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一担忧其实是建立在对传统诗歌理论的误解上。“抒情言志”“聚焦于心境”确是诗区别于叙事文学的主要特征,但言谁之志缘谁之情聚焦于谁的心境,在这里其实是未作进一步的说明的。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诗作表达了作家个人的情感,是作家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只能说明诗歌中的情感可以、常常以作家自己的情感为表现对象,作家真实情感的艺术表现容易成为优秀的作品,但“可以”“常常”不意味着“一定”“必须”,诗歌完全可以不建立在对作家自身情感的表达上,这在诗歌的历史上同样可以找到许多成功的例证。
所以如此,就在人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际所指的“情”“志”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诗言志”也好,“诗缘情”也好,其实际所指的“情”“志”可能出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作为表现对象,如我们日常说的文学反映生活中的那个“生活”一样;一是作者作为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即作家对那些被表现对象的情感、情绪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再创造的思想情感。当我们说“诗言志”“诗缘情”“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时候,我们却在很多时候是指作者作为具体的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经历时的情感,即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而说的。但如果扩展开来,以为“诗缘情”“诗言志”所说的“情”“志”只是作者个人作为表现对象的情、志,那便是一种误解。“生活”不能自我反映,没有一个先在的完全客观中性的、放在那儿供人去选择和表现的“生活”或情感,当诗人用自己的心灵之光去照亮生活,使生活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浮现出来,它已经被注入创作者的情感和意愿,带上人的体温,向人生成,形式化属人化了。
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说,诗不是一般地表现情感而是表现情感概念,这种注入主体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应该就是朗格所说的情感概念的含义了。这有些类似叙事文学中所说的“典型”。不管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还是典型环境,都是作者用自己特定的目光、心灵从生活中召唤出来的存在,同时包含了对象和主体两个侧面。一旦将抒情言志中的“情”“志”看作是作家用以观察、选择生活的主体结构,作为被表现对象的生活、情感就可以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也可以不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了。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多是抒情诗,从自身情感出发的现象比较普遍,于是造成诗言志就是言作家之志、诗缘情就是缘作家之情的误解。这种差别在所有的诗歌创作、文学创作中都存在,儿童诗只是由于创作者和被表现对象间的明显差异而将这一矛盾凸显出来了。
二
儿童诗不太适合以成人作家自身的情感心志为表现对象,那它应该从哪儿出发,以什么为基础去进行儿童诗的创造呢?
一种表现,是直接写儿童,写儿童生活,较多地将儿童的行为、儿童的外在活动作为表现对象。这看起来和诗歌的偏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理念不甚一致,但却是符合儿童诗自身的规律的。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人物的外在活动、由这些活动构成事件称为生活的硬件,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视觉形象的情感、心理、氛围等视为生活的软件,叙事文学偏重以硬件为对象,诗,特别是抒情诗,偏重以软件为对象。写作儿童诗的主要是成人,不适合直接的抒情言志、表现自我,自然会站在一定距离之外观照儿童和儿童生活,那些有视觉形象的对象自然较多较快较容易进入作家的视野。更重要的,属于硬件的行为、事件有视觉形象,比没有视觉形象的情感、氛围等较易把握,容易被创造为艺术形象也容易被感知和理解,这和接受能力偏低的儿童阅读正好相适应,自然成为儿童诗首先的选择对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柯岩的儿童诗在小读者中大受欢迎,评论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作者的儿童诗就是偏重写儿童的外在活动、偏重叙事的。《小兵的故事》《看球记》《小迷糊阿姨》等,有人物有故事,一定程度上已接近小叙事诗了。这种状况在当下的儿童诗创作中也普遍存在。
<<雪花>>
雪花
是小天使扯着枕头
抖落下来的鹅毛
撒得满地都是
雪花
是天空妈妈
租给大地的棉絮
好让它做温暖的被子
雪花
是圣诞老人
送给我们的礼物
祝每一个少年儿童健康快乐
儿童诗的特点: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蒋应武),用“ao”韵一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儿童诗的写法:
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
例如: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妈妈 》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
天花板都会震动
爸爸伤心的时候
眼睛呆呆的
好象一个木头人
爸爸生气的时候
好象火山爆发
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
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在+地方+事情) (微笑+名词+名词)
(微笑比<名词>更<形容词>)
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
就高兴的笑了。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六、摹声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风 》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皱纹》
老人的脸上,
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
歇歇脚
风来了!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扇子》
祖母手上的扇子,
画了一只鸟
祖母搧呀搧!
鸟也飞呀飞!
祖母睡着了,
鸟也睡着了。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例: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构不到。
靠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十二、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十三、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十四、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儿童诗的特征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添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蒋应武),用“ao”韵一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编辑本段儿童诗的分类
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与一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以下介绍的是儿童诗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
抒情诗
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一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种子的梦》、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等,都是儿童读者喜爱的抒情诗。
叙事诗
叙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 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三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奇”是指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李季的《三边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柯岩的《帽子的秘密》、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猎手》等等,可称是叙事诗中的代表作。
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儿童诗特有的一种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一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语) 童话诗中,既有取材于民间童话和民间传说的童话诗,像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也有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展开情节幻想的童话诗,像泰戈尔的《在黄昏的时候》、圣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话》等等。
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它以蕴涵发人深思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讽刺诗
讽刺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一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如任溶溶的讽刺诗《强强穿衣服》,以极度的夸张,描绘强强穿衣服动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一直穿到晚上。它讽刺嘲笑了某些儿童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 儿童讽刺诗和一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三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
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一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
科学诗
科学诗是指用诗歌样式所写的科学文艺作品。它以表现科学精神、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特征。如高士其的《大阳的工作》、李松波的《为黄鼠狼辩》、范建国的《太阳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朗诵诗
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在词汇的使用和句式结构上都更注重口语化。如余光中的《乡愁》、高洪波的《遗憾的爸爸》、徐鲁的《热爱生活》、滕毓旭的朗诵诗集《少年英杰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著名诗人柯岩的题画诗就是其中的典范。
编辑本段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儿童诗的写法
明喻法
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 例如: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暗喻法
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妈妈 》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阅兵法
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排比法
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拟人法
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 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5小草一高兴就哭了。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摹声法
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风 》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假设法
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夸张法
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疑问法
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重叠法
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故事诗
将故事写成诗。 例: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钩不到。 靠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呼告法
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对话法
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妹妹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小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对比法
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1、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写儿童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儿童诗的特点,从而消除儿童诗的神秘感,写起来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①诗是分行写的,每行都很短。
②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③诗读起采琅琅上口,很押韵。
④诗有丰富的想象。
⑤诗能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有趣、动人。
2、观察生活,启发想象。
一要留心。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对人、对物、对事才会有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生动、鲜明的形象。
二要抓住特点。观察,贵在抓住观察对象的特 点。抓住特点,塑造的人物才能成为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三要运用 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光用眼睛看还不够,还要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有时还要用口尝一尝。
小学生的头脑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在接触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鲜活的形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是无限的。”因此,要想在创作中灵感频发,必须启发我们丰富的想象。
3、仿写儿童诗,迈出创作的第一步。
想象的翅膀借助于恰当的模仿。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儿童诗毕竟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话题进行仿写,从换词开始,慢慢地再进行填空、段落模仿、续写等高层次的模仿。从趣味着手,开启我们“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凭借儿童诗作品的框架,规范儿童诗的格式,使我们的儿童诗有模有祥。
小童话
谭旭东
1春鸟
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从梦中唤醒
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
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
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