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蕾丝边”+“忘年恋”爱情

我的“蕾丝边”+“忘年恋”爱情,第1张

作为一个GAY,楼主的情况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虽然男人和女人之间差别很大,但起码都是同性,相信至少还是有点共通的地方~~~~

我不想因为你的年纪小就跟你说教,怀疑你年少轻狂,整天胡思乱想。我相信十六岁的人,已经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了,你应该很明白自己的感受。也许时间再久一点,你的想法会有改变,不过基本上,你现在做的事,以后也不应该再后悔了~

所以我只是想说一点比较有价值的想法,供你参考而已~

首先,虽然大家都会说性别根本就没什么问题,不过GAY圈里面有一个默认规则,如果那个人不是GAY,那最好不要去招惹人家,因为这样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会无端给对方带去困扰,或许他会一时冲动对你产生超友谊的感情,但是最终他会回到自己生活,因为他是普通人,要接受同性的爱,必须经受内心和生活的巨变,还要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很少有人会为了一份这样的爱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就是这样,非要喜欢上普通人,我怎么劝也没用,他总是相信自己的魅力,以为可以改变对方,结果最后受伤的人总是他自己。其中有一个人后来真的回来找他,可惜这个人伤他太深,他已经无法再接受那个人了~~

所以,不要相信什么《绝爱》,如果对方和自己的性取向不同,一定要当机立断,越是爱得深,就越要快刀斩乱麻,否则双方的伤都会越痛~~~

楼主说的情况,对方是LES的可能相当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向对方坦白自己的爱意,让对方表明立场,爱或不爱,有没有可能接受,是不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 如果你有机会,再继续也不迟。最怕就是躲躲闪闪,自己心里想得要多美有多美,结果完全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忠告是,即使社会再开明,也不要妄想改变对方的性向。

没有人会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就好象没有人会从同性恋变成异性恋,除非你本来就是只是自己不知道~~~

相比之下年龄鸿沟倒不是很难逾越。

我第一个男朋友大我17岁,当时我19岁他36岁。我们相处了两年,这在男同志里面已经是一个超长的时间了。那是我最融洽的一段爱情,他很爱我也很宠我,我们之间从来没有吵过一句。老实说,真的很甜蜜~

问题是,你还在上学~

我猜16岁的你还要依靠父母,并不能自食其力,即使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至少也要和父母保持频繁的联系~ 我不知道你父母晓不晓得你的情况,但是如果你的父母可以接受这件事,那他们就开明得太过分了~

暂且放下年龄的问题~来看地域~

我刚才说我那个大我17岁的男朋友,他在南京,而我认识他的时候在四川,那时我上高三,是在网路上认识他的~

后来我考上了南京的大学,如愿以偿的跟他在一起了~

你说你已经考虑好如何解决地区的问题,相信如果你现在经济上还没独立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考上一所南京的大学了~

这么看来,你们两个最大的问题,还是是否真的相爱。

你当然很爱她,但是你不明白她的感受,也不知道她的性向,而他甚至开始回避你~~~

所以最先要解决的让她知道你的情意,让她告诉你她的感觉~

一个人的爱不是爱,而是恋,两个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当你确定你们真的相爱以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爱是很神奇的东西,虽然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过取决于你们爱的深度,它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好了~我的厥词放完了~希望能够帮到你~很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如果有兴趣,加我QQ4995734聊~~

半性恋是性吸引的一种体验方式

Demisexuality is a way of experiencing sexual attraction

它是关于你想要怎样开始你的感情

It being about how you want to go about your relationship

而不是和谁建立一段感情

rather than who you’d want to be in a relationship with

半性恋可能被认为是同性恋

A demisexual can also identify as gay,

异性恋或者双性恋

straight or bisexual

并且可能不会有性别偏好

and may not have a gender preference

当谈及性吸引时

when it comes to sexual attraction

许多人认为半性别恋者不是真的或者是无根据的

Many argue that demisexuality isn’t real or valid,

人们认为那是给想要寻求关注的人

that it’s a made-up label for some to seek attention

或者心灵脆弱的人编造的标签

or feel like special snowflakes

标签并不完全正确或者毫无必要

Labels may not be absolute or necessary,

但是半性恋这个词描述了

but the term demisexual is a descriptive word

一种性吸引的模式

for a certain pattern of Attraction

帮助这些人更好的理解自己

that gives demis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确定以及帮助他们找到同类人

affirmation and help them find the community with people who can relate

在2012年 一位半性恋者Olivia Davis,写道:

In 2012, Olivia Davis, a demisexual wrote,

“半性恋是关于性欲和性的引起

“ Demisexuality is about desire and arousal,

不仅仅是性别以及你和谁做这件事

not just sex and who you do it with

不只是说我有兴趣和我喜欢的人

It’s not merely that I’m only interested in having sex

做爱

with people that I love

而且我对其他人完全没有欲望

it’s also that I feel a complete absence of desire

或者从来没有性欲

or sexual feelings towards everyone else ever

那种缺失使我成为半性恋者

What makes me demisexual is that absence”

这意味着当半性恋

This means when a demisexual

体会到性吸引或者性欲的时候

experiences sexual attraction and desire

它只是对特别的人有效

it is only towards the specific partner

每一个半性恋者的经历是不同的

Every demisexual’s experiences is different,

半性恋者对情感结合的需求

the emotional bond demisexuals need for sexual attraction

也因人而异

also varies for everyone

这可能包括和一个人的熟悉程度

It may include familiarity with a person

和了解他人的个性

and learning aspects of their personality

和某人建立一种情感结合并不能保证

Forming an emotional bond with someone does not guarantee

性吸引会随之而来

that sexual attraction will happen

它仅仅是会发生性吸引的一个先决条件

It is simply a prerequisite for it to occur at all

半性恋在人们的性征中

Demisexuality is halfway

介于无性恋和有性恋范围

between the asexual and sexual spectrum of human sexuality

半性恋经常被误认为选择那种方式

Demisexuals are often mistaken as choosing to be that way

来对抗与生俱来的取向

as opposed to it being their innate orientation

半性恋不是一种行为模式

Demisexuality is not a pattern of behavior,

而是一种独特的性吸引模式

but rather a distinct pattern of attraction

半性别恋不是选择放弃性欲

Demisexuals are not choosing to abstain from

  洛丽塔情结:

  罗莉/萝莉/罗利/LOLI形容年纪很小,但是外表非常可爱的小女生。每个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是实际年龄或外表在15岁以内(约为初中以下),生理尚未发育或刚开始、且为可爱型的女生。带有喜爱罗莉倾向者称为罗莉控,多数为男性。

  词源:“罗莉”(Loli)一词,源自俄国文学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畅销小说“Lolita”,内容描述一位大学教授爱上一个12岁小女孩的故事;曾改编同名**《洛丽塔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也就是“罗莉”。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由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的饱含向往的爱怜所引发的某种强烈占有欲达到人格扭曲的程度。老男人为了挽回自身逝去的青春,一种惧怕死亡和衰老的特征。洛丽塔原先的“名声”并不好,亨伯特这个男人由于幼年的心理创伤,在中年时被强烈的情结所支配,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少女洛丽塔。

  在今天,“洛丽塔造型”也已成为女人们追逐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多种角色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男人需要在情感中超越年龄对自己的束缚,体验着长辈、哥哥和情人相互混杂的角色。女人通过与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性交往,享受着一种永远的依靠与信赖。具有洛丽塔情结的女人乐意“以小博大”,用一种天真,幼稚包裹下的成熟扮演着被支配的主角,从而获得依赖和安全感。

  “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生命之光……”这是《洛丽塔》开头的一句著名独白。一个小说中的人物竟然也能够步步生莲地走下书本、走下银幕,与我们浑然一体,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尚未了解的内心世界。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洛丽塔是一个漂亮兼具成熟魅力的性感少女,而如今“洛丽塔”这一形象被赋予全新意义后席卷了整个时尚界。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华南地区春季动漫嘉年华活动上,许多美少女争相上台演绎“洛丽塔公主”,展示自己青春无敌的魅力。众多少女用蕾丝、皱纱做成的服饰,将自己装扮成童话里公主的形象。在繁华商业区,经常见到三五成群、打扮恍如欧洲宫廷公主的女生。她们身上繁多复杂的蕾丝、重重叠叠的荷叶边、华丽的泡泡纱长裙,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仿佛是从动漫世界里走出来的人物,在街上引发的“回头率”特别高。

  西方的“洛丽塔”女孩是那些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但又留着少女刘海的女生,简单来说就是“少女强穿女郎装”。但是到了东方则变成了成熟女人对青涩女孩的向往,时光在她们身上仿佛就此停滞倒退,她们渴望永远地被定格在“那一段”美好的年龄。

  也就是说,早年的洛丽塔已经被时尚的东方女性们重新解构组合成了另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形象,直到成为一种“洛丽塔心态”,那就是:对自我的追求和对青春的无限向往……

毛姆的《插曲》看了N遍,故事是个悲剧,看过以后,每次看过以后心里都沉甸甸的。

弗雷德是个邮递员,因工作而结识了格蕾丝,慢慢的,两个年轻的生命彼此吸引开始相爱。格蕾丝不仅家境优越,学识又高,就在女主父母已认可他们的爱情时,却突然天降霹雳,弗雷德为了获得女主的芳心,不惜挺而走险,利用工作之便**信封里的钱,不久东窗事发而锒铛入狱。痴情的格蕾丝为了能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不顾父母反对,离家出走独自谋生,期待着弗雷德一出狱就立即结婚。就在弗雷德表现良好准备提前刑满释放之际,弗雷德的感情突然冷却,拒绝和格蕾丝结婚,格蕾丝得知后自杀身亡。

几年前看第一遍时,粗粗的认为是男主的绝情导致了女主的自杀,他就是个十足的侩子手。

书上说,是弗雷德对格蕾丝的感情枯竭了,因日日夜夜思念着她,耗尽了格蕾丝能给他想象的一起激情。最后变得厌恶她,就像他拼命地挤一只柠檬,汁水挤干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壳,就只得把这个壳扔掉。

因为,从她们爱情的传递者内德的叙述来看,恰好在内德生病的三个星期里,也就是弗雷德无法得知格蕾丝的消息后,才转变了态度。而从“看守长告诉内德,弗雷德一直在找他。”这句话来看,弗雷德那时内心是充满了矛盾的,是希望有人给他指明方向。

一直以来,都是内德带去格蕾丝的消息,告诉他格蕾丝在干些什么,并将她添置的家具物件也详详细细讲给弗雷德听,格蕾做的种种像鸦片一样一直支撑着他。而因内德生病三个星期,没人替他传递格蕾丝的信息了,他痛苦了,害怕了,犹如毒瘾发作痛苦不堪,又犹如迷路的孩童找不到回家的路。

三个星期后,内德回来,给他棒头一喝的是,弗雷德告诉他,不打算和格蕾丝结婚了。并且说:“整整十八个月来,我日日夜夜地思念着她,现在我讨厌她了。”

结局是女主自杀。

看第二遍时,观念发生了转变,把他俩的感情放到家庭层面,发现女主的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在和男主的共同推动下,才导致了女主的悲惨下场。

最近又看了一遍,又得到新的收获。开始去体会男主思想转变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下面是对男主内心的猜想和剖析。

从男主一开始对女主的好感,发展成恋人后,得到女主父母认可后情感的稳固,随着偷窃事件败露入狱后,怕女主悔婚一系列感情焦灼的变化,再到情感的急剧升温,这个时候的男主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然沉浸在爱情的幻想里。

慢慢地,随着出狱日子的临近,弗雷德感情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思索自己的行为,开始考虑着出狱后等待他的日子,在思考中眼前仿佛浮现出格蕾丝娇媚的脸庞,正在含情脉脉地看着他,正当弗雷德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蜜时,瞬间格蕾丝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憎恶的眼神看着他,弗雷德心里咯噔一下,他感到一阵颤栗和恐惧蔓延全身,他紧紧地用双手环抱住自己,慢慢的在墙角缩成一团蹲下去了。

他脑子里越来越乱,忽而出现格蕾丝甜美的微笑变成一道凌厉的目光,忽而出现格蕾丝父母愤怒的谴责,忽而又出现左邻有房对他的指指戳戳,他一下子崩溃了,感觉脑子爆炸了一般疼痛。

被恐惧包围的他,想着以前还是自由身时,就怕给不了女主最好的生活,因此才走上了犯罪道路,现在的自己身上已经有污点,出去的工作也只能是个酒店门童,那能还配上心爱的人呢?

此时弗雷德,心里仿佛有两个我在较量,在打架。一个说,一定要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另一个说,不可以,自己已经污迹斑斑,和格蕾丝已经无法回到过去。

从以上的猜想来看,我相信男主是爱着女主的,从弗雷德一直在找内德,从他阴沉、忧郁着面孔告诉内德,他已经讨厌女主这两个细节描写来看,说明他的内心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但最后无论他有多痛苦,无论他有多爱格蕾丝,应该说最爱的还是他自己,因为他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因为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如果他带着身上的污点和纯洁的格蕾丝在一起,更会时时刺激他的神经,提醒着他的过去,或许他认为人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更相信来自社会的偏见会令他终身无法挺起脊梁站起来做人,他太自私太软弱,他害怕承担,因此经过三个星期痛苦的煎熬,最后下定决心不和格蕾丝结婚。

只可惜格蕾丝太年轻了,没有生活经验;太痴情,没有经历过情感的波折。

从她为了追求爱情不顾年迈的父母劝阻离家出走来看,她太任性,还不理解来自社会的压力,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弗雷德琴瑟和谐,举案齐眉过自己的小日子。岂不知,过日子的艰难不是爱情能化解的,可惜她太年轻,眼里只有爱情,当爱情破灭后,以为等待她的是无尽的黑暗,最后很轻率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在想,如果格蕾丝抱着,爱情来了就好好的去爱,爱情走了也不必挽留;如果格蕾丝明白,当爱情来时,它是自己来的;所以当爱情要走的时候,学会放手。那就是另一番结局了。

图中这位美女一袭白色蕾丝吊带连衣裙,这么知性淡雅的着装,这样的穿搭我简直太爱了。对于时尚又爱美的女生来说,能够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是很开心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都可以找到搭配自己的服饰。衣服的样式虽然有很多,但他们所呈现的效果各不相同。无论是半身裙,还是优雅的连衣裙,都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每一天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女孩子光彩的打扮,也为时尚街区增光添彩了。

不要觉得每天的出街穿搭会很痛苦,有时会特别烦恼,但可能你是没有选择好正确的穿搭,如果女生要是认真打扮起来,那真的是美到不可言喻。比如图中**姐一袭白色蕾丝吊带连衣裙,端庄大方,散发着名媛范儿。连衣裙与各类元素交织在一起,很有高级感。皮肤质感被完美凸显了出来,白色也起到了很好地衬托效果,融合了浪漫主义与温柔的细腻情感。让你穿出更有气质的一面。下面就让小编带着你来看看**姐性感又温柔的穿搭吧。

连衣裙采用的是经典的蕾丝版型,我们可以看到连衣裙上面有着蕾丝图案的设计,看起来非常高级,除了蕾丝印花之外,在腰间还有别样的设计,既可以增加一些造型感,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气质,在内衬的面料上采用的是轻薄的纱质面料,穿搭起来非常轻盈舒适,让你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图中**姐的身材非常标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完全符合三比七的黄金分割,这样的身材一定让很多女生羡慕不已。**姐不仅身材好,而且皮肤还非常白。

**姐穿一身比较清凉的搭配,整个人看起来很有优雅知性的气质。收腰的设计有了装饰之后,小蛮腰间就会显得很纤细,还能多一些随性与浪漫的感觉。V领的领口设计也很性感,让人想入非非,显得更加有气质。感觉穿搭起来更加有女神范儿,时尚有魅力。**姐看起来就很有自信,不自觉的就会展现出自己的美。**姐选择了一双银色高跟凉鞋,这让**姐的腿部曲线看起来更加完美,而且高跟鞋的款式也是非常新颖的,可以提升整个造型的穿搭品味。这一身着装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跟着**姐穿起来吧。

1,LES是Lesbian(蕾丝边)的简称,在中文网络就渐渐被异化为女同性恋的意思,也叫拉拉,拉子。

女同性恋中分有T、P和H

女性同性恋者的身份在圈中一般自我界分为P、T和不分

P是指比较女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穿女装、留长发等

T是比较男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留短发,穿着上也一般以休闲装为主

不分是界于P和T之间,外形特征一般中性,角色也可因对象角色而定,可P也可T简称H即TP不分。

有的会把不分再分成 不分偏T,不分偏P。

LES是属于同性恋的一种,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对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称为同性恋者。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性恋并不单单指的是性取向问题,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

T和P的由来:

T的说法,最早来自台湾的女同志运动。

台湾一直奉行儒教,是个传统文化力量非常强大的地方,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最初浮出水面的女同志,是一些举止打扮甚至思维都非常男性化的女性,这些人,自称为T。T是英文Tomboy的缩写,Tomboy原意是“男子气的女人”,本来并不只是用于形容女同志,但是T被台湾同志用来指代那些男性化的,或者扮演男性角色的女同志(也就是“显性的”女同志)以后,很多人都歪曲了Tomboy的真实词义。

P的说法,一种说法就是婆的意思,这是主流说法,原意是“T的老婆”,显然是一个附属的名词;还有一种说法是P=Pretty ,也就是漂亮的女性(相对T而言)。最初定义的P,就是那些爱上T的女人,她们中固然有同性倾向的女性,也不乏双性倾向和异性倾向的。但是这都不重要,只要她们(表面上)爱上了一个显性的女同志,那就是P了。相对于T的男性化,P就是有着传统的女性言行举止和思维的女人,也就是所谓的“正常的女人”。

2,large eddy simulation(大涡模拟):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专有名词。

[编辑本段]英文LES含义

les是lesbian的大陆缩写,即女同的意思

lesbian的原意是指:勒斯波斯岛的,和勒斯波斯岛的居民,引申义是搞同性恋的女子(音译过来,也可是:莱斯博斯岛)

lesbianism的原意为女同性恋。

[编辑本段]LES感情

没什么可烦恼的 问题的关键是你认为你这样感情存在的真实度有多少 外国不说 至少中国有太多的LES都是追时髦了 或者是因为和男朋友分开没多久内心有伤害 但是有好的女性朋友为自己解闷或者有LES影响 女生间太熟了 所以有时会让自己误解自己就是大家说的LES 但很少有纯LES的 我在新加坡读书 这边很多的 我身边接触的也不少 有句话说的好"爱情不分性别 真心可以永远" 但是看到了太多的分分合合 太多的痛苦去承担短暂的甜蜜 真的打心眼里心疼她们 可是也只有她们心里知道这份感情的真实度,彼此的依赖度已经莫名会有的痛苦感通常LES都太敏感了……还有 因为社会还不能接受因为背负的压力也很大其实老天造地造人是一对的 一男一女 能不陷入还是别陷入 会上瘾的 因为那份懂和痛是超越男女的 别怕 也别彷徨 先问问自己的心最重要 是真的就是还是出于新鲜赶潮流或受影响了 不过也不得不说80%的女生都是双性恋 当没遇到喜欢的女生时就是异性恋 遇到了自然就成所谓的LES咯。最后希望大家都尊重LES 没什么的只是选择不同。感情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害怕的,把心态调整好。

[编辑本段]词条演变

本来les是少女的意思。但是在中文网络就渐渐被异化为女同性恋的意思,也叫同好,拉拉。Les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莱斯博斯岛)。这个小岛位于爱琴海中、土耳其西北部沿岸附近,多石山,是伊奥利亚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地。公元前7世纪时,莱斯博斯岛以其抒情诗人而闻名,在这些诗人中,最著名的是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Lesbian 本意指居住在该岛上的人,但自萨福以后,Lesbian这个词汇开始有了新的注解。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从那时起,lesbian开始包含女性同性恋的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起来。

[编辑本段]正确对待

有些是天生和遗传的

但有些喜欢女人,但也有可能喜欢上男人,这些人是双性恋

有些人一见男人就紧张,害怕,无法交谈,更别提恋爱所以当她们需要爱时,只有去找女人这叫恐男症(非学名,与之相应的有恐女症),是可以医治的

心理上的,比如受过创伤,或环境影响,这类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最后,有一类较特殊:

那些被男人甩了,就说自己要当LES,再也不爱男人的,只是在逃避现实,

也可以说是心理异常(与上面"心理上的"不同)

玻璃=男同性恋

T就是英文“Tomboy”的缩写,是les中打扮或性格偏男性化一点的一方。

P就是"Pour girl"的缩写,les中打扮或性格偏女性化一点的一方。

T和P是相对的,没有谁是绝对的T或P,所以判断自己是T还是P要看双方相处的具体感觉,谁能在心理上压倒对方,谁就是T。

不分就是不分TP,(也称H)即自己也无法决定自己是T还是P,所以才叫“不分”。一般还没对象的les都可以说自己是“不分”。

GL就是英文“girllove”的缩写,是指这个人不是LES(或者说不完全是)

但是她爱的人刚好是女生

还有种说法是GL是用于动漫领域

百合是女性之间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

GL和百合主要用于动漫领域

BI就是英文“Bisexual”的缩写,是指双性恋

BL(BOY’S LOVE)为男同性恋之意

同性恋人数的比率都是控制在一定的数上,基本上呈一个不变数。

词条忠告

这样的爱情绵延久久,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我不明了。

这样的爱情半路夭折,我却知道那是种什么痛苦。

白日里,灵魂在漫无方向的游荡,黑夜里,身体在承受寂寞。爱情可以使一个女人更加美丽,爱情同样能使一个女人红颜骤间衰老,爱的时候,一切都是天堂,不爱的时候,所有的只是地狱。

拉拉的世界里不知道是否有天长地久,走过一个个论坛,飘过一个个社区,在众多的故事里寻找着探索着,没有见到关于拉拉之间的天长地久,期盼看到那样的神奇,可明白那只是个美丽的童话。

一个男人和女人相爱,分手后可以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个女人和男人。同和同之间也是如此吧,各奔天涯后依然会有另个她在不远的地方等候着。可是对一个因爱而成同的非同来说,回头,没有归路。往前,更是茫然。不管是心灵还是身体,都再难接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路上,也许仍和人结伴而行,可那些都不再是因了爱情,只是为了需要温暖……

如果你做不到好好爱她

请不要把她变成同性恋

如果你做不到在她离开你之后才去爱上别人

请不要把她变成同性恋

白日里,灵魂在漫无方向的游荡,黑夜里,身体在承受寂寞。爱情可以使一个女人更加美丽,爱情同样能使一个女人红颜骤间衰老,爱的时候,一切都是天堂,不爱的时候,所有的只是地狱。

夜,很难熬。前一刻在对她的想念和渴望里,身体濡湿着,后一刻,却因身边人的触碰而瞬间干涩。同样的事情,因不同的人做着,却让你体会两种不同的感觉,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美国心理学会关于性倾向和同性恋问题的解答

一些不了解同性恋的人,常常会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或者认为性倾向是可以选择的还有一些恐同者的观点更为荒谬,同性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此特摘录美国最权威的国家心理学会的定义请各位广泛宣传,将正确的同性恋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

问:什么是性倾向?

答:性倾向是指对一种长期稳定的感受到的来至于他人的吸引。这种吸引可以是情感的上,感觉浪漫的、性方面的或爱情方面的。性取向很容易从从对方的性特征元素上来区分。这种性特征元素包括生物性别,性别认同(心理上的男性或是女性)和社会性别角色(和男女的文化规范有关)。

性倾向是一个从绝对同性性倾向到绝对异性性倾向的连续统一体系。它也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双性性倾向者。双性性倾向者可以感受到来自同性或异性的,基于性、情感或爱情上的的吸引。同性性倾向者有时也叫gay(男或女),lesbian(仅仅为女)。

性倾向不同于性行为,因为它指的是一种感觉,是这个概念本身。人们不一定会把他们的性倾向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问:性倾向的产生原因

答:关于性倾向产生有很多的理论。当今大多数科学家同意性倾向很可能是环境,认知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性倾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形了。现在也有一些可靠的证据表明生物因素(包括遗传或先天荷尔蒙水平)对一个人的性特征起很大的作用。总之,重要的是应当认识到性倾向可能是很多因素的结果,而且可能因人而异。

问:性倾向可否选择

答:不,一个人不能选择是同性性倾向或异性性倾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倾向在青春期早期没有性经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我们可以依照我们的感觉选择是否进行实际的行动,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也不能自由的改变。

问:性倾向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手段”予以改变?

答:不可以。目前虽然同性性倾向者也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事实上仍然存在少数的同性性倾向者和双性性倾向者迫于家庭或是宗教信仰的压力而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试图寻找到所谓的“治疗手段”来改变自我的性倾向。但事实上,由于同性性倾向本身并不是疾病,因而并不需要治疗并且也是无法改变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同性恋者都是主动要求改变性倾向,他们有些是希望在自己的“出柜”问题上,或者面对一些歧视时候的对应策略上获得一些帮助,但是其中很多的人实际上是由于寻找的心理医生本身是异性恋者,因而被建议进行所谓的治疗。

问:什么是“转化疗法”

答:临床医学上有些人报告称他们的所谓转化疗法可以成功的把“病人”的性倾向从同性性倾向变为异性性倾向。严格地说,这些相关的报告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其结果令人难以信服。例如,大量的这种报告都是出自一些反同性恋组织。并且他们的报告都明显的缺乏足够的证据予以支持。例如这些报告都没有对治疗对象进行跟踪研究,而只是在外界干涉被证明有效之后立即就终止了。

美国心理学会对于这些疗法本身和他们的潜在危害都十分的关注。1997年心理学会代表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认定憎恶疗法对患者的心理有害,并且侵犯了被治疗者获得无偏见待遇的权力以及自愿的权力。并且认定任何参与这些关于性倾向改变疗法的人都有权力获得专业的,无社会偏见及歧视的对待。

问:同性性倾向是精神疾病或者情感问题吗?

答:不是。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其他的精神健康专家都同意同性性倾向不是疾病、精神错乱或感情问题。一项历时35年,客观、设计合理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同性性倾向本身与精神错乱、感情和社会问题没有关联。同性恋以前之所以被认为是精神疾病是因为精神健康专家和社会接受到是有偏见的信息。在过去对男女同性性倾向者和双性性倾向者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仅仅是接受治疗的人群,对研究的结论会造成偏差。当研究人员调查了那些没有治疗的人群后,很快的发现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在1973年美国精神病协会肯定了这项新的、设计良好的研究,并从官方的精神和情感疾病列表上去除了同性性倾向一项。两年后,美国心理协会通过了决议支持该决定。25年以来,两家协会一直在促使所有的精神健康专家帮助驱除这种把精神疾病与同性性倾向相关联的耻辱

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百合、蕾丝边、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区分标准:女性是否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为标准。如果女性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则为女同性恋,否则不为女同性恋。

在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Lesbian词语,以“蕾丝边之爱”等字词形容女性间的性爱。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感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2015年6月28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点亮彩虹灯庆祝同性婚姻合法。当日,纽约举行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美国最高法院26日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这一裁决结果意味着同性婚姻在全美50个州全部合法。

扩展资料: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蕾丝边。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亦被称为磨镜、对食、自梳等。

中国台湾

在台湾,英文单词Lesbian的中文翻译以拉拉或女同性恋最为常见(也翻译做蕾丝边)。在古代闽南语中,除了磨镜的称呼外,亦因其性行为如同挨石磨,而有石磨仔之隐讳语。

中国香港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sbian的简称。

——女同性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5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