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塞下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1张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卢纶,生卒年不详,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边疆军旅生活的作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卢纶集》。《全唐诗》录其诗五卷,存诗三百三十多首。

全诗气势豪壮,语言精炼,音节铿锵。“林暗草惊风”一首写将军夜猎,误射石头,以表现将军的勇武与臂力惊人。诗人将李广之事稍加改写,增加了夜晚射猎、平明寻找的时间差,为这一插曲平添几分戏剧色彩。“月黑雁飞高”一首写敌军的连夜溃逃,将军不畏大雪,轻骑追赶。这些场景的构思,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既然是《塞下曲》六首中的《塞下曲·其二》那么就只能是卢纶的作品了,因为众多《塞下曲》中,只有他有六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塞下曲》全诗和诗意: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译文: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边疆的森林里,夜间光线很暗,突然一阵风吹来,吹得前面杂草丛哗哗地响,巡逻的李广将军以为是老虎来了,立即拉弓,向响声处一箭射去。天亮时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已深深地嵌在石头里。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塞下曲》全诗赏析:

其一赏析: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其二赏析: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表明作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其三赏析: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因为是和张仆射之作(诗题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语多赞美之意

此为组诗的第二首,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尾联抒情,揭示原因:“愿”,心甘情愿;“腰下剑”,腰上的佩剑,喻指全身的本事;“直为”,只为了;“斩楼兰”,是用典,西汉时期,楼兰(古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王贪财,屡次劫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子介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用计斩杀了楼兰王,建立了奇功;结句语气慷慨,掷地有声,既是边塞将士杀敌报国、立功建勋的豪迈誓言,也是盛唐子民(包括诗人本人)以身许国、全力报效的爱国宣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死、执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豪情,喷薄而出,令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该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7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