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依恋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婴儿依恋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第1张

依恋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受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没有实现物、我的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反应行为。婴儿会通过哭、笑等行为来唤起抚养者的感情,获得照料。哭是一种要求抚慰的信号,当父母给予反应时,婴儿会通过安静下来或笑的方式强化父母的这种行为,并给抚慰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到6-8个月)。由于分辨能力、再认能力的发展,以及反复出现的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儿童对父母等抚养者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如更多的微笑。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婴儿仍不会在父母要离开时表现出反抗行为,即依恋关系尚不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抚养者地接近,6-8个月到18个月-2岁)。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分离反抗和怯生的出现。即当婴儿的依恋对象要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抗、哭叫等行为。分离反抗的出现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通常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反抗分离的行为,强度持续增加,一直到15个月左右。

分离反抗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消失是暂时的,即使看不见他们,他们也是存在的,但他不能容忍这样的分离。稍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出现有意识寻求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行为。当父母在身旁时,他们可以将父母作为安全基地进行游戏、对环境进行探索,出现了对抚养者持续稳定的情感。与此同时,大多数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害怕。

第四阶段:双向关系形成期(2岁)。到2岁左右,随着语言与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目标,理解到影响父母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因此,分离反抗逐渐下降。

扩展资料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抚养者,并会与抚养者形成亲密的关系。心理学家将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亲密的躯体联系的这种倾向。

依恋有三个特点:

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如婴儿倾向于在母亲身上或附近活动。

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前段时间有网友向我咨询关于孩子患病的问题,根据孩子目前的表现,有时兴奋、情绪高,X欲旺盛,有时会割自己的手腕,情绪低,由于儿童青少年期孩子的人格发育还不太健全,对自己的认识、对周围人际关系或者环境以及世界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导致他们的症状不典型,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情感 障碍的病人可能伴有很多的幼稚、不协调,以及精神病性的症状,导致在诊断是非常的棘手。并且青少年病人往往对自身病情没有认识,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疾病治疗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并且由于发病年龄较早,疾病的预后也往往不太理想。

当然以上的话也不能太绝对,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家属积极的给予治疗,还是有很大希望康复的。

但是在分析疾病治疗及康复问题的时候,咱们不得不要提一下,关于父母养育方式对孩子患病方面的影响的问题。这位网友反应她的丈夫对孩子管教特别严格,父亲要求孩子的孩子就必须都得听他的,对孩子很少有爱的举动,更缺乏爱的语言,从来不与孩子亲近,给孩子买零食、玩具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位父亲如此的教养方式难道跟孩子得病有一定的关系吗?

提到这个问题咱们要提一个心理学上非常有名的恒河猴实验。

提到恒河猴实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哈洛,他被列为20世界最残忍的科学家之一,是PETA(善待动物组织)最讨厌的心理学家。他的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让几代恒河猴生不如死。

当时行为主义的代表华生发明的 育儿 理念认为,越早将婴儿和产妇剥离,越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哭,那就任他哭,哭一夜也不用理会。

按照当时华生的 育儿 理论,婴儿只会对食物产生依恋,只要给予婴儿充足的食物,母亲是可有可无的,而过度的亲情,只会让被溺爱的孩子成年后丧失独立自强的精神。华生所有的理论,无论是哭声免疫法还是婴儿独立完整睡眠法,都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

在此理论基础上哈洛设计了恒河猴实验。他给猴子们准备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用钢丝网做成的“铁丝妈妈”,上面带有奶瓶,只能给幼猴提供食物,但是无法拥抱。而另一个是覆盖着软垫的“布料妈妈”,只能提供拥抱,但是不能提供食物。按理说,能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将得到幼猴最大的关注和喜爱,但是实验结果截然相反。

所有的幼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没有乳汁的“布料妈妈”,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身边,只有在饥饿时,他们才会爬到“铁丝妈妈”身上一小会。而当哈洛把发出巨大声响的机械丢到笼子里恐吓幼猴时,恐惧的幼猴紧紧地抱住了布料妈妈,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铁丝妈妈。幼猴,将布料妈妈,当成了安全之源,因为布料妈妈能给幼猴带来拥抱的安全感,这就解释了为何幼猴如此喜爱笼子里的毛巾,因为它把毛巾当成了自己妈妈的怀抱。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独立并不是简单的孤立和狠心培训可以得到的,恰恰相反,细心呵护、在妈妈的怀抱里得到安全感的孩子,更愿意去外界独立 探索 ,长大后会更加独立,更加适应 社会 。

你以为试验到这里就结束了么?当初那群被产妇剥离后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出现了明显的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猴子甚至出现了强烈的自残性,出现了极其明显的心理问题。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证明,那些从小缺乏母爱的人,成年后极易出现巨大心理障碍,且没有能力去抚养后代。哈洛的论文发表后,一夜之间华生就成为了美国妈妈最讨厌的人,华生 育儿 法被彻底推翻。但是,华生的孩子们还在,华生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并用自己的理论来教育自家的孩子。华生大儿子雷纳在父亲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下,精神出了严重的问题,多次自杀,并在三十多岁时成功自杀身亡。

华生的女儿Mary,在成年后,同样多次自杀,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华生的小儿子离家出走,常年流浪。

所以说爱是唯一正确的 育儿 方式,当孩子不哭的时候,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站起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要第一时间去抱抱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你。当你冷漠的看着你的孩子时,他的内心世界,和这只幼猴是完全一致的。冷漠的训练孩子,的确能得到一个不哭不闹的孩子,但是那并不是孩子变乖了。而是婴儿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婴儿对父母和世界的信任,就这么被掐灭在摇篮中,他的未来,将充满孤寂和灰暗。

这也是目前精神科临床常常提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罹患精神疾病影响的问题,在这里科普给大家。要提醒广大家长朋友,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一定要相信科学,一定要科学 育儿 ,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图省事,把孩子对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管理,自己当甩手掌柜的。你现在偷的懒将来可能还是要还的。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有一句话讲:我一直在祈祷,希望我攒的钱是给孩子上大学用,而不是付他们的心理治疗费。

我想说父母教育孩子别无他法,父母唯有多学习科学 育儿 知识,用爱滋养孩子。其他的我们就乐见其成吧。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精神心理吕医生,如果看完科普有所收获,希望大家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靠谱的精神心理科普知识,使他们在康复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找 吕怀宝医生 咨询精神疾病相关的问题,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都会发现,尽管家庭成员很多,但是孩子对某一家庭成员的依赖性特别高,这一角色基本上都是母亲在扮演,少部分家庭也许是奶奶。

但凡和孩子离开一会儿孩子就会各种不安,到哪儿都要跟着,甚至下个楼拿快递也会嚷着要去。孩子粘人的行为让部分家长不免担忧,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孩子还这么粘人可怎么办?

婴幼儿与生俱来的会对抚养人产生依恋,但是这一表现并不是坏事,依恋是宝宝与生俱来的 情感 能力,基于生存成长的需求而存在,当然如果是过度依恋的话确实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那么自家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又该如何看待呢?

要判断孩子的依恋是否 健康 、合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依恋关系。依恋通常指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存在的特殊 情感 关系。

父母抚养中孩子大多和母亲形成依恋关系,而在一些家庭中这个角色会由上一代长辈来扮演,比如爷爷奶奶等。

之所以说依恋是好事,在于婴幼儿阶段依恋能帮助他们适应生存,在此之外还助于构建婴儿终身适应的特点,帮助 他们更好地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人在早年不仅需要物质抚养,也需要心理抚养,而依恋心理的产生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心理抚养的寄托,在0-3岁的敏感期间,建立稳定的母子依恋是心理抚养的关键。

心理学家就依恋问题对一所孤儿院长大的群体展开调查,发现这些人成年后心理问题偏多,经过深入研究。

这些人长大后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自尊(自卑)和敏感,成长中的 情感 缺失导致了心理的不 健康 ,这些人在小时候是缺乏一对一稳定抚养关系的,心理脆弱情况普遍存在。

新生婴儿的无助无能是依恋发生的内在机制,婴幼儿需要成人的照料才能维持正常,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四个阶段类型

抚养人同婴幼儿在抚养过程中通过各渠道交流形成的稳定心理寄托关系就是依恋,依恋关系的四个阶段关乎生理和意识发展会有所变化。

在0-6周,婴儿对他人的需要是基于生理性需求 ,这阶段宝宝在意最多的是自我和内在,这阶段对外 探索 很少,至多的程度会根据声音或气味对抚养人有简单判断。

但是如果换爸爸来抚养、喂食一段时间,这份依恋同样可以转移到爸爸身上,简单来说,这一阶段婴儿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理需求的无差别性。

6周-8个月是依恋关系建立期 ,有所意识后孩子会对外发起 探索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观感受开始得到强化,会从熟悉的事物上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同抚养人之间的 情感 联系会得到加强,这阶段五感中的视觉影响占据主导,孩子会通过观察记住抚养人,并产生一种特殊偏好。这种偏好有别于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情。

半岁-2岁依恋关系明确,当宝宝对抚养人的依恋关系得到加强,这时候在自我为中心之外依恋人就是孩子眼中最重要的。

但是这阶段孩子的认知不完善,对于消失/失去等还没有概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一会儿看不到妈妈就开始焦虑,心不在焉,即便爸爸在一旁也完全无济于事。

所以在教育中妈妈们不要轻易说“妈妈不要你了”,这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从而可能加剧依恋带来的不利心理影响。

2岁以后的交互项依恋,当自我意识对世界有了更多了解 ,依恋会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而淡化,这样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会逐渐加强,具体表现孩子不会因为依恋人短期不在而失去安全感,他们会继续从事 探索 玩乐,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也会转化成另一种 情感 。

依恋的类型

依恋的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在正常的家庭抚养关系下,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这种情形下60-70%的婴儿能对依恋人产生积极、良好的安全性依恋。

而少部分的不安全型依恋会变现为回避、反抗,这种消极的缺乏安全感的依恋对孩子有很大危害,抵抗型依恋儿童容易变现的退缩、回避或具有攻击性,长大后也可能出现反 社会 性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依恋类型对孩子的成长、心理 健康 影响深远,对于家长来说,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心理抚养是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关键。

具体的,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建议抓住0-3岁阶段的心理依恋关键期可以更好地培养安全依恋型宝宝。

1 重视和宝宝互动

婴幼儿阶段宝宝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和妈妈的 情感 联系却是切实存在的,这期间妈妈在陪伴、教导孩子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呼应感情。

在互动中释放情绪来影响孩子,有意地将 情感 控制的表现展现在孩子面前,这样不仅能强化亲子间的依恋,还能培养情绪处理能力。

2较为固定的依恋对象

一些家庭的家庭成员较多,在抚养孩子问题上谁有空就谁接手,这一情况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形成依恋的,一般而言婴幼儿形成依恋的对象是母亲。

但是有的家庭母亲长期外在或每天忙于工作,照料孩子的事就交给奶奶或者外婆,这一情况下母子依恋羁绊会减弱。

情况允许的话妈妈在孩子早期培养(喂奶阶段)最好全职照料,在回归工作后晚上回家也要积极陪伴孩子联络 情感 。

当然只一个依恋人同样会带来问题,那就是孩子极度离不开某个人,这样也会给成人带来困扰,因此一个家庭中最好有两个人同时扮演孩子的依恋对象,这其中可以有依恋强弱区别,但是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一个人。

3陪伴和守护

孩子在成长中会慢慢生出独立人格和独立 探索 外界的能力,这阶段家长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处处代办的呵护到适当放手,保护而不干预方向过度。

比如孩子在玩耍时,父母完全可以只出现在视线范围内但是不去打扰,这样既可以给孩子留出空间去适应依恋到独立的过程。

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的事。有父母在身边,孩子的安全感不会全然消失,这对于依恋中发展独立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过渡的过程。

4 过分依恋的表现和处理

过分依恋是过犹不及的表现,具体的就是过分粘人,一旦离开内心会出现不好的负面情绪,因为过渡依恋缺乏独立 探索 能力等。

过分依恋有可能是源于日常亲子关系中过多地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情感 ,所以孩子会很依赖和父母的亲密接触。

有这类情况的话父母要在日常陪伴中庸语言引导,让孩子在言语中也能感受到爱和关切,从而改善非近距离接触而不安全的心理。

第二种是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不安 ,这类情况不可避免,比如孩子初到幼儿园少有不大吵大闹的,但是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给一个缓冲、过度情况会好转。当然日常中也可以加强,多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接触家庭以外的不同场景,这份不安感就会消除。

第三种是过度保护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以至于孩子缺少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能力培养跟不上。

久而久之不仅是依恋情绪的问题,在精神意志和适应能力上都会显现弊端,因此我们说家长在教育中也要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从全能型照顾者向守望者转变。

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孩子的年龄不同,家长遇到的难题也不同。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带来了家庭抚养教育的“年龄特点”。

因此,做父母的必须耐心地,以心理学的角度教导孩子学走路、学说话,使孩子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

小男孩童童满周岁时,已能够自己站立,并开始迈步,但是还不能完全独立行走,坐在“学步车”里,还可以自如地动,如果要求他独自迈步,则总是有些害怕,妈妈伸出双手接他,他踉踉跄跄地走出几步,扑到妈妈怀里,非常高兴,还咿咿呀呀地说“妈妈好……好……

但是.如果妈妈站得稍远一些,他仍然不敢多走几步。又咿咿呀呀地说:“妈妈不……不……”惹得在一旁观看的爸爸哈哈大笑。

后来,经过妈妈、爸爸耐心的引导和帮助,童童才渐渐地学会了独立走路,在语言上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如何对孩子合理抚养

我们知道1~3岁的儿童和1岁前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和复杂化。1~1.5岁孩子学会走路,2岁以后就喜欢跑、跳、爬高、越过障碍物。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开展起来,爱做事,初步学会用工具和做游戏。

儿童的行动辅导与调适

孩子开始自己走路时,还走不稳,步子显得很僵硬,头向前,走得特别快,常常跌跤,往往需要成人牵着一只手,领着走。

为什么1岁多的孩子独立行走还有困难这是因为:

第一,头重脚轻。成人头长和身长的比例是l:8,孩子出生时是1:4,2岁时是l:5。因此,无论从长度和宽度看,这时孩子的头和身体的比例都不够匀称,相对来说,头比较大,因而走路时难以保持平衡。

第二,全身的骨骼、肌肉比较嫩弱。孩子的骨骼系统布满血管,组织不很坚实,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上是由软骨组成。因此,支撑身体直立行走还不够有力。

第三,腿和身体的动作还不能协调一致,也影响保持平衡。开始走路时,孩子常常把两臂张开,有时甚至横着走,以保持平衡。

全身动作发展。孩子学习自由走动,同时也发展全身的各种动作。他手脚并用,去爬楼梯,爬台阶。他不但向上爬,而且向下爬,先把脚放下,再全身趴下。如果有人领着他的手,1.5岁的孩子可以走上楼梯。2岁左右,能够原地跳,学会跑,还能站着踢球和扔球,弯腰从地上捡起东西,不跌跤。

孩子掌握使用各种用具的本领,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起先,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自己的手的延续。

第二阶段: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偶然碰上一种有效的方式,会立刻抓住它,而且比较小心地完成某种动作。例如,拿着勺子的柄,盛满食物以后,慢慢地平着端起来,达到嘴的高度,才向嘴里送。

第三阶段: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的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偶然出现,可以说,已经开始主动掌握经验中有效的动作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有不正确的动作,很快就会纠正。

当孩子学习各种动作时,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耐心引导。假如孩子一时固执地运用某种动作方式,应该看做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经过正确引导,以后会改正的。

语言发展与培养

儿童理解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1~1.5岁时,对成人说的许多词句都能做出正确反应,说明他能够听懂许多话。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称为理解语言阶段。

儿童阶段对语言的理解,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近及远。孩子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见到的物体的名称,如“灯灯”、“包包”等。其次是对成人的称呼,如“妈妈”、“爸爸”等。

第二,固定化。这阶段儿童对词的理解往往和某种固定的物体联系,甚至把物体连同某种背景固定起来,例如,“爸爸”就是指自己的爸爸,而且必须是戴上眼镜时的爸爸。在他们看来,物体的名称是同该物体以及它所在的具体情景相联系的。

第三,词义笼统。这阶段孩子对词的理解非常不确切,一个词常常代表了好几种事物。有一个实验,要求孩子从几样东西里挑出玩具小熊。实际上,那几样东西当中并没有小熊,只有和小熊相似的东西,在实验里,2~3岁孩子都感到困难,他们或是说找不到小熊,或是干脆跑到别处去找。

但是1岁多的孩子却丝毫不感到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把长毛手套拿出来当小熊,因为长毛手套和小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就据此认为它是小熊。这说明他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

1~3岁是孩子开始掌握语言的时期。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1岁前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只有简单的动作反应,自己只能说出几个词。1~1.5岁,理解语言的能力发展很快。1.5~2岁,是孩子真正开始说话的年龄。

认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1岁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很低的,只能依靠直接接触来认识事物。他的认识活动,主要是看、听、摸、嗅、尝等感觉和知觉过程。l岁以后,特别是2~3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开始能够离开直接接触的事物,出现“在头脑中”的心理活动,如表象、想象和思维,这是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

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识活动虽然仍旧主要处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但有了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导致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

表象和回忆的出现

什么叫表象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通常称为头脑中的印象。比如,过去见过某个人,现在提起来,头脑里还有印象;2岁孩子见过汽车,现在他在室内,并没有汽车,但他头脑里出现汽车的形象。这种“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表象。

表象和回忆的能力是同时发生的。所谓回忆是指事物已经不在眼前,但能把它回想起来。回忆在2岁左右才出现。1岁前孩子离开妈妈时要哭,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就忘了。重新见到妈妈,他又想起要妈妈。2岁左右,妈妈没有重新出现,他也会想妈妈。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这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他的妈妈,否则他会想起妈妈,吵着要妈妈。

想象力和延迟模仿的发生。2岁左右,孩子出现最初的想象力。所谓想象,也是头脑中出现事物的形象,想象和回忆都要依靠表象。想象和回忆的不同在于,回忆时的表象是过去曾经接触过的事物本来的形象。而想象中的表象,则是经过加工改造的形象。

有个古老而符合实际教育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多次触犯刑法,最后不得不押赴刑场的少年罪犯,就在对他施行刑法的最后一刻,他说要见一见自己的妈妈。

执刑人员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见妈妈一面。

见到妈妈之后,他说:“妈,这是我最后一次见您了,您让我再吃一口奶行吗”

妈妈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竟然一口咬下妈妈的乳头,还恶狠狠地说:

“都是你,从小不调教我好好做人,我才让落得今天的下场,现在我让你自食恶果。”

这位妈妈,又痛又羞,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在场的人无比为之感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孩子从小进行正确合理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着重德育方面的教育

在德育方面,尤其应该掌握分寸和技巧,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孩子毕竟非常幼小,又处于开始出现独立性的阶段,不能约束过多。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性,否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儿童就会失去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事事依赖成人,懒于思考和动手的不良习惯。同时,又应教育儿童懂得初步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并且要求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

许多事实表明,教养方式不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要掌握正确教养儿童的知识,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爱抚孩子要适度。有的家长对孩子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结果造成孩子骄横跋扈、自私任性,或过分依赖、胸无大志,见困难就退缩,遇挫折就气馁。而有的家长采取封建式管教作用,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严,动辄训斥打骂,结果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限制了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就是未掌握好教育的度的结果。

人在儿童时期,必须注意教育,而且必须注重品德的教育。具体要涉及体、智、德三个方面:1~2岁孩子的身体还很弱,仍然容易患病,3岁左右才开始结实起来。因此,这个年龄仍应把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保证儿童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

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

儿童期是个性形成发展的时期,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榜样的作用在儿童期是很大的,家长、老师、同伴的言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恐惧、说谎等不良行为往往都是从父母处习得的。有的父母虽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但自己却言行不一致,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济于事。

因此,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父母和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要重视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儿童许多不良行为如偷窃、打斗等都是从影视剧中模仿来的,因此,成人应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些情节,不断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衡量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和谐的人际交往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儿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主要接触的是父母及亲人,交往范围狭窄。同时父母及亲人给孩子更多的是呵护包容。

上学后,儿童进入集体生活,交往的范围对象都在扩大,也复杂多了,既有依旧交往的父母和亲人,又有老师和许多同伴,人际交往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应及时教给儿童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帮助儿童适应新环境。

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同情心,教儿童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多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在交往过程中要以诚待人;其次,要教育儿童在学习游戏中,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否则孩子离群索居,交不到一个知心朋友,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进而造成适应困难,会引起学习困难、性格缺陷、不良行为等多种问题。

隔代抚养易导致儿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将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因为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同时让老人因为抚养孩子有事可做,而内心充实,可谓一举两得。

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较之父母抚养,隔代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都比较慈善,再加上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祖辈倍加关爱,什么事都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

所以家长们不管有多重要的事、多么忙,都应尽量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放在自己家里养育。

规定夫妻离婚时,需要一起协议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归属,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原则是孩子2岁以内属于哺乳期,归女方直接抚养。孩子超过10岁,由双方征求子女意见。达不成协议,可到法院提出诉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36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