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的散文,文采越飞扬越好,字数在300到500字,高手赐教!

求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的散文,文采越飞扬越好,字数在300到500字,高手赐教!,第1张

来到久负盛名的杭州西湖,心情分外激动。登上船,立于船头,极目远眺,环顾。三面翠绿的山,一面高楼林立的城市。西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其中。难怪古老的神话中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诗句,西湖真配得上“明珠”这个雅号。西湖的水,清澈透明,游鱼嬉戏。六点零三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波澜不惊。连绵的山,翠绿的树,别致的桥,四角高挑的湖心亭倒映在湖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畅游其中便有“人在湖中游,船也画中景”的感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愧为“西子湖”的美称。悠长的白堤是系在西湖腰间的轻柔的飘带。青翠欲滴,婀娜多姿的垂柳掩映在澄澈的湖面。游于此,给学生讲了好多遍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终于由想像变成现实。“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早春时节,春水初平堤岸,春云舒卷,贴近水面,早莺飞鸣,燕子呢喃……早春美景尚且如此,那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壮丽景色就更令人叹为观止了!

白堤的尽头就是断桥,在铺琼砌玉的断桥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仙境般画面——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相爱,借伞定情,同舟归城…… 西湖的水波荡漾,预示着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烟雨的空朦、山水的灵秀、诗歌的婉转、管弦的悠扬。西湖风月无边,爱情也风流无限,最出名的三段爱情,便与三座桥紧紧相连——断桥,长桥,西泠桥,并称西湖的三座情人桥,据说这三座桥,象征着爱情的三生三世,在七夕之夜把这三座桥都走遍,就能得到圆满的爱情。导游如数家珍地娴熟地讲解,为西湖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顺着导游手势与解说,远眺“三潭印月”的美景,耳畔荡起张也《33个月亮》那甜甜的歌声。“断桥残雪”、“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等“西湖十景”尽收眼底,只是觉得有点目不暇接了。

七月初,正值夏荷清幽之季,荷花相继绽放,看到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和盛开怒放的荷花,顿觉灵秀满目,陶然几分醉意。夏日的西湖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它的品质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其盛放的荷花之美丽让世人永远的惊叹。花的娇艳需要绿叶的陪衬,除了美丽的荷花,硕大的荷叶也有着独特的韵味。特别是晶莹的水珠在宽宽的荷叶上滚动,充满了诗情画意。绿叶的品质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凝视它,品味它,使人肃然起敬。还有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的镜头,令人叫绝。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在风中飘忽,在雨中畅饮,还有那绿的荷叶、红的白的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更是迷人。看着雨打在荷叶上、打在湖中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更是让人遐想翩翩……也难怪画家,诗人,散文家,摄影艺术家都钟情于荷。欣喜之际,让导游为我们全家拍摄了以荷花为背景的照片。经大家再三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花红叶绿,满眼绚烂的荷花“海洋”。

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我们没能看到,但雷峰塔为什么倒掉经导游讲解释然了;保chu塔是上海“金茂大厦”设计借鉴的原型,我们惊叹于设计者的眼光与匠心。好多优美的景致都在我们坐船观景中一闪而过。我们恨时间过得太快,埋怨行船的速度为什么不慢一点。

西湖,给世人谱写了一幅纯天然图画,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一份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龙井”,“杭州丝绸”等闻名于世,不正说明这里还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吗?不管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那些匆匆而过的游客,无不为之所倾倒。走进西湖,犹如步入一座艺术殿堂;品味西湖,意蕴深远,风韵独具,情趣无限。冥冥中,幸福、甜蜜、骄傲、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天下无双的西湖,不愧为“人间天堂 ”!随着“新西湖十景”的开发,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会更加绚丽夺目!

登上回南京的旅游车,我默念着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西湖,用不了几年,我还会重游,再睹你的风采!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的,有所谓“西湖十景”,“钱塘十景”之说,虽里面也曾列入“断桥残雪”,“孤山霁雪”两个名目,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的景致的,怕没有很多人吧。《四时幽赏录》的著者,在“冬时幽赏”门中,言及雪景的,几占十分的七八,其名目有“雪霁策蹇寻梅”,“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扫雪烹茶玩画”,“山窗听雪敲竹”,“雪后镇海楼观晚炊”等。其中大半所述景色,读了不禁移人神思,固不徒文字粹美而已。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此间初下雪的第三天。我于午前十点钟时才出去。一个人从校门乘黄包车到湖滨,下车,徒步走出钱塘门,经白堤,旋转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泠桥,折由大道回来。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时间太迟,山野上盖着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之处。现在我要细述的,是第二次的重游。

那天是一月二十四日。因为在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推知昨宵是下了雪。果然,当我打开房门一看时,对面房屋的瓦上全变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叶上,也点缀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详细的看去,觉得比目前两三回所下的都来得大些,因为以前的虽然也铺盖了屋顶,但有些瓦沟上却仍然是黑色。这天却一色地白着,绝少铺不匀的地方了。并且都厚厚的,约莫有一两寸高的程度。目前的雪,虽然铺满了屋顶,但于木樨花树,却好像全无关系似的,这回它可不免受影响了,这也是雪落得比较大些的明证。

老李照例是起得很迟的。有时我上了两课下来,才看见他在房里穿衣服,预备上办公厅去。这天,我起来跑到他的房里,把他叫醒之后,他犹带着几分睡意的问我道:“老钟,今天外面有没有下雪”我回答他说:“不但有呢,并且很大。”他起初怀疑着,直待我把窗内的白布幔拉开,让他望见了屋顶才肯相信。“老钟,我们今天到灵隐去耍子吧”他很高兴的说。我“哼”的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的房里来了。

我们在校门上车时,大约已九点钟左右了,时小雨霏霏,冷风拂人如泼水。从车帘两旁缺处望出去,路旁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顶,都撒着白面粉似的,又如铺陈着新打好的棉被一般。街上的已经大半变成雪泥,车子在上面碾过,不绝的发生唧唧的声音,与车轮转动时,磨擦着中间横木的音响相杂。

我们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相当热闹的,现在却很冷落了。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为遨游而来的客人还怕没有一半。当车驶过白堤时,我们向车外眺望内外湖风景,但见一片迷蒙的水气弥漫着,对面的山峰,只有几于辨不清楚的薄影。葛岭、宝石山这边,因为距离比较密迩的原故,山上的积雪和树木,大略可以看得出来;但地位较高的保亻叔塔,便陷于朦胧中了。到西泠桥近前时,再回望湖中,见湖心亭四围枯秃的树干,好似怯寒般的在那里呆立着,我不禁联想起《陶庵梦忆》中一段情词幽逸的文字来:“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沅砀,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车过西泠桥以后,暂暂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了。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桔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着之故,雪片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吾乡的水锦花。后者,则只有一小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堕落下去,与刚著花的梅李树绝地相似。实在,我初头几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几株错误了。野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条软弱的树,也被压抑得欹欹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野人的屋里,时见有衣着破旧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暂时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

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买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飞来峰疏疏落落的著了许多雪块,清冷亭及其它建筑物的顶面,一例的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的跟在后面,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冷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我悄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的跟着我。以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的繁植着高高的绿竹。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增冷。”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缈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

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鸟。

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杪。

(《雪中登黄山》)

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说不定许多没有经验的人,要笑它是无味的词句呢。文艺的真赏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在酒杯里混着喝。堂馆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其淋呢。”

半因为等不到汽车,半因为想多玩一点雪景,我们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一路上,虽然走的是来时汽车经过的故道,但在徒步观赏中,不免觉得更有意味了。我们的革履,踏着一两寸厚的雪泥前进,频频地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有时路旁树枝上的雪片,忽然丢了下来,着在我们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谓“玉堕冰柯,沾衣生湿”的情景。我迟回着我的步履,旷展着我的视域,油然有一派浓重而灵秘的诗情,浮上我的心头来,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郑綮对人说他的诗思,在灞桥雪中,驴背上,真是懂得冷趣的说法。

当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地下来了。湖里除了我们的一支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堕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柳宗元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渔翁在垂钓,它很可以借来说明眼前的景物。

舟将驶近断桥的时候,雪花飞飘得更其凌乱,我们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湿了。风也似乎吹得格外紧劲些,我的脸不能向它吹来的方面望去。因为革履渗进了雪水的缘故,双足尤冰冻得难忍。这时,本来不多开过口的舟子,忽然问我们道:“你们觉得此处比较寒冷么”我们问他什么原故,据说是宝石山一带的雪山风吹过来的原因。我于是默默的联想到智识的范围和它的获得等问题上去了。

我们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公园中各处都堆满了雪,有些已经变成了泥泞,除了极少数在等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地来往着的少量少女,老爷太太,此时大都密藏在“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腾着红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或挚友,无忧虑地大谈其闲天,——以享受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这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惯受的寒冷了!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顾名思义,杭州的景色美不胜收,而西湖的风景却盛世犹美。

诗人笔下的西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使远方的人们都想近距离的观赏这景象……

像苏轼、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者,从小就被这独一无二的景色所感染,因而才写出一章章唯美的诗篇。

自打小的时候,就闻听过这一盛景,于是常常闹着求着让妈妈带我去,在百般的折腾之下,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实现了这个愿望。

而且重要的是,鲁迅是我崇拜的文学者之一,所以也怀着一种见到偶像故乡的急切心情,踏着月光离开了家乡。

百草园是鲁迅一生中最难忘的地方,就像康桥对徐志摩所留下的映像,百草园虽大而不大,但它却承载着一个伟大文学者童年的回忆……坐在百草园中乘凉,在阅读一下鲁迅的文章,那种感觉让我没齿难忘。

而西湖就在附近,在西湖边的柳树下有着苏轼的铜像,就像苏轼屹立在树旁,守护他的故乡。

坐在游轮上,飘荡在西湖中央,风轻轻的吹过,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

我虽不知鲁迅是否和徐志摩一样对他们心中的故乡都有别样的情感,但我知道诗人笔下的明珠却仍在闪闪发光。

初二:顾落辰

  西湖,其实最先给我记忆,应该是母亲的白娘子传说。白素贞舍弃千年道行,也要沉溺进去的古城。这样的城市,怕是也最适合知己相聚的地方。

 平是我们的初中同学,高高的个子,我和云来杭州便是投奔他来的。毕业后,平靠着努力,在杭州占了一席之地,他现在是一家4s车行的大经理。人到中年,功成名就的他,正是春风得意时。早在去年年底,平就对我们说,来吧,杭州,召唤你们。

 翌日清早,平践行他的诺言,开车陪我们逛杭州。

 一路走来,满街都是绽放的蔷薇花。粉的,嫩黄的,堆锦簇绣。风疏香气微微透,风定素花静静开。“旧恩恰似蔷薇水,滴到罗衣到死香。”蔷薇花盛开,叫人心里柔软的,散发柔和的光。

 平坐在驾驶室里,安静地开着车。云和我或许想着与杭州安静地亲密接触吧,所以一路上,我们谁也不说话,静静地凝望着车外的一切景致。杭州以一种秘不示人的风情,暗暗地释放着幽香。我的心,莫名地就被她,不可遏制地击中了。

 西湖,我们来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子湖里的荷花,热烈地迎接我们。我和云,牵着手站在荷花旁,闻着荷叶与荷花的清香,心里如同初恋见了端倪的欢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像小时候去看人家结婚,无关乎自己的,照样内心充满天大的喜悦。

 积淀了几百年的风情,西湖款款而来。湖水一圈圈荡漾着,泛舟在湖中,宛如一笺小诗,穿越过唐朝的风,涉过宋时的'雨,平仄而温婉。孔子登临泰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诗意;李白有了敬亭山,在飞鸟尽处“相看两不厌”。而我呢,沉溺在西子湖畔,两两不忘。

 瘦瘦的湖风里,酝酿着无限的绵密。白墙灰瓦,静谧而简朴。廊前的苔痕,绿一层,暗一层。

 我和云像个小女孩般一边躲闪着七月的骄阳,一边掩饰不住的欢喜。而平一直默默地跟随着我们,任由我们指东走西。他一会儿被我们遣走买水,一会儿忙着抱着一堆的物品帮着拍照。

 游完西湖,我们意兴阑珊。平坐在前面突然说;绍兴离这里不远,我们去找霞吧。

 “你能确定找到霞吗?”后座的云和我异口同声地问道。

 “几个大活人,还怕找不到一个活人。”平在前面轻描淡写地回答。

 哦,霞,有多久没见了?十年,还是更久些呢?

 中学时代,我和霞还有另外一个女同学,被同学们封为“三剑客”。霞,胖胖的,坐在我的后排。霞当时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她的数学极好,语文却是平平常常。而我当时虽然是英语课代表,语文却是最好的。那时的我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喜欢大侃武侠故事。霞那时就是我的忠实粉丝。

 初中毕业后,霞考上卫校,被招聘到了绍兴工作。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胖胖的霞变了模样没?

那年的三月,我去了西湖。

三月的某日,东边的天尚未发白,我便打点起行囊,载着满满对小城外春天的向往,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春风渐暖,温和地从脸颊拂过。阳光略带丝丝寒意温柔地照着大地,街面上,轰隆隆的车声络绎不绝,但见到最多的还是那些晨练的男女老少。

一会儿,公路两旁的高楼大厦渐渐隐去。穿过城区,慢慢地,眼前的高速公路已有了后退的趋势,开始更为宽敞明亮起来。

我隔着奔跑的车窗,欢快地按下了相机快门。远处,已有一大片一小片的**油菜花开满大地;近处,规则与不规则的嫩粉色的桃树花煞是耀眼……此时,飞进我相机镜头的又岂止是这些花朵?我神往的江南小桥流水、青山楼阁依稀可见。车驶过长江,眼前更是青山如黛,俨然如一位尊者,朦朦的却沾染了云雾的依恋。任云雾用千般温柔万般爱恋缠绕其间,群山静默,不作任何回答。或许,她是在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来阐述自己内心的依恋情结吧? 

我的思绪随着车轮的飞滚而飞扬……

我目不转睛的眺望着,不住地发出感慨。朋友告诉我说,更为美丽的景色尚未收眼底。是呀,如此醉人的田野、路边绘出的浓绿色彩,偶尔一两块油菜、三两棵桃树穿梭其间,开着透亮的**、粉色的花已让我心旷神怡了。倘若还有更为夺目的,我岂不醉死在花海?近了,终于近了,花香先于俏丽的花瓣提前到来,这是杭州西湖特有的景致!

一棵棵树,就象一棵棵撑翻了的伞,整齐的排列着,枝杈被修剪得飘逸而平整。一簇簇黄的、红的、蓝的、紫的、白的小花在微风中抖动着花身,抖出了一身浓郁的芳香,迎着春风,迎着来观赏的游人,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走进了西湖,一幅清馨的景色映入眼帘,到处花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立于湖边,放眼望去,朦胧的山色,似有满心的渴望,更有久远的向往。我很想看看西湖碧水的源头,西湖青山的顶处到底是一番何种景致?可未能如愿!

仰望着山上,再俯瞰这脚下的土地,回忆着自己曾走过的……西湖水平如镜,可以映出影子,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清得可以看见湖底。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仿佛是一块未经打磨的铜镜。

“看,那边桥头,就是传说中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有人在指点着。我顺着他的手势看去,有一座弯弯的小桥,旁边有几棵柳树依偎在一起,神仙真会选择地方约会!我的眼里,仿佛出现了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站在柳丝轻拂的边上,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更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我陶醉呢!

夜晚的西湖又会怎样?那一定是夜幕初垂,轻风徐来,碧波荡漾,歌声袅袅……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此时此刻,在这一片绿色里,我也只能猜想了!因为行程的安排不允许我思绪再次任意飞扬,这满眼的花儿朵儿,满眼的青儿绿儿,满眼的人儿车儿,让站在湖边的我,油然产生一种敬仰之情。是谁给了这满眼的色彩?是谁唤醒了这沉睡的高山?是谁澄清了这一波又一波的绿水?又是谁迎来了这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随着水势,踩着石子铺就的小路,踩着一路的花香,我踏上了僻静处的一条小路。小路上野花不断,垂柳飘洒,窄窄的路就巧妙地隐蔽在无数根细长的柳条之间。偶尔一只不知名的小鸟落在花瓣上,它嗅到了花的气息和花香中隐秘着的希望。我好奇地端详着这路这柳,在这暖洋洋的春天先于一切树儿领略着春光的无限风光。

什么叫深处人家?当我终于身居其中时,我方才领略了她的独到之处。不太整洁的四合院落和安逸的小山相互静默,互相对峙着,相互融合着。太微妙了!我问朋友,你怎么知道这里?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自己看吧!噢,原来这里住着一位根雕、石雕民间工艺大师——刘晓宝。

什么叫与高雅人士相处?短短的几小时交流,让我豁然明白:身体和身心的健康原来来自于不同的景与不同的人,与俗人交往你也会变俗,甚至会变得更俗气!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乃人间天堂,我很久向往的地方,那个春天,终于如愿了!

  春去春又来,时光的沉淀使西湖的美越发古仆迷人。乘着这和煦春风,我来到了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旁。

 烟花三月的西湖,总是那么的诗意盎然,西湖的人文气息使杭州这座千年古城繁华而不轻佻。若是我能住在这西湖旁,一起同西湖迎接晨光,一起与西湖在夕阳的余晖下完成那属于我们的画卷,我必将是这世间最为幸福的人。这里是世俗的桃源也是世俗的天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西湖经过现代的洗礼之后,愈发熠熠生辉。

 西湖的诗情画意,触手可及,在西湖你留神也罢,不留神也罢,它们总会悄悄的走近你,绊着你,使你在这千年的才情之中不敢胡思乱想。稍一不慎,就会有一位古人走进你的内心世界抑或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句诗词,使你在这烟雨朦胧的西湖之中做上一梦,醒来时发现已物是人非。

 白日梦想必对于西湖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将每个年代来西湖做白日梦的人们的记忆留存了下来。使你在西湖这朦胧的梦境中寻得来自那历史的共鸣。

 对于西湖,我的文字与画工已无法诠释她的美,若是强行赞美,即是对于西湖的最大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真实。因此,我只是感受,并在西湖旁做做白日梦,但西湖夜晚的梦并不属于我,因为早已经有人抢先在我的前头,将西湖的夜晚占为己有。

 站在西湖边上,倚着画槛,我点起一根烟,却并没有抽,只是静静的看着这烟一点一点消逝,仿佛那历史的烟云,已将过往的一切带走。

 年少的人,总喜欢遐想。西湖却也是宽容的,包容着人的一切,年少的人喜欢遐想,她便用她那历史的积淀与人文气息,为他造就他想遐想的一切事物,顺带还送他些诗情画意,使他的遐想更具美感。年少的人,连时间的杀气都觉得具有流逝美,颇有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浪漫情怀。

 人到中年,总乐于过安逸的生活,不想太过奔波,西湖便为他们准备好了逃离世俗的梦境,使他们不再被强大的世俗压得透不过气来,让他们享受这岁月静好的时光。

 夕阳的余晖,给人以一种祥和的温暖,人都想在离开这人世之时,除去那生命中不愿记起的事物,只留下那如歌一般的美好印记,而西湖的白日梦,就有这种看似不可能存在的魔力。

 西湖给人以想要的一切。她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位在她身边做白日梦的人, 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她便为他们送去什么。西湖让想嗅得到香的人以香,让想听得到雨的人以雨,想让抓得住风的人以风,让想作诗填词的人以情绪,让想泼墨挥毫的人以画意。

 时间在西湖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西湖的时空对于历史来说终究是静止的,既是无始无终,也是无边无际的,不论斗转星移,她将终究是永恒。西湖的时间也给予人以过眼云烟之感,但这时光的流逝往往伴着许些诗意,“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诠释了多少诗人的惆怅与沧桑。

 有些梦有始有终,有些梦只有开端,有些梦徒留结尾,而有些梦注定无始无终,就如义山的无题诗一般,给人以无限遐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72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