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相关问题
一、《学记》的主旨
《学记》是《礼记》卷三十六中的一篇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论文。《别录》属《通论》。郑玄说:“《学记》者,以其记人教学之意。”朱子曰:“此篇言古者学校教人传道授受之次序,与其得失兴废之所由,盖兼大、小学言之。”程子曰:“《礼记》除《中庸》、《大学》,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学记》是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它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如教育的作用、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等。
二、《学记》的作者
《学记》一篇究竟为何人所著,历来说法不一。在历史上主要有两说。一说认为是孔门弟子所作;另一说则以为是汉儒所记。
持前说者如唐代的孔颖达,他在《礼记正义序》中说:“《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阙,无复能明。……至孔子殁后,七十二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北宋程颢虽认为《礼记》杂出于汉儒,但仍说其中如《乐记》、《学记》、《大学》等,出于孔门弟子“无可议者”(转引自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三十九)。持后说者如清代陆奎勋,认为《学记》继《王制》而作,为汉儒所记。理由呢?他说《学记》记述“家塾、党庠、术序、国学,与《周礼》闾胥、党正、州长、乡大夫之职略同,而云‘古之教者’,明其为汉记也”(转引自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卷六十七)。后来的俞正燮也说《王制》、《学记》是“汉人所造”(《癸巳存稿》卷二)。
冯友兰认为《学记》为荀学。他在1930年撰文《“大学”为荀学说》,指出荀子为战国末年儒家大师,后来儒者,多出其门。“《大戴记》中直抄《荀子·劝学》篇,《小戴记》中之《学记》,亦自荀子之观点以言学。”郭沫若认为应是孟学。他说《学记》对于教育与学习是主张自发的,言“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和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在精神上是完全合拍的。他还说《学记》言“大学之道”,与《大学》互为表里。《大学》是孟学,而且是乐正氏之儒的典籍。因此,他认为《学记》“是乐正氏所作”。
《学记》的作者是思孟学派的乐正克,这是因为,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杜通明认为《学记》作者是汉儒董仲舒。他在《学记考释》中指出,《学记》中的文字,与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对贤良策》中的文体、语句颇多类似之处。如《学记》中常引用古书而加以结论说,“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乎”,而《春秋繁露》中亦多采用同样的语句。他还认为董仲舒的思想和主张,亦往往与《学记》中所载有相互发明之处。
三、《学记》的学习思想
(一)学以致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不雕琢,不成器用,人不学习,就会愚昧无知。此言以玉类人,提出了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致知、明道的命题,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人必须经过主观的努力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明白事理,掌握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之后才会感觉到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断地参加更为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人才会发觉学海的无涯、真理的无穷和知识的浩淼,才会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自身的渺小,从而也才会加倍努力,奋勇探索。
(二)循序渐进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学记》将学生的学业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阶段。“小成”阶段,第一年应学会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第三年应能专心向学,团结同学;第五年应能博览学习,亲近老师;第七年应能做到讨论学业和交结朋友。“大成”阶段,也就是在第九年,要求学生知识渊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念,勤奋向学,矢志不渝。这些在学习上的要求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既有学习态度、内容和技巧的要求,又有择友选师、生生交流和师生交往的规范,还有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导向。它们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而繁,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具有由粗至精、由简到繁、由易而难、逐年提高的特点,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能力差异和心理发展次序。
(三)一张一弛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入学就业,“修”,修正业;“息”,退而私居,“游”,游心于居学。即所谓的“藏息相辅”。要求学习上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作为一项艰苦的心智实践活动,学习需要采取一张一弛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发挥特长,舒展个性,培养兴趣,增进其身心健康水平。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就是要求将“正业”和“居学”相结合,就是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和补充。有益的课外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大大地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正业”的理论学习铺垫感性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还能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一点值得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反思。
(四)抓住时机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习一定要抓住关键时期,否则,虽然勤奋刻苦,但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颜之推也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而言,有不同的学习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为适宜的时期。“当其可之谓时”。所以,学习者在学习时应该严格按照自己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次序,抓住那个恰到好处的最佳时机进行学习。早了,缺少接受能力,没有心理需要;晚了,学习条件已经失去。如此,必然会“勤苦而难成”。
(五)持之以恒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学习者要效仿蚂蚁衔土不息积土成堆的勤奋专恒精神,在学习上要力行不辍,持之以恒。儒家一贯倡导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孔子:“辟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有为者辟如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知识的习得需要持之以恒地点滴积累,需要具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精神。
(六)互助合作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者如果不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自我封闭,就会学识浅陋,见闻局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事实上,在学习上靠个人的精力和才力是远远不济的,如果众多的学习者勤于进行相互之间的切磋砥砺,则可形成学习上的互助共勉、携手并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生动局面。孔子非常重视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提出了“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主张,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道出了学习上互助合作的真正意蕴。“相观而善之谓摩”。这就主张学习者相互之间应相互观摩、积极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
《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晓过鸳湖
清代: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释:
全诗八句四韵,全是咏赞南湖春来之美,全是抒发作者对南湖爱恋之情;虽然全诗无一美字,但处处是美的形象;全诗无一恋字,而句句是恋的深情。“乱峰围绕”,自成境地,“水平铺”,此中泛航真是“菱花镜上行”。“松排”、“月点”全是动态,“千重翠”、“一颗珠”,对仗极工。“抽”字如见其向上,“展”字似见其伸长,都读之如见“抽”“展”之形,所以这几句诗选词炼句之妙,实臻于绝妙。尤其结尾句真是“舍不得也西湖”,却不得不舍,令人读来,如预见其将一步百回头!这种蕴情的笔法也实在妙绝。
哀江头
唐代: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这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代:张孝祥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注释:
词中不仅变换奇横,富有浪漫色彩,而且表达宛转曲折。全篇运化屈赋诗句和意象,将湘水人文典故、神话传说与屈原文字融为一体,浑化组合,构成虚幻、空灵、高洁、纯美的意境,寄寓词人由忠愤而转换为洒脱超旷的复杂心态。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代: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注释: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云流水,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同类题材之诗的佼佼者。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宋代: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释:
人生之最大不幸,莫过于空有济世之才,而无施展之处。在南宋时期,多少志士空叹白发,遗恨而终。这首词抒发的,即是这种情感。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北岸,这在南宋时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骚扰。爱国而且胸怀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
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国学的涵义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是国学经典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观后感这一周,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国学经典》,在这一本书里有四种类型: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大学、中庸。
弟子规当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里面有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个类。入则孝是教我们怎样去孝顺父母,照顾他们,因为是他们辛苦把我们抚养成人。出则弟是说一些关于长辈的礼仪方面。在一个家里,如果有长辈的到来,你必须让长者先坐下,然后长者让你坐,你才能坐下。余力学文里面讲了读书法,一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没有这三到中的任何一到都不会养成读书法静心的习惯。
朱子治家格言大家应该十分少见,传闻也很少。但在我读了《国学经典》这本书后,我对朱子治家格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里面有几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告诉了我们每天黎明时起床,先用水洒湿内外,然后扫地。使里面外面干净,到了黄昏就要休息,并检查关锁的门户,不能有一丝马虎。还有一句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意思是:凡是都要做好准备,不要像口渴的时候,才会来掘井。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人不可以临时抱佛脚。
最后是大学和中庸。这两个是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毕生的精力所编的《大学中庸论语》这就是其中的两类。大学,就是让我们一定要多学习,不能害了国家。比如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后面的同伴增添一股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中庸一共有三十三章,这几张大约是一样的,告诉我们人生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保持中正平和;人要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这本《国学经典》的书,会一直伴随我走完五年级和今后的读书之路,当我读完时,我一定会对“你”进行深刻理解的!这本书,我真想再读上千百遍啊!
国学经典观后感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国学经典观后感“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段时间我认真诵读和网上学习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观后感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著作、诗词曲赋、文学名著、名言佳句,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观看了中国传统文化诵读节目,感受颇深,经典诵读大赛是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复赛和决赛都采取国学知识和应用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的选手为代表来参赛,已检测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传承。经典诵读大赛在启动仪式上,六十名学童集体诵读《弟子规》,并举行了开笔礼。
经典诵读大赛是以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名师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我爱记诗词是在大屏幕上出现1个或2个字,由5名选手分别说出有这些字的诗词,坚持到最后者获胜。那么多的古诗词流利的从他们的口中说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他们要下多少功夫!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而且这个比赛清晰的体现了我囯学生对诗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体现了我囯学生的博学多才!名师对对碰主要是回答“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的问题,从而得到三十分、二十分、十分。最后是美德大考验,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障碍,观察选手们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通过观看《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让我觉得经典诵读对我们的重要性。诵读、熟背诗文,让我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提高修养。提升我们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每个人诚挚有爱、充满活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
国学在古代一直是一门交叉学科,通经致用,所以虽然起起伏伏,经历过很多战乱,但是长盛不衰,有的年代是今文学占主导,有的年代是古文学占主导(可百度),一直到清朝,发展到最高峰,不仅今文学繁盛,考据也精深(可百度),考察当今的国学,要分以下方面
一 研究范围怎么样 晚晴民国时期有很多书简,甲骨文出土,至今尚在的国学家如饶宗颐等都是其中的大家,但是现在可能又告一个阶段了。整理居多,所以很多海外国学家,因为书简都被抢走了
二 研究深度怎么样 可以很负责的说,不够,看看孙钦善的资料,整理委员会,这个组织在现在很重要。整理,还是整理,考据,不多,但是音韵啊,句读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
三 研究手段怎么样 很好,利用电脑技术,录入无数的经典,保存文化遗产,方便查阅,绝对是古代没有的。几亿字的经典,分门别类,是我们的幸福之处。
四 当今的国学在历史上的地位怎么样 当今的国学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呢?我个人认为是今文经,他在很多方面着重启迪思想,与他国进行交流,很多人把他当做艺术,生活的情感来源 当今的国学,由于一楼所说,比较浮躁,现在的国学教授,属于即没有看到过猪肉(比如黄侃等,就是猪),也没有看到过猪跑(比如朱维铮,今年挂了),讲一些入门级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挖掘的意识(不一定是没有能力),我们看到李敖,鲁迅都是可以做一些国学研究的,即使他们并不是国学家,但是现在的教授都在做课题。但是国学好的老师级别的人物,无疑是很多的,但是质量存疑,呈现出所谓的抱团现象,比如我在武汉大学学习国学,毕业了继续教武大的学生,然后评职称,更有一些有底蕴的家族,一门三博导,虽然有家传,但是看他们的书,一代写的不如一代。
我码的字,你懂的啊
注明一点,在某些前人看来,辑佚整理之学是国学中的小者,但是这种小者,现在也不能有所突破,但是话又说回来,每个时代有他的特点,不需要为国学的发展担忧,什么东西都有他消亡或者兴盛的过程。也不要去看别人的吹捧文章,看国学文章的时候,要能够辨别他的真实水平在哪里。
再注,本文是按照自己的学养写的,观点不对的地方,就不多讨论
作为传统学术的国学,如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是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之学的三路向等。经学是国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经学中包含有大量的社会史的内涵。我还是认同晚清“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的学风。五四以来,我们对经学与理学有太多的误解。
我想强调的是,国学不仅仅指传统学术,尤其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国学当然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在清末民族危机与西学大量进入中国以前,没有国学这一说法。国学这一概念从上一世纪初年被章太炎们从日本引入之时起,就含有振兴民族精神与弘扬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性、宗教精神与人文传统,来振兴国族、复兴国家、增强自主精神与自信力,以与东西方列强相抗衡之意,也含有批判或救治世界的西化、工业化、商业化、功利化的弊病之意。可见,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清末民初的国粹派思想家们所谓“学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即是主张通过保文化学术来救国家民族。[ 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民报》第七号《国学讲习会•序》)]
有人把国学与汉学同等或并列看待,尤为不当。外国人研究汉学(今天叫中国学)与本国人研究国学有很大区别,不可等量齐观。外国人只看重饾饤枝节而忽略内蕴精神,他们视汉学(或中国学)为纯客观对象,而本国人对国学自然地投入主观情感,怀抱温情与敬意的心态,而且身体力行。
所以,今天我们谈国学,我以为,大约有这么几个层面[ 我曾于1994年10月23日在《文汇报》发表了《国学与国魂》一文,此文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本文第一部分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以下层面分析即源自该文。]:
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ABC。针对几代人国学素养的不足,面对媚俗的大众文化的冲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国学初步的教育已是十分紧迫之事。这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第二是学术与技艺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要通过微观精细地研究,抢救、整理与继承绝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需要国家与社会投入资金,养一些甘坐冷板凳的专门家,尤其要培养新生代,并造成代代相传的机制、环境、氛围。
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 参见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及《治国学杂话》,俱见《胡适文存二集》,亚东图书馆1934年版。]今天我们提倡国学,主要是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
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一味贬损、伤害中国文化之根,无益于西方精神价值的引进与融铸,无益于新的现代文明的建设。正如鲁迅所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见鲁迅《文化偏至论》,此时鲁迅还是章太炎的门生和“国学振起社”的成员。];也如陈寅恪所说:“一方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见冯著《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失去民族之本己性、个性的现代化,绝对不是成功的现代化。
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不能过于追去书本,世界和生活都是变化的。
要懂得珍惜。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