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罗生门》

读书笔记 | 《罗生门》,第1张

买这本书,以为只有《罗生门》这一部小说,没想到是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前面译者用了21页的篇幅介绍了芥川龙之介的生平以及他的创作灵感来源、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对人性的探索,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读这本书时,又反复返回读译者序,对于一些文章中不甚理解的地方又加深了理解。

“罗生门”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黑泽明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声在外,但其实我并没有看过这部**,也是第一次知道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改编的,当然也是第一次知道芥川龙之介这位作者

《罗生门》讲的是一个在罗生门这个地方发生的关于追求道德还是面对死亡问题的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一名被解雇的家丁,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该如何生存下去?历经地震、台风、火灾、饥荒,罗生门一片混乱、荒芜,尸体遍野。无处可去的家丁,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是当强盗还是饿死?犹豫之后,他选择了前者。当他进入一栋楼,发现一老婆子在拔死人头发拿去做假发卖。家丁一股正气凛然的样子,将老婆子戏谑一番,结果自己却扒了老婆子的衣服,跑了。在生死面前就真的不要道德了吗?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环境描写,烘托出了灾荒年代的大街、废弃房屋的凄惨景象。人物心理活动和动作也刻画得很具体生动,比如描写家丁刚发现老婆子时恐惧和好奇,接着产生憎恶和轻蔑。

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

内供有一个足有五六寸长的鼻子,这个长鼻子让他的生活极其不便:吃饭需要有人在对面拿板条掀起鼻子;也甚伤他的自尊:影响容貌。他很在意自己的长鼻子,总想让鼻子短一些,或是能找到和自己鼻子相仿的人也好,可是都未能如愿,因此苦恼不已。后来找到一个偏方:将鼻子泡在热水里,然后让别人用双脚去踩,用镊子镊出溢出的小米粒似的的东西,因是脂肪了。这个过程有痛苦,也有屈辱,但好在鼻子真的变小了,和正常人的一般大小,而且也没有再长长。可是,内供却渐渐觉得其他人在对着他的鼻子指指点点。文中有一段话这样描述:“人的心中,自具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可惜内供不懂其中奥秘,总感觉怏怏不乐,心情很不好,悔不该让鼻子变短。然后,在一个晚上,鼻子又长长了,内供想:看他们谁还感乐。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对于不幸的人,会生出同情,甚至超过嘲笑。而一旦原本的不幸消失,似乎自己的同情变成了笑话,便内心不平衡起来。而作为不幸的人本身,要做到谨守本性做自己,也是太不容易了。

毛利先生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英语老师,因为之前上课的年轻英语老师突然生病去世了,就请他来暂时代课。他第一堂课就用“诸君”这样很有礼貌的称谓称呼同学们,而同学们似乎并不领情,也不怎么尊重他,总是嘲笑他的打扮,嘲笑他本国语言词汇的贫乏。一天,毛利先生在讲到《英语选读》中的《人生赞歌》时和大家探讨起了人生问题,却被同学无情地反驳和嘲讽。当时的“我”也认为毛利先生讨好学生是为了不丢饭碗,为生计所迫而被迫教书,而不是有志于教学,也对他形成了批判,蔑视他的服装、学识甚至是人格。毛利先生只任教了一个学期,没有人感到惋惜。“我”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咖啡馆遇到了正在给店员教英语的毛利先生,以为是他为赚钱而教,结果却在店员的交谈中知道他每天晚上过来免费教大家学英语。那一刻,才理解了毛利先生的人格,才知道他才是天生的教育家。

老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愿意终身为其奉献的事业。有一次听一位年逾90的老教授也是国家一级功勋获得者讲课,看着他需要人搀扶才能走上讲台,却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地给我们上课,内心无比震动。那一刻,就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也要成为老教授这样的老师,只要还有一点力气,就要站上讲台继续讲课。

魔术大师变魔术千变万化,不可思议,“我”很想学。魔术大师说,无论谁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学会,但有贪欲就学不了。想学魔术,要去除一切欲望。“我”满口答应。

一个月后,“我”学会了魔术,在和朋友的聚会上,抵不过朋友们的请求,“我”拿出炉火里的炭火,变出了无数光彩夺目的金币。朋友们劝说“我”把这些金币据为己有,“我”不为所动。朋友们想出以打牌的方式,三番五次劝说,万般无奈之下“我”答应了。那天晚上“我”的手气非常好,最后,一个人说要拿上全部财产做赌注,此刻,“我”心中欲望抬头,用魔术让自己赢下了所有赌注。

但突然醒转,才发现原来是魔术大师给“我”造的梦,来确定“我”是否能做到去除一切欲望,而显然,“我”没有做到,也就不能学会魔术了。

很荒诞的一个短故事,却向我们揭示了人性中最深处的欲望,不是随口说说就能去除的。要想无欲无求真的很难,钱、房子、美女、逍遥、快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毫无欲望,可能只有遁入空门的人能做到。

有欲望就一定是错的吗?我不这样认为。正因为我们有欲望,才会去奋斗去努力,只是,我们要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就像文中的“我”,他想要用魔术去欺骗他人,从而获得数之不尽的财富,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这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明子去参加鹿鸣馆的舞会,那晚大朵大朵的菊花围着舞厅。在舞会上,明子和海军军官互生爱慕,一直相伴跳舞、聊天。明子不自信,不敢相信军官的爱意,也不敢接受。舞会结束,俩人也就此分离,再也没有见过面。

时隔三十多年后,明子在火车上看到青年小说家拿着一束菊花,想起往事,向他说了舞会的场景。小说家问她海军军官的名字,她说是Julien Viaud,小说家说,这么说是Loti了。

原来,法国作家Loti就是那个海军军官,还写了一部小说叫《菊子夫人》,而这个故事,就是脱胎于《菊子夫人》。

不得不说作者视角独特,以小说为原型,想象出了他们相遇时的场景,描写得异常细腻,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那场舞会,亲眼见证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情愫。而结尾,以明子坚定地说他就叫Julien Viaud,戛然而止,让人忍不住感叹,一段佳偶天成就这样生生错过了。

克利斯朵夫 ,意为背负基督之人,救难的圣者。所以这部小说从名字就知道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关于救赎和殉道的故事。

克利斯朵夫 原名叫 雷普罗保 ,是深山里的一个巨人。他天性善良,非但不会欺侮过往行人,还会帮人把砍好的树推倒,总是助人为乐。山里人遇见他,时常拿出糕点等款待,亲密叙话。

一天,他想要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听说国王是盖世英雄就去投奔国王。他很顺利被国王收入帐下,并且轻松打了胜仗,国王论功行赏,封他为诸侯。在庆功宴上,见国王听到魔鬼一词就慌张害怕,很生气,他觉得国王英雄盖世才来效命,却不想国王竟对魔鬼俯首称臣,那他还不如去给魔鬼当差。于是,他被以谋反罪关起来,并被魔鬼救出,与魔鬼为伍。魔鬼遇到隐士,不敌主耶稣的法力,逃走了。

因为他一心寻找盖世英雄,见此场景认定主耶稣是他要寻找的人,想成为主耶稣的仆人,但因他曾经与魔鬼为伍,并不能得遇主耶稣,且不会经文、不能辟谷修行、不能彻夜难眠,不可能成为主耶稣的仆人。由于他身形高大,隐士让他到人马难渡的大河上做渡公,并赐名为克利斯朵夫。他风雨无阻,在河上当了三年渡公,在一天风雨肆虐的晚上送一个童子过河,这童子越来越重,但他仍历经艰辛将童子送过了河。原来这童子就是主耶稣,克利斯朵夫也终于追随主耶稣而去。

克利斯朵夫的人生每一个转折点都会出现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见识、德行、所怀的目的,都是将克利斯朵夫指向何方的关键。

在他决定要去建功立业时,遇到了一个 樵夫 。樵夫的见识有限,只知道国王是最厉害的,于是指引克利斯朵夫去找国王。这个人物很像在我们要考大学填志愿或者毕业找工作时,茫然无措、毫无方向,出现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出谋划策的人。这个人也许自己也不是那么懂,但总是过来人,比未见过世面的我们好很多,至于所指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就只有去经历过才知道了。

而 国王 呢,表面上看起来很英勇,实际上却胆小如鼠,连听到魔鬼的名字都怕得要死,克利斯朵夫自然很失望。这就好比我们上了大学,或是去了公司,才发现这个学校/这份工作并不是自己相像的那样好,就非常失望,一心想要逃离,却逃不了,反而被禁锢住。

这时, 魔鬼 出现了。魔鬼让克利斯朵夫摆脱了禁锢,并且给了他更好的出路。是不是像极了在我们陷入困境时,哪怕拉自己的人是魔鬼,也会无可奈何接受他的帮助而让自己误入歧途?

还好,克利斯朵夫遇到了 隐士 。隐士打败了魔鬼,并指引克利斯朵夫到大河上当渡公,救赎自己犯下的错,最终得见主耶稣。隐士就是我们人生中真正的贵人,这个人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走上正道,是我们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 这个人也许是恩师,也许是挚友,也许只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我们自己 。

文中有一个小细节,当克利斯朵夫打算离开深山去建功立业时,他头上停留的很多 小山雀都飞走了 ;当他决定去大河当渡公时,那些 小山雀又飞回到了他的头上 。这些小山雀应该是隐喻着他的本心。当他决定去建功立业时,这些小山雀知道他会迷失自我,会失去本心,于是不愿再待在他的身上,离他而去。当他决定去当渡公时,这些小山雀知道他终于找到自我,它们喜欢的那个巨人回来了,于是它们也都回到了他身边。

我们每个人也都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在追逐人生的道路上,有时也会迷失自我,会误入歧途,但如果能及时醒悟,悬崖勒马,调整方向,最终就能追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到达自己最初的目的地。

《疑惑》是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罗生门》中很短的一篇文章,以伦理大师的身份,讲述了一个关于伦理与人性的故事。

那年,“我”应邀去讲实践伦理学,住在一个清幽的山庄。一天晚上,一个听了我授课的男子前来拜访,向“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事情,请教他的行为和对善恶的判断是否是对的。事件很简单也很复杂:地震时,他的妻子被横梁压住,救不出来,而大火烧起来了,不忍心看着妻子被大火活活烧死,他将妻子杀害,然后自己逃了出去。这件事他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但总是一件心事,他也因此怯懦并在精神上折磨自己,认为自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迟迟不再结婚。后来终于决定要结婚了,却在一个画报上看到了当年地震时的场景,还有一个妻子被房梁压住下半身的照片。他认定那是自己的妻子,开始设想自己对妻子有怨言,正恨着妻子,才会杀妻。好不容易给自己开脱:那种情况下,他不杀妻子,妻子也会被烧死,却得知地震时的另一件事:一家酒馆的老板娘,被压在房梁下,结果大火烧断了房梁,捡回了一条命。他也因此觉得自己是成心杀妻,想将此事告知未婚妻,却又怯懦着不敢开口。在婚礼当天,终于抵抗不住内心的煎熬,喊道:“我是凶犯!”当然婚礼也无法进行下去了,其他人也认为他疯了。

就事件本身而言,他不杀妻,也会想着妻子被活活烧死而自己没有去帮她提前解脱而自责。他杀妻,这件事哪怕没有人知道也一直折磨着他,左右都为难。在伦理上,他做法的对错真的很难辨别清楚,连文中的伦理大师“我”听完后也只是沉默不语。从人性上说,人都是自私的,那种情况下,明知妻子没救了,他自己要保命也只有赶紧离开。他的自责其实也反应了他还有一些良知,还有一些人性,并不是主动意义上的杀妻。

读完之后,想起了在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是非村伯乐某天的推文, 失踪 ,讲的是08年地震,一个男人以为妻女已丧生,独自逃走拿了多个银行洒落的很多钱,到其他城市白手起家成为首富。某天在福利院发现当年女儿还活着,被救到福利院却没有等到肾源去世了。他自责,懊悔,遁入空门。两篇文章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某天发现自己在无可奈何之际做出的自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被证明还有其他路可走,还有更好的选择,而当初自己的选择其实是最错误、最自私的,我想每个人都会懊悔、自责、愧疚、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弥补当初犯下的错时。

故事很短小,讲的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大盗去世后到了地狱十八层,佛世尊想起这个大盗曾经放过一只蜘蛛的性命,于是让蛛丝下到地狱去,让大盗可顺着蛛丝爬上来。在爬的过程中,大盗发现有成千上百的罪人也要顺着蛛丝往上爬,担心小小的蛛丝承担不了那么多人的重量,他大喝着不让其他人爬上来。佛世尊见此,便将蛛丝斩断,大盗就又掉了下去。

佛世尊认为大盗丝毫无慈悲之心,只顾自己脱离苦海,应该受到应得的报应。想来,再穷凶极恶的人也会有仁慈的时候,但本性难移,遇到自身切实利益相关的时刻,所有仁义道德都会抛之脑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再善良的人也会有为恶或者有想为恶的心思的时候,圣人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也不一定能够顾得上其他人的生死。

少年罗连卓于某圣诞夜倒在教堂门口,问其身世,答家在天国。少年道心坚定,相貌堂堂,有一女子仰慕良久,故意接近,但少年不为所动。后来女子怀孕,对外称孩子是少年的,少年百口莫辩,被赶出教堂,乞讨为生,但仍然保持初心,虔诚问道。后来女子宅院发生一场大火,少年冒死冲入火场救出孩子,自己却被屋梁砸中,命不久矣。此时,女子也才忏悔到,孩子并不是少年的。于是,人们纷纷喊道:“这是殉教之举!”恰在此时,少年一身映着火光,显出竟是女儿身。

她明知被冤枉,只需道出自己女儿身便可洗脱冤屈,可她却为了女子的声誉,生生受了这些不堪。她为了信仰,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无私的大爱,她也最终得悟生命的真意,安然含笑而逝。

芥川龙之介在这篇文章中,也表达了他自己对于美好、善良的赞赏。这篇文章的构思也非常巧妙,开篇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了罗连卓的美好:相貌、道心皆上佳,就如转世神童,让人心生向往。然而这样美好的人却因与人私通而从天堂落入地狱,乞讨为生、穷苦潦倒,受尽冷言嘲讽,诬陷中伤。结局又再一次反转,她舍身救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她竟然是女儿身,众人无不对她肃然起敬。通过这样天堂、地狱的对照,更加显示出了罗连卓的伟大与美好。

芥川龙之介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展现一代俳句大师在将死之时,他的弟子在他病床前的各自心理活动和动作表情,深刻剖析了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阴暗矛盾和利己主义思想。

小说一开始描写了俳句大师松尾桃青正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场景,他的一众弟子围坐在旁,各自沉默着,随后,他们轮流给大师的嘴唇涂上送终水。每个弟子都各怀心思,其中以去来和丈草为代表。

去来是贪图名声的,“素以谦恭有礼著称”,所以从很远的地方火速赶来主动照顾师父,承担一系列无人要求却繁杂的事务,给人营造了一个尊师重教的形象。然而,从他最后的心理想法来看,他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他把尽心照料师父当作是一种优越一种功劳而洋洋得意。

而丈草是不加掩饰自己贪图利益的心思,哪怕师父已经行将就木,他也不愿意像去来那样做一些虚假的面子工程,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给师父送临终水时,他想的是如何将师父流传于世的俳句编集成册,谋取利益。

芥川龙之介在文中并没有对这些弟子的行为、心思做任何评价,只是用单纯、客观的语句记录而已,反而塑造了让人印象深刻、性格分明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处理方式真厉害。

读完之后,我想起了爷爷去世时,想起了爱人奶奶去世时,那些叔伯婶娘的表现,有的如去来一样,表面工程做得很好,获得好名声,但实际当事人就知道他其实真正做的事情不多。有的如丈草一样,连去病床前探望一眼都不愿意,去世后更是待在远远的地方不到跟前去帮忙。而那些真正忙前忙后做事的人,反而被各种埋怨事情没有做好,考虑不周。决定要构思一篇文章,仿写芥川龙之介的这篇《枯野抄》,就写一位老人临终之际,儿女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这是发生在古代官场的故事。

主人公竟然是没有名字的,只知道是个五品官员。这个五品其貌不扬,也不懂钻营,无甚能力,自然不得重用,且为人谨小慎微,有些窝囊,经常是被人嘲弄的对象。不过,他对山药粥却有一股执念,又只能在皇宫一年一度有贵客临门时吃点残羹剩汤,因此他将饱餐山药粥作为自己的梦想。在一次宴席上,他无意将这一想法说出,被一众官员嘲笑,其中一个叫利仁的半轻蔑半怜悯地说可以让五品诚心如意喝个够。五品本该拒绝的,可是却一心想着喝山药粥,就答应了,自然又被嘲讽一通。

利仁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请五品喝山药粥,只是想看五品的笑话。他故意带着五品到很远的老丈人家去,途中还故意捉住一只狐狸让其去报信,骗得五品对他的敬佩和赞叹。到得老丈人家,又故意在院子里用几口大锅煮好山药粥让五品喝。五品看着眼前那么多山药粥,其实已经没有要喝的欲望,却在利仁的劝说下喝了一碗又一碗,到最后连一口都咽不下了,利仁却不善罢甘休,把山药粥赏给了狐狸吃。按理说五品该觉得尴尬觉得不堪,但他却觉得夙愿得以满足,可以不必再喝山药粥了。结局很具戏剧性:寒风刺骨,五品忍不住朝着锅里打了好大一个喷嚏,从此是真的再不愿喝哪怕一丁点山药粥了。

读罢,于五品,有怜悯,有不耻,也有一些敬佩。正如文中所说:“为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人有时会豁出一辈子的。笑别人愚蠢的人并不高明,谁不是人生中的过客?”虽然整个过程五品受尽了利仁的侮辱,但最终的结果是他确实喝够了山药粥,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只是,当理想真实出现在面前时,反而没有了当初想去实现时的那种心境。理想一经实现,随即幻灭。

这个故事以江户时代作家马琴为主人公,探讨了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故事的开始便是老人马琴在澡堂,遇到了相识之人曲亭先生,对方说着恭维的话,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但不过只是些面子话。而曲亭是写俳句诗歌之人,恰巧是马琴所不擅长的和不愿用在文章中的,用他的话说“与性情不合”,一时间对话都略显尴尬。随后,他们分开,马琴听到澡堂其他人故意当着他的面贬低他的文章,说他是炒冷饭,是现成抄的《水浒传》,说他写的东西全靠耍笔头子,肚子里没有一点货色。不管是恶意中伤还是违心夸赞,都让马琴心里感到阴沉沉的。

他一面告诉自己,不要去在意那些恶意中伤的话语,一面又想着怎样在文章中证明他们是错的。心里挣扎着,自我安慰着,最终恢复了一些自信。但心中仍是感到不快,及至书肆来催稿,让他写一些畅销书,加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书肆的这些狡猾和低劣,与马琴的写作态度大相径庭,加上在澡堂听到的诋毁他的话语,一直忍耐的马琴终于爆发,与书肆彻底决裂了。接着,志同道合的好友到访,给了马琴一些信心,他开始构思文章,孤独地待在书斋里,伏案写作,直到夜深,仍文思泉涌,不知疲惫。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将马琴当作了自己的代言人,借由马琴的境遇,表达出自己的孤独、苦闷、不被人理解,于是潜心写作,倾毕生精力去追求艺术的理想境界。同时,文章中也在探讨关于艺术和人生的矛盾关系。如果只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和俳句的运用,让文章充满艺术却无可读性,即为了艺术的艺术,那这艺术就沦为了文字游戏。如果要迎合大众进行创作,以维持生计,过更舒适的人生,即为了人生的艺术,那这艺术就充满功利。而作者想要表达或者追求的是为了艺术的人生。将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作为人生的写照,这个过程是异常痛苦、孤独的。而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将这样的心境公之于众,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真正被人所理解,希望能够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希望能够通过文字与更多人对话、产生共鸣。

读完之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作为一个同样想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人,是真的能够感同身受的。曾经也有用心写就的文章不被认可没人阅读,也有人劝过我去其他平台写畅销热点文章挣钱,也被亲近的人奚落中伤,但这些都不能停止我继续创作的脚步。

写作的人都是孤独的,哪怕在人潮拥挤的车厢,在喧闹繁华的街头,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那一刻整个世界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刻,才能静下心来创作,而这份孤独,只有同样孤独的灵魂才能够理解。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

这便是文章标题罗生门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这种笔法就像艾伦·坡那种无故产生裂缝的墙壁一样,给情节的发展作了一个危险的预兆。

但就象征意义而言,两者却又是截然不同的。艾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种植恐惧的种子,而芥川这样做,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来写小说的。《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

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

对于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这种处理,无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将思想由此及彼的变化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阴森。那么结局中家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点。

扩展资料:

作品影响:

《罗生门》以柳川隆之介的笔名,发表于大正4年(1915)的《帝国文学》上,之后芥川龙之介将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也取名为《罗生门》。

在其后的作品中芥川再也没有用过柳川窿之介这一笔名,而且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罗生门》中除了《罗生门》外,所有以柳川隆之介发表的作品都没有收录。从这一点上,读者就可以看出小说《罗生门》在芥川文学中的重要位置。

--罗生门

 《罗生门》是一本由[日]芥川龙之介著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罗生门》读后感5篇,欢迎借鉴参考。

 《罗生门》读后感一

 写了书评|写了书评|故事其实挺荒诞。

 《山药粥》的五官是个可悲的人。他卑微而没有尊严地活着。毕生所想就是饱食一顿山药粥,而真正能吃到时,却有诚惶诚恐。似乎失却了多年苟且偷生的意义。

 《地狱变》其实我不明白,到底是谁逼死了小侍女。她的父亲是一个奇才,却并不能让人敬爱,太过偏执。简直偏执到令人震惊。他为了心中的信悦能牺牲女儿,牺牲自己。

 这两个人物活着都不是为了自己。也是可悲。

 《鼻子》他因为不寻常而改变,却又因为改变后变的寻常而被人嘲讽。

 《河童》这真是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却又处处与生活关联的世界。芥川龙之介说爱好讽刺的人是悲观主义者,最终会因为无法发现世界的美好而走向疯狂。整个故事大概讲述了这一句话吧。中间穿插的小故事,玻璃厂商操控政治家,政治家操控媒体,媒体操控舆论,舆论操控民众。

 《侏儒的话》如果说前面那些还是短篇故事。这里就是纯粹的句子。只是这些句子经过芥川龙之介对人生,对艺术,对宗教,对文学,对小说家等等的提炼。这让我想到了卡尔维诺。说是小说家,不如说是寓言家。他们的作品揭发的人性,生活…说实话,以我的年纪阅历,看这些书并不能很好地感受那种奥妙。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深深浸染着中国的文学艺术。他多处引用了中国诗人,文学家的话语。当然他也引用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只是中国两字出现在外国作品中,就会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

 不说那些看上去精妙无比,但没有切身感受的文字。单从布局结构而言,我是真不喜欢《侏儒的话》这种形式。就像是《从你的全世界经过》(sorry,是不是叫这名儿来着)的语言集合。因为文章中明明是一个话题,却有许多个“又”将其一段段地隔绝开来。这种不能一口气好好畅快吐出来,偏要断断续续的感受,别提多糟心了。

 ……

 芥川龙之介说到有些作品作家他甚是喜欢。能够感受到作品当中展现的作家的头脑心脏,但总不能完全地感受,总欠缺一些部分。

 我想说,您也是啊。

 好有哲理的一句话,就差最后一句,您再多说那么几个字儿,我就真能醍醐灌顶了。就差临门一脚………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身阅历有限,无法感受他的语言精简的精妙。

 《罗生门》读后感二

 首先也许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书中有几个故事发生在平安京时代,罗生门(即罗城门)则是平安京中央通往南北的朱雀大道上南端的一个城门。平安京即是如今的京都。 平安京,皇权所在,平和安定。想想都觉得美好。而本书中的几个故事却告诉我们,平安京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期间民不聊生,命比纸薄。这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 《罗生门》里,一名家将失去了工作,他已经没有退路,要想生存只能沦为强盗。此刻,他的内心挣扎不已。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竹林中》一口气读了两遍还不过瘾,它将人性的种种简直描述到了极致。同样一个故事,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竟然各不相同。究竟真相是什么究竟谁才是凶手 《地狱变》是一个屏风,它展现出的却不是达官显贵和歌舞升平,而是地狱之门大开,红莲烈火吞噬了所有的人和物,无一幸免。 此外,还提到了百鬼夜行。在曾经的京都,晚上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会成群结队的出现并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私以为,百鬼夜行的实质可能是装扮成鬼怪的强盗,他们也许就是《罗生门》里面提到的迫于生计的下人,为了生存他们变成了厉鬼,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对了,平安京时代还有大名鼎鼎的阴阳师安倍晴明(对其不甚了解的同学可以参考梦枕貘的《阴阳师》系列图书,或者同名**)。在一个充斥着鬼神仙怪的时代,老百姓想要生存已属不易,还敢有什么奢求 放下书本感慨万千。不经意间,想起曾经是军人的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孩子,你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罗生门》读后感三

 《罗生门》创作于芥川龙之介悲观厌世的情绪下,当时,他爱上了吉田弥生,但是遭到了养父母的反对,虽然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育、呵护龙之介,但是由爱生怖,难免彼此伤害。芥川甚至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

 在家庭缺失、爱情不顺的人生坎坷上,他形成了隐忍压抑的个性,终身背负着精神负累,他弃世前给挚友小穴隆一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里,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说、没法做更合适)。……目下,自尽在即。也许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毕竟是疯子所生的儿子。”看得出,龙之介看世界的眼光是灰暗的,他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而苦恼不已,因此他的作品表露出对生存的不安和苦恼,笼罩着悲戚恐怖的氛围。

 《罗生门》故事发生在平安时代晚期,以罗城门楼为背景,,当时幕府武家势力崛起,皇家日益衰弱,日本国内战火蔓延,加上民间地震、台风、火灾、饥荒频发,灾连祸接,罗生门破落不堪,一个被赶出东家的家丁在破落的罗生门下躲雨,正愁前途,不知今后何去何从。或许抛弃武士身份,落草为寇,“除当强盗,别无生路”。且不论以后,今晚落脚何处都是个问题,便想望罗生门楼上借宿一宿。当时饿殍遍野,罗生门已然成为胡乱丢弃无主尸体的地方,家丁深更踏上楼梯,心中难免惴惴。家丁刚上得楼便看到火光游移,发现一个形影摇晃,心中顿时发毛,定睛一看,却是一老妪,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准备拿去卖钱。家丁怒而指责老妪,岂料对方驳道,那死去的女子生前以蛇肉假成鱼肉骗人维生,这是罪有应得。家丁心中绝望,转念一想,人人都为了活下去,于是把老妪放倒,扒了衣服拿去卖了。

 这部小说充满了阴暗与丑恶,短短三千字的故事中,人人皆为恶人,良心尽失,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人自危,地主破产,武士流浪,弱肉强食,遍地饿殍。莫谈乡村,就连一向繁荣的街道都成为阴森墓地,白骨森森。由于常年战乱,尸横遍野,年积累月,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

 芥川龙之介有许多作品都倾向于或间接揭露社会人性丑陋的一面,像《鼻子》《竹林中》等,众所周知龙之介是个名气很大的作者,然而当他在写《罗生门》只是籍籍无名之徒。生活潦倒困顿,情感双重打击,遗传的疯子性格,都使他能在孤独寂寞中发掘,看透更多。

 国内许多译本,都收录了芥川龙之介一系列短篇小说,如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生门》,其中收录了《山药粥》《黄粱梦》《英雄之器》等二十多篇小说。芥川创作形式内容丰富,早期精纯工整的成名之作《鼻子》,后期完美成熟的世界名作《竹林中》,揭露人类利己本性的《罗生门》,展现wwwsimayinet人性无私精神的《基督徒之死》,取材于中国历史、充满辩证思维的《英雄之器》,极具日本风情、优美浪漫的《大川之水》,揭穿利己主义、现实变幻莫测的《蜘蛛之死》……我也得以观得日本短篇“鬼才”的千面风骚。

 另一方面,由于所学浅薄,拜读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现代日本作家的著作较多,从中更多了解日本岛国近现代的见闻感受。但是,芥川龙之介的时代,中华大地还处在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下,文化泱泱,显得大国风范,显然对周边小国的影响颇深。此时,龙之介的小说中多次提到中国历史,如《戏说三昧》中提到,主人公作家马琴泷泽锁吉被誉为“日本的罗贯中”,并多次提到《水浒传》,其中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脍炙人口的节选故事耳熟能详,甚至唐朝诗人王摩诘的诗“食随鸣磐巢乌下,行踏空竹落叶声”都能信手拈来。《英雄之器》描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借刘邦之口道:“(项羽)真乃一世之雄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见日本对漂洋过海“汉风”的偏爱,从中可窥见中华五千年文化输出的力道,在世界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罗生门》读后感四

 第一次读日本近代文学作品,许是文化差异,读来晦涩难懂。然而难懂两字除非亲自品鉴,否则难以言传,玩笑来说就是,作者写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啊,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懂了。也许这就是文字的最大魅力吧,极尽万千组合,跨越时间和空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再次说到难懂,此本当为我读过的最不能懂的小说,也许当我阅历达到的时候还会重读一次。

 读书前照例对作者进行了了解,看到作者35岁死于自杀,肃然起敬。孤独、茫然、冷酷、愤怒、无奈、滑稽,每一个故事读到尾处都有着说不出的感受。地狱之后还有更深的地狱,罗生门后还有别的门,从无结局。有佩服,有共鸣,有不懂,有惋惜,然而我等依然只能在众生中踽踽而行。

 全书收录了许多故事,个人最喜欢的有《罗生门》、《地狱变》、《河童》、《竹林中》,最后一篇被黑泽明拍成**罗生门。那么,下次再来读过。

 《罗生门》读后感五

 看了《罗生门》,就不禁爱上了这种关注人性,挖掘人性本质的**。想起中国现在恢弘的商业片,国内票房虽然不错,但也有不少人说难以感受到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难怪总是在奥斯卡,威尼斯那些国际**节上失望而归。从第78 届奥斯卡提名《断臂山》、《撞车》、《卡波特》、《晚安,好运》、《慕尼黑》5 部影片为“最佳影片”候选时,奥斯卡对于“人性”呼唤的信号已经无比清晰,想得奥斯卡,**就要向“人性”靠拢,这几乎成了人所众知的秘密 。 我个人觉得中国现在的**其实不乏人性化,只是模糊了一点,甚至被商业化,乃至失去了最动人的力量,观众不怎么买账而已。

 回归《罗生门》,里面的人为了慰藉自己的心,满足心理需要,不惜赞美自己或者贬低别人,借此来提高自己,把自己推向高台阶,说出自己潜意识认为是对的事实。强盗为了掩饰自己在女人责备后的懦弱和平平的本事,武士为了掩饰懦怯胆小,又妄自尊大,男尊女卑的思想,女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贞的罪恶,编了一个有一个的谎言。那个杂工说“人都自以为老实,都把对自己合适的话当作真话,而把对自己不适合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才心里舒坦。”这是每个人都干过的事情,都曾经试图在心里修改过错,自圆其说。

 我们不能直接给这种行为判定死刑,要知道这是人的特性之一——欺骗性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已,说白了就是撒谎。从动机来看,这种撒谎属于被动性的欺骗,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现实出来哦一种本能,是人的一个生存法则。从这个层面来看,撒谎是不分对错的。每个人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天公地道的事情。撒谎本身带有就带有悲剧性,撒谎者更是可怜。行脚憎丧失掉对人类灵魂的信心,就是忘了他们这些撒谎者是出于本能,本身也是悲剧,也是需要神去怜悯的。而结局,“还是可以相信人”就是人性的回归,就是真善美战胜了人的本能,从原始的随心所欲进化到文明时代的良知的发现。**就在雨过天晴中唯美地结束了,人们就在“还是可以相信人”的肯定中重新获得前进的力量,一扫**一开始对人性的恐惧。

 本片看似悬疑复杂,但只要抓住了线索,按图索骥,就会豁然开朗。把人性暴露在修筑丛林中,让穿过丛丛竹叶的阳光毫不留情地鞭打着人性的伤口,令人不忍去直视,但又忍不住思索反思自我。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狠狠地斥责完可怜的撒谎者后,不给机会他们改过呢

罗生门 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

1892年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是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他刚出生妈妈即患上精神病,他被舅舅抚养大。1913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开始写作。毕业后通过教授英文和作报纸编辑维持生计。1914年他发表了《罗生门》。夏目漱石读到后,非常赞赏,对他多方关怀。在夏目的关怀下,1916年他发表了《鼻子》。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创作俳句。1918年他发表《地狱变》,讲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残酷故事,通过画师,画师女儿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纯粹的艺术和无辜的底层人民受邪恶的统治者的摧残。

1921年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报社的记者前往中国四个月,这次任务非常繁重。在任务的压力和自身压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种疾病,并终生不愈。回到日本后。1922年他发表了《竹林中》。作品与柯林斯的《月亮宝石》结构类似,都是在一件案子的调查采集的各方的证词与说法。不同的是《月亮宝石》最后澄清了事实,而《竹林中》中各方的证词某些地方重合却又有很大矛盾,但是又都能自圆其说。整个作品弥漫着压抑,彷徨,不定向的气氛。这反应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自此以后,由于病情恶化,芥川龙之介常出现幻觉,当时的社会形式也右转,没有言论自由。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压抑,如《河童》。1927年芥川龙之介继续写作随想集《侏儒的话》,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两句话,但意味深长。7月24日作家自杀身亡。

[编辑]

其他

1935年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他的毕生好友菊池寛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奖”(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奖”(直木赏)齐名。

1950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将芥川的作品《竹林中》与《罗生门》合而为一,改编为**《罗生门》,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使日本**走向世界。此后,“罗生门”更成为对于扑朔迷离的、各方说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词。

[编辑]

主要著作

老年 1914年

罗生门 1915年

鼻子 1916年

山药粥(芋粥) 1916年

烟草和魔鬼(烟草と悪魔) 1916年

戯作三昧 1917年

蜘蛛之丝(蜘蛛の糸) 1918年

地狱変 1918年

邪宗门 1918年

魔术 1919年

南京的基督(南京の基督) 1920年

杜子春 1920年

火神(アグニの神) 1920年

竹林中(薮の中) 1921年

轨道列车(トロッコ) 1922年

玄鹤山房 1927年

侏儒的话(侏儒の言叶) 1927年

河童 1927年

齿轮(歯车) 1927年

西方人(西方の人) 1927年

1 文中“听海的心”具体指的是什么

2作者回忆了童年与大自然发生的趣事,请问写了哪些趣事

3 有人说“热爱大自然的人一直都是在幸福的路上。”结合全文,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详细解析这题考查的重点是对重要句子的内涵的理解,要求考生既要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也要把握句子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尤其要注意理解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的临时意义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挖掘句子的深层含意,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所以,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这个句子的表层意思,然后再思考,这个句子有什么深层的含意。文章开头写老妪虽为盲人,但一样具有一颗亲近大自然之心,所以能概括出句子的基本意思。根据后文作者着重写到自己对大自然的一颗敬畏之心,于是,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呼之欲出了。

参考答案(1)亲近大自然的心;(2)对大自然的好奇之心。

拓展迁移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主旨的能力;能力层级C。这一题答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只要从文本出发,学生应该能够把握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但是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层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也有可能答完句子的基本意思就止步而没有继续挖掘句子的深层内涵了。

2详细解析文章的第六段已经明确说明,接下来的事情讲的就是羽大自然发生的趣事,然而,题目的要求是有趣的,所以分条概括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两字,另外,时间地域的划分也尤为重要,例如第7、8自然段,下大雪的时候,我们屋内感受雪的美和听着动人的故事,雪停了,我们奔跑在雪地上,各种趣事也开展了起来。接下来,一共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亲近大自然时,遇到不少的疑问,我们都把这些疑问抛给了大人们,而大人们也不知道如何解答,但他们也杜撰了一些故事来欺骗我们,而这些欺骗随之被我们拆穿。这边表面只写了一件事,却包含了两个趣事,所以,这里的划分和概括尤为重要。

解题的思路可以有两种,一是从文中找一共发生了几件事,哪些是属于问题所属的,二是按时间和地点划分事情的始末,这样懂得思路或许会清晰些。

参考答案(1)故乡的冬里赏大雪和听神话。(2)认知森林里自然事物的乐趣。(3)把山林里带回的疑问抛给大人们。(4)发现大人们关于大自然的神话是编撰的。

拓展迁移题目的重要信息有四个要点,一是要写出“童年”;二是这个“与大自然”;三是这个“趣事”;四是“结合行文进行概括”,提醒考生不要脱离文本答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这四点,学生最容易忽视第三点“趣事”。

3详细解析这题是用文章以外的一句话来让你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章的观点与态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抓准这话的内涵,这句话不难读出,热爱大自然的人都会感觉很幸福。文题要我们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展现了哪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幸福,还有可以选取生活的一些现象,并结合原文,一同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更好。解答这题目的时候,可以例举文章有哪些实例在亲密接触大自然后便拥有了哪些幸福。还可以对比说明现代人为何不能从大自然获取幸福的原因,这样,作者在文章的观点羽态度就更加明显了。

参考答案对的。因为文章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对母子虽然贫穷,母亲还是盲人,但他们却在大自然里收获幸福。“我”自童年起,就与大自然相拥,并在大自然收获幸福。(2分)而当今社会,不少人把幸福简单地等同于物质,这是片面的幸福观,其实,如果人能多点亲近和拥抱大自然,大自然同样能给予你幸福,你一样活在幸福的路上。

拓展迁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分析文章所述的事件或所说的道理的具体内容。

观点是指作者通过写人、叙事、议论所表达出来的写作意图(目的),或是要读者吸取某种教训,或是得到某种启示等。态度是指作者对所写的人、事、物、现象、表现、作法等持有的主张和看法。前者在表达上常用直接的抒情或议论,后者常寓于具体的情节叙述、细节描写中。记叙文阅读,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需要我们通过材料中人物的描写和对事件的叙述以及详略安排等的分析概括来判断。一要注意作者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观点,二要注意作者所写事件的意义及作者对所写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三要注意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感情倾向,四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往往是命题点。议论文则要通过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一:芥川的遗书

很早就很喜欢日本的文学作品,因其整个文学的骨子里都是干净利索、细腻优美的短篇,所以阅读起来不会像俄罗斯及西欧文学那样疲累。就如现在早已霸占各大网络主页的小清新照片及装饰一样,日本文学也以其清新扑面,隽永不休的特点深得大家的喜爱。

可是,日本的文学作品在追求简洁的过程中又有其特有的压抑感,这一特点总是给读者带来极致阴沉的负面倾向,虽然每一个短篇故事都是作者苦心孤诣的呕心沥血之作,但是长时间大量阅读这些作品在理性上对道德进行批判,必将给人抑郁晦涩之感,甚至有些压抑恐怖不安。

这次读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集《罗生门》我是带着散漫的步调来完成的。即使这样还是深深的感触到其对人性沉重的剖析对我内心世界的冲击。

芥川1892年出生在东京,处于对自身阶层的厌恶和对人生观的虚无“冷漠的不安”,使他对于非现实的怪异极为感兴趣。他的大部分作品灵感也全都是来源于历史故事。后人称他的作品是“披着历史戏装的现代小说”,因为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故事所描述的那个人间地狱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的万恶丛生。

1927年芥川一个人静静的服下足够剂量的托巴胺之后,永远的和这个世界永别。

“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给老朋友的信》)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诗人海子的最后一首诗: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假若海子的死是因为其内心对这个世界过于感性敏感造成的,芥川的死则是对这个世界过于理性的认知。“周围是丑陋的,我自己也是丑陋的,眼看着这一切生活,是痛苦的。”

这些作者的死总是给我默然的不解,或许正如芥川说的那样“不是想死,是厌倦了活着”

二:文摘选段(节选)

1《罗生门》—— 脆弱的人性

若要想法设法的解决无可奈何之事,便无暇去顾及手段。如果还挑挑拣拣,只有饿死在墙根下,大道旁,像是野狗一样被拖来丢在这座城门上。

仆役清晰的认识到,眼下这老妇的生死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一意识不知不觉中冷却了他方才熊熊燃烧的憎恶之心,余下的只是一种安然的自得与满足,仿佛圆满的成就了某项事业一般。

2《鼻子》——旁观利己主义

内供对着镜子,从各个角度照来照去,仔细端详。有时他觉得光靠变化脸的位置不够,便手托脸颊,指按下巴,孜孜不倦地对镜子揣摩。可是迄今为止,鼻子还一次没有短的令他满意过。甚至有时他愈是煞费苦心,鼻子反而显得愈长。每逢这个时候,内供变将镜子收入匣中,长叹一声,怏怏不乐的返回经台前,又去读他的观音经了。

鼻子在再度烫过之后,拔出来一看,果然比以前短了好多,已经同普通的鹰钩鼻差不多了。内供对着弟子递来的镜子,抚摸着变短的鼻子,羞答答、怯生生地端详着。

鼻子——那曾经垂到下巴颏底下的鼻子,如今神话般地萎缩了,蔫头蔫脑地缩在嘴唇上边苟延残喘。鼻子上还留着点点红斑,大概是踩过的痕迹。如此一来,任是谁也不能再嘲笑自己了。镜子中的内供看看镜子外的内供,心满意足地眨了眨眼。

恰似今朝零落人,回首往昔繁华日

人们心中有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当然对他人的不幸,人们莫不表示同情。可是一旦那人勉力摆脱了不幸,别人又感到有点索然无味。

3《山药粥》——理想与现实的幻灭悲哀

对于五品,他们在冷淡的表情底下,隐藏着孩子般无意识的恶意,不管吩咐什么,都用手势一挥了事。

从五品营养不足、面色苍黄、木讷迟钝的脸上,能够看到一个为世间迫害而哭泣的“人”。

有时候,人们会为了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献出自己的一生。有人会嘲笑这种痴傻,可嘲笑者自己也不过是待在人生路边的旁观者罢了。

五品恋恋的端详着喝光了的空碗,手掌擦掉稀拉拉胡子上沾着的粥滴,自言自语道:“什么时候才能喝个够呐”

一直被欺负的狗,就算偶尔给它块肉,它也不会轻易凑过来。

若是“将山药粥喝个够”这一愿望如此轻而易举地实现,那么他遮羞多年来苦苦忍耐,一直期盼到今天,又是多么无谓的辛劳!

4《手绢》

客人身穿超出了先生辨别范围的、优雅的铁青色单衣,罩着黑罗纱外褂,胸前细细的衣缝处缀着一个翡翠带扣,带扣的菱形纹样清新鲜明。妇人梳的是圆髻,即便对这些琐事全部在意的先生也一见便知。她张着日本人特有的圆脸,琥珀色的皮肤,看上去是以为贤妻良母。

妇人的态度和举止,完全不像在谈论自己孩子的死。他眼中没有泪水,声音如常,甚至嘴角还浮现出微笑。

先生拾起团扇,他的脸上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表情。那是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物的虔诚之心,以及意识到此种心情而带来的满足感,这两种情绪经过少许粉饰之后,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表情。

5《烟草和魔鬼》——在痛苦中忘掉未来的天堂

魔鬼本来最讨厌劳动,甚至到了因为手掌上没有老茧,而被伊凡妹妹指责的地步。他肯费这么大劲儿挥动锄头,完全是为了驱赶那一稍不留神就会进入体内的,令他变得有道德的瞌睡。

6《女体》——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

那座山天然圆润,透着暖意,如同巨大的钟乳石,从他的目光所不能及的上空,一直垂落到他眼前的床上。垂到床上的那部分,其中似乎蕴藏着火焰,样子像浅红色的石榴果。除此之外,整座山解释一片洁白。那白色柔软光滑,宛如凝脂,山腰上平缓的低凹处泛着浅浅的蓝色光晕,仿佛洒在雪上的月光。而山腰上迎着光亮的那部分,则闪着雪融般的玳瑁色光泽,在遥远的天际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优美的拱形曲线。

7《黄粱梦》

如此一来,我想,你对人生的执着与炙热之心当有所冷却。知晓了得失之理、生死之情,再看人生,终究也无甚意味。

8《蜘蛛丝》——善于恶的一瞬间

地狱底的血池中,犍陀多正与其他罪人一道载沉载浮。无论看向何方,都是黑漆漆一团,黑暗中偶尔有物体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却是恐怖的针山上的针在闪烁光芒,那景象别提多令人胆寒了。更有甚者,四下里仿佛坟墓中一般死寂无声,若说偶尔能听到些许声响,那只是罪人们微弱的叹息声。坠入此间的人经受了地狱中的诸般折磨,皆是筋疲力竭,连哭泣的力气都荡然无存。

9《地狱变》——艺术至上的人性缺失

说起良秀的毛病,那就是他吝啬,刻薄,不知羞耻,懒惰,贪婪——其中最为甚者,就是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目空一切,不可言喻。

弟子此时的模样,就像一个翻到的酒桶,手脚都被可怜的捆成一团,只要脑袋能够活动。

鸟儿啪嗒啪嗒地猛力煽动翅膀,那声音勾连起某些怪异的气愤,比如落叶的气息,瀑布的水沫,或是猿猴藏在山洞的果实发酵后那热烘烘的酸腐味,令人毛骨悚然。

火焰转眼间包裹住车篷,篷檐上缀着的紫色流苏被火势卷起,倏然化为焦烟。即便在夜幕中,也能看到白烟蒙蒙地卷着旋涡,从车篷下弥漫开来。

他全身沐浴着火光,满是皱纹的丑陋的脸上,连胡子尖都看的一清二楚。那目呲欲裂的双眼,那扭曲的嘴唇,还有那不停抽搐抖动的脸颊,将良秀心中往来交错着的恐惧、悲哀。震惊,表现的历历分明。

再说在火焰柱前凝然伫立的良秀吧。多么不可思议啊!方才还饱受地狱苦难折磨的良秀,此时,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洋溢着难以形容的光辉——那是心醉神迷的光辉。

在屏风画完成的翌日夜间,他便缢死在自家的房梁上。唯一的女儿先他而亡,他怕是心中再难安稳,不堪独活于世间了吧。良秀的尸骸便葬在他房舍的原址上,至今尚在,只不过那小小的石碑,其后经历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打,定然早已满布青苔,如同一座年代久远的无名荒冢。

《地狱变》有着作者自身的投影,主人公画师良秀艺术至上主义的人生态度与芥川龙之介相通,而良秀在完成屏风之后自缢身亡,又表现出芥川在道德与艺术追求相冲突的内心矛盾。芥川龙之介的一个重要艺术思想就是“艺术至上主义”,即将艺术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认为艺术拥有绝对的价值。

10《蜜桔》——不一样的温馨

一个阴郁的冬日黄昏,我坐在横须贺始发的上行列车的而等车的一隅,呆呆等待开车的笛声。车厢中早已亮起了电灯,除了我之外,再没有一个乘客,这是很少见的。我想外张望,与平日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今天连一个送行的人影不见,只有一条关在笼子里的小狗,时不时的呜呜悲鸣。这一切景物,都出奇的与我此时的心境相契合。一种难以言喻的疲劳与倦怠,恰似阴沉欲雪的天空,在我脑中落下沉重的阴影。

那显然是个乡下的姑娘,干涩无光的头发盘成一个银杏鬓,满是皴裂横纹的脸颊红得刺眼。一条脏乎乎的葱芽黄的毛线围巾垂到膝盖上,膝上放着一个大包袱,怀里又抱着个包袱,生了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攥着一张三等车票。我不喜欢这个小姑娘鄙俗的相貌,她衣装不整洁也令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居然笨的分不清二等车和三等车。

我发现世间发生的无非皆是些庸常事件,难以慰藉我的忧郁。媾和问题、新郎新娘、渎职事件、讣告…自从进入隧道的一瞬间,我便有种错觉,仿佛列车行进的方向颠倒了过来,我一边感受着这种错觉,一边机械地浏览着一则则索然无味的报道。

暮色中的郊外的道口,小鸟一般高声叫喊的孩子,抛下去的蜜桔那鲜艳的色泽——这一切都在转瞬从车窗外掠了过去。

此时,我才得以暂且忘怀那难以言表的疲劳与倦怠,以及那不可理喻的,低劣而又无趣的人生。

11《疑惑》——对道德的探究

我盯着妻子的脸,那是一张可怕的脸,失去了所有的表情,只徒然地大睁着眼睛。接下来不光浓烟,火星飞溅,火势猛扑过来。令我头昏目眩。我心想,完了!妻子就要活活的被活烧死了。活活的?我握着妻子血糊糊的手,又喊了些什么。妻子也重复了一声“夫君”。我感到,此时这一声“夫君”中包含了无数的意味、无数的感情。活活的?活活的?我第三次叫喊起来。我记得似乎叫的是“死吧”,似乎还有“我也死”!恍恍惚惚中,我抓起手边的瓦片,接连朝妻子头上砸去。

若说我在烦恼些什么,就连我自己也并不明白。我只是感觉,我头脑中的齿轮有某处没有合上,而且,在那没有合上的部分背后,盘踞着某个超越了我的自我认知的秘密,这令我悚然心惊。

以前,威胁我的只是莫名的不安,但此后,一种疑惑盘踞在我的脑中,不分昼夜的折磨着我。

12《尾生之信》——天工之美

半夜时分,月光满满洒在一川芦苇和柳树上,河水静静地与微风呢喃低语,温柔地拖着桥下尾声的尸骸,向大海送去。然而,或许是恋慕天心那寂寞的明月,尾生的魂魄悄然脱离了他的形骸,朝着隐约微明的天空翩然飘升,宛如水的气息,水藻的气味悄无声息地从河水中漫起一般…

悬隔数千年之后那魂魄经历了无数轮回流转,又不得不托生于人世间。这便是如今栖宿于我体内的灵魂。因此,我虽然生于当世,却无所作为,一事无成,无论白昼黑夜,我都漫然的渡过,如在梦幻之中。可是,我却一直在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恋人一般。

13《杜子春》——未曾泯灭的人性

杜子春蓦地睁开眼,看到一匹无力得倒在地上,眼中含着悲伤,正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的脸。母亲即便在如此痛苦中,依然体谅儿子的心情,甚至对鬼卒的鞭打也未现出怨恨之色。而世间之人,当你成了大财主,便来阿谀奉承,当你穷愁潦倒,便不屑一顾。相比之下,母亲的意志何等可贵,母亲的决心多么坚强!杜子春忘记了老人的告诫,连滚带爬地奔到母亲身边,双手抱住垂死老马的脖颈,泪水滚滚而下,大叫一声“娘”!

14《点鬼簿》——无助的冷漠

第二晚,我依然在母亲枕边坐到天亮,但是不知什么缘故,和头天晚上不同,我一点也没落泪。在哭个不停的姐姐面前,我感到羞愧,于是拼命装作哭泣。但我又相信,既然我没哭,母亲就一定不会死。

我不喜欢扫墓。如果能忘记,我想忘记父母和姐姐。可是,或许那一天我在肉体上格外空虚的缘故,在早春午后的阳光中,我望着泛黑的石塔,想:他们三人中,到底谁是幸福的呢?

春阳照孤坟,垅中逝者陌上人,幽明本难分。我从未像此时这样,切实地体会到丈草的心情。

正是死亡激发了他对人对己的悲剧处境的认识,并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将这些死亡意识慢慢呈现在读者面前。奥尼尔说:“人们往往把悲剧性与悲观主义混为一谈,对我来说,只有悲剧性才具有真正意义的美,而这美就是真理。悲剧使生活和希望具有意义。”死亡是悲剧性的。芥川龙之介以他特有的认知方式,在悲凉的世界里关注着人的灵魂,追求着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天国。

《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农民破产了,只好拿起刀来,决心作强盗。但是他力弱胆小,并且总是有些有愧于心。一天,他到一个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战役的城墙上去,那里到处都是死尸,他想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老妇人衣衫斓缕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于是,强盗大悟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

《罗生门》(芥川龙之芥)原来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语》里。

《今昔物语》 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以前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源隆国,共三十一卷。包括故事一千余则,分为“佛法、世俗、恶行、杂事”等部,以富于教训意味的佛教评话为多。

===========================================

本人的解释:

1、在芥川龙之芥的原著小说里,罗生门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代表“人间地狱”。原来的京都(KYOTO)里面有这么一道真正的门,据说是魔鬼消失之门。毁于战乱。

2、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PrintaspArticleID=44916

上面有今昔物语的详细介绍。

3、今昔物语应该是一本“佛教说话集”,佛教确实起源于印度,再经由中国传到日本,但是这个和“今昔物语”里面罗生门的典故应该没有矛盾,因为“罗生门”这个词语,可以起源于日本,再作为佛教用词流传到亚洲各国。这也可以看做文化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中国也有很多并非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典故啊。我又想了一下,也有可能,是传说误把今昔物语讹为佛经,其实它只是个佛教(或者鬼神,因为里面日本篇里也有提到阴阳师这样的人物)故事集锦。

4、至于“罗生门”的典故是否是教人作恶,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在民不聊生的社会形势下,对于“恶”的不同解释;二是,这只是一个关于“名词”的解释,而不是佛教奥义。

===============================================

「罗生门」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即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据《续日本纪》在天平十九年六月己未「於罗城门雩(在罗城间行祈雨式)」。又,《令义解》〈官卫.开闭门〉条谓:「京城门者,谓「罗城门」也。晓鼓声动则开;夜鼓声绝则闭」。主要是指公元七世纪中后叶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都城的正门而言。如附图一所见,「罗生门」与皇宫正门的「朱雀门」遥遥相对,贯通两门间的,即是整个京城纵轴干道的朱雀大路。由於出此大门,即是荒郊野外。在公元九世纪日本皇家衰败,内战频仍的岁月里,罗城门失於理修,颓败之后,立刻显得荒凉阴森。许多无名死尸,也被拖到城楼丢弃。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因此,《平家物语》记载许多类似的鬼谈故事。在日文里「城」与「生」两汉字音读相近,而字形上「生」比「城」简省易写多了,因此,「罗城门」便逐渐被写成「罗生门」。因此《谣曲》〈「罗生门」〉条里就看到了「罗生门」取代「罗城门」的写法:「九条(通)之「罗生门」正是鬼神所居者」。

这个是在台湾网站上找到的答案。

===========================================

普遍的通过**的说法,罗生门是“各说各话难解的谜题”的意思。

当然,答案有很多种,楼主还有其他有兴趣的人可以见仁见智,在下也只是一面之辞,未经考证,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