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命名起源是什么?是否属于精神疾病?属于什么程度的精神疾病?它的成因是什么?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命名起源是什么?是否属于精神疾病?属于什么程度的精神疾病?它的成因是什么?,第1张

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是统一协调活动的有机整体。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心理失平衡状态又称危机,给予及时处理或干预,即为危机干预,如对2002年5月7日大连空难的善后处理。换言之,危机干预是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纠正情绪失衡状态。理论上讲,PTSD的危机干预可以预防疾病发生、缓解精神和躯体症状、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旨在对此作一简要综述,以明确目前PTSD研究现状、危机干预的主要方法、效果及其不足。

交通事故后患者地早期精神痛苦严重程度、老龄、外伤严重程度等是PTS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在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之后。简单地说,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常常表现为:不断闪回过去的画面、回避相关刺激、甚至对事件当时的记忆出现模糊、警觉性增加、可表现焦虑、恐惧症状、快感缺失、烦躁、攻击性增强等,且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病程也长于男性。另外,决定是否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因素,不是创伤类型及严重程度,而是个体对创伤性事件的想法与感受。药物可用于治疗创伤后相关症状,心理咨询可以调节失调的情绪反应,帮助患者从失能状态变为正常状态。值得注意的是,80%的PTSD患者可能存在符合至少1种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症状。(PDST详细判断标准见下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DSM-5详细诊断标准A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地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伤害或性暴力:1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3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朋友身上的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 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意外的。4反复经历或极端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人员收集人体残骸; 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或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 关。B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闯入性症状:1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地和闯入性的痛苦记忆。2反复做与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3解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 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环境完全丧失意识。)4暴露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5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C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1回避或努力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想法或感觉。2回避或努力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想法或感觉的外部线索(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D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或开始后加剧,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1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解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2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夸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精神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3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4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耻)。5明显地减少与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6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7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E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明显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或开始后加剧,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1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2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行为。3高警觉。4过度的惊跳反应。5注意力问题。6睡眠障碍(例如,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休息不充分的睡眠)。F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一个月。G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H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战后心理综合症,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又叫创伤后压力症、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重大打击后遗症。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有时候被称之为创伤后压力反应以强调这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结果,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缩写PTSD)的主要症状包括恶梦、性格大变、情感分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  可能会造成这些症状的经验包括: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性虐待

  成人经验强奸、战争、打斗  暴力攻击

  严重的车祸

  目睹爱人的突然死亡

  自然灾难,如地震、海啸

  难产 大部份人对创伤事件的情感会在几个月后淡去。如果其持续过长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失调。大部份经验创伤事件的人并不会产生PTSD。PTSD是一种焦虑性失常,不应和一般的悲伤或创伤后之调适混淆,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随着其他精神失调。

可以在当当或者京东上买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教材。我想不光是你现在遇到的问题,还是以后的作业要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如果系统的去机构

培训一下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对你的生活也会很有帮助的。

PTSD,所带来的症状就是:

1、

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情景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

2、

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

3、

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

⒈心理治疗对于PTSD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和迟发性PTSD的心理治疗中,除了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和同事的理解,可以为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空间。

⒉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各个时期PTSD最常见的选择,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其他药物则可包括抗焦虑药物、镇静剂、锂盐等。

⒊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根据有关经验,前期应采用支持和解释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获得患者对于服用药物的理解和接受。在药物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您好

这两者的区别诊断较为复杂,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自己自评的误差很大,不建议自己对号入座。

一、虽然两者的诊断标准和成病因素是差别很多的,但是真正在临床上区分不是很容易。重叠比较多。而且两者是有共病的可能。

二、这二者本就是同存的,双相,或者抑郁,一般来说一定是有过不好的经历,根源很大部分都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三、症状

1PTSD:

① 闯入性记忆(强迫反应)

个体在清醒或睡眠时,创伤记忆强行进入脑海,以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现当时的事件场景,使个体不断地重复体验当初的情绪和感觉,强烈程度也相差无几。

② 躲避反应

个体努力避免对经历过的创伤的谈话、回忆、询问,努力不去接触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物,不去发生事件的地点,出现“遗忘”事件细节的情况,埋藏起原本关心的人和事物的 情感 ,和他人保持距离,感到极为孤独,不愿意参加 社会 活动。

③ 唤起反应

个体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2躁郁症:

也叫作“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两极性 情感 紊乱”、“双向型障碍”,是以 情感 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没有特定的原因,而患者有周期性的情绪变化,抑郁和兴奋常常交替出现。有时心情很不愉快,对什么事也不感兴趣,整天无精打采,注意很不集中,常常焦虑不安,甚至悲观厌世,并伴有自杀的欲望;有时又情绪高昂,长时间过分活动和兴奋,话多,精力旺盛,并且极度乐观。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缓解期精神活动完全正常。

所以说,非专业人士不好自己判断

如果感到非常不适,还是及时就医比较稳妥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双相障碍(旧称躁郁症)的主要区别是:

一、致病原因不同

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原因是极其严重的精神刺激,这些严重精神刺激是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暴力性事件或严重事故等创伤性事件,例如遭受强暴、被人霸凌虐待、身受酷刑、车祸、遭绑架、战争、恐怖袭击以及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火灾等天灾人祸等,创伤性事件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目睹的,也可以是反复接触其中细节的(如救灾时反复接触死亡人员等)。

双相障碍发病时未必有过精神刺激,即使有过某种精神刺激,也只是诱发因素,通常也不是严重的精神刺激,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以及突触后膜受体功能异常等相关,近期硏究发现也与44种基因变体(即基因发生了微小变化)有关。

二、核心症状不同

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为闯入性(闪回)症状、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等。

双相障碍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与抑郁混合发作,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循环出现为双相Ⅰ型障碍;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循环出现为双相Ⅱ型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均为 情感 高涨或易激惹,以及与情绪高涨相一致的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区别在于躁狂发作时症状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至少1周,轻躁狂发作时症状较轻,持续时间不足1周,但至少已持续4天;

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为心境抑郁和兴趣、愉悦感缺失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自我价值感低,过分自责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让你发现你的双相 情感 障碍(也就是躁郁症),就是说,躁郁症是早就有了只是未意识到而已,直至有了创伤性的应激事件导致抑郁或躁狂发病,在问诊的时候才确诊了躁郁症。双相障碍的成因很复杂,成长期中的应激性事件、遗传因素、个体在成长中的基因变异等都有可能导致双相 情感 障碍。二者可能同时发病。

尽管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创伤性事件,但是如果您已经承受了沉重的压力,最近遭受了一系列损失或曾经遭受过创伤,那么您更有可能受到事件的创伤,特别是如果发生了较早的创伤在童年时期。童年创伤可能由任何破坏儿童安全感的因素引起,包括:

· 不稳定或不安全的环境

· 与父母分离

· 严重疾病

· 侵入性医疗程序

· 性,身体或语言虐待

· 家庭暴力

· 忽略

在儿童时期遭受创伤可能会导致严重而持久的影响。当儿童的创伤未能解决时,恐惧和无助感会持续到成年,为进一步的创伤打下基础。但是,即使您的创伤发生在很多年前,您也可以采取一些步骤来克服痛苦,学会再次信任并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重新获得情绪上的平衡感。

心理创伤的症状

我们所有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创伤做出反应,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和情绪反应。没有思考,感觉或回应的“正确”或“错误”方式,所以不要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反应。您的回应是对异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情绪和心理症状:

· 震惊,否定或怀疑

· 困惑,难以集中

· 愤怒,烦躁,情绪波动

· 焦虑与恐惧

· 内,羞耻,自责

· 退出他人

· 感到悲伤或绝望

· 感觉断开或麻木

身体症状:

· 失眠或噩梦

· 疲劳

· 容易被吓到

· 难以集中

· 赛车心跳

· 躁动和激动

· 疼痛和痛苦

· 肌肉紧张

创伤治愈

创伤症状通常持续几天至几个月,随着您处理不安事件而逐渐消失。但是,即使您感觉好些,也可能会不时地因痛苦的回忆或情绪而感到烦恼-尤其是对于诸如事件周年纪念日之类的触发因素或使您回想起创伤的事物。

如果您的心理创伤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变得更糟,并且您发现自己无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前进,那么您可能正在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情绪创伤是对令人不安的事件的正常反应,但当您的神经系统“卡住”并且您仍处于心理震荡中,无法理解发生的事情或无法处理您的情绪时,情绪创伤就会变成PTSD。

无论创伤事件是否涉及死亡,作为幸存者的您都必须(至少暂时)应对您的安全感丧失。对这种损失的自然反应是悲伤。就像失去亲人的人一样,您需要经历悲伤的过程。以下提示可以帮助您应对悲伤,从创伤中恢复过来并继续生活。

创伤康复秘诀1:行动起来

创伤会破坏您身体的自然平衡,使您陷入极度兴奋和恐惧的状态。除了燃烧肾上腺素并释放内啡肽外,锻炼和运动还可以帮助您修复神经系统。

在大多数日子里,尝试运动30分钟或更长时间。或者,如果更简单,那么每天进行3次10分钟的冲刺也一样。

有节奏的运动可以使您的胳膊和腿都参与其中,例如散步,跑步,游泳,篮球,甚至跳舞,效果最好。

添加正念元素。不要在运动时专注于自己的思想或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应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及运动时的感受。请注意,例如脚踩在地面上的感觉,呼吸的节奏或皮肤上的风的感觉。攀岩,拳击,举重训练或武术可以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容易-毕竟,在这些活动中,您需要专注于身体运动,以避免受伤。

这是从小被过份宠爱形成的恶习,亲人事事都替她做,她也就养成了依赖心里。当踏入社会后,她由于缺乏动手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无法自己去解决事情,就会产生自卑心理,遇事就会逃避和遇缩,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悲观情绪,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十二星座里那些一旦心寒了受了伤,也会选择躲避的几个星座吧!巨蟹座:针对巨蟹座而言,最害怕的事情莫过和自己最在乎或最熟悉的人出现了争吵或大吵大闹,而让自己变得无计可施。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其外部表现形式是表情。感情反映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情绪,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是情感。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例如,人们可以体验到悲喜交加的复合情绪,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叫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叫焦虑。

        按情绪的状态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的心境是一种良好的性格特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事物叫应激源,它对个体来说是一种能引起高度紧张、具有巨大压力的刺激物,是个体必须适应和应对的环境要求。应激源既有躯体性的,如高温或低温、强烈的噪音、辐射或疾病。也有心理社会性的,如重大的生活事件、难以适应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以及工作中的应激事件等。

个体对应激事件做出的反应叫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包括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包括认知、情绪和自我防御反应,如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的情绪,或者采取某种行动以减轻应激给自己带来的紧张。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还会造成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

压力也叫应激,也是一种情绪,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的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

压力源,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分为三种类型:一、生物性压力源(生物、物理、化学):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二、精神性压力源(认知性精神源,即认知与情绪波动):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又可分为两类,1、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2、由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虽然我们将压力源分为三种,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纯粹的单一性的压力源,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多数压力源都涵盖着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性压力源和社会性压力源,有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

        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条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乃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心理学家勒温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按照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类:一、双趋冲突: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形容的事物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趋避冲突: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如有人想进入股市炒股,因为可以获利,但又必须冒很大的风险;三、双避冲突: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四、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就是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

按照强度,压力分为三类:

一、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如果我们在某一时间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一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这类压力,对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压力后还会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              叠加性压力:1、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主体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2、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前一个压力适应过程的搏斗阶段或衰竭阶段,这时,主体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如“祸不单行”;

三、              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比如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强大的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征有3个阶段,1、惊吓期: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3、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须的。早期的心理学干预主要是通过催眠暗示来解除精神障碍,到后来,发现让受害者在社会中与健康人一起工作,或者让PTSD患者与其它类型的受害者共处,对缓解症状比较有利;

一般适应性症候群(即GAS),在适应(或应对)压力的过程中需经历三个阶段:

一、警觉阶段:此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呼吸、心跳加快、汗腺加快分泌,体温、血压升高等等;

二、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特征如下:1、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如,孩子苦闹、家里来客人、接听电话、家庭成员小小的意见分歧,都可使其大发雷霆;

三、衰竭阶段: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9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