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要有情感共鸣点

沟通要有情感共鸣点,第1张

  2019年7月22日《说话心理学》读书笔记:

    沟通中,要想使得场面更和谐,就一定要找到对方感情的突破口,只有情感上有了共鸣,交流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日常交往并不是总在熟人间进行,有时你甚至要闯入陌生人的领地。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时,要迅速打开局面,首先要寻找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地发挥开去,从而实现让对方在感情上接受你的效果。

      人常说:要让一个母亲开心,那就去赞扬她的孩子。找到情感共鸣,沟通自然会顺畅。

  语文无味,现已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共识,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尴尬。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这种“缺失”及其危害也更加严重。而到底因何无味、怎样有味,也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就一定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这一定义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然真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并非易事。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语文缺了“味”呢

一、功利主义盛行造成的缺失

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

(一)“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建国初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里,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语文教育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也失去了原“味”。

(二)“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政治化”的语文有了更多的文学味,但同时语文教育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的中心自然就不是语文是否有“味“了,“填鸭式”、“罐装式”,使语文的教与学,完全机械化模式化了,也日渐走向异化。

二、课改失位造成的缺失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教育思想、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方面均有所转变,也呈现了不少新气象,但并未改变语文缺“味”的现状。

(一)“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喧宾夺主的现象是屡见不鲜。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语文教学不能“肥人田”而“荒己园”。

(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多媒体的优点自不待言,作用亦无庸质疑,但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

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有些文章是适合用的,如《安塞腰鼓》一文。而另外像《桃花源记》等文章我以为不必要,因为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么?由此可见,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语文“味”的回归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净化语文课堂

一句话,语文课应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二)提升教师素养

要使课堂散发出浓烈的语文“味”,那么教师应该一身都是语文“味”,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有“味”的课堂,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提高自我素养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力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比较高。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起来的;否则,想使得课堂弥漫语文气味,学生沉浸语文“味”中,恐怕是难上加难矣!在此,我以为对中国古典文学精品的朗诵和体味不失为一条捷径!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2倡导教学“个性化”

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套用一个模式。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如我听过一男一女两个语文教师执教朱自清的《春》,男老师突出“阳刚”之气,女老师则尽显“阴柔”之美。教无定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凸显个人特色。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从而创造出有“味”的课堂来。

三、促成情感共鸣

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师生认识文本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能否掀起情感“共鸣”,是实现有味课堂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之寒冬;象机器人行走,虽有声而无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死水一潭,怎么能有味?只有情感交流充分、沟通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有味的课堂。

然而,正所谓“说说容易,做做难”,要促成情感的共鸣又谈何容易,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这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啊,无“味”的课堂已经太久,有“味”的课堂亟待起步。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此,我愿以此句与诸君共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7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