡导者”、“邪恶的根源”、“性解放的毒瘤”等等,一时成了罗素的诨号。最后,罗素的观点又毫不例外地被说成是“亲***”的。
布鲁克林的一个妇女,因害怕她未成年的女儿成为罗素的学生,指控他不仅道德败坏,而且信奉异教,要求取消他到纽约市立大学任教的资格。这位夫人的律师用恶毒的言词诽谤罗素,并向法庭提出起诉。由于起诉性质不明确,罗素才摆脱一次侮辱性的法庭诉讼。但受理此案的法官公然违背公正原则,决定进行重审。由于受律师的唆使,法官明显地偏袒原告和社会舆论。法院的行为表明,美国法院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的操纵。(由于该法官的行为过分露骨,法律界曾对其进行了批评。1971年发表的“伯特兰·罗素一案始末”一文,详细分析了这一事件。)
重新举行的审理纯属摆摆形式,法官不许罗素为自己辩护,出示无人证实的事实,拒绝讨论罗素书中的“色情”描写,攻击被告人的人格,并且把道德准则作为审判的依据。这位法官根据一条适用于中小学的准则,宣布取消罗素到纽约大学任教的资格,并且阻止罗素的律师举行听证会和提出上诉,蛮横地宣布罗素没有资格享受这种权利。
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诽谤,终未能击垮罗素。纽约市立大学虽未去成,但哈佛大学给他发了聘书。1950年,瑞士学术委员会投票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与罗素。
五、评论界对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获诺贝尔奖的反应:
1950年11月10日,当罗素得悉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时,他正在普林斯顿大学准备作题为“心和物”的演讲,在座的听众中有许多知名学者,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时罗素评论说:“我很高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已经获得两次最高荣誉之一,另一次是大不列颠帝国荣誉勋章。”
在某种意义上,罗素不得不和威廉·福克纳分享人们的注意。由于1949年授奖延期,福克纳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通知和罗素同时发出。而且195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五十周年纪念年,瑞典文学院选择了一个从未发表过一首诗或一部文学作品的作家,通过把诺贝尔的信念等同于罗素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来表示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纪念。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却是作为一个数学家而闻名于世的,尽管这有点明显的奇特,但瑞典文学院对罗素和福克纳的选择却获得了好评。《纽约时报》(1950年11月11日)的社论称福克纳和罗素是奇特的“诺贝尔伙伴”,但罗素是一个理应获奖的“思想真正开明的人”,他的《西方哲学史》是“极富魅力的”著作。《时代》杂志的评论认为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并指出:“他有时敏锐地但又很多地论述了道德、政治、中国、婚姻、原子、布尔什维主义和世界政治。”
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是轻而易举的,这不仅是由于他的自由主义,还由于他作为文体家的特殊声望,他把他的非专门化的著作表述成适合于一般有思想、理解力强的读者,而不是为脱离实际的教士们写的。奥尔德斯·赫克斯利赞扬罗素避免了“风格上的抑制作用”——不是以无法理解的僧侣式的文体来表达他晦涩的思想。
罗素获奖的消息给他带来很高的声望,使他能在1950年11月继续他的巡回演讲。继普林斯顿之后,他又去了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吸引了大批听众。朱丽叶·迈德洛克这位精通文学的经纪人被选为向导,带着罗素环绕纽约城旅行。报道说,“一路上人们里三层外四层地站在街道两旁,希望奇迹发生,使自己能挤进去,或者至少能听到他口叼烟斗说话的声音,或者一睹罗素爵士的风采”。
© Javier Hirschfeld/Getty Images
利维坦按:
由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很难就分手/复合得出一个普适性的分析结论。不过,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的确使得现今伴侣的分手多了一重难度:彼此的反复拉黑就能说明这一点。这是技术成就的反复,虽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物理距离上的反复。
我也无法给出适用于每个人的建议,我甚至觉得这种建议是不存在的——唯一可以思考的问题或许是,分手遭受的痛苦,或者说痛苦本身,并非是需要回避的,相反,彻底感受到痛苦,才是人生的部分要义。
歌单陆续更新中
在虾米、网易云、QQ音乐上搜索
利维坦歌单 即可获取
扬尼斯(Yannes)对乔治(George)说分手时,泪流满面。这位28岁的香港姑娘沿着大道慢慢走回了家,既如释重负,又心碎不已。
短短两个月内,他们已经分手了三次。这次,扬尼斯说没有回头路了。
扬尼斯说,前两次分手时,“我很想他,脑袋里满是我们快乐的回忆。”对幸福时光的怀念很快占据了上风,“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复合。然而我们一开始就不是一路人,这点从来没有改变过。我已经在所有社交媒体上删除了他,我知道我们再也不会在一起了。”
想重燃旧情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曾经有过一段断断续续的恋情,而二分之一的人在分手后会继续当对方的性伴侣。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1475-6811200901208x)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24753/)
即使双方定下山盟海誓,感情也未必一直稳定。 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居情侣和五分之一的已婚夫妇都经历过分分合合。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265407513501987)
这种现象催生了无数的歌曲、小说、戏剧、真人秀和**——可能人们就是特别喜欢分手后又复合。 但我们为何总想修复破碎的感情?
第一次分手时,人们往往会进入金赛研究所神经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所说的“ 抵抗期 ”,在此期间,被分手的人会沉迷于赢回对方的心。
费舍尔和科学家们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扫描了15名刚被分手的人的大脑。当他们看见前任的照片时,与得失、渴望、情绪控制、恋爱及依恋有关的脑区域都被激活了。
(journalsphysiologyorg/doi/full/101152/jn007842009)
费舍尔说:“被分手后,你不会收回爱; 事实上,你可能会更爱对方,因为与成瘾有关的脑区域变得活跃了。 ”
费舍尔说, 被分手者的多巴胺和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会升高,因而会倍感压力,迫切渴望求助。 她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受挫吸引”。在情绪高涨的时候,那些被抛弃的人会用戏剧性的姿态企图赢回前任的心。
(wwwhelenfishercom/downloads/articles/03dumpedpdf)
© BrightSide
无论男女,被分手后,大脑的伏隔核都处于活跃状态,该区域主要与“成瘾性”相关。费舍尔的受试者对前任心怀执念,渴望与其重修旧好。
费舍尔补充道:“何为分离焦虑?举个例子:把小狗从妈妈身边带走,让它单独待在厨房里,它就会团团转、吠叫、呜咽。 那些分分合合N次的情侣仍然对对方的化学物质上瘾,所以无法彻底分手,直到这种(瘾)消失,才能相忘于江湖。 ”
人脑中的化学反应也一样,由于一系列的行为学原因,人们会主动让注定失败的恋情重新开始。分手后和新对象约会,可以加快忘记旧人的速度,降低重修旧好的可能性。 要是双方分手后都另寻新欢,那将前任抛掷脑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德克萨斯大学的教授雷内·戴利(Rene Dailey)致力于研究分分合合的感情,他表示, 未完结感会诱使人们渴求复合。
不良的分手行为存在已久,不过最近人们才开始给它们命名,“玩消失”就是其中一个表述。© Javier Hirschfeld/Getty Images
戴利说,“情侣在分手期间可能依然感觉彼此相连或深爱对方,只是无法解决重重矛盾。如果分手不够果断,人们就可能认为自己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然后寻求复合。”
戴利还补充道,某些心理学领域中广为流行、媒体广为报道以解释约会匹配度的依恋理论,并不能解释情侣为何会和解。
依恋理论认为,看护人的行为会决定孩子成年后的依恋类型——其中包括 安全型 、 焦虑型 或 回避型 。 安全型依恋代表情感交流比较健康,而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会怀疑自我价值,总是竭尽所能以求恢复亲密关系。第三类人是回避型依恋者,他们拒绝建立情感联系,防御性强,借回避亲密关系实现自立。
根据该理论,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会彼此吸引,很难一刀两断。 但实际研究似乎并不支持该理论。
戴利说:“我们发现分分合合和一刀两断的情侣在焦虑及回避程度上的差异极小,依恋类型与情感质量也没什么关系。尽管依恋理论似乎可以合理解释某些现象,但我们还没有加以证实。”
就像扬尼斯一样, 念旧 和 孤独感 的确会促使人们原谅前任。 肯塔基大学专攻性健康研究的教授克里斯汀·马克(Kristen Mark)说:“孤独感、怀念过去的美好、因分手而怅然若失通常会令人们渴望复合,即使前任对他们并不好。和现任关系不好时,人们通常会开始怀念前任。”
害怕单身的人更渴望与前任重归于好。© Javier Hirschfeld/Getty Images
害怕单身的人更渴望回到前任身边,这或许可以解释扬尼斯的种种举动。她说,在新冠病毒爆发期间,因为太孤独,她联系了前任,并试图修复关系。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py12222)
社交媒体可能会加剧单身人士的孤独感,因为他们更容易在上面看见前任的动态。 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的精神病学副教授盖尔·萨尔察(Gail Saltz)表示,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孤独的愿望会促使人们回到前任的怀抱。
萨尔察说:“Facebook和其它社交媒体能帮人们找到老情人,并把他们撮合到一起。我们倾向以更乐观的态度看待过去的恋情,忘记了人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社交媒体让分手变得更加困难,视奸前任的动态不是有益健康的行为。”
迈阿密大学研究情感哲学的教授贝利特·布罗加德(Berit Brogaard)著有《论浪漫》( On Romance )一书,他表示, 社交媒体会让分手变得更难, 千禧一代 (编者注: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000年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 和Z世代 (编者注: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00年代中叶出生的人) 可能更容易被负面分手行为影响,而这一现象或许并不令人惊讶。
布罗加德说:“不良分手行为存在的时间和浪漫的爱情一样长久,因为过于常见,人们甚至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命名——譬如 ‘玩消失’ 、 ‘失踪人口回归’ (译者注:指分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出现,装作无事发生并开始聊骚对方)、 ‘养备胎’ 、 ‘搞暧昧’、‘在轨’ (译者注:指突然与对方切断所有直接的联系,但仍会在社交媒体上暗搓搓视奸,偶尔会互动,想让对方留在自己的轨道上)和 ‘诈尸’ (译者注:指消失了N久,当对方开始“祭奠”他时,又突然出现,并企图介入对方的生活)。”
布罗加德补充道:年轻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比年长的千禧一代更容易焦虑、抑郁,更迫切需要社会的认可,因而更容易和前任藕断丝连。
如果千禧一代和Z世代一生下来就有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他们多半会在网上寻找解决感情问题的方法。 2018年,美国的情感导师们创造了10多亿美元的产业价值,针对失恋人群的利基市场逐渐成型。 如今,情感大师们纷纷拍着胸脯,承诺会让客户们走出情伤或重燃旧情。许多人会在博客、YouTube和播客上提供感情技巧与策略,其浏览量可高达数百万。
不管你是否想复合,分手后保持距离都是件好事。© Javier Hirschfeld/Alamy
在诸多广为流行的策略中,“不接触原则”(从30天到60天不等,有些人甚至认为应该无限期不接触)比较常见。 人们应该在这段时间内提升自己。很多导师建议人们过段时间再给前任发发短信,回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并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变化。
神经学家及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认为“不接触原则”是有益的。她说, 有证据显示远离致瘾物质90天以上能有效避免再次上瘾。但这一原则能否解决情感问题呢?
(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30395/)
费舍尔说:“快速治愈情伤的方法与戒瘾的方法类似——你要收起前任的东西,不看他们的社交媒体,也不和他们联系。”
布罗加德还说这一原则“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愤怒、背叛等情绪的强烈程度往往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减弱。
年近30的香港女孩莉莲(Lilian)也失恋了,和前男友分手没几天,她就开始上网寻找复合的方法。不经意间,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某个约会教练的视频。
莉莲说那位教练传授了一些与前任保持距离并重新吸引对方的技巧。“远离前任后,我开始感到安心,但焦虑程度也更强烈了。教练建议我等30天再和前男友联系,而且下次见面时要光鲜亮丽,以更好的姿态示人。但我根本忍不了那么久。”
尽管这些教练或许可以及时缓解失恋后的痛苦,但从科学角度而言,他们的建议可能并不靠谱。布罗加德说: “分手教练往往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神经科学、心理学、认知学、哲学或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所谓的情感大师常常会建议人们以崭新的形象约见前任。© Javier Hirschfeld/Getty Images
布罗加德还说某些人甚至会抄袭专业人士的意见,但他们无法核实信息的真假。
“ 他们可能比专业的治疗师更贵,但却未必能提出专业的意见,购买他们的课程可能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他们的书可能更便宜,但没有经历过同行评审,且大部分内容其实毫无用处。 ”
专家们仍然对这个几乎没有监管的行业持保留态度。戴利赞同布罗加德的观点,认为很多教练“没有提建议的资质”,萨尔察也觉得该产业“不规范”。
萨尔察说:“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称教练。所以我必须秉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这个人究竟接受过多长时间、多大强度、什么层次的专业培训?要知道几天或几次周末的培训班可培养不出治疗师。谁培训了他们?进行了哪类培训?”
布罗加德建议 失恋的人多在谷歌学术上读读有关分手与恋爱的文献,而不是把钱花在情感大师身上。她建议人们不要花太多时间及精力去赢回前任的心。
“如果你非要复合,不如想一想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他们说,复合其实不需要什么“诀窍”,诚心诚意地讨论分手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费舍尔说,那些被前任拒绝的人,起码在“抵抗期”后,会进入“退缩/绝望期”,进而最终接受现实、放下心结、获得成长。
她总结道:“ 你会经历强烈的痛苦与焦虑,但最终也会释然。你永远不会忘记甩了你的人,但你也会向前看,爱上下一个人。 ”
文/Chermaine Lee
译/antusen
校对/boomchacha
原文/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00608-why-is-it-so-hard-to-forgive-an-ex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antusen在利维坦发布
投稿邮箱: wumiaotrends@163com
心理学简报|品质原创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一个人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爱一个人需要目的吗?
在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动物里,只有一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会“谈恋爱”[1]。人类作为地球上最会谈情说爱的动物,似乎并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相爱,也不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如果爱是有目的的,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能够解释清楚爱的目的到底为是了什么。但哲学家们在过去近三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过追问“爱情”的意义,心理学家们也从六十年前开始逐渐将“爱情”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课题进行解析。
因此,为了概述目前人类对于爱情的认识,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在查阅了一系列文献后,基于现有的研究和理论,追根溯源总结出了四大主流爱情观,按照理论提出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心理学知识解析整理出了一份 关于“爱情观”的综述 ,与各位读者分享。
(本文共计三千余字,阅读时间预计约6分钟)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爱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图源:网络。
“灵魂伴侣”是使我们心思、情感、意志变得完整的另一半柏拉图(Plato)应该算得上是谈论爱情的哲学鼻祖了。他在公元前385年的《会饮篇》中记录了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酒宴中讲述的故事[2]:
“人类本来长着四条腿、四只胳膊和一个有着两张脸的头颅,但宇宙之神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因此把人分成了两半,迫使人类穷尽生命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在一生中,为了使得自己达到完满,人的其中一半总是在寻觅另一半,也就是在寻找“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是自己缺失的另一半。作品:Adam Martinakis
这里提到的“灵魂伴侣”被后世奉为“精神恋”,被人们认为是追求“灵”和“魂”的合一,是心思、情感、意志的相融与一致。这种建立在肉欲之上的精神恋爱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同样,在当年的酒宴上,柏拉图也被阿里斯托芬关于“灵魂伴侣”的故事所打动,并从这个故事里提炼出了关于爱情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 爱一个人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更深入地说, 爱是为了自己的完整性 ,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换句话说, 爱为了自我实现 。
爱是为了自我实现爱一个人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 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 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 。
叔本华(1788-1860年):爱是为了“骗”我们生小孩
叔本华(1788-1860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维系种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 家族生殖意志论 。他认为 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叔本华认为爱情的 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 ,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3]。
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曾这样写道: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叔本华认为, 爱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性欲,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种族,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未出世的儿女着想 。所谓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够在肉体、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弥补和适应;白头偕老的婚姻需要双方在性爱的基础上加上 “性向一致”的友情 ,这种“友情”与“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产生的感情,双方以最贴切的心情相互慰藉,这是在性欲得到满足且激情消失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和融合[3]。
激情转瞬即逝是因为负向驱动激增爱情的幻觉“转头空”。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提到的爱情“转头空”的观点可以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 情绪相对历程论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来解释。Richard Solomon认为情绪(包括爱情的激情)是受两个对立驱动过程共同产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激情由 正向驱动 (positive drive)与 负向驱动 (Negative drive)组成,当激情高涨时是正向驱动激增的过程;当正向驱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激情到达顶峰;激情过了高峰体验后,正向驱动趋于平稳,负向驱动将迅速陡增。所以激情过了最火热的感觉后,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空虚、失落的负面情绪[4]。
Richard Solomon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正负的情绪驱动,但叔本华将这样的情感反差归结为种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罗素(1872-1970年):爱是为了解除孤寂
罗素(1872-1970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1929年出版了专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并因此书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认为人之所以恋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欲望[5]。在罗素的观点里,他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狂喜,如果没有爱情里的激情体验哪怕满足了性需求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满意[5]。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罗素曾在他的自传《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爱是为了解除每个人本性里的孤独。作品:Adam Martinakis
罗素认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残酷会让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人渴望解除这种孤寂感,于是“爱”就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亲密且温暖的感觉让人能够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从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5]。
波伏瓦(1908-1986年):爱是为了让我们超越自己
波伏瓦(1908-1986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认为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这使得人生充满意义。
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波伏瓦是著名的女权运动理论家和创始人,她认为传统的爱情太让人沉沦以至于失去自我,依附于恋人会让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 波伏瓦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类似于伟大友谊一般 ,爱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对方以帮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从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终能携手同行创造出丰富精彩的人生。
友伴式爱情才是最长久的爱情波伏瓦提出的新型恋爱模式与顶级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爱情”殊途同归。在Robert Sternberg的经典爱情理论“爱情三因论”中,提到了爱情的其中一个类型是“友伴式爱情”,是指:激情强度较弱,但亲密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一种爱情模式,这种爱情被认为是长久、幸福婚姻的模式[6]。
爱人如友伴一般相互用“爱”支持,超越自我,活出更好的人生。作品:Adam Martinakis
Robert Sternberg虽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著名爱情理论,但他并没有研究过爱一个人的目的,为什么会存在“友伴式爱情”。波伏瓦的观点或许解答了这一疑问,长久幸福地爱一个人,或许是为了超越我们自己,让双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写在最后: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虽然还是很难明白我们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但因为爱情,我们还是会走在无人小路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遮不住的微笑,会在想到恋人时像触电一样心里又麻又痒,也会因为“爱别离”而痛饮泪水,因为“求不得”而顾影自怜。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无论爱是一杯甜腻的马提尼还是苦涩的比特酒,每一次举杯,我们都毫不客气地畅饮,直到醉来不省人事,醒来后的好几天都闻不得酒香。但关于举杯,我们就喜欢听杯子碰到一起发出“梦破碎的声音”。
人的一生就是在与种种异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有可能是丧失自己,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高度将自己找回:爱可以让人失去自己,但也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爱让人迷失,但也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爱让人幼稚,但也让人成熟,那些本应在暮年才能听懂的歌也会突然在不经意间顿悟;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选择。作品:Adam Martinakis
无论“爱”是沉醉之美,还是清醒之痛,“爱”都因为太过美好而让人重蹈覆辙。最后,就以罗素的话作为结尾吧,“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参考文献:
[1] Fisher, H E, Aron, A, & Brown, L L (2006)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1(1476), 2173–2186
[2]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3] [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M] 李成铭等译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
[4]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5] Russell, B (1972) 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6]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审稿 | 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审稿人)
姓名:李鸣
性别:男
百合网ID:62201387
34岁 香港
身高:185cm
恋爱类型:哲学家型
知性特质的哲学家型(INFP):内向(I)+直觉(N)+情感(F)+知觉(P)
主要特征:
喜欢艺术、哲学和心理学,对于自己的生命有使命感;
很敏感同时也很理想化;
通常很随和,除非他们的价值被侵犯;
倾向于对他们喜爱的人有很高的期待。
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最完美的所在:安静、平和与善良。”
男哲学家型的匹配类型:哲学家型、作家型
女哲学家型的匹配类型:哲学家型、作家型、教师型、记者型
泰利斯(约前624—前547)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出身于米利都的名门望族。据说他最早研究天文学,曾预言过公元前585年5月25日的一次日食。
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是米利都学派的奠基人泰勒斯,他第一次用非神话的形式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或原始要素是什么的哲学问题,并用有形的、具体的东西——“水”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泰利斯:" 你们知道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是水!根据我们的经验,水有着滋养万物的作用,大地及其以上的万物油水生成之后,水仍然作用于万物,水推动万物的力量叫做“湿气”,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无处不在,水的晃动甚至于引起地震!
2 泰利斯的亲戚兼学生阿那克西曼德 (前610-前546),据说他是绘出第一张地图的人,制造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的人"
他说:“一个我不敢苟同我老师的水本原说,我觉得世界万物不能归结为一样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能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在水、火、土、气中的任何一样都不能生成世界万物,因为它们可以互相转化。我认为,世界的本原应该是介乎这几种物质之间的中介,它比火和气浓厚但又比其它东西稀薄。我们可以称呼其为“无定”。 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是生成,万物复归于无定的过程是消亡。有消亡必定有生成,两者构成了世界的运动。"
3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公元前570年 - 前526年),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继承了前两位泰利都学派哲学家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学家
他说:”:“老师所说的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是荒谬的,这个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气。气的凝聚疏散形成了整个世界。但气处于平稳的时候,不被人们所见,但却热、冷、潮湿等状态,当它再稀疏的时候就形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