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重在写景,后两句重在抒情。诗句 劝君更进一杯酒 可以品读出诗中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着深深的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
秋瑾不仅是侠女,而且是才女。秋瑾爱国胜过爱己,这是她身上最亮的闪光点。
有离情别意,忧国忧民之心,强烈的爱国之心,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及舍身为国的决心
当时秋瑾前往石门徐寄尘家中,告知不久将举行起义,自己完全有可能牺牲,特来告别。同时又诉述革命经费欠缺,向徐商借军饷,徐寄尘当即倾囊相赠。在诗中,除了相互勉慰之外,秋瑾表现出一位女革命家在生死关头从容不迫的视死如归的气魄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所作的诗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下面是八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的教案,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作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品读词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由《岳阳楼记》最后一段朗读导入:
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2、背景简介:
3、释题:
“渔家傲”是什么
“秋思”这一题目提示了什么信息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2、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提出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衡阳雁去无留意”这句诗如何理解
2、“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
五、全班讨论,解决疑问
六、有感情地品读诗歌
今天咱们重新认识了范仲淹。在苍凉悲壮的情境里,作者用短短几句词写出了自己和许多的将士们思乡又忧国的矛盾心理,一位巍然的令人敬畏的文人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边塞的萧索中感受着将士们悲凉的心情,这就是诗词文化的魅力。
七、背诵诗歌
八、课堂小结: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九、课堂练习
《我站在铁索桥上》追忆了我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激烈战斗,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追昔惜今。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六年级语文 《我站在铁索桥上》精选教案 范文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精选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想想诗歌主要写了什么每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自由读课文,思考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画出相关 句子 ,批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学习第一节诗
1、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
(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诗句体会到什么呢(铁索桥的惊险)
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出示资料:泸定桥横在大渡河上,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 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当时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3、师:齐读第一节。(师生齐读)
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着二郎山的云雾和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
2、理解“强渡”的意思。
3、师:那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第2小节,找到相关的语句。(一根根铁索 密密的弹雨 敌人的火网 )
4、师:同学们,当时大渡河是我军北上的必经之路,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我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强渡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
出示飞夺泸定桥的资料及句子。(攀着、冒着、冲破等)
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具有英雄顽强,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师:面对着天险,英雄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
齐读第2小节。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
出示: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学习第三节诗
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年……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
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当年英勇奋勇的战斗情景,诗人的心情怎样呢(心潮汹涌激荡)
2、你是怎样理解“汹涌激荡”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诗人歌唱的是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怀着敬意背送自己喜欢的诗节。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感动。
五、:
1、师:长征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精选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 故事 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 事迹 。
★教学时间: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索桥的故事》,谁来 说说 你眼中的索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参观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二、预习探究:
预习提纲:
1了解泸定桥的有关资料。
2 俗话说:“睹物思人”,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合作交流:
1铁索桥有关的资料
2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板书课题,结合预习提纲,质疑解疑。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学生结合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
能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1) 指导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追昔惜今,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课后欣赏:
(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附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使学生感受 文章 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你听后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
师: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什么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 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什么意思
三、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四、讨论写法: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2小练笔:
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五、拓展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六: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3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精选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全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索桥的故事》了,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
3、介绍铁索桥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霁虹桥与摩崖石刻是千年西南丝绸古道上不可多得的两颗璀璨的 文化 瑰宝,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证和追述,揭示其悠久的历史面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地方历史研究还是当今文化产业打造都是有其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据考证,该桥为云、贵、川、藏、陕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也是全国最宽大的3座铁索桥之一,比四川泸定桥宽一半,且早200多年;承载重量仅次于贵州的盘江桥,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称为:“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100米,净宽 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全桥共用铁索链13根,其中9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4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20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2米,长5米,深6米,竖直埋置生铁桩8 根,另有长4米、直径20厘米的锚桩1根,横卧在铁桩后面,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学生结合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