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子路“行诈”

为何说子路“行诈”,第1张

《论语》学习之901202

原文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大意夫子病情稍有缓和后,得知子路安排弟子们做家臣的事,说道:“子路啊,你伪诈行事,绝非始于今日,真可谓是‘由’(指子路)来已久了!我现在本来就卸职了,是不可以再拥有家臣的,而你却擅自让弟子们充当我的家臣。我这是欺骗谁呢?难道我还能、我还敢欺骗老天爷吗?”

思考之三 孔子为什么会对子路严厉批评?从中你读出了圣人怎样的内心 ?

成语“由来已久”指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书上说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我看出自《论语》的本章夫子所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就是说子路欺骗自己、欺骗世人已经很久了。这可谓是非常严厉地批评了。

那 孔子为什么会对子路严厉批评 ?因为,子路“欺诈”的这个事情是“无臣而为有臣”, 就是不符合礼制 。

我们知道: 礼制的设计 ,第一是要节制而适度地表达情感;第二是要符合身份,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丧礼更是人生大事,死者为大,丧礼这么大的事情更要符合礼的规范。孔子一生批评非常多人的僭越,逾越了自己的身份。就社会秩序来说,这个僭越就是动乱的根源;就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是何等严重的大事。

子路的这个“诈”,用我们的讲法叫做 好心做坏事 。可是孔子从礼的制定的根本,更深切地去教导子路以及所有的弟子,当我们的行为不符合礼制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种欺骗的行为。 欺骗了谁呢? 欺骗了世人,欺骗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子路还欺骗了孔子老师,最后还欺骗了天。“天”就是天道,天地间最圆满的这个“道”,世间的运行规则。说欺骗了天,那就是最糟糕的事情。

从 孔子 对子路的 严厉批评 中,我们可以 看 出圣人的内心是在对礼的坚守。 子路这样被情感所蒙蔽而没有深刻去体会 老师 平常对于礼的教导 、 教诲以及悖理乱分 所 造成个人修养以及社会秩序的严重后果 。

思考之四 孔子对子路的严厉批评说明了什么?

第一,说明孔子对诚实做人原则的坚守。孔子虽然曾经担任过鲁国大夫,但此时已不在位,没有家臣,也不能享受当时大夫去世,丧礼由家臣办理的礼节。子路想把老师的丧事办得隆重又风光,就让孔子的弟子们作家臣为孔子治丧,所以是“无臣而为有臣”。孔子病情好转后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批评子路不应该“行诈”。第二,说明孔子对礼的坚守。子路的本意,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虽是好意,但行诈却背离了仁心。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篇》),一个人如果背离了仁心,要那个形式上的礼仪还有什么用?从孔子对待自己丧礼的态度,可以看到他对礼的坚守;从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中,也可以看到他“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篇》)的态度。(贾陆英老师语)

思考之五 面对抉择,我们要遵从礼制,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什么 ?

看今天社会上的丧礼,也会看到非常多不合礼制的作为,《子张篇》中子游说“丧致乎哀而已矣”,《孝经》中孔子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可现实社会中,大操大办者有之,借机敛财者有之,更有甚者,请别人来哭丧,花钱请人披麻戴孝者也有之。这些一方面看起来非常唐突荒谬,另一方面是完全不符合礼制的。

所以,我觉得在我们面对这些要做出抉择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符合礼制规定,符合村规民约,符合政府要求,其次再考虑自己的情感,在不违背礼的规定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己的情感。

本章,孔子透过教导子路,也教导了其他弟子,更教导了千百年后的我们。学经典,就要学会做出适宜正确的抉择,而不被情感所蒙蔽,好心做坏事。

  子路在孔子自卫返鲁时,跟著夫子回到了鲁国,并曾在季孙氏那里做事。三年后,他又受邀回到了卫国,做了大夫孔文子私邑蒲地的长官,即蒲大夫。不久,孔文子病死,其子孔悝继承父职为执政。孔悝之母孔姬是蒯聩的姐姐、卫出公的姑姑,蒯聩在孔姬等人的帮助下,回到都城,强迫孔悝与之结盟,并劫持著孔悝登上高台,进攻卫出公。孔悝的家宰栾宁见政局有变,派人通知了驻守在孔悝采邑平阳(今河南滑县东南)的子路。子路急忙赶往国都帝丘救难。

  赶到帝丘时,子路正好遇到另一位孔门弟子、为卫大夫的高柴(字子羔)由城内逃出,因卫国大乱而准备归鲁。子路没有听从高柴的劝阻,说:“接受人家的俸禄,就要救人于灾难!”

  子路冲入城中,攻到孔悝被围困的台下,与蒯聩手下两位猛士战在一起。结果,子路寡不敌众,交战中被戈击断了帽带。子路看情势已无脱身的可能,从容地捡起帽子,说:“君子死,冠不免。”在系帽带时,子路被对手杀死,随即被一拥而上的蒯聩党徒剁为肉酱。

  这是发生在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冬天的一件悲壮的牺牲。当时,子路已是一位63岁的老者。

  当听说卫国发生政变时,对弟子十分了解的孔子忧郁地说:“高柴一定会逃回来,而子路一定会遭死难的。”果然,几天后,高柴回来了,同时也传来了子路被杀的凶信。这次,孔子悲恸万分,哭于中庭,口中喊著:“啊呀,这是上天要断了我的命啊!”他听使者说到子路被剁成了肉酱,立刻叫人把家中准备食用的肉酱倒掉。

  与孔子最亲密的学生兼朋友就这样在乱战中倒下。

  子路,初识他,我认为他是一个鲁莽的大老粗,是孔子的礼乐之法制约着他。的确他是处处显示着他的鲁莽,但还有他的率真,他的豪气。陈蔡之困之中,子路质疑孔子的学说,虽然是莽撞,但正是他的直,使孔子感叹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是他的直率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并且子路也是有儒者的风范的。看到孔子去拜访卫出公的夫人,子路很是生气,急的孔子赌咒说自己的清白。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路也犯了错,可在错误中我们看到的是君子的失误。子路唯一的姐姐去世了,子路非常伤心,一连好几天哭泣,还没有把他姐姐安葬。孔子知道了很生气,责备子路。子路伤心的说:“姐姐死了,我在这世上再也没有亲人了。”正是因为子路有血有肉的情感,使他犯了错。子路或许天性是一个莽夫,可后天的教化是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子路对待荷蓧丈人的嘲讽,没有生气,反而是尊敬老者,恭敬地站着。子路对待嘲笑孔子的守城人,没有动粗,而是先回去告诉了孔子。

  子路,孔子曾预言他不得其死的下场。可是在这个悲壮的故事中,我分明地看见了一个有责任心的老者,一个勇武的战士,一个有气血的儒者。

  看见子路,再看看明哲保身的那个孔门弟子。我没有资格评论谁对谁错。但于我来说,子路,至少是没有做错。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篇文章选自《论语》,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善于引导学生,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认为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全文一共有九处关于孔子的言行,其中有四处体现他的教学理念,我们逐一解析:

第一处:子曰,151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我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也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个人有人了解你们,国君,懂得你们的才华,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呢?孔子 使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了同学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如果想实现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提前设置教学环境,那么,如何设置教学环境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设置法,可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那么如何设置问题呢?可以从文章的中心来说,比如再讲归有光的向姐轩轾时,作者说有多可喜,亦有多可悲,让学生找出可喜的事件和可悲的事件,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提纲挈领,梳理了文本的思路,赏析试卷的同时,作者的情感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在家李密的陈情表是,抓住题目中的情这个字,让学生熟读文本,来分析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情?既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你同学们聊,理解作者写的孝情和忠情。

第二,把握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经历,才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在讲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先让学生中了解时代背,当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夏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中号有猎物生涩,大兴土木不离曹政,作者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秦王统治的穷奢极欲,借古讽今,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那时代背景才会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我文章的主旨,在讲苏轼的赤壁赋是,可以对苏轼的生平做一简单的介绍,乌台诗案对他的打击,是因为台台是案被贬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实实则等于同军,苏轼内心愤慨不平,政治上彷徨失意,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苏轼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得到解脱,字号东和居士在这一时期写了大量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有定风波还有石钟山记。时代特点,了解人物生平几乎是每一篇新手,可要做的工作。

就是名言警句入手。都能详的名言警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从而感知人物形象。在江西李白的作品时,可以列举几首耳熟能详的作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赠汪伦,你诗歌的特点感知豪放的诗风。从别人对他评价的诗句入手杜甫评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和思不群两个字概括了李白的李白作品的风格和李白的性格特点。屈原的离骚是,指南录后序,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二处天子哂之。我团莽撞的走路,说完自己的违章理想是,孔子没有立即点评,而是稍微笑了一下,给我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说师生互动时,对于回答问题不好的学生,老师也不要急于作出点评,是不是也可以稍微缓一下?让其坐下,等到课后再与学生谈话,这样就会保全学生的尊严自尊,为学生保留面子,学生也必然心里感激,学生必然以后暗暗发力,暗暗努力,老师主动亲近学生,那么学生必然会受到感化给学生提供一个经济师的机会,那么慢慢的必然信其道。我班有两个学生没有做完作业,在课堂上作业点评时,我没有直呼其名,还是直接让他们到课下课吓到我办公室?我给他们说了下我的想法我说全班每位同学做的都很好,只有你们两个,你们两个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两位同学表示了很大的家感激并表示一定努力学习。过去很久他们两个人的作业再也没有出现做不完的情况。

第三处,曾晢日:“与三子不同也”,孔子说,这次说说自己的理想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畅所欲言吧!孔子孔子对学生的鼓励,面对与其他学生不同意见的曾皙,孔子鼓励他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我的启示是,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和超出标准答案的想法,要及时与给予鼓励,签个读者就会有1000个哈姆莱特,那么一个问题,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要鼓励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这必然也会激活课堂,一言堂变成,变成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共言堂。

第四处,三个学生的点评,对子路的点评很直接,李其言不让,直接批评此路不谦让,这是针对子路的武断鲁莽的脾气而说的,在评价子贡和周计划时,认可和赞美他们,总想他们的自信。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点评点评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进行因材施教。

自己的教学,好几个班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上完课之后,有时会大家抱怨,这个班级很沉闷,那个班级太活跃,每个班级的班风都不一样,那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应根据班班风不同而改变策略,这是从集体方面来说的,就每个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性格皮脾气或并性都是稍有不同的,自己是不是总是统一要求而无视他们的个性差异?这是我要审核思索的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只有深潜深潜教育之海,精耕细作,才能更好地体悟教育之精神,从承担育生之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2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