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
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
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
但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情感交织的对象,既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主体。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之间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道德具有了一种可能之美,让道德之学成为了一种富有动力和韧性的哲学。
同时,二者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也为人类道德实践,特别是当下中国德性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意义。
扩展资料: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3种作用:
1、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2、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
3、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利用教材,提高道德认识
以教材施教,就是利用各科教材中有关内容实施德育。在教学虫各门学科不但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认识,而具是各门
学科应有的任务。苏覆姆林斯基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教学道德教育。“政治课、历史课教学实施道德认识教育
显得极为明显。语文课教学来说,学生的道德认识既寓于课文之中,也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教学,文
学作品与道德关系密切,因为道德是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文学作品是-定历史时代的反应,积淀了一个民族一定的文化
和时代的道德思想。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永远不能回避对道德的描写,那怕是比较隐讳的;也不能逃避对其描写对象进行道德价
值判断的,那怕是含蓄的。同时,文学是美的集中体现,“美 是道德纯洁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斯
中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发,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加强,从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渐提高
对道德思想的认识。
二、通过交流,提高道德认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中心任务之 -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情感教育是各种教育
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无形的力量。“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不要条件,也是产生道德意志和行为的
内部动力。”(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现实中,个人的真挚感情最易于打动他人,所表达的思想他人也最
易于接受。在教育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每个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是知道的。“亲'就是师生在情感上的融洽。要达
到"亲”,师生间的情感疏通或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亲"使交流也就显得更为和谐。学生自觉接近教师,实际上师生关系
已达到了融洽。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以平等的、说理的、平易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亲其师”中,自觉接
受老师的教育,最终达到实现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三、开展活动,提高道德认识
为保证良好的阅读体验,建议不要缩放浏览器大小哦~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和形成。活动具有极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表现出较大吸引力。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德育一体化,有的放矢的展开-些学生
喜闻乐见、生动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动。通过诸如时事政治教育课、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讲故事,演讲会,歌咏比赛,文娱
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营造教育氛围。在和谐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活
动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注重思考和总结。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艰辛,通过人际交往,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而
且在活动中受到启发,道德情感被唤起,更为重要的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答案:道德情感的培养由四个策略构成: (1) 向学生进行抽象道德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2) 提供榜样、典型事件等形象材料。 (3) 利用多种媒体。 (4) 及时肯定学生优良道德行为、思想,否定错误思想行为。
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学生人格和品德的改造过程,致使学生内在成长动力缺乏,德育工作者与学生出现了种种的不和谐甚至对立,德育的实效性不强。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德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尊重和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
道德需要关涉德育过程与实效
尊重道德需要是改善学校德育工作过程的需要。然而,在已往的学校德育中,过分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社会意义,把德育作为传递一定社会意识、观念、规范、准则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手段,忽视了德育应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忽视了个体内在的需要。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内在需要的道德教育过程,会引发两种低效的情况:一是把道德教育变成了“改造”过程,一些德育工作者先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各种准则,然后以此作为纪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一旦学生违反规则,出现越轨行为,就要受到纪律的惩罚,借助学生对纪律惩罚的恐惧,实现规则对学生的作用,最终使学生习惯性地遵守和服从规则。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德育活动把处罚、制裁作为唯一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教育直接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立;二是这种不尊重学生需要的德育会导致教育者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很难觉察到其内心世界的变化,难以运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要求学生,以及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对待学生。
就德育过程的实质情况来看,学生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并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将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影响着道德认识。只有当学生有道德需要时,才会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产生理解和掌握的兴趣,对是非、善恶、美丑进行认识、判断和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更是学生道德情感产生的直接因素。学生的道德意志更是在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因此,能否尊重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着道德品质形成,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道德需要关涉学生的人生幸福
学生既是社会规范的接受者,也是社会行为奖惩的承受者。道德教育对个体具有人格建构与发展的功能,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受教育者的人生幸福是一致的。因此,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促进个体发展,是引导学生走向幸福之路。教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领路人,要尊重学生需要,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之路:一是要做学生的“伙伴”,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有正确的道德需要,有美好的人生追求,相信他们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健康地成长;要与他们保持平等的关系,让他们在自主认识活动过程中提高道德判断、道德思维能力,在自主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生成情感,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要做他们的“领路人”,帮助他们认识到,加强道德修养对个体发展的价值,以及对实现人生理想的意义。
道德需要关涉德育过程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道德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并不主张“互动”与“对话”。不难看出,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方面影响,强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服从。尽管有时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认识到,社会准则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要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作用,但这种积极性、能动性的调动一般只停留在方法与手段的层面上,诸如给学生一些讨论、角色扮演等。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将它变成一种自主建构活动,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或“自上而下”盛气凌人的模塑过程。尊重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也就是通过“对话”促进学生人格的生成。这种“对话”不只是教育形式而言的,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一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和判断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增强道德的思维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二是通过师生之间人生经验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促进道德情感的生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道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来看:一方面教师运用自身无言的行为来影响学生,以实现“不教而教、身正以正”的作用;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道德水平也是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道德水平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在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完善,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教育形式来看,师生应是开诚布公进行平等的讨论,充满和谐的气氛。
(作者单位:湖南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