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第1张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体裁:七言绝句

--------------------------------------------------------------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

注释:

1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 缘:因为。

--------------------------------------------------------------

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

简析:

��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

简评: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

话外音: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

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充盈着想象,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其优美的意境,典型的形象,深邃的思想意蕴,足以引发种种联想和想象。但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为升学而教,为应试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味地讲,讲,讲,从标题到背景,从体裁到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的归纳,惟恐讲得不透,析得不深,把可能留下的空间全给占满了。而求知的主体——学生呢?索然寡味,昏昏欲睡,他们的主动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渐渐消磨殆尽,最后只剩下一个知识的“容器”而已。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呢?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营造氛围,着力渲染。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进入或悲或喜,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产生情感共鸣。情景的模拟、创设,音乐感染,深情朗读,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等均可运用。

一位教师在讲授《登高》时,首先是一段深情的导语引入,显得肃穆凝重,接着放音乐《二泉映月》,忧伤凄婉的气氛中,教师开始深情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凄恻动人,“情动于中”,令人美不胜收,一个老病孤独,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漂泊天涯,心系天下的“忧”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动静相生,浓淡相宜。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潜心体验作者创设的一种朦胧、素雅的意境美,并进一步感悟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寄寓其中的一种复杂心境。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这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教这类作品,必须启发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即进入意境。

具体来说,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品味细节刻画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人、物、情、景。

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用极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2蜻蜓点水,留有空白。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已《史通·叙事》更是为人推崇。由此可见,文字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白”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发现它,填补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一开头就以沉痛的笔调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最末句用了破折号,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从语法意义而言,它表示话的暂时中断,后面的话对前面的作补充说明。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它在这里反映了恩格斯内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他希望马克思是真正的暂时的,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着”,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说出“永远地睡着了”的话,但却不能不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这个破折号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

有了空白,便会有感悟,便会产生“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学生学习的动因会大大增强。

四、指导写作实践,拓展想象空间。

知识的积累和观察感知活动,只是为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打好了想象基础,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悟境”式的想象,也只是再造知觉想象,以便深入情感深刻理解课文。虽然这些都具有某种创造成分,但仍以再造想象为主,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还必须依靠在上述基础上的写作实践。

1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2050年的班会》、《当我三十岁的时候》、《二十年后回母校》等这样的文题一布置,学生就兴趣盎然。写作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想象如何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人们如何凭借想象实现了龙宫探宝、嫦娥奔月、沧海变桑田的愿望,又找来资料,告诉学生多少预言家在作品中的大胆想象几十年后变成了现实。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创作的欲望被激发。这时我又对学生说:“看谁的想象最新颖、独特、大胆,老师会把所有同学的作品珍藏起来,几十年后我们再来看有多少同学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这样精心设计的想象作文训练收效是明显的:“光脑”、“小飞行器”、“智能汽车”、“人造太阳”、“超强理解仪”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星际间的旅行,人的寿命的不断延长等等,在作者笔下变成了生动的现实画面,学生想象之大胆、丰富令人佩服。

2续写、扩写课文

有些课文,写得含蓄蕴籍,人物最后是活是死、是福是祸、是吉是凶,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推断,如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等等。教完这样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主题基调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命运作出合理的推断,续写课文,对此,学生必然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并结合生活中获得的事物表象重新组合,想象活动参与其中,新形象就创造出来。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有很多方法和途径。这里还需指出的是,离开生活本身的胡思乱想不是创造性想象,只有与生活愿望本身结合并指向未来,开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才是特殊的创造性想象。所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时候,要善于调控把握,不可没有逻辑,过于荒诞。

观刈(yì)麦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céng)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浆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观刈麦(1张)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吝惜、珍惜。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15)悬:挎着。 (16)敝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缴纳租税。 (19)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却。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浆水,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作品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ūi)人,唐代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盩厔县尉、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因此,目前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这样的说法很好:一是唐宣宗皇帝对白居易有“诗仙”的赞誉;二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唐代三大诗人,即指“李、杜、白”,可见,白居易早已与李、杜齐名;三是宇宙行星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命名者有23位,唐代诗人有两位,即李白、白居易。李白、白居易一个姓“白”,一个叫“白”,不仅在中国诗坛上齐名,在宇宙行星上也齐名,真是很有缘份!也许正是历史的安排!

编辑本段教材选入

《观刈麦》被选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第一首 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第一首 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课唐诗四首第三首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古代诗词三首第二首。 晋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古代诗词 附注 本文已被选入中学生必背50首古诗词,且为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语文备考篇目!

 第一部分:导入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看大屏幕上的问题。能全部回答的请举手。

 [投影展示]

 · 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植物

 · 这些植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

 · 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够成为可口的食物

 (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同学举手)

 师:请再看——

 [投影展示]

 · 你知道什么是刈麦吗为什么要刈麦呢

 [生叽叽喳喳]

 师:某某,你来,我知道你们家有大奔驰,你知道什么是麦子吗

 生:麦子——麦子,麦子就是大米饭。

 (众笑,有学生纠正麦子是馒头。)

 师:不怪大家。看一则真实的历史故事——

 [投影展示]

 ·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晋惠帝,外面闹饥荒,有人向他报告灾情,说老百姓饿死很多。他反问道:“食物没有了,那么老百姓为何不吃肉粥呢”

 (请生读。众笑。)

 师(沉痛地):晋惠帝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弱智皇帝。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农业和民生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胜数啊!

 [投影展示]

 农家

 颜仁郁

 · 半夜呼儿趁晓耕,

 · 羸牛无力渐艰行。

 · 时人不识农家苦,

 · 将谓田中谷自生。

 (请生读。教室气氛渐趋沉重。)

 师:孩子们,农民苦,农民一年四季就盼着丰收啊——

 [投影展示]

 · 夜来南风起,

 · 小麦覆陇黄。

 ·

 ·

 ·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

 · 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师:这就是丰收的场面,来,孩子来用情朗读。

 (生动情朗读。)

 师:猜想一下,辛苦一年,终于丰收了,农民会怎么样呢

 生:会特别高兴,欢呼雀跃。

 生:他们会聚在一起搞活动庆祝丰收。

 生:他们会休息一段时间,享受生活享受丰收。

 

 师:说得真好。按照常理,确实是应该这样的啊!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去寻找答案。

 第二部分:热身运动

 师: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

 · 按照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全诗两遍,把全诗分为三层。

 · 边读边思考: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生自由自读)

 (请三位比较优秀的学生起来合作诵读,各自负责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老师稍做点评。学生在书上批注层次,为后边的学习做铺垫。略)

 师:现在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生:开心。

 师:开心丰收的开心吗孩子,好好读好好听,看看最后感觉有没有改变。后面一个同学请继续。

 生:难过。

 生:愤怒。

 生;悲哀。

 生:心都揪紧了。

 师:用一个词!

 生:揪心!

 

 师:孩儿们,读诗一般有三境界——

 [投影展示]

 读诗三境界

 · 读懂诗歌

 · 读懂诗人

 · 读懂社会(读出自我)

 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层次:努力读懂诗

 第三部分:读懂诗歌

 师:让我们看活动要求——

 [投影展示]

 · 认真倾听同学诵读前十句。

 · 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请说明原因,请设计诵读。

 · 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请学生代表动情配乐诵读。然后请学生到讲台上发言)

 生:第一句就很打动我,“田家少闲月”,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忙啊。“倍忙”是加倍地忙。农民真辛苦。

 师:忙到了什么地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忙吗

 生:一家人都在忙,连女人和孩子都上阵了。小孩子也要帮着干活。

 师;虽然忙,但这一家人毕竟互相扶持着,是完整的一家子。诗人还写到了另外的家庭吗

 生:还有一家人,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

 师:她为什么不也送饭到南岗呢

 生:她的孩子还小。

 师: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生:他们家根本就没有田,因为要缴纳租税田都卖光了。

 师:他们家的男人呢

 生:可能没有男人。否则她不会自己带着孩子在别人的田旁边拣麦穗来充饥。

 师:你读书很仔细!太可怜了!没有田,没有丈夫,孩子幼小,这样的家庭,哪里有丰收,哪里有快乐啊!孩子,请你读出这位妇人心中的苦吧!

 (生动情朗读)

 生:最打动我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师:孩子,先读好这个句子,把你的初步理解送进朗读中去。

 (生动情读)

 师:我感觉你动情了。你想为大家传递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生:我想读出天的热,读出农民的苦。

 师:热到什么地步

 生:太阳太大了,脚底发烫,整个背都被灼伤了。

 师:你怎么理解诗句中的“蒸”字

 生:一切都热气腾腾的,像煮沸的开水一样。

 师:是!天地之间全是热浪啊,可是农民还要劳动。孩子,你在40度的高温下踢过足球吗

 (台下许多学生举手)

 生:我才不在40度的高温下踢球呢,那简直是疯子!(众笑)

 生:但我在30多度的时候踢过球,全身都要烧起来了,热得全身爆裂了一般的疼,整个人都好像要化了。

 师:你还是在娱乐啊!可农民们是在麦收,是在和时间赛跑,和老天爷抢收成啊!

 [投影展示]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指导多位学生动情读。读出痛苦,读出忧伤,读出挣扎,读出忍耐……)

 师: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生:力尽的“尽”,力气都没有了,真苦!

 生:敝筐的“敝”,连拿的篮子都是破的,穷啊!

 生:足蒸暑土气的“蒸”字,被蒸掉的不仅是农民的汗水,还有他们的血汗啊!

 师:这些都很棒,但都还没有到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白居易有另外一首更著名的诗叫《卖炭翁》,描写的是一个伐薪烧炭的农民的命运——孩儿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烧炭吗现在教师里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啊!

 (生叽叽喳喳,师简单讲解)

 [投影展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请生动情朗读)

 师:同学们,这句诗中有一个句子表现出了卖炭翁极其扭曲痛苦的心理,这种心理不符合常理,这种心理让人揪心啊。是哪一句

 生: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自己都没有衣服穿,却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一些,因为只有天气寒冷了,他烧出的炭才能卖出好价钱。

 师:这是怎样的无奈,怎样的痛苦啊!变态的纠结的心理折射出的是农民走投无路的生存状态。同样的道理,《观刈麦》中也是一样。孩子们,找一找,是哪一句

 生: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力气都用光了却还不知道热,这很矛盾!

 师:是啊,某某同学,刚才你说你曾经在高温下打过篮球,当你力尽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回家洗澡睡觉。

 生:我会回家玩电脑。再也不干在高温下打球这样的傻事了。(众笑)

 师:是啊,力尽就休息,力尽就回家是正常人的心理选择,非人的选择折射出来的是非人的生存状态。农民们为什么力尽而不知热呢

 生:但惜夏日长。

 [投影展示]

 惜

 师:文言中的“但”如何讲

 生:只!

 (师板书。要求大家在书上旁批。)

 师:“惜”有很多意思,请大家用“惜”组词。

 生:爱惜。

 生:怜惜。

 生:痛惜。

 生:珍惜。

 生:惋惜。

 生:吝惜。

 师:这里是哪个“惜”

 生:我认为是“珍惜”。农民因为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所以忘记了炎热和劳累。

 师:好一个“惜”,写出了农民的痛苦和无奈!

 (师在黑板上的“惜”字旁画第一颗眼泪,内写:农民苦)

 师:某某同学,初读时你觉得开心,现在呢

 生:我最开始没有读懂,现在懂了。我很难过——农民越丰收,刈麦的场景越凄惨。丰收带给他们的不是快乐,而是劳苦和惶恐。

 师:那让我们把那些纠结、变态、劳苦和惶恐诵读出来吧。

 (生在配乐声中动情诵读)

 第四部分:读懂诗人

 师:请看下一个活动的要求。

 [投影展示]

 · 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读三遍。

 · 读注释。

 · 扩写诗题《观刈麦》,把三个字变化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

 (生活动)

 师:请大家还原诗人的形象吧!

 生:一位满怀负疚之情的诗人在痛苦地看着农民们刈麦。

 师:“负疚”一词说明你读懂了诗人。

 生:诗人哪里是观刈麦,分明是在观民生啊!

 师:振聋发聩!你是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少年!

 生:一位沉痛反思自己的诗人观刈麦,他认为自己也是造成农民苦难的罪魁祸首。他对自己太严格了。不是严格,是苛刻!

 师:白居易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引你为知己。

 生:一位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观刈麦,他深深地思考着许多社会问题。

 师:“社会良知”,孩子,你睿智且清醒,你是王老师最佩服的那种学生。

 

 师:闻者尤悲伤,这就是白居易!念我何功德这就是白居易。这位白居易,曾经这样为老百姓呼喊——

 投影展示

 ·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节选)

 师:这位白居易,还曾经这样呼吁——

 投影展示

 · 安得万里裘,

 · 盖裹周四垠。

 · 稳暖皆如我,

 · 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节选)

 师:还是这位白居易,曾经对一位可怜的歌女说——

 [投影展示]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白居易《琵琶行》

 (生读)

 师:这就是白居易——

 [投影展示]

 ·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诗魔”或“诗王”。由于“家贫多故”,十一二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师画第二颗泪珠,板书:诗人痛)

 第五部分:读懂社会(读出自我)

 师:请同学们进入苹果wiki《观刈麦》学习页面,默读白居易的其他几首诗,发表留言:从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生进入信息学习平台,阅读《卖炭翁》和《缭绫》二首诗及其翻译,并且在平台上机打发表留言。)

 师:好,时间到。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网络平台上的留言,可以简单讨论。

 (生读,自由评论)

 师:现在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社会的残酷,昂贵的税收,底层人民付出得最多,但是回报却最小。

 师:说得很深刻。但这好像是上政治课和历史课的发言,希望更多语文味儿啊!

 生:孤树荒塘野草堆,寒云淹没艳阳辉。苍凉举樽山陪醉,落泪独身雨伴垂。这是苏致雅的作品。

 师:写出了痛苦,很有文才。只是,看不出观刈麦的内容和主题了。

 生:我很欣赏李愫的留言。她这样写到:每一件事物,你见或不见,在背后承载着多少的苦难,我们不知,连老百姓自己亦不知。

 师:是!最残酷的是连老百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谁手中。深刻!

 生:君主等贵族上层社会的富贵生活是在榨取和浪费农民老百姓等下层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上层贵族和下层老百姓的生活反差特别大,一边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一边却是“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这使我想起了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师:引经据典,入木三分!

 生:昂贵的税收,使得农民奋斗了一夏的成果,转眼间就灰飞烟灭!

 师:对比深刻,“灰飞烟灭”有图画感!精彩!

 生: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身陷底层农民工,何故辛勤交田税。夕阳东斜残如血,诉说悲苦到如今。

 师:才女!能够押韵就更好了。“述说悲苦到如今”很让人警醒。就是到今天,农民的问题还是社会之伤啊!

 (师在黑板上画第三颗眼泪,板书:社会伤)

 第六部分:小结

 师:《观刈麦》是一扇文学的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民生、社会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对民生问题的思考。这样的经典作品还有很多。

 投影展示

 悯农

 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赤日炎炎似火烧,

 · 野田禾稻半枯焦。

 · 农夫心内如汤煮,

 · 公子王孙把扇摇。

 · ——选自《水浒传》

 (组织生配乐动情朗读)

 师:西山的孩子们啊,但愿你们从这些诗中读出悲悯的情怀,读懂农民苦,诗人痛,社会伤,但愿你们拥有“珍惜”之心,“怜惜”之情。但愿你们不要成为公子王孙啊!最后,让我们齐读末三句诗人的心灵独白。

 (读完下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2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