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萱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苏轼写的萱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1张

苏轼写萱草的诗,应该是指《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这一组诗共十一首,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应和诗。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苏辙留京侍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自己在仕途上浪荡,弟弟却自甘淡泊,这其中的兄弟情意,不足为外人道。所以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看似随意,其实都在称赞苏辙在家尽孝道的行为。

萱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花朵,但是也是亭亭乱叶中用心栽植的(一一劳心插)。苏轼这种情感虽然并不明显表达,但都是淡淡地穿插在和弟弟唱和的作品之中。

苏轼《定风波》体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扩展资料:

1、原文:

《定风波》苏轼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译文: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1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