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小学生自杀心理倾向要怎么做?

警惕中小学生自杀心理倾向要怎么做?,第1张

警惕中小学生自杀心理倾向可以通过:开展“挫折教育”课程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

一、开展“挫折教育”课程

由于当下的中小学生从小都是在温室里长大,内心都极其的脆弱,从出生就是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使得他们根本经不起半点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里开设“挫折教育”一系列的课程,让学生们体会到每个人这一生必定都会面临各种的挫折,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是去逃避一蹶不振,而是应该迎难而上去努力克服困难。

二、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躁、烦闷的心情,有效减少孩子冲动的行为,进而可以避免许多危险情况的发生。

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爱孩子要有度,绝对不可以无休止无尺度的溺爱,要努力走进孩子的心里做孩子的心灵朋友。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说心理问题是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其次,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发挥作用,切实为思想有障碍的学生排忧解难。最后,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中小学生压力很大部分来自于学习的压力,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导致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来评价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的素质低下,施教不当也是导致当前许多的中小学生自杀的罪魁祸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必须担得起社会以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做一名有良好师德的教师。

五、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对中小学生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懂得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学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积极地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对于现在的学生很多的轻生行为。

我觉得首先是学生的压力比较大,不光来自学校,还有家庭,导致学生容易得抑郁症。从而产生轻生念头。

所以,学校和父母不光要培养孩子成材,对于孩子的心里教育也一样不可或缺

对于小学生想自杀的分析

心理问题了,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家庭可能家里不重视或家里有纷争,学校可能有老师同学的原因,社会就是电视节目方面了。。。。。我感觉这个家里父母也要多多教育,做什么事或看到这方面的悲剧时要记得可适当教育下孩子,另外尽量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少赌博、上班忙也要记得有空关心下孩子,但也不能太过宠溺,(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护短型,孩子做什么都支持,不论好坏,敢问从小就任意妄为,长大能知道天高地厚么?不杀人放火光去偷鸡摸狗就给你面子了、、、所以对孩子要适当,不能太过凶悍,却也不能过分宠溺)这样他们就受不了打击,最好理性教育,对的表扬,错的告诉他们理由,并让他们主动认识错误。不过,现在有的家长都不记得孩子的生日呢。唉。。。另外就学校了,老师最好多关注一下内向的孩子,同时在上课时或者是平时生活中时不时教育下学生,从小事上讲些小道理,一步一步引导、、让他们知道哪些是不对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想法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你的影响下有了正确健康的想法、、、、对于,小学生,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最重要的、、所以,朋友们,别只顾着赚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父母喜欢打麻将、吵架。。这样小孩子就会受严重影响,老师时不时不问原因非打即骂这也会使学生受很大影响、、、环境影响人哦!!

我最近刚写了一篇关于上海17岁少年跳桥自杀的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我整理如下:

在童年和成年之间,这个“灰色”的青少年时期充满着各种变数。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要经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包括生理发育、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独立意识,心理认知、性别认同、两性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处理不好,会增加孩子自杀或企图自杀的风险。

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躁郁症的孩子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那些正在经历父母离异、远迁、亲人亡故或家庭破产以及受到欺凌的孩子也会有更大的自杀或企图自杀的风险。

具备以下这些因素的孩子自杀风险较高:

1、心理疾病或不良行为,尤其是抑郁症、躁郁症、酗酒和吸毒。(90%的自杀者患有心理疾病)。

2、感觉痛苦、易冲动、易怒。

3、绝望、感觉没有价值。

4、以前有过自杀企图。

5、自杀家族史。

6、遭受精神、身体或性虐待。

7、缺乏支持网络,与父母或同龄人的关系不好,感到被孤立。

8、同性恋或双性恋,受到家庭或学校强烈的排斥与歧视。

实施自杀前有哪些迹象?

青少年实施自杀行为通常是在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之后,如学业问题、与男友或女友分手、亲人死亡、父母离婚或者是重大的家庭冲突等。

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会有以下表现:

1、谈论自杀或死亡。

2、暗示自己以后可能不在了。

3、谈及自己绝望或内疚的感受。

4、避开朋友或家人。

5、写或记录关于死亡、分离或失去的歌曲、诗歌及信件。

6、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给兄弟姐妹或朋友。

7、失去参与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活动的欲望

8、饮食或睡眠习惯的改变。

9、从事冒险行为。

10、对学校或运动失去兴趣。

总之

父母和孩子之间持续不断的冲突,会激化一个感到孤独、不被理解的青少年的自杀倾向。家长要先从自身寻找问题,改变教育模式,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家庭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这场危机。

更新1:

系作问题出黎 THX

「自杀的问题」geocities/waimanchester/waimanchester 「自杀的问题」coolfamily/yang/paper01 「自杀的心态」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42502508 - 青少年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过去的经验及过别因素影响青少年处理问题的判断力,令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当中,最常影响青少年的问题便是自杀。其实很多青少年都非常抗拒自杀行为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发生自杀轻生的事件,由于青少年自杀很受大众关注,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传媒报导的重点都是一些没有根据的分析,受到这些媒介影响的青少年长期地接触这类报导,最后造成模仿性自杀。近年青少年自杀率一直高企,都与学校及家庭问题有关,例如学业成绩,家长管教子女等等,而青少年工作者在当中的角色便是协助青少年对自杀的看法重新定位,对他们进行自杀评估,危机的处理及展开辅导工作。以下将会详细分析自杀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 自杀的种类 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及宿命性自杀。 (一)自我性自杀:与利他性自杀相反,自我性自杀是指青少年对社会失去信心及约束,这类自杀甚少出现在对外和家庭气氛良好的环境发生,反而一些常自己孤独的青少年自杀比例会较高。 (二)失调性自杀:个人突然受到某种事物影响而手足无措如失恋,与平常的生活起了很大转变一时间接受不到,例如失去了朋友或突然失去亲人,都会令青少年自杀。 (三)宿命性自杀:当青少年个人受到某种事物控制,不可以随意操纵自己的命运,例如青少年为了摆脱学校、父母的控制而自杀。 - 青少年自杀的成因及特征 自杀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只因自杀者都是在一些很少人出没的地方进行自杀,要过一段时间才令人发现,故死亡率十分高,而自杀的原因都关于个人,家庭,学业等。 自杀原因之一 :家长严厉管教的方式 自杀原因之二 :学业成绩压力 自杀原因之三 :解决困难问题能力较弱 自杀原因之四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自杀原因之五 :家庭问题

1学校方面。表现为承受不了学校教育的严重压力。如学习跟不上、成绩不理想、考试不成功等,都能成为中学生自杀的诱因。我国各级学校升学考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压力,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同学间的互相攀比,加上升学考期间的紧张和疲劳,一旦落榜未考取或只考入一般学校,随之而来的是种种责难,使某些考生难以承受而走上自杀的绝路。平时由于学习压力过重而轻生自杀的,一各地也进有发生。某地一中学有4名14-16岁的学生,平时关系极好。其中的两位女学生成绩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她俩请另两位同学一起到公园谈天,这两位女学生说做人没意思,不如死了干净,晚死不如早死。另两位同学受到感染,产生共鸣。随后,4人暗暗准备钱物等,欲去深山老林自杀。她们的反常举动被老师发现了,经过大量工作,才未造成严重后果。 2其他方面的社会因素。有的早恋挫折后无法忍受而自杀,由于初中学生不够成熟,早恋中容易变迁,有的初中生经受不了被对方拒绝的挫折,从而引发轻生。有的没考取高中,在自谋职业过程中,感到前途渺茫,无脸见人,导致自杀。有的在电视、**中有关自杀内容的影响下,产生了感染和模仿的倾向,由此萌发了自杀的念头。总的来说,社会环境的自杀诱因是来自多方面的。 3精神障碍方面。在过去早期的自杀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个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病,现代学者指出这是荒谬的说法。但是,在青少年自杀者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患有精神病的。抑郁性精神病多见于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也可偶见自杀行为;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自杀危险率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是由于精神障碍因素引发的自杀行为。因为精神病人感到生活特别空虚和无望,所以自杀的危险性大常人。当然,这类自杀行为明显是与精神病理原因密切联系着的。 3、青少年自杀的心理自杀心理的研究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主要依据的是自杀死亡者的有关表现和材料,有比较少的机会能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进行探索。青少年自杀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下列方面。(1)认识方面。一项关于中学生对自杀行为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都认为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初中生为78%,高中生为80%);生命不是自己的(初中生为50%,高中生为60%);自杀是因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而产生的(初中生为54%,高中生为47%);对将来抱有希望的人不会想什么自杀(初中生为53%,高中生为52%)。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通常,他们的内心感到自己为解决问题已经竭尽全力了,深信只有走向死亡,才能摆脱痛苦。当然,他们会预计到,别人对自己的自杀可能不理解,会有种种看法,但是在些时此地,他们自己确信选择自杀的合理的。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严重的痛苦使他们产生了片面的、绝端的认识。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一些青少年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日趋淡薄,而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人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又非常缺乏。当然这并不是责怪他们,社会、学校、家庭对此都负有责任。可结果是由于他们缺乏精神力量,一旦身处痛苦境地时,就无法从痛苦中解救自己,也无法在失望中看到生命具有的积极意义,于是更强烈地为自己痛苦陷入绝望,这种循环加剧的绝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杀行为。 (2)情绪、情感方面。显而易见,自杀的青少年的情绪决不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在积极的、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绝对不可能发生自杀行为。通常,青少年自杀者具有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极端的失望、孤独、焦虑和育苦等。这不同于一般的消极情绪,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后就会解脱,而是已经达到无法摆脱的绝望的地步,因而这是一种危险性情绪,正是由此才导致了自杀行为的。我国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关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报道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可以乍出,一些中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这样,自杀就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摆脱痛苦的消极方法。青少年自杀行为具有冲动性,即是在情感情绪突发的情形下,轻率地自杀。如在中学生自杀中,有的女学生为抗议父母不给她买一条彩裙而自杀。还有一位农村中学生因个子小,他母亲劝他不要骑自行车,他一意孤行地要骑车,对母亲的劝阻十分气愤,竟然服下大量农药而自杀。这类冲动性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自杀前也谈不上什么明显迹象。 从社会性情感来看,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已经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同时,又割断了与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当然,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满怀悲愤,甚至心中充满着某种仇恨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是抱恨而死的4 一份关于青少年自杀的资料 (3)意志和动机斗争。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实施,表示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已经没有勇气和力量来战胜压力和痛苦了。同时,采取走向死亡的决定是一种意志行为,他们立下了自杀的决心,显示出死亡意志已经形成。在失去生的意志、形成死的意志的过程中,青少年自杀者是进行了剧烈的动机斗争的。那时候,他们的痛苦是极其深重的,这种痛苦的强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求生的欲望。在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的斗争过程中,结果是死的欲望战胜了生的欲望,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形成了自杀的动机。 (4)性格类型。虽然性格类型并不决定青少年自杀行为,但是青少年自杀行为与性格类型又有一定的关联。因为,我们常把性格分成内倾型。性格倾向于内部即内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谨慎、多思、孤僻、反应绘缓慢、适应环境困难;性格倾向于外部即外倾型的人,一般表理为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情绪外露、不拘小节、易于适应环境。从上述两种性格类型的具体表现来看,应该说内倾型人格影响自杀的因素的较为明显的。但是,青少年的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中学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一定的环境和事件中,他们的性格会发生变化。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外倾型性格的人也不是不可能自杀的。如前面提到的北京某重点中学的一名15岁初三女生的自杀行为,以具体情况来看,该生显然不是属于内倾型的性格,有可能接近于外倾型的性格,但是在突然事件面前,她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结果就选择了自杀。所以说,青少年的性格类型又不能完全决定是否会产生自杀行为。 (5)青少年自杀的感染性。有一种集体性的自杀,也叫扩大性自杀。如上面讲的4个学生一起去自杀,这就是典型的集体性自杀。在这一事件中有的学生本来就存有自杀的意图,而有的学生本来并无自杀念头,而是在别的人的自杀意图的感染、影响下,才产生了自杀行为。这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具有感染性、从众性。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逐年的上升。但是在近几年我们去总会有学生因为遭受欺凌而选择自杀的事件不断发生。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是否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确实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孩子相对来讲是一个家庭以及一个民族的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对他们抱有极高的期望。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就被寄托了一个家庭最高期望,所以这给孩子在无形中带来了很多的压力。

而且又因为现在社会相对来讲,教育资源虽然在提高的同时所需要消耗的费用也在逐年升高,也就导致很多家长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对于孩子就很少去关心。这样就很容易忽视孩子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那么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1、安抚受委屈的孩子。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安抚受委屈的孩子,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于平静。2、允许孩子自然流露各种情绪。

而且我们要更多的把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去询问孩子的相关情况,不要让孩子将事情放在心里,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的痛苦。我们始终要相信,只要我们肯付出全部的心血,一定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3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