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修行如何做到一心不乱真入定

南怀瑾老师:修行如何做到一心不乱真入定,第1张

“顽空定”的念佛法  当年我在大陆喜欢跑庙子,杭州一带的寺庙都熟得很,认识很多和尚朋友。像杭州的花坞,在当地也算是著名的风景区,密布了大小庵堂。很多富贵人家的**出家,或是带发修行,都集中在这一带。一个尼姑一个庵,顶多两三个姊妹朋友住在一起,像个公馆,生活不靠化缘。里面布置得窗明几净,格调优雅,不准闲人随便进去。  就在杭州灵隐寺旁的一间小庙,我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好办法,可使念佛或者打坐容易入定?和尚说:有啊,但是我不能教你,因为当年学的时候,在师父面前跪着发过誓,这个法不能讲的。我说那跟外道有何不同?他连忙说,不是不是,不能讲是因为你根器好,教你这种法,怕耽误了你。这位和尚太爱护我了,这些话等于替我戴高帽子。我说算了,你别把我看得那么高,我这个人人小、眼小、鼻小、心更小,成不了大事,你就将这小法教给我;况且大由小做起,积小自然成大,何必藐视小法呢?  最后这位和尚朋友拗不过我,只好脸色一正,很严重地说,这叫顽空定,虽能得定,但等于冥顽不灵一样,类似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跟外道所学的无想定,不能随便教人,现在既然你这么讲,教你无妨。于是慎重地上香供养,我也跟着在佛前顶礼磕头。然后要我坐在佛前盘腿而坐,我说这干嘛?他说打坐念佛。怎么个念佛呢?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声音在体内由头顶往下沉,每个字音稍稍拉长。南——,念南时声音开始感觉下沉,身体放松;无——,更下沉,更放松;如此,阿——弥——陀——,接连下来,到了陀声音差不多降至腹部。然后,佛——(以两唇轻而松作呼音),有如放长气一样,由腹部放下去。这一放,放到地下,放到十八层地狱,放到地藏王菩萨那里,一路直透下方世界,无比虚空之处。  我一听,认为有理,便依法行事,照念不误,不消一会儿,便达忘我之境。此法虽是顽空定,当时这位和尚认为不可以传人,但后来我倒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尤其有益于现代人常患的高血压症。现在他人已涅磐,我就代他转做功德,告诉大家作为助道法。  依此法修行,万一念到佛字时,觉得声音和气沉下去又溢回来,那便重新再来,反复练习,直至意识澄清平静,然后再以一般方式念佛。那么,这样念佛能否达于一心不乱呢?还不能。

心心念念,烦恼不断

南怀瑾先生说:好几位学佛的老朋友们,在家专心修行不方便,与修行团体住一起又说住不惯。其实,他是不能“随遇而安”而已!他不能“应如是住”,连换一个床铺都不行了,何况其他。实际上,床铺同环境真有那么严重吗?没有,因为此心不能安,所以环境与事物突然改变,我们就不习惯了,因为这个心不能坦然安住下来。

所谓“万象都缘一念波”,人生的烦恼以及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心中的一念。因为这一念,产生了万行幻象,从此心上无法安静下来,为之喜,为之忧,从此烦恼不断,纠结不清了。“无风不起浪”,因为一念,万里风波由此生,从此无法安静。

佛家说,人生苦的根源就在于欲望,就在于这一念,如果没有欲望,世间会少许多麻烦。然而,欲望源自天生,剪断不可能,而节制又谈何容易?所以南先生又说:“人生学佛修道,这一念能平静,则万法皆空。但是这一念最难平,这一念就是当下一念,由于贪嗔痴慢疑的感受及执着,当下这一念不能平,因此所有的修持都是白费了。”

有一个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哪里呢?”

惟宽禅师回答:“道就在你的眼前!”

僧人不解:“那为什么我看不到?”

禅师回答:“因为你有我的缘故,所以看不见。”

僧人接着问:“我无法破除自我之心所以看不见,那师父您能看见吗?”

禅师平静地回答:“因为你的缘故,也使我起心动念,所以我也看不到了!”

僧人不死心,继续问:“那如果没有您,也没有我,还能看见道吗?”

禅师反问:“既然已经无你无我,还要看见什么呢?”

心即是佛,佛就在心里,不必他求,别人也给不了你。心中有佛,那么就有佛。心中生一念,就会生出一个清脆的障碍,心顺虚静,才能得悟大道。

有僧问:“什么是佛?”

希运禅师说:“你的心是佛,佛就是心。如果离开心,另外再也没有佛了。”

临济和尚说:“在我们的肉体中,有一无位真人,常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意出出入入,也就是说出入于你们所见之处、所听之处、所思之处。尚未自觉体认的,务必打开心眼好好看着它。”

又有一个和尚问道:“无位真人是什么东西?”

临济和尚反问他:“你说!你说!”

这和尚要说什么时,临济一把把他推到屋里去了。

佛道其实是一种修养之道,目的为探究自身。佛陀即自觉自明之人,而禅就是这个“真人”,即对“无相的自己”的自觉自识而已。每人都有佛性,而佛道也是由人创造的,所以不必拘泥于佛法,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亲身实证佛法,不是刻板地去学习。台湾星云大师的教诲是:“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如果你自己没有知觉,不能断除一些杂念,让心归于虚静,那么,就无法悟道,做到心领神会。

道钦禅师在径山大弘禅道时,影响很大,许多僧人慕名而来,求学问道。

有一次,从浙江来了许多学僧,有不少疑念未能消除,问道钦禅师:“大师,究竟什么是道呢?”

道钦禅师简单地回答说:“山上有鲤鱼,海底有蓬尘。”

还有一次,马祖禅师给道钦寄来一封信,他拆开一看:上面只画了一个圆圈。道钦禅师笑了一下,就在上面加了一点。然后又封上,让人寄了回去。

这是很新鲜。马祖在信中画了个圆圈,意思是说:你如何理解呢?而道钦肯定有所领会,但不便说什么,也加上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又有一次,崔相国问道钦:“我想出家可以吗?”

道钦毫不客气地说:“出家是大丈夫行的事,不是将相所能及。”

在禅者眼里,名誉、地位、财富如同敝屣垃圾,都是身外之物,能抛弃这一切,才是大丈夫!一般人怎能做到呢。

南先生这是对于志事修佛的人而言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欲望剪不断,也没必要。但为了减少人生烦恼痛苦,有必要有所节制,修心养性,修养智慧的生存之道,以期获得人人的幸福和快乐。而这个,必须要让自己静下来,才能沉淀出心中的真正钙质,从而排除一些不必要的私念杂陈,清净内心,学会减少生活,轻松快乐。这当然是一个修养的功夫,要自觉加强内省,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才能做到排遣苦痛以及一切杂念,达到内心的纯净清醒。当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然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不要说宁静下来,就是做到不忙碌,停歇下来都难。总是欲望不断,忙碌不休,烦恼不断,甚至常常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忙,要向何方去……

当下人们心理的空虚问题越来越严重,物质昌盛,但精神空虚,不知如何解脱这痛苦。于是,有不少人为了逃避现实,走近佛教的世界(或者别的宗教),寻求安慰和解脱。但是,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了解佛教,只是形式上,或者趋时风,或者干脆是求保佑,或者是避世求安,这些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佛不在所谓的佛那里,而在自己心中;如果你心念不断,佛也解救不了你。而形式上的修佛,更是没有必要,真正的修养从来不在于形式,而只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南先生说:“痛苦与烦恼是很难解脱的,佛也只告诉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过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自己修养自己,如同成功的得到,更要靠自己的苦修,而这个修行的路,更苦,苦的是要不断地反省反思,要节制欲望,审视、战胜,对自己进行全“心”的革命,然后才能突破自己,获得鲜活的重生,给生命注入新鲜血液,获得崭新的生命力量。而且,这个修行的道路很长,伴随整个人的一生,所以,一个人要想活出轻松快乐,必须能够耐得住这种苦修,否则内心永远无法把握自己,为世俗所左右,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对于心中的杂念,如果要说彻底,恐怕佛家也不如老庄之彻底。佛家讲节欲断念修持,“反观内省”,但如果心中本来如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没有杂陈,又何必要修持什么节欲断念呢?反而很可能由此增加了心中的负累,多了层业障。而老庄道家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根本就天人合一,物我皆忘,人自然无为地处在自然中,浑然一体,没有界限,那有什么必要节欲断念呢?本来没有烦恼,所以根本不必。所以,佛家又主张万事“随缘”,安于本分,绝不强求的道理,也是吸收了道家的道法自然精神的。

而作为我们呢?生活在竞争复杂的社会中,尤其是社会自然都被严重破坏、严重功利化了的年代,我们更不可能做到如庄子的完全“自然无为”,物我两忘,也不可能做到佛家的“万念俱灰”,不思名利,但至少要做到加强修养,让自己在纷扰的俗世中,保持一份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不随波逐流,主宰自己人生的走向,修养自己,越活越简单,少些不必要的杂念,保持清醒、理智,让心归于沉静踏实。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扎实,才能活出快乐的人生。

南怀瑾关于打坐的叙述可以更进一步解决大部分打坐者“走火入魔”的问题。

静坐的“求静”,很多书籍关于静坐之后冒出来的想法、感觉、幻觉都是以随遇而安来处理。但什么叫随遇而安?有的书籍说“你的感觉不是你的,你是另一个人,你只需要以旁观者观察此时产生的任何想法、情绪、意念。”这是我初学打坐好奇打坐冥想究竟是什么的时候,这确实是一种方法,但会让人分裂,对于我来说,保持长期时间的旁观者态度太难,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感觉,我就是对我的任何感知感觉意识产生认同,那种期望自己不对自己产生情绪上的认同而只有简简单单可进可退的意识会不自觉的让我把自己的各种情感体验给否定掉,甚至伤害自己的生理,只因为很多感受需要强迫性解决。

第二类随遇而安的说法则是:“你的感觉是你的,不要有任何或过多的否定,能静下来成为第三者意识的观察就维持,不能就投入进去去观察,但你不必沮丧,因为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有以第三者意识观察自己的时候,你已经进步了。”用这个观念修行静坐冥想,我再也不需要太过否定自己,强迫自己的感受,但是,放纵嘛众所周知,冥想是会对精神气有可观的提升感,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接下来就是南怀瑾的说法了:“念如尘,希望它静下来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求静不求,便为静。”其实有了前两类这一过程的积淀,再加上能把自己所有的意念看成尘埃,静静观想等待,就算是在意念最强烈逼的你行动之时,无论是强迫性的克制回去或是直接打断自己的冥想静观做自己任何能将所思所想所追求的感官体感最大化的行动,都能将这种强烈的感觉看成阳光透射一屋子漫天飞舞的尘埃,明白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静静等待,足矣。

也不知道懂了南怀瑾这一类之后,能不能让我把所有意念波动范围,都挪在可控观识范围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2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