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巨大的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有形的。后进者急起上进,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出现热情,敌视者转为友善,悲观者勇气倍增,常常都是因多情感的转变。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们说,爱是动情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教师要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教育,情从哪里来呢?
一、情从诚挚中来 诚挚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对待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诚心实意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投入,在他们面前毫无私心和假意,苦心孤诣地设计和创造教育条件,使学生顺利成长。对学生极端的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绝不马虎放纵,这样,学生会从中产生很深的感情,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生接受教育更加主动和自然。与这样的老师长期相处,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感染,也会对他人诚挚和友爱。
二、情从公正中来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系和非智力因系不相同,老师有时会有意无意表现出不公正,不一视同仁,不能公正地爱护每一个学生,使部分学生与老师的感情疏远。有的学生最后到了很难教育的地步,往往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他们感到老师不公正、有偏心,因此,他们就不会拿出真的情感对待老师。教师的任何不公正行为,都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他们的不满情绪。他们会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不关心他们,于是,可能产生三种后果:一是丧失信心,对老师和集体失去感情。二是产生逆反心理,三是兼而有之。所以教师一定要公正。当学生感到老师心地公正,不偏不倚,他们就会有一种平等感和尊严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他们还会从老师的公正处事中学会做人,并对老师产生尊敬之情,亲切之情。情从公正中来。教师对待学生,处理事情,任何情况下都要公平公正。
三、情从实事求是中来 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碰上各种复杂的矛盾,发现各具特长的学生。对待他们和他们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应把握住一条,那就是实事求是。一个人在评价别人时常常凭主观意断。教师也不例外,在处理自己比较熟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更容易主观。比如:对经常出差错的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素质太差;对经常迟到的学生,会认为他们每次迟到都没有正当理由;对后进生的进步或好的表现,总持怀疑态度;对学生中的争议,总认为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有理……教师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最容易伤害学生的感情,会使学生蔬远教师,有的甚至对老师耿耿于怀。
四、情从和谐中来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增强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教师付出多少爱,就会得到学生多少“情”。师生关系的建立,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既尊重教师又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
教师要从心底真正明白一个道理,靠“威严”和教训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说教不会让学生信服。教师不是因为“说”通了道理就通达到教育的效果,学生是否“听”得进才是主要的;教师不能靠板面孔让学生尊敬和信服,就能达到学生只有“心服”才能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学生形成和谐友爱的关系,要防止另外一种偏向,那就是不恰当地与学生亲昵,在学生面前随随便便,凡事不拿主意,或是不讲原则,这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不能产生真正的师生之情。
五、情从解决困难与化解矛盾中来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中比较复杂的矛盾,教师要有耐心,要更为体贴、关心,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在这过程中师生之情会油然而生,并能得到长久的保持。
应该提早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英语是一门语言,情感态度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初中英语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可能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然后产生共鸣。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否有较强的自信和意志力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和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而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则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是智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自信心都占据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受到约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参与分享成功的愉悦。
适时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从事何项活动,兴趣是永恒的动力,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英语,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不遗余力地学习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小学英语学习应与游戏、唱歌表演活动相结合,中学则应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
总之,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英语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控制和调节好自己在教学中的情绪,让学生从教师情绪中感受学习乐趣,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
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心里的承受能力弱,很容易在碰到升学、就业,乃至学校、家庭中不如意的事情时产生心理障碍。然而,由于以往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智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致使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抗挫能力弱化,性格优柔寡断,缺少见解和果断的处事能力,依赖性强,应变能力差。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有的惶惶不可终日,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离家出走,严重者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我们责无旁贷、迫在眉睫的任务。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理,是一种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情感。它是一种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心理现象。自尊心人皆有之,而儿童的自尊心又最娇嫩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力求做到:一、增强爱生情感,没有期望,没有受的教育,自 然是可能造就出自暴自弃的学生。二、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理,正确对待孩子自尊心的表露。三、尊重人格,提倡、平等,做到精诚、细心。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对后进生纪律特差生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别人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二、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信心才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有了信心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要讲实事求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时,已经开始认识自己,同时也十分注意别人特别是教师、家长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帮助学生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看到长处但不自负,认识短处决不自卑。特别是当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要耐心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教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二要敢干放手,充分信任学生。凡是学生自己能做或主动要求做的事,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动脑,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学生们往往做得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得多。 三、激发自强心 上进心是个人追求不断进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前进的动力。激发上进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有高度荣誉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出色,而正是这种愿望促使他们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二、教育学生正确对等表扬和批评。上进心强的学生总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有的学生听到表扬后,就得意洋洋起来,以为自己什么都好。有的学生最不爱听批评,受到批评后不是产生抵触情绪就是灰心丧气。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心理不成熟的体现。作为老师,我们要教育学生把别人表扬的话当作鞭策,当作新的起点。把别人的批评当作是忠告和帮助,要从错误中吸取知识,要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四、培养自立心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和创造能力,而这又是以学生的思考和解决的能力为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教育学生正视困难,不怕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生自己跨越障碍,吃些苦头,绞尽脑汁,在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真知,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以及社会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他(她)的优势,就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心;同时,也要认识到孩子存在的弱点、缺点,帮助他(她)不断克服缺点,磨砺自己的意志力。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大教师应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责任,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结合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心理素质。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大课堂,应多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磨练,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家校和社会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1世纪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而一流的人才必须具有一流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这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了人们不断的追求。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切实加强和作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重视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儿童健康心理的体现,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从以上四心入手,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就一定能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