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第1张

 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

7、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8、学习动机对学生产生四方面的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9、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科尔伯格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对道德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西方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这个模式揭示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使道德现象这种纯粹哲学-伦理学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科学证明。科尔伯格强调把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直接应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去,他的观点和方法在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来,R赛尔曼等人遵循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认识发展理论的传统,对角色采择和社会观点采纳进行广泛的研究,扩大了道德发展认知研究的范围。

认知发展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认知发展虽然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人的品德,除道德认识外,还包含着在行动上付诸实践的道德意向这个重要方面。仅凭道德发展的认知方面的事实,还不足以建立一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因为它对一个人的道德现象缺乏完整的理解。

发展性辅导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格辅导,而道德发展的成熟显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展性辅导人员从发展的立场,帮助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我们也知道,儿童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于通常可以还原为情感和行动问题,所以根据简约原则,故为三方面)组成的。相对来说,从道德认识着手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发展性辅导操作性更强一些。所以,科尔伯格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发展性辅导在道德和人格辅导上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为辅导人员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发展性辅导乃至整个学校心理辅导、咨询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的启示为:1 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熏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 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 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

幼儿情感的特点有不稳定性、外露性、冲动性、道德性、理智性。

一、不稳定性:

到了幼儿期,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虽然比婴儿期稍有提高,但仍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为互相转换。

比如,当幼儿由于大人不给他买衣服而哭时,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立刻会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向于稳定,受一般人的感染较少,但受老师的感染仍然很大。

二、外露性:

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比如初上幼儿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大哭大闹起来,几乎不顾及周围是否有人看见自己的行为。

三、冲动性:

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当幼儿处于非常激动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幼儿晚期,他们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

四、道德性: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道德标准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从初步认识到好与坏的标准开始的。到幼儿中晚期,学前儿童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五、理智性:

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根据这个思想他认为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来展开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观点,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主张儿童年龄分期,提出“教育阶段理论”,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

具体表现在:第一时期是0—7岁,主要施以体格教育;第二时期是7—14岁,以情感道德培养为主;第三时期是14—21岁,以智育教育为主。此外,他还倡导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此和谐教育主张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出生于希腊色雷斯斯塔基拉,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公元前366年,在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哲学,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公元前342年,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的聘请,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公元前322年,去世。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