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zhài)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宋代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
鹿柴(zhai)①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②闻人语响。
返景③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作品注释
(1)鹿柴(zha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之影,古时同“影”。[2]
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辋川册谷中购置了曾属宋之问的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与辋川别墅与朋友裴迪唱和,咏当地景物,并自辑其五绝二十首,题名为《辋川集》,自序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此诗是其中第五首,以不见人影而人语清晰可闻来反衬空山之幽静。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王维诗的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段。《王孟诗评》云:"无言而有画意"。《诗法易简录》"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
王维的山水诗历来为评家看重。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曰:"不用禅语,时得禅理。"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主要是指他的山水诗和山水画。
赏析一
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wǎng)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鹿柴,是辋(wǎng)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3]
赏析二
鹿柴(zhai寨),又作鹿砦柴,栅栏鹿柴,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个处所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之一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涛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这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
造成闻声不见人效果的客观环境并不一样。那么,诗中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既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
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
诗的头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另一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王维的某些山水诗,颇有忘情世事的味道,甚至流露出幻灭之感《辋川集》中,这一类句子随处可见,本篇外,又如:“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岭》):“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敧湖》):“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这是王维诗歌创作消极的一面。
赏析三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山林幽深静寂的景色。
诗的前半部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突显了山的清静,“但闻人语响”,通过听觉感官的感受,衬托出山林的幽深,在视觉上是“不见人”,在听觉上是“闻人语”,将人的感受与情境结合,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
诗的后半部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的是诗人返回到深山树林之中,看到夕阳照在青苔上,初看与前半部分矛盾,诗人由于身处空山深处,造成视野狭小,无法看见行人,只能听到人声。而后面却又写返回山中,给人感觉前后境界不一。仔细想,应该这么理解:诗人应该看到天色渐晚,便起身往回走,因为在深山之中,视野不开阔,只听到路人的说笑声,但不见其人,更加感受到空山的清幽,又不觉返身走回深山树林中,便看到夕阳“复照青苔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样一理解,全诗仅仅二十字,诗人内心感受却经历两次转变,由前两句映射出的寄情山水发展到后两句因空山景象而触发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首诗应是其后期所写,前期诗人热衷政治、有远大抱负,因安史之乱,诗人隐居山林,生活热情没有完全消失,对大自然有浓厚兴趣。
此诗后两句寄情于景,作者对国家未来、对自己的远大理想犹如这夕阳余晖复照“青苔”。并未完全心灰意冷,而是希望国家能像夕阳一样仍能发光,自己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全诗流露出诗人的一丝无奈。
1用月亮来表达意向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2关于写月亮的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1628。
3描写月亮的诗句,(^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
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洞怪榈吻?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
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他的另一首《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
4描写月亮的诗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
5关于月亮的诗句 思念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2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5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10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渡荆门送别》
12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书怀》
14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16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7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18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19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张泌《寄人》
20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
2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刘方平《夜月 》
22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4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5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6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陆游《游山西村》
27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28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9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30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6月亮在古诗中频繁出现,请你说一说月亮表达着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
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荣格说:“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①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
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一、离别与相思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
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
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
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
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②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其他诗人亦如是: 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处明月担载着诗人的离愁。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八月十五禁中寓直寄元四镇》:“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格外感受无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侍期”是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即使是梦中的相会,亦慰情聊胜于无的期望。
③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忧思、焦虑得以安静。
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月虽然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但在审美天地里,诗人却很少描写“花前月下”团聚的场面,痛饮的快乐场面,而往往倾诉月下离人的痛苦。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月里,长叹汉家营”(郎士元《塞下曲》),作为团圆象征的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聚会的期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
诗人们都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从而使孤独的思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敦煌曲子词在运用月亮意象表达相思时,也有其独到的艺术水平:“满楼明月夜三更。
无人语,泪如雨。便是思君肠断处”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望江南》),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晏珠《鹊踏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秦观《满庭劳》:“洞房人静,钭月照徘徊”,柳永《雨霖铃》:“弄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贺铸《减字浣溪纱》:“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
此时相望抵天涯”,显然月亮已成为离情折磨的思念者的形影不离的伴侣,它引起愁绪,又给人以期盼,温馨与相望相。
正好写篇类似的论文,就摘取片段给你吧,记得上分!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做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此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
意象与意境同义,在较长时间被很多人误解是西方的舶来品。从上个世纪三十年起,朱光潜、宗白华在美学上谈意象,梁宗岱、艾青在诗论中论意象,所用一语即是西方“image”一语的移译。这个字在上世纪初年的西方诗学用得很多,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Paul Valery , 1871-1945)主张诗歌语言应和“image”结合得天衣无缝而表现出一个类乎梦境的“世界的幻象”。 ③ 朱光潜、宗白华二位引进西方意象理论与传统美学的意象、意境论相衔接,梁宗岱、艾青,都曾在留法期间亲受瓦莱里熏陶,两人诗论亦有融贯中西之意。
当代知名美学家汪裕雄先生在《意象探源》就“意象”范畴,追本求源,深入剖析,指出:“西方美学的‘image’,与中国传统美学之意象,实有内涵的重大区别。在西方,image指心理学上的表象、心象、映象,或语言学上的喻象、象征,主要是想象的产物。由其衍生的动名词imagination,就是指想象或想象力。西方美学重摹仿,想象力不受重视,亚里斯多德《诗学》中,于想象未置一语,可为明证……而中国古代意象一语,历来是物象、兴象(含喻象、象征、典故等)、乃至于指称道的‘大象’(‘罔象’)的总称。就其涵括的指称范围而论,既有具象的形而下的器,也有恍惚无形的形而上的道,还有深蕴于人心的情与理,简直是无所不包。”④ 西方人一直把理性和想象对立起来,直到16世纪,西方人还用“家里的疯婆子(la loca de la casa)这个短语当作想象一语流行的代称词”⑤,用来嘲弄艺术想象。可见东西方对意象一词内蕴的理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人认为意象起于外物的“物象”,同时又是一种“内心视象”,它在静穆的冥思中,悬于心目,通过观赏、体验,不断发展、变形直至从中领悟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领悟出人生的价值意义。这种审美意象,成为人们重新体认自己的人生经验、寄寓人生感慨、解悟人生真义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现在通常讲的意象绝非西方的舶来品,而是深邃的中国民族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又通过长期积淀的民族艺术——中国水墨画恰到好处地呈现出可视的形象来。中国的水墨画,轻烟淡彩,虚幻如梦,洗尽铅华。当水与墨融合之后,便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因流动和扩散而形成一种韵律感。从这种富有节奏的流动感中,不仅自然流露出画家的思想感情,而且还生动地体现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审美心态。
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看作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运动和表现,而生命的运动变化的根基就是“气”,即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是也,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命运动,既神妙莫测,又表达了宇宙的和谐。水墨画以水和墨的相互渗化而产生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水墨交融的天然和谐,巧妙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了静止与流动辨证统一的永恒的美。必然迥异于西方艺术以攀仿,再现自然真实为目标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意象美学。这种美学特征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一种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精神,不仅表现在水墨画中,而且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因此“意象”一词是中国地道的“土特产”,意象油画也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为中国所特有。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情景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情景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简单来说:
情景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向构成意境
然后举个例子……可看可不看~!
《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
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