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荷花的散文参考

描写荷花的散文参考,第1张

我偏偏不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喜欢这些高贵艳丽的花朵描写荷花的散文,我喜欢的是那纯洁的荷花。

篇一:描写荷花的散文

河套里的荷花又盛开了,我和家人去观荷。晚风拂面迎来阵阵清香,那一望无边的翠绿笼罩在金色的霞光中,绿水荫秀之中点缀许多红色。望着女儿前行的身影,她好似和那田田的叶子,在无边的绿色中融入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水儿潋滟,荷光耀眼,莲叶碧透,融在这淡淡的运河暮色中,恰似一幅清雅的画卷。

自古人们把荷花定论为“君子之花”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不由让我想起北宋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走近荷花,有单瓣的,有多瓣的;有粉色的,有纯白的,还有红色的。那淡雅的清香引得蜻蜓飞来飞去,伴有古往今来人们对荷憧憬之典雅。最美的那白中透红的单瓣荷花,亭亭玉立地如同一位美丽纯洁的少女。青春的萌动,莲风拂起,花儿被风吹得轻盈舞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流年美景仍在,回眸初恋,她面色微红,轻轻把头低下,那种万般娇媚使我情有独钟 。

荷花婀娜多姿,莲蓬也一样招我喜爱。女儿总是好奇,剥开青衣,数数莲蓬里头究竟藏了多少颗莲子,挖进心思去搜索莲蓬里藏着的秘密这又一次想起了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头写到:“予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虽说荷花柔弱随和,却也不失刚毅。残荷随暮鼓声声,这已凋谢的荷花,寄托在荷叶边缘,褐黄中的渐渐枯萎,残存在水面上,一复一年,径却还是挺拔,一根独立,巍然耸立,让观荷的我泻入沉思 。蓦然间,我发现一对相互搀扶的老人,再放眼看荷,崇敬之心便油然而生了。

荷花,开的悠闲自得,生活中的繁琐喧闹似乎与它没有什么瓜葛。就算露珠哪怕再晶莹再可爱,毕竟是身外物,且让它在荷叶上滚落,回归大自然。愈是没有负荷没有包袱,愈是活的轻松自在,荷花绽开得逍遥、飘逸。不是吗?

是的,荷花出于淤泥,却独善其身,反而给人们留下了“清水出芙蓉的美誉。又以荷喻人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我想,不爱荷花的人,大概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了吧!

看妻,我嫣然一笑,心便真的融进了这一片莲风荷韵河池中。

篇二:描写荷花的散文

好不容易从市郊,挤公交、拼车、打的,才来到了西子湖畔。

久违的西湖,我们来了,从千里迢迢的鄂西山区来了!

“西湖——你早!”

“西湖——你好!”

我在心里暗暗地想。

西湖湖畔,沿岸杨柳依依,桂花飘香,游人如织,赏景的、拍照的,情侣们勾肩搭背,小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左摇右晃,顽皮的挤眉弄眼,时不时还扮个鬼脸。

尤其是我那孙孙,跟着我们,我们按平常的步履前行,不快也不慢,可对于这小家伙来说,却要屁颠屁颠地一路跟着小跑,热气盖过了他的头顶,额角上,小脸颊上的汗珠子全渗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栩栩生辉,多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滑动,在滚落。

白公长堤左边是宽广浩瀚的一汪碧水,几只游船画舫,划开清楞楞的湖水,画舫上的游客伫立艄头,举目四望,似乎要把远处金山寺的“雷峰夕照”尽收眼底;右边呈弯月形的湖水中,满是田田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挨挨挤挤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摆弄着自己绿裙,一只只金蕾似得高脚酒杯举起,相碰着,就像是纷纷前来赴一场盛大的宴席。那全开着的,半开半闭着的,还有刚打出的骨朵儿,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沿着长堤,我们一边走,一边尽情的欣赏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奇异的美丽风光。

如果这时随身带有画笔,我定要挥毫泼墨尽情挥洒。只可惜,随身没有画笔、宣纸,只得举起手机,迅速打开照相机,咔擦——咔擦摄下一幅幅珍贵的镜头,让她与我的记忆永存。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尽头,然后回转身折回来,还是那汪湖水,还是那片碧绿的荷叶,还是那只只朵朵绽开笑容的荷花,伴着阵阵花香袭来,我的心都醉了。

来到“曲院风荷”,我们走进八角亭内,依栏而坐被眼前廊柱上的金色对联给迷住了。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涧户云飞浸碧峰,鹭朋莺友宿林丛。朱栏牵梦入幽境,波润青盘花馥浓。”

廊亭外,是一方湖水,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剔透的莲花,,田田的碧叶上,托满晶莹、如玛瑙般的的水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荷花的颜色分为白色、粉色还有红色的,好看极了!有风的时候,荷花摇摇摆摆像是在跳舞。无风的时候,静立得如待嫁的闺女。上面还有小蜻蜓自由自在的飞着,好像在和我们一起看荷花,小鱼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在这一大片池塘里有一片荷花,其中有一朵最美丽。它的茎是碧绿色的,上面有很多墨绿色的斑点。荷花的花瓣有两层,外面的一层向四面展开,内部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的还没有成熟的莲蓬。花瓣的顶部是生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好像画家用一支画笔饱蘸了,分红从上往下有深入浅画出来的。而且一片花瓣都像一个大勺子。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像一个熟透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似伞状的荷叶,上面有许多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晶莹透亮的珍珠。多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着的水墨田园风景画。

望着这满园的美丽风景,不由得使我顿生眷念之情,进而对满园荷叶、荷花由衷的钦佩!

我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因为它舞姿优雅动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广泛具有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的人,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的自主的生活。

篇三:描写荷花的散文

大明湖的荷花虽然家住济南,但因为自己的心情太过于平静,很少走进济南的山,很少亲近济南的泉,也很少去感受湖里的云烟。近日,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忽然想风庸附雅,也去荷塘边走一走,看一看。于是,在立秋的那天,我走进了多年未曾谋面的大明湖。

“倒影摇青嶂,澄波映画楼”。走进大明湖,澄碧的水波荡漾着亭榭楼台,拂疏的花木清幽了幽径回廊,沿湖的垂柳摇曳着曲桥流水,荡波的小舟划破了佛山倒影,跳波的鱼儿跃起了海佑的神秘,掠水的鸢鸟飞出了名士的传奇。

那白如雪、红似霞的十顷荷花,穿越了秦汉的明月,依然“出淤泥而不染”,飞掠了六朝的时光,依旧“濯清涟而不妖”;她栉唐时风依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沐宋时雨依旧“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她承恩于风流皇帝的扇面之上,争渡于文人骚客的重重青盖之下,跃然于丹青妙手的水墨之中,演绎了生命的情愫,洋溢了华彩的诗章,滋润了每一颗钟爱清荷的心灵。

我没有来得及亲近岸边的绿柳,也没有在遐园里停留,径直穿过杨柳垂荫的铁翁祠,解下游船的缆绳,跳上泛湖的小舟,拔开缕缕柳丝,划向了荷丛深处。

清波翠盖的湖面上,满是田田的叶子,叶子高低层叠,大小不同,有的出水很高,如娇阳下撑起的绿色遮阳伞;有的出水很低,湖面上漂浮着的大大小小的玉盘;有的欲展还卷,犹如含羞的少女半遮着容颜;有的迎风招展,宛似临风的少男在不经意间挺直了腰板……在层层叠翠的叶子中间,一朵朵荷花挺立着粉色的嫣然:有的如出浴的红粉佳人,羞羞答答地躲在叶子的后面;有的调皮地歪着小脑袋,半露着妩媚的小脸,似乎在同我一道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一阵风儿吹过,但见绿叶迎风弄资,红荷穿破碧波,那吐艳的花瓣,弹出了嫩黄的蕊丝儿,仿佛在吐露着荷的语言,荷的芬芳,还有荷的清丽,荷的纯朴,荷的高洁,给人一种灵性的豁然。

我拔开缥缈的轻烟,泛舟于绿荷深处,那掠水的鸢鸟,忽隐忽现,划破了寂静的湖面;那穿梭的鱼儿,清闲散淡,嬉戏于玉立的清荷之边;那错落的荷叶,碧绿如染,扶摇在浩渺的湖波之上,招展着“掉拂荷珠碎却圆”的轻灵雅淡。映日的荷花,映衬着湖畔的绿柳,与佛山倒影一起,勾勒着一城的美景。

我采撷一只白荷,“惊起一滩鸥鹭”,采撷一只红荷,“紫荷香里听泉声”,在浓郁的荷香气息中,物我两忘,与碧水清荷融为了一体。

篇四:描写荷花的散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炎热的夏季,唯一能够给人们带来清凉的植物,那就当属荷花啦!夏天到了,不赏荷花就犹如到了洛阳不看牡丹。正巧银滩举办了荷花节,我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时机呢?于是,我们一家三口驱车来到了银滩观赏荷花。

为了近距离的与荷花接触,爸爸为我们租了一条小船。我们划着小船飘荡在碧波上之上,来感受千亩荷塘带给来的奇美和壮丽。船缓缓地行驶到了一朵雪白的荷花旁,我忙上前闻去,荷花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缕清香还夹杂着阵阵清凉。荷花外部的花冠每一片都很柔软,仿佛像是小姑娘那柔嫩的脸颊。而内部**的,雄蕊与雌蕊犹如是小蜜蜂的蜂巢,召唤者成群的蜜蜂来这里玩耍。而荷叶上那硕大的露珠,晶莹剔透,时而在荷叶上跳跃,时而在荷叶上打滚,像是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俗话说的好,红花衬绿叶。荷叶的嫩绿充满着生机与荷花的洁白高尚相结合在一起,更引人入胜。荷花是如此雪白美丽,可是它脚下的池水,却被淤泥染的浑浊不堪,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远远望去,荷花犹如一个个小篮子,你看,荷仙姑正提着它们向大家微笑致意呢?

荷花,不仅美丽,还浑身是宝。荷花可以供人欣赏,荷叶可以药用,莲子与莲藕可以食用。

我爱荷花的美,但更爱它清廉无私奉献的品质。

虽未生活在江南水乡,却对莲花情有独钟。因为莲花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涵义。

  虽对莲花知之不多,却由衷地赞美莲子。因为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沉睡千年,只要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它便绽葩吐蕊,叶绿花红。

  有水的地方多有莲花。盛夏时节,荷的枝枝绿茎,以其高贵挺拔的身姿,亭亭立于明镜般水面;如伞的绿叶上突兀出一片片如雪团似胭脂的莲花,那是一种奇特的粉红颜色,白中带粉,粉中透红。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叫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有莲花的地方必有莲子。就如同莲花开时尽情绽放一样,莲花凋谢时莲子便长成熟,可谓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此时的莲子朴实无华,一副谦谦君子的风范,紧紧坚守在黑而坚硬的外壳里,保护着那颗浓绿待发的莲心。

在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时节,也是荷花开得最繁盛的日子,擅长歌咏荷花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而清人朱彝尊眼里看到的景致却相反:“几阵凉颸翻白叶,连盘骤雨跳珠绿”。不管怎么说,荷花给予诗人的思考,远比它作为植物本身的意义要深邃;如若不然,人们怎么会将它作为清雅、纯洁的象征呢?!

池塘中,静静地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象是差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把水面盖的严严实实的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荧荧露珠,晨风送来了幽幽的荷香,风吹过,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不久后,花蕾钻出了污泥,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傲然屹立在枝头,有的藏在叶子底下,他们都耐心地等待着根的喂养,叶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花开了,翠绿的荷叶从中,一枝枝亭亭玉立,嫩鑫凝珠,清香阵阵的荷花,象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谢了,你以为她留下的只有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吗不是的,她留下的还有莲蓬

看啊,那莲蓬象一只盛满稀罕物的小碗,随着风儿轻轻摇动,似乎在象人们骄傲地炫耀自己

荷花不象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象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象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

我爱荷花,爱她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

关于荷花的美文:

太阳红着脸蛋,羞答答地朝着山的那边走去。月亮带着甜蜜的微笑,静静地从桂花树旁边走了过来。大地乏着一天的劳累,抽着酣香的气息,早早进入了梦的境界。萤火虫兴高采烈地舞着光环,不辞辛苦地在空中划着彩虹。夜,在微风的鼓动下,漫漫地退却了几份火气。 我久久地站立荷塘边,静静地观察着这夜色的美丽,俯视微风柔媚着荷的风情,尽情地享受着荷风送爽的凉意。放眼望去,娉娉婷婷的杆杆绿荷,远远近近、高高低底、曲曲折折,在月光的亲昵下,倒映在水的碧波里,仿佛要把白日里的疲劳浸泡过透彻,让一切的拂尘在碧波的涤荡中洗个干干净净,把绿的清香久久地溢放在这夜色里,散发在月光中。 没有什么比荷更能诠释自然。它安然地在夜色的抚媚下,沁心着月光的透视,折射出耀眼的光泽。随着风的摇动,虚幻中的梦已成为现实,那如痴如醉的身影更显得逍遥自在,随和谦祥。没有人在荣耀面前可以安稳下来,而荷做到了。荷从泥泞里走出来,在雨水和阳光的滋润、沐浴下,似少女般的袅娜,有着谦谦君子的风范。它宁静无邪、圣洁优雅,自有一种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潇洒,一种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一种不艳姿任何名利的超然! 没有一种植物像荷花这样在精神上被赋予圣洁的光环,在文化上被赋予深刻的内涵。在印度的著名典籍中,出自黑暗而在阳光下盛开的莲花,是精神之花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中国文人的个性。“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栏月明时,清香为谁发。”则是守节忠贞女子的高尚情操。 静静品来,荷花的香气便从古代诗人的笔端溢出。“绿荷摇艳接星津,扎扎兰 桡入白苹。应为落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此时此情,多想有点雨来!随着雨点声,即使无能心曲相和,那怕无解忧浇块垒之物,但坐荷听雨的感觉更会令人心醉。那嘈嘈切切的雨声,观流珠嗽玉的滴水,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自是一番怡人的景致。 家乡多荷。那如淑女般的藐条,带着羞涩的面容,说她是水的精灵,是水的点缀,是水的处子,也只能是一种臆想。月光下,荷碧绿如玉、残破如枯木,白练悬空,俯仰摇曳,天地间惟存一掬纯静透明的水,许多关于荷的传说和故事悄然地漫上心间,唯有这夜色、荷的沁香把人带至天人和一的心境。

莲花,你以求真慕美之意,怜爱济世之情,超然物外之神,优雅风情之态,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我收集了描写莲花的散文,欢迎阅读。

描写莲花的散文一

还不到莲花盛开的季节,我却有些按捺不住了。真的,好想去迎着高远的蓝天,乘着清爽的微风,漫步于十里荷塘岸边,领略那红荷翠叶的旖旎风光和浑然天成的朴拙野趣。

曾去过不少地方,观赏了无数的被荷叶莲花洋溢着的诗意与风情。尤其是江南水乡,因为有了圣洁的莲而显得清净、灵动,莲也因为有了连绵的水而增添了娇媚、神韵。

曾多次挑灯伏案,揣摩着历代诗人篇章中有关咏荷、颂莲的意境情趣。他们咏荷言志,借莲抒情,即使你不曾到过荷塘,也能从名篇佳句中体味到荷叶的姿容和莲花的飘香。

虽未生活在江南水乡,却对莲花情有独钟。因为莲花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涵义。

虽对莲花知之不多,却由衷地赞美莲子。因为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沉睡千年,只要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它便绽葩吐蕊,叶绿花红。

有水的地方多有莲花。盛夏时节,荷的枝枝绿茎,以其高贵挺拔的身姿,亭亭立于明镜般水面;如伞的绿叶上突兀出一片片如雪团似胭脂的莲花,那是一种奇特的粉红颜色,白中带粉,粉中透红。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叫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有莲花的地方必有莲子。就如同莲花开时尽情绽放一样,莲花凋谢时莲子便长成熟,可谓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此时的莲子朴实无华,一副谦谦君子的风范,紧紧坚守在黑而坚硬的外壳里,保护着那颗浓绿待发的莲心。

曾经有幸到杭州西湖一游,在孤山茶亭里,一边慢慢品茗,一边凭窗伫望。徐徐清风中,西湖里那绿装无语的团团莲叶,凌波微步,百态千姿。娇羞嫩艳的朵朵莲花,一片香浮,醇酣胸扉,的确让人赏心悦目。不由得让你咏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来。怪不得,千百年来,有那么多的骚人墨客竟然五体投地拜倒在那绿衣裙下,为之吟,为之咏,为之画。

以后不管再走到哪里,只要站在有荷的池塘边,就一定会情不自禁地与荷叶亲近,与莲花对话。每次都会发觉,这碧绿的荷,能让你曾经在浮躁中麻木了的心绪,在行云般的流水里慢慢地复苏,变得神清和气爽;还能让你曾经眼花缭乱的目光,一如那荷塘中游来游去的鱼儿,拥有了宁静和平缓。如果撑船划过莲蓬之间,你一定能感觉得到,此时的莲花就像一位让人爱、让人恋的美少女,清新无邪、圣洁优雅,蕴涵着一种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和妩媚,真的会让你回味无穷,也会让你藕断丝连。至于那荷风、那荷香、那烟雨绿荷染蓑笠的田园意趣,也只能在梦中去品了。

莲,是一部古老的童话,不仅让你感动不已,而且让你体会造物的艰辛和神奇。一粒出土的千余年前的莲子,竟然在现代温度和湿度的调控下,绽开了千秋的笑靥。

我无法想象这粒发育饱满、已经成熟了的莲子,就像是江南水乡里一位面色红润、体格健壮的村姑,正透着青春气息,刚刚与姐妹们沐浴了秦时明月,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被深埋湖底,沉睡在茫茫黑暗里,不见了天日。那粒莲子是否想过还能有机遇,再度发芽开花,实现自己的抱负呢?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它的那颗坚韧的饱含着爱的心是永远不会死的,一定会以那恒久的苦涩,涵养着不屈的底蕴和不灭的勇气。为着有朝一日能让生命展示出最美的姿态,它执拗的从不曾放弃过那近乎不见一线的希望,默默地用千年的漫漫长夜等待着亭亭于阳光之下那精彩的一瞬。

这清净的莲花也是佛的象征。莲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炎热就是烦恼,水则表示清凉。在烦恼的尘世间,莲花送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清凉境界,向世人展示的是清净的功德和清凉的智慧。所以,从烦恼中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的化身。他们是净土的圣人,无形无骸,显现于凡夫俗子面前,便是以人间所熟悉的形象来表现。我们所见到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是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在莲台之上,代表着清净和庄严的法身。

细细想来,人生亦如这莲。有的人像莲花一样出污不染,虽饱经风侵雨蚀,却始终亭亭而立;有的人如莲子一般历经磨难,虽难有出头之日,却始终坚强不屈。还有的人谦逊淳朴的犹如这团团荷叶,有一种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和不艳羡任何名利的超然,心甘情愿地用自己宽大的胸怀,衬托起莲花的美丽和娇艳。

茫茫天地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留存一掬荷塘般纯净的水,保持一颗莲花般纯洁的心,拥有一份莲子般不渝的情。

莲花,圣洁的花!惟其静美,今年盛夏时节,一定会再次游历荷塘,观赏莲花,给美好的生活增添无限的情趣。

描写莲花的散文二

偶尔会到植物园看荷花,如果是白天,赏荷的人总是把荷花池围得非常拥挤,生怕荷花立即就要谢去。

还有一些人到荷花池畔来写生,有的用画笔,有的用相机,希望能找到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一角,留下一个不会磨灭的影像,在荷花谢去之后,能回忆池畔夏日。

有一次遇见一群摄影协会的摄影爱好者,到了荷花池畔,训话一番,就地解散,然后我看见了胸前都背着几部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如着魔一般地对准池中的荷花猛按快门,有时还会传来一声吆喝,原来有一位摄影者发现一个好的角度,呼唤同伴来观看。霎时,十几位摄影的人全集中在那个角度,大雷雨一样地按下快门。

约摸半小时的时间,领队吹了一声哨子,摄影者才纷纷收起相机集合,每个人都对刚才的荷花摄影感到十分满意,脸上挂着微笑,移师到他们的下一站,再用镜头去侵蚀风景。

这时我吃惊地发现,池中的荷花如同经历一场恶梦,从恶梦中活转过来。就在刚才摄影者吵闹俗恶的摄影之时,荷花垂头低眉沉默不语地抗议,当摄影者离开后,荷花抬起头来,互相对话——谁说植物是无知无感的呢如果我们能以微细的心去体会,就会知道植物的欢迎或忧伤。

真是这样的,白天人多的时候,我感到荷花的生命之美受到了抑制,躁乱的人声使它们沉默了。一到夜晚,尤其是深夜,大部分人都走光,只留下三两对情侣,这时独自静静地坐在荷花池畔,就能听见众荷从沉寂的夜中喧哗起来,使一个无人的荷花池,比有人的荷花池还要热闹。

尤其是几处开着睡莲的地方,白日舒放的花颜,因为游客的吵闹累着了,纷纷闭上眼睛,轻轻睡去。睡着的睡莲比未睡的仿佛还要安静,包含着一些没有人理解的寂寞。

在睡莲池边、在荷花池畔,不论白日黑夜都有情侣在谈心,他们是以赏荷为名来互相欣赏对方的荷花开放,有时我看见了,情侣自己的心里就开着一个荷花池,在温柔时沉静,在激情时喧哗,始知道,荷花是开在池中,也开在心里。如果看见情侣在池畔争吵,就让人感觉他们的荷花已经开到秋天,即将留得残荷听雨声了。

夏天荷花盛开时,是美的。荷花未开时,何尝不美呢因为所有的落叶还带着嫩稚的青春。秋季的荷花,在落雨的风中,回忆自己一季的辉煌,也有沉静的美。到冬天的时候已经没有荷花,还看不看得见美呢当然!冬天的冷肃,让我们有期待的心。期待使我们看到未来之美。

一切都是美的,多好!

最真实的是,不管如何开谢,我们总知道开谢的是同一池荷。

看荷花开谢,与看荷畔的人,我总会想起禅宗的一则公案。有一位禅者来问智门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说:“莲花。”

禅者又问:“出水后如何”

智门说:“荷叶。”

——如果找到荷花真实的心,荷花开不开又有什么要紧我们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池荷花,比会欣赏外面的荷花重要得多。

在无风的午后,在落霞的黄昏,在云深不知处,在树密波澄的林间,乃至在十字街头的破布鞋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荷花的心。同样的,如果我们无知,即使终日赏荷,也会失去荷花之心。

这就是当我们能反观到明净的自性,就能“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就能在山高的林间,听微风吹动幽微的松树,远听,近闻,都是那样的好!

描写莲花的散文三

如莲的心事,静守在忘忧河畔。用虔诚的心,期盼着终有与你一夜相守的缘,哪怕在梦中。幽幽的呼唤君归来否!

------------诗韵华轩梦娃娃

为了今世与你续缘,我已在佛前跪求了五百年,哪怕佛只允我一次与你相见,不求长相厮守。你说,为了能够和我相见,已在菩提树下守候了五百年,日夜等候,如能一次相见,不求携手白头。

佛渡有缘人。今世红尘中的你,风流,狡颉,桀骜不驯,心性如魔。因与佛无缘,无人能约束你。只因遇见了我,便与佛结缘,唯我可渡你。佛说:“无爱无欲而成佛”。我不是你的佛,我贪恋红尘如何成佛所以,我是你的劫。而你却说:“你前世为莲,与我有前世缘,今世红尘,你为渡魔而来。我已在劫难逃!”

彼此的双眸碰触在邂逅的那一刻起,我就翻阅着前世写下的诗行中寻觅,你是否会是我为缘而轮回了几千年的那个人,你我曾经如何许下今生来世的约定,或许,也就在前世缘灭的那个午夜,在流星划过的一瞬间我们彼此为了今生相约而许下了愿。

我问佛,前世我出处哪里我是佛吗如是,佛可以爱上魔吗不求长相厮守,不求携手白头。佛无比慈祥,笑容如同海纳百川的水,深不见底。

佛说,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是念念为众生的人,众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佛。如魔眼中有你,心中有你,你便是他的心佛,是他认可的佛。不论佛还是魔,都逃不过缘,爱。生死相守是永远的幸福,十年渡,百年枕,那是千年的缘,你若爱,不求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吗

我爱,盼长相伴,携手双仙。哪怕前世祈求得来今世的相遇,会孕育着相守的甜蜜或是离别的痛苦,哪怕是花开在梦里,月隐于山中,我都会感谢月老,红线得牵。佛又说:“若爱,那就笑着面对,随心,随性,随缘。哪怕会有改变,也是一朵花开的时间。”

是否前世离别的那一天,我们都没有留得住时间,只能把爱封锁在心田,期待着来世再相恋。今生就算你是魔,就算世界忘记了永远,爱你的心永远不会改变,不管生命还要轮回多少圈。

一曲清幽的梵唱,唱响了残雪初融后的期盼,为了和你的再次重逢,我把思念的每一个角落铺满了花瓣,延绵辗转了千年,与柔柔的风儿一起等待你的拥抱。不再惧怕枯涩的花瓣一转身会是天涯,我都会心甘情愿。

“如我愿吧!红尘有爱。无论是魔,或是佛,虽不能祈求长相守共白头,只有一夜相依,我心也甘。”我说。那如花开般的声音悦耳动听,你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样惬意……

那一夜,风停了,雨住了,月儿隐了,星光淡了,忘忧河旁的柳树也睡了。唯有我和你,相拥着依立在忘忧河旁。忘忧河里,借助着淡淡的星光,折射出一朵青莲,安静的睡在宽大的莲叶上,洁白的花瓣幽幽的吐露着檀香,河水深处,长长的水草柔柔的飘荡着……

你的手,小心的捧起莲花,指尖划出令人痴迷的弧度,旋转在花瓣的边缘,花瓣与水草在你的抚摸之下柔弱的让人爱怜,仿佛万物世界都投入到了你的热情愤涨的血液里。那一刻,缕缕清香拂面,我听到花瓣在呻吟……

那一夜,莲花开了!佛,羞了!

描写莲花的散文四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花万朵。

莲花,你那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深扎淤泥的根,点、线、面巧妙组合的画,博得了世人的青睐。

莲花,你那窈窕淑女般的丰盈线条,纯洁清秀的美丽色彩,内质外形的完美统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你廉洁无暇、清丽纯真之魂的赞誉。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风生”──是对你怜爱平和、吉祥美好之意的褒奖。

莲花,你有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你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全盘托出,从花到叶、到籽、到根,可入菜肴,可作良药,通身是宝,整体奉献。

莲花,你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你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你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不沾污纳垢,照样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追求完美。污者管自污,莲花竟自洁。

莲花,你有独立不迁的鲜活个性。你不倚高枝,花开独朵;你端庄典雅,含蓄深沉;你豁然大度,光明磊落;你清新隽永,雅趣怡然;你璞玉浑金,自洁自爱;你亭亭玉立,别具一格。

莲花,你有友善宽厚的温柔情怀。你善良温厚,谦逊益群,携众而生,择善而从,欣然共处。你那藕断丝连的天然资质,象征着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你那清丽纯真的天然美质,代表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

莲花,你以奉献美的精髓,个性美的筋骨,自洁美的肌肤,仁爱美的内涵,描绘了一幅真善美的画卷。

莲花,你以求真慕美之意,怜爱济世之情,超然物外之神,优雅风情之态,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我歌颂你,赞美你,莲花!

我欣赏你,挚爱你,莲花!

 荷花不奢求浓艳,不遗憾平凡。当生命火花最炽热时,它微微含笑,给蓝天的画卷上点金涂丹。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描写荷花的哲理散文欣赏,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描写荷花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一:又是一年荷花开

 作者:五月的麦子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不经意间,一园园荷花开了,香远气清,婀娜多姿。

 看荷花,山阳县法官庙荷园里的最美,风韵,娴静,飘逸,妖冶,姿态万千,风情万种。

 法官庙是个小山村,背山临河,舒缓起伏,奇特的山势地形,勾勒出一个怪异的“螃蟹”。田田荷园形如蛋儿,藏在碧缎花绸里,由螃蟹紧抱,等待孵化破壳,出落成金色的小精灵。当地人说:我们这地方,风脉全在“螃蟹抱金蛋”里,是个金不换的福地呢!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画,田畴肥沃,风光迷人。

 法官庙的荷园大、奇、秀、媚,是由不同形状,长短瘪圆,大小不一的莲池,错落有致,拼凑出来的一幅图案。一条条曲折的田埂,一款款婉转的水泥路,在绿叶碧翠间流畅,似细线丝带,刺绣出一幅偌大的“山村荷园”图,展现在世人面前。荷园,是法官庙人特意为游客印制的一张乡村旅游观光名片,精美雅致,美仑美奂。

 六月中旬以后,是赏荷最佳的时候。走进法官庙,步入荷园中,那一枝枝亭亭玉立、仪态娇美的荷花,不再羞赧,不再藏掖,而是尽情地出水芙蓉,展露风姿。有的花苞儿,昂首挺胸的探出碧波,挤在绿叶间,矜持高傲,抿着红润的唇,含苞欲放,任露珠滋润,蜻蜓亲吻。有的花骨朵儿躲在一顶顶绿伞下,俏皮的窥探游人,眼睛一眨一眨的,捉迷藏样的幽默。有的花朵儿噗嗤一声,笑了,粉白抹红的花瓣儿,惹来痴情的蝴蝶、蜻蜓、飞虫 ,不知疲倦的穿梭往来,亲一口蕊,吻一嘴瓣儿,有意向游客炫耀荷花的婉美俏丽、卓群姿色。有的花朵儿中间隔着一大片绿叶儿,宛然举案齐眉的恋人,含情默默,地久天长的笑着、望着,不离不弃。也有一家大小三朵儿聚在一起,伫立绿叶中,挠首弄姿,酷似游人,大朵笑语,小朵仰脸,可亲可爱,温馨和睦。荷叶田田,如伞,若帽,像蓬,似毯,状圆裙 ,形态迥异,自然随意的搁放在水面上,雨歇天晴,翠翠莲叶分外鲜绿,叶面上滚动的水珠儿,晶莹剔透,灵气超然,荷园显得异常清丽洁净,仙境一般。此时不由人恍惚疑惑:眼前的荷花会不会是荷花仙子的化身

 花好看,莲藕香。莲藕成熟季节,省上农业专家从泥土里掏出一节白嫩肥美的白莲,清水洗洗,大口的咬,脆生生的咀嚼,吃新鲜水果一样,津津有味。专家说,池塘里的莲藕不沾化肥农药,都是山泉浸润、农家肥滋养长大,天然绿色,生吃更有味道。“吃了法官莲,吉祥又一年”,每到莲藕丰收季节,远远近近的人,开着大车小辆,前来购买这个“吉祥食品”。很多结婚嫁娶的男女,不远千里的来到这个小山村里,买一条完整的“莲”——喜结连理,作为定情物,表达忠贞。

 这个荷园,是法官镇党委、政府和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家为百姓拓展的致富项目。去年市长来到小山村,深入考察研究,征求多方意见,计划把这个神奇的小山村儿,打造为商洛山区的影视基地、摄影基地、书画写生基地和婚纱拍摄基地,好不浪漫!

 浪漫的还有一个叫“张法官”的神仙,传说他捋一把绿叶放在水田里,田间就有无数小鱼游弋嘻戏,情趣盎然。向空中撒一把土,就有一群蜜蜂嗡嗡嘤嘤飞向远处,害人精的往女人衣裤里钻,这个地方一草一木都神奇。

 街边那古老的法官庙和诵经堂,岌岌可危了,依然精巧奇观,令人叫绝。

 荷园的泉水,来自于山腰上的“跃进渠”,这条1958年动工,1972年竣工,全长9公里,可灌溉1500亩良田的渠,是一个英雄时代的标签,喂养了丰收,创造了风景,人站在渠边凝思,浑身都是劲儿,给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饮水思源。荷花开了,那是一个季节的笑容,是对人和渠的感恩。到法官庙赏荷,不要忘了去半山腰上看看渠水,让心灵哗啦一股清亮的涓流,滋养一园荷花摇曳心中。

描写荷花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二:故乡的荷花

 作者:陈璞恩

 居住在繁华的城市内,每当面对做不尽的功课,心情焦躁不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李白的一句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城市中看不到故乡那样的荷花。粉嫩的花苞亭亭净植,在光洁的荷叶衬托下,显得脱俗而淡雅。荷花,这种喜爱恬淡环境的植物,大概不适宜长在喧嚣的城市。

 故乡在珠江口狮子河畔,那里有莲花山。莲花山在古时候是一个石矿场,经几百年的采矿,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山上湖泊和潭中种着各种荷花。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墨绿的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微风拂过,随着荷叶的摆动在滚动,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阵阵绿浪。

 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还可以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莲藕、莲叶、莲花、莲蕊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常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可他们忽视了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的现实。荷花虽然植根于淤泥中,却没有什么虫害,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保证莲子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荷花,并不只只有观赏的价值。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在佛教里,荷花有深刻的寓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

 即使脚下是污浊的泥泞,但她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环境的熏染,不与外界同流合污。这是荷花给我最深的印象。住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在家乡时那么纯洁。我总感觉城市比乡村多了些东西。物质生活是丰富了,但是少了朴实的情感,多了尔虞我诈。城市里有很多人过分追求所谓的“成功”——无休止的享乐生活,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身外物中不能自拔。他们为消费所陶醉,被世俗牵着鼻子走。

 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暇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荷花,清闲散淡之花,有人借她抒发淡淡的闲适情怀,有人借她展示生命意趣。荷为人而生,彰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节气;人,因喜欢荷花而变得豁达开朗、随遇而安。

 荷叶田田,让我一言难尽,一生难忘。孟浩然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离开乡村的我,置身忙碌的都市,只渴望有一管悠扬的笛音,有一阵淡淡的芬芳,让我回想起故乡的那片宁静而又祥和的荷花湖。

描写荷花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三:夏日荷花

 在芬香沁人的百花丛中,有人爱华贵的牡丹;有人爱优雅的兰花;有人爱傲骨的腊梅;有人爱……但在百花丛中,我却对盛夏的荷花情有独钟。

 五月,正是荷花开得正茂盛的时节,这样美丽的景象,我怎能不去欣赏一番呢

 清晨,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享受着徐徐的清风。不一会儿,我便来到了荷花池,迎面扑鼻的是一阵阵使人心旷神怡的清香,真是一闻精神爽!我向前一望,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密密缝缝而又碧绿的荷叶。瞧!那碧绿的荷叶上还有一粒粒晶莹的小水珠呢!在绿叶的相衬下,荷花就更为出众了,像一个个穿着粉红色婚纱的仙女亭亭玉立地站在荷叶上。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了。看到这些,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阵风吹来,荷花翩翩起舞,那形貌千姿百态,美不可言。让人流连难忘。它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倘佯在荷花的海洋之中,陶醉在荷花的香气之中,真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啊!

 夏日的荷花啊!我爱你!我爱你那使人心旷神怡的清香;我爱你那千姿百态的舞姿,我爱你那内心纯洁无瑕的精神。难道不是吗荷花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土壤中,都结出惹人怜爱的花儿,可以看出荷花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难道这样的荷花不值得我爱吗

  居住在繁华的城市内,每当面对做不尽的功课,心情焦躁不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李白的一句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城市中看不到故乡那样的荷花。粉嫩的花苞亭亭净植,在光洁的荷叶衬托下,显得脱俗而淡雅。荷花,这种喜爱恬淡环境的植物,大概不适宜长在喧嚣的城市。

 故乡在珠江口狮子河畔,那里有莲花山。莲花山在古时候是一个石矿场,经几百年的采矿,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山上湖泊和潭中种着各种荷花。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墨绿的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微风拂过,随着荷叶的摆动在滚动,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阵阵绿浪。

 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还可以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莲藕、莲叶、莲花、莲蕊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常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可他们忽视了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的现实。荷花虽然植根于淤泥中,却没有什么虫害,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保证莲子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荷花,并不只只有观赏的价值。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在佛教里,荷花有深刻的寓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

 即使脚下是污浊的泥泞,但她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环境的熏染,不与外界同流合污。这是荷花给我最深的印象。住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在家乡时那么纯洁。我总感觉城市比乡村多了些东西。物质生活是丰富了,但是少了朴实的情感,多了尔虞我诈。城市里有很多人过分追求所谓的“成功”——无休止的享乐生活,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身外物中不能自拔。他们为消费所陶醉,被世俗牵着鼻子走。

 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暇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荷花,清闲散淡之花,有人借她抒发淡淡的闲适情怀,有人借她展示生命意趣。荷为人而生,彰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节气;人,因喜欢荷花而变得豁达开朗、随遇而安。

 荷叶田田,让我一言难尽,一生难忘。孟浩然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离开乡村的我,置身忙碌的都市,只渴望有一管悠扬的笛音,有一阵淡淡的芬芳,让我回想起故乡的那片宁静而又祥和的荷花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8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