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描写了士子从军,征战边疆朝廷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所作为的使命感,建功立业的英雄情怀。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多述军旅苦辛之词。东汉末王粲随曹操征张鲁和孙权,曾作《从军行》五首以美其事,但并未具体展示战斗生活。杨炯这首五律,仅仅四十个字,不仅充分渲染了战争的环境气氛,而且深入抒写了书生投笔从戎的思想感情和边塞的战斗生活。在《从军行》这一旧题乐府诗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颔联“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两句,紧承上联而来,描绘了唐军出发时的义无反顾的英姿和直捣敌巢的压顶气势。意思是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两句写开始战斗。但是战斗的场面多么宏大啊,要想在短短的十几个字将这场战斗描绘出来,定然是很难的。所以,诗人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画面。边境苦寒,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绘也被雪遮蔽,北风呼啸,夹杂着雄壮的鼓声,弥漫在空中,久不断绝。风雪肆虐,但旗帜依然屹立不倒,鼓声依旧激昂澎湃,足见军士勇敢无畏的精神。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一千古名句,曾振奋了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虽然此句的爱国情怀,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诗句这般直接,但它们写出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声。这两句,承接前面对艰苦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来说明了诗人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是一个风流成性,妃子众多的一个皇帝。而后宫的那些妃子,也仅仅只是博取他一时欢乐的玩物而已,能够捕获他真情的女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其实若是真的遇到了他喜欢的女人,他会非常的专一与长情,他并不真正的是那种花心的男人,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纵情欲望但是并不泛滥自己的感情。你想想作为一代帝王可以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与杨贵妃的感情积累
唐玄宗的这一生应该是只爱过两个女人的,那就是武惠妃和杨贵妃。他对于王皇后的感情可能就是多年陪伴的那种患难之情,而那并不是爱情,因为王皇后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就一直陪伴在自己,一直到自己当了皇帝,也是时时刻刻的陪伴自己,帮助自己管理政务。但是唐玄宗遇到了武惠妃之后,却独宠武惠妃了将近20年。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武惠妃的长相,也没有说她长得是否很美丽,但她在四十岁死的时候,唐玄宗仍然十分痛苦,长久的郁郁寡欢,而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让他摆脱自己的惆怅之情。一直在武惠妃死后的第三个年头,唐玄宗遇到了杨贵妃,可能是感觉杨贵妃有一些地方与武惠妃相似,于是就对她一见钟情了。并带回了自己的宫中,在随后的数年里,唐玄宗也一直与杨贵妃形影相伴,占据着唐玄宗生活的全部,杨贵妃的笑颜在他心里也是最重要的。因此可见,唐玄宗并非是一个只追求美色的男人,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喜旧的人。
开元年间二十八年,杨玉环被召进了宫中,天宝四年对于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之后,杨玉环的专宠生活便开始了,与唐玄宗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用一个词概括的话也就是“三千宠爱于一身。”有的人说,唐玄宗是因为杨玉环的美丽才独宠于她一人。但是我觉得可能一开始是这样的,但是到了后来,就不是了。可是事实上,这杨贵妃与唐玄宗一起生活的十五年间,虽然他偶尔也会沾花惹草,但是对于杨贵妃的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毕竟他是皇上,沾花惹草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更何况后宫之中绝色的美女肯定也是不少,而杨贵妃虽然姿色出众,但是肯定比不上后宫之中一些刚入宫的俏佳人吧。而且那时候他也已经年过花甲,对情欲上的追求也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依然还对杨玉环有如此的爱慕之心说明了,他不仅仅只是追求美色,两人的兴趣爱好,灵魂也已经相互沟通了。
唐玄宗为何这么喜欢杨玉环呢?这源自于一首舞曲,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唐玄宗是十分喜爱这首曲子的,而杨玉环对这首曲子似乎也心灵上相通,表演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出色。杨玉环在一边跳舞,唐玄宗则击鼓与之相伴,两个人配合的非常的有默契。可能在那时候,两个人就已经发现他们俩的灵魂是具有相似的。
杨贵妃两次回娘家
根据史书的记载,杨贵妃曾经两次被唐玄宗赶回娘家。第一次的时候是杨贵妃刚被册封的第二年,据说她因为唐玄宗对其他妃子的宠爱,而产生嫉妒的心理的一些行为,触怒了唐玄宗,一气之下,便将杨玉环遣回了娘家,但是杨玉环走后,唐玄宗却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对任何事物也都产生不起兴趣。对平日里一些宠爱的妃子也是很冷淡,并且还会时不时到对左右的侍卫发脾气。唐玄宗知道,是因为杨玉环他才这样的,于是就派人将御膳送到了杨玉环的娘家,并连夜将杨玉环接回了宫中,从此以后唐玄宗更加的宠爱杨贵妃。
而第二次是在天宝九年,杨玉环因为违抗了皇上的旨意,又被赶回了娘家。杨贵妃认为确实是自己的错,于是叫人剪下了了自己的一缕黑发派人交给了唐玄宗,并告诉唐玄宗说,她身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皇上所恩赐的,只有头发不是,所以应献给皇上,报答他的恩情。唐玄宗十分的感动,派人将杨玉环接回了宫中。从此以后,两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更深厚了。
在当时,按照皇家的惯例,一般的妃子惹怒了皇上,应当在宫中处置,重则杀头,轻则打入冷宫。而将杨玉环遣回娘家,还是第一次发生,唐玄宗开辟了这个特例,就如同平常的夫妻吵架一般,给双方都留下了回旋和好的余地。所以可以见看出唐玄宗并不是玩弄杨贵妃的感情而是两个人如同普通的夫妻一般,互相迁就彼此,他们的感情也是超越了帝王与妃子之间到关系,可以说是真正上的灵魂伴侣,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妻子。
杨玉环之死
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了历史上的遗憾,但是也成就了一段爱情的佳话。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叛军,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奔逃,途径马嵬驿,六军的将领以祸出杨家为理由,愤怒的杀掉了杨国忠,也就是杨玉环的父亲,逼迫唐玄宗杀掉杨玉环。可是,唐玄宗一开始并没有答应,最终在高力士劝说下才好不容易答应杀掉杨玉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及皇位,便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吊死在了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他们的爱情也因此而结束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耿耿难忘,甚至到到了夜晚都难以入睡,到处求仙问道,想要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与杨贵妃见面,可以说,唐玄宗在自己风烛残年的最后的时光里都是在对杨贵妃深深的愧疚、思念、痛苦中度过的。对于唐朝发生的这场灾难而言,杨玉环本人是无罪的,但是在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只能说自己身在帝王家,肯定是比寻常人家而言,要悲惨的多吧。杨贵妃的死,对于唐玄宗而言是有很大的责任的,虽然事发的时候,他也是被迫,但是在危难关头,他再不舍得贵妃,但是为了这江山,哪个重要,唐玄宗当然知道,但是我们却不能否定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就算放在今天,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精神,也更显出了他的伟大。
回到了长安,唐玄宗想要供祭杨玉环,但是因为当时的政局而作罢,于是就命人将杨玉环的画像挂在了宫殿之中,并与之朝夕相伴,而对于皇宫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在之后的岁月中,唐玄宗就是在这样的孤独伤感的思念中逐渐老去,没过几年,就追随杨玉环而去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真的是很被悲惨的有没有,如果他们两个人生活在普通的百姓人家的话,那么一定会幸福的活下去吧。大家是怎么看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拜拜~
传风教出自唐玄宗的口,是他对新罗友好往来的一次深情寄托。在唐朝时期,唐玄宗看到新罗前来朝贡,给予了大力支持,非常欣赏和较为亲密。因此,为了表达自己对新罗的重视,他特地设立传风教一事,让后人能够传承下去。这不仅是唐玄宗对新罗的感情,更是体现了古代国际友好往来的珍贵历史。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发篇网文,相信有助于你解决疑问。
议唐代送别诗
论文摘要: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送别就是与朋友告别。送别诗就是给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唐人给朋友送别时喜欢以诗相赠酬。按照惯例,送别诗一要叙友谊,二要叹离别,三要祝前途平安。本文试图探讨唐代几首送别诗的风格与感情色彩。
在唐人送别诗中,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其豪迈的气概、昂扬奋发的精神,向来为人们所传咏。这首诗的首联就把送别地长安和杜少府即将奔赴的目的地联系起来,既切合题意又显示出开阔的视野。颔联点题,但关键还在于把自己与行别之人的共同点突出来。今天你将远行,我留长安,但长安既不是我的故乡,也难于永久居留,有一天我也会同你一样远游,因为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为了出仕从政而不得不四处奔走的人。这既是对出行者的安慰,又可使他感到下面的祝词更为亲切。颈联是诗的中心意思所在;四海之内到处都可以有知心朋友,真正的知己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犹如近在咫尺。因此尾联告诫说.我们今天分别,一定不要学那些没有出息的儿女,哭哭啼啼弄湿了巾袖。显然,这样的祝词是有助于壮行色、鼓勇气的。
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一首借送别诗之题,寄寓自己高洁品德的诗。芙蓉楼之别是在一个阴雨的秋夜。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丹阳即今江苏省镇江市。诗人时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而江宁属今南京市.东临镇江。诗人由江宁至镇江西北隅的芙蓉楼,饯别友人辛渐,写了这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集中写送客,点出送行的时间、地点。其中首句写雨夜饯别,二句写平明相送。而后两句转写自己的为人。其中第三句是写辛渐回洛阳,但诗人未写自己对洛阳亲友的关心,却转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最后一句出人意外,不说彼此的思念之情,不说客居的感慨,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做结,意在告诉友人,自己是决不会被功名、富贵所诱惑。诗人以“冰心”、“玉壶”作比,用以表达自己的纯洁高尚和清廉自守。
相比之下,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除了依依不舍之情外,多少还有些悲壮、凄凉之感。诗的前两句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和时间。“渭城”是饯别之地。“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朝雨”和“柳色新”说明送别时间是在春天的一个早晨。“浥轻尘”三字,表明雨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而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种景象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由于诗人心中已先装着一个“别”字,所以“柳色新”三字在诗中便有了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这一意象被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诗的后两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彼此分别时可能有许多话要说.但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而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于是这一斟一酌,情意便格外地重。“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西出阳关无故人”,则使这杯酒显得份量更重。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西出阳关,涉足大漠,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内心不免会产生无限凄凉之感。而前来送客的亲友也自然会怀有同样的心情。
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是一首充满乐观、豪迈气概的诗,虽亦是送别,却全然没有了凄伤之感,而是叙述了友人对他的深情厚谊。
这是李白别离安徽泾县桃花潭时写赠给送他的友人汪伦的一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在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李白在此留待数日,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李白还有一首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久传不衰的送别诗。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不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杰作。诗的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行见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像一条无形的纤绳,拉近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这首诗的情愫主要表现在后两句。这里诗人从自己一方落笔,表现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可以想见: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到碧水蓝天的尽头,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着,在那天水相接处,只有江水在不断的东流。诗人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诗中四个动词:“辞”、“下”、“尽”、“流”的运用,从不同角度(行者与送行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不仅给人以流动之感;而且由于动词自身所具有的动势,使诗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李白送孟浩然之广凌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送别诗写得神采飞扬。
高适的七言绝旬《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一首充满慷慨激昂,鼓舞有为和有胆有识、傲岸自负之气的诗歌,显出边塞诗的风格。这首诗名日别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帅董庭兰),而实际上是诗人用比兴手法,抒写自己的不凡抱负和落魄不得其志的处境。在这一点上,颇与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相同。全诗感情慷慨豪放,用字精确,毫无沮丧落寂之情。
诗的一二句很有特色地写出眼前实景,既点名时间是在严冬,又对北国雪景作了动人的描写,并为下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千里黄云把太阳遮住了,天气阴沉沉的。呼呼的北风送走了雁群,又吹来了满天大雪。在你即将与我分手登程的时候,气候是这样的恶劣,隐隐露出一种低沉的悲痛情调。面对如此景况,前途是吉是凶,很难预料,不免要为朋友的前程担忧了。但三四两句出人意外,笔锋一转,以洗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苍劲的形象。心中悬起的疑难顿时消失,为一种自豪和喜悦的情感所代替。这慷慨激昂、落落大方的诗句,是对朋友的诚心鼓舞,也是诗人自己有胆略有气魄以及傲岸自负之气的流露。这首诗似乎质朴浅显,但内涵却很醇厚,警策动人,不失为一首好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盛唐时期由于唐朝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所以表现在送别诗中,就普遍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到了中晚唐,由于唐朝社会由盛转衰,所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中不但失去了初盛唐时期的感情色彩,而且显出了低沉、悲伤的情调。
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是如此。
这首诗写的是难分难舍的离情别绪,其中第一句抒发难以遏止的离情。本来是因多情才难分难舍,分别时当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因离别伤怀,满腔情绪一时无从表达,相对无言,彼此倒像无情似的。貌似无情,实含深情,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二句进一步写离情别绪。在饯别的酒筵上,别人是欢声笑语,只有自己情绪黯然,更难强作欢笑。随着时问推移,离筵已散,分别在即,与对方相对枯坐,无限情意,却无从说起.只有照明的蜡烛好象还有惜别之情而“垂泪到天明”。无知无情的蜡烛尚且如此,那么情人之间,绵绵话别,伤心落泪就不言自明了。诗的后两句是借物言情,而涉想奇特。
杜苟鹤的《别从叔》“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和他的《送黄补阙南迁》“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亦是如此,都表达了作者对行人离别的无奈和安慰。
同样,温庭筠的《送人东游》:“荒戊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也表达了悲惨凄恻的心境。
观览唐人送别诗,我们感到,无论是赠送朋友与之共勉还是用以表示深情厚意;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具体地说,就是送别诗的感情色彩每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便有不同的感怀、不同的寄予和不同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