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张

要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只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才能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如果字音还读不准,还不知道在哪里断句,学生就不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体会。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时,对于一年级学生特别要注意:(1)、停顿。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分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即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还要使学生掌握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句话之间的短暂停顿。(2)、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朗读上要作重音处理,以示强调。我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而且为学生树立了样板,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可以分析,讲解,但对于朗读时语言的轻重缓息,光靠讲解,学生仍不明白,而范读则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到了正确的声音形象,学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来。范读,最好是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使学生听到声音,看到神情,较之听录音效果强得多了。

2、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3、品读与评读结合。

自读品味,听读评议。自读时,品味意境,找到感觉从而读出感情;听别人朗读时,可以与自己的体会相比较,指出理解上的正误与表达上的得失,从而找到朗读的正确形象。

4、注重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读的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学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5、指导读好重点词语。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中有含义较深的词语,读懂并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整句话。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方法(一)借助动作,方法(二)联系生活实际,方法(三)借助,

当然,在教学实际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朗读,把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实在实处,落实在每一节课,这样,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6、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师生对读,问答读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朗读方式,教师可与全班学生对读或问答读,也可以和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对读、问答读。问答读,由教师提问,学生用朗读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既练习了朗读,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层次,结构。师生对读,可由教师读文中的解释语,学生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段,由教师读总起句,总括句,学生读分述,具体描写部分,在这种朗读方式中,教师的读,起到提示,创设情境的作用,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总而言之,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无论指导正确地读还是流利地读,都需要反复练习,因此课堂上要多读,才会使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这样一段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论述中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中。”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篇课文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可当我们真正教学时,却发现实在很难教。我们总觉得不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情感因素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把握这些情感因素,开掘情感的源流,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提取情感的储备。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当今教改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自己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行了思考,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琢磨,有了一个粗略的模式。

一、激情导入,促发情感。

对于一篇饱含丰富情感因素的课文,如果一开始就能够使学生进入课文,那对学生来说,就能为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因素打下基础。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为整篇课文奠定一个总体的感情基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上下功夫。一个激情的导入,一个美好情境的创设,一段深情的朗读,都有可能使学生涣散的心思得到集中,使学生美好的内心有所促动。我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朗读这样一段话:“当我站在长城脚下,我不禁想高呼‘啊,长城!你是那样刚毅,你是那样坚强,你是那样雄伟;啊,长城!你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你见证着祖国母亲的繁荣与沧桑;你是中华民族不息的生命!”这样的导入,把学生一切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不仅为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更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促动,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朝鲜人民也已经重建了家园。在朝鲜的车站上,志愿军战士即将离开朝鲜,回到他们离别了八年的祖国。无数的朝鲜人民来到车站,他们无数次深情呼唤着战士们的名字,他们无数次唱起他们曾经唱过的战斗的歌谣;激情的泪水无数次在他们的脸上淌下。朝鲜人民多么想留下亲爱的志愿军战士,多么想留住那永远不忘的深情!”在念这段话时,我尽量用最深情的语调来读。这样的目的就是为课文创设一个情境,奠定一个感情的基调;使学生内心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一下子促动起来;让学生置身于那军民一心的感人场面中。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那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呼呼的北风刮着,吹到人的身上使人瑟瑟发抖。一个穿着单薄衣服,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不断地叫卖。可是,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她就在饥饿和寒冷中,用她那稚嫩的声音,乞求人们给予她帮助和温暖……可是,就在第二天的早上,人们在一个墙角发现了她,那时的她,已经被冻死了。她就在那个大年夜被冻死了!”在上课时我配上音乐,朗诵这段话,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那感人的故事中,心中顿时有无数的话语想表达。

激情的导入是学生内心情感爆发的催化剂;激情的导入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激情的导入使学生开始进入情感的世界。

二、初步研读,悟出情感。

教师创设的情境或一个饱含深情的导入,已经使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但那毕竟是大概的或是粗略的情感,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材料,才能情有所依,情有所托。古人云:“情者文之径,辞者文之纬。”情往往潜隐于辞之中。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语言材料,形成建立在具体语言材料上的较清晰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具体操作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读中初步悟出情感。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小女孩的可怜?为什么?”学生纷纷读课文,在读时自己说说理由,这就能使学生自己感悟课文,在自由的表达中带入情感,从而为带着情感朗读作好准备。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初步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又如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在学生的回答中,早已有了个体的体验、初步的情感。这种初步的情感或体验,正是学生爱憎、好恶的体现。这为接下来的激情朗读作了最充分的情感准备。

三、创设情境,读出情感。

有了对课文总体的感悟,就初步奠定了对课文的情感。但是要真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再借助课文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必须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要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就要使学生真正读好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情味、特色。所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重要。如何使学生在已有对课文总体感悟,并有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就必须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所以我认为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因为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再次进入课文,在与文本最近距离的状态下去细读课文;使整堂课的情感主线保持完整性;使这与前几步的情感训练很好衔接,并得以延伸和继续。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一段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平凡的战士,为了他所忠诚的事业,宁愿忍受烈火的煎熬,宁愿将其年轻的生命在默默中结束。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战士,这分明是一位钢铁战士。让我们用最激情的语言来歌颂他吧!”学生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读这段课文,沉积已久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通过多次朗读,再配合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情感很好地融入了课文。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一句时,我三次引导学生读:①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冰冷的双脚;②我们仿佛看到了她身上的每一个伤口;③我们仿佛看见了她内心的无数的痛。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语下不断地朗读,使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激情的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与作者、文本最好的情感交流。

这里的情境创设,既有整体情境的创设,又有个别情境的创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得以激发。这一步的创设,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的读有一个情感的依托,也就是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课文,从而为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自由发挥,唤发情感。

当学生激情地一次又一次朗读课文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完全高涨,达到了“情满而溢发”。此时教师若停止有关情感的训练,那么从整个情感过程来说,是不完整的;从学生真正的受益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情感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感情朗读,更重要的是唤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学生心中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本性,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学生把自己的情,自己的好恶,自己的体验融入课文,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材料,加入自己的情感,进行重组教材,从而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表露,达到情感教育的新的高度。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五次幻景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由发挥想象,以《小女孩来到了火柴里的天堂》为题,说一段话。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无比同情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小女孩构建一个自己心中的天堂。

五、再次入境,升华情感。

以上四步的训练,已经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一个高度。但这都是借助文本本身而产生的情感,并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的语言材料。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把感情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也就是进行“移情”。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出示了一首小诗:卖火柴的小女孩,请不要再叫卖;快从童话世界中,来到我身边来;这里有温暖,这里有关怀;让我们用双手带给你,那份属于你的爱!我让学生起立带着感情齐读这首诗。这时,小女孩那悲惨的一幕幕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学生满怀激情朗诵时,我敢说,我们的情感教学已有了良好的效果。

促发情感,悟出情感,读出情感,唤发情感和升华情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互相渗透,缺一不可的。

没有情感的阅读课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没有情感的阅读,是无法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没有情感的世界,是索然无味的。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挑起情感教学的重任,不断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课文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意境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呢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叙述。一、创境唤“情”如《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夕阳之景。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画,想看吗“想!”学生兴趣盎然,个个精神振奋。教师随即课件出示夕阳斜照江面的美丽画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二、以情激“情”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师:假如你就是这位中国留学生,伤痕累累的你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转了整整一天,找不到一丁点儿吃的,此时的你……(第一次想象)生1:我饿!生2:我饿得有点受不了!生3:我遍体鳞伤,好想快点

一、概括文章主旨

  

  例1:文段见理解语句例2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中心主题的能力。结合全文分析灯火在文中的含义。综观全文,可根据以下语句解读末段:①第二段“‘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第十二段“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②第六段“祖孙两人……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③第五段“夜深的时候……读一点诗词”,第十四段“伴读的祖母……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当年的夜读促成了今天的写作。

  

  答案: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技法总结:

  

  散文中情感主旨的归纳常见的是寻找中心句,从主要形象中概括升华,这在前面已经涉及。这里从标题、段落层次及语言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

  

  1.挖掘标题含意

  

  对文章情感的品味,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载体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中隐含着主旨。分析主旨要注意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分析其在文中是怎样表述的,写什么,有哪些特点,象征了社会、人生的哪些方面。

  

  2.归纳段意,分散整合

  

  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散在各处,需要理清文章结构,归纳出各部分意思,然后提炼整合。

  

  温馨提示:领会文章主旨常用的几种具体方法口诀:

  

  标题提示整合段意,关注首尾归纳不忽视,关键词句深挖不停止。

  

  3.进行修辞还原

  

  对文章情感主旨的分析多数能从文中找到中心句,但有时作者的情感倾向或态度隐藏在看似不经意的语言中,特别是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文章、句段,分析评价时要先还原本意,进而揭示作者的真实用意。

  

  二、评价思想和态度

  

  例2:文段见作品结构例1

  

  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韩三十八老汉的人生经历来鉴赏,韩三十八老汉戎马半生,飘荡一生,而大河家就是他的家,黄河就是他的根。关于韩三十八老汉的描述是在文末十至十三段,第十段写他喜欢看河,第十二段写他看河时默默无语,第十三段点出其中的缘由。由文章主旨可知,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揭示黄河人与黄河的关系,黄河是民族之魂,黄河人与母亲河的命运息息相关。

  

  答案:(1)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2)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技法总结: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赅全、主观片面等问题。

  

  2.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

  

  3.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技巧归纳]

  

  做此类题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本。回答评价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第二步,理解命题意图。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挖掘隐含在题干中的信息,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三步,确定信息区间。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命题要求检索,找出问题的命题区间、信息区间和答题区间。

  

  第四步,概括整合答案。对答案进行组织,要注意分析筛选出来的内容,梳理自己思考的内容,按照要求概括出题干要求的内容

  

  三、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探究题的提问形式主要是:(1)联系自身,对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进行评析探究。(2)联系生活或时代,对文中涉及主旨的语句进行探究。(3)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所表现出的深意(深刻意蕴)。一般所谓的“深意”,一来自作者层面,即作者通过文本所要向读者表达的思想或观点。二是来自读者层面,即读者通过阅读从文本中获得的启发。我们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做到两个尊重:一是尊重作者,一是尊重文本。所有的探究都不可弃这两者于不顾,另立炉灶。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株草,还有这充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改)

  

  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技法总结:

  

  解答探究类的题目,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知体识文,特征之中识文风。散文大体上可分为:叙事类、人物类、哲理类几种。一般来讲,叙事的文章(小说也是如此),都是由“事”及“理”。即通过对事件的描写,来反映某种时代精神,表达某种希望、道理并给人以某种启迪。人物类散文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所写的人、景或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或志趣。阅读这类散文,抓住人、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作者赋于人、物之上的主观情感——文章的主旨。

  

  哲理类散文一般通过某种文化现象的兴衰或是一个具有人生哲理意味的事物、情理、人物故事等,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或是人生的某种感悟。所以阅读这类文章时,抓变化,找对比,分析能表现作者观点和情感的句子很重要。

  

  (2)高屋建瓴,观照结构炼内容。我们可以从对文章结构的观照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提炼作者的写作内容,抓住作者的写作重点和中心。这种结构除了文章内部的结构,还有外部的结构,比如文章的标题和文后的背景介绍。

  

  (3)条分缕析,关键句中悟深意。透过文中的关键句,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可以达到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的目的。所谓关键句就是:①中心句,文眼句;②表明作者观点立场的句子;③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我们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把这些语句画出来,然后根据答题的需要加以筛选和选择。

  

  如例3,就是对作者思想感情进行探究。答题时要立足表现作者行为的句子,如“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等,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掘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意,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说出自己的观点。

  

  [技巧归纳]

  

  散文阅读四步骤

  

  解答散文阅读题要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整体阅读,把握中心意思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1)了解大概,把握主旨。阅读时先要看文章标题,弄清楚文章的体裁及描写对象,根据文体特点思考把握主旨的方向。如果是散文,其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可以从“情、志、理”入手把握,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见闻、经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感悟;如果是小说,则要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看它选取了什么生活片断,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2)抓住线索,逐段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大意。这里所说的“概括”当然不是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而是要抓住关键语句,边读边思考,对每段内容有个大致印象,想清楚文章哪几段是叙述、描写,哪几段是议论、抒情;哪几部分是实写,哪几部分是虚写。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写作思路。

  

  (3)关注注释。有的文章末尾还有注释,这些大都用来交待文章的出处、创作时间及时代背景,这也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要充分重视,不可视而不见。

  

  如果关注了这些要点,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紧扣主旨思考问题,就能迅速找到设题点和答题点,为答题做好第一步工作。

  

  2.审析题干,确定答题区域

  

  审题是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考生不注意审题,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盲目答题,结果洋洋洒洒一大篇,却答非所问,不能得分。这应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1)把握命题意图。要看清楚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快速判断每一个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明确“要考什么”,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明确答题范围。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依据原文出题,哪怕是一些能力极强,要求发挥想象的试题,也不可能脱离原文而单独出题。对题干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的试题,要迅速确定有效阅读区位;对“联系全文”“从全文来看”一类的题目,也要快速找到重要语段。要关注作品前后的勾连,既要避免答题范围过大,宽泛而不严谨,又要防止思虑不周,以偏概全。

  

  3.分析题型,找准答题方向

  

  确定有效阅读区位后,还要分析题型,并扣住题目要求进一步细读文章,搜索相关材料,找出最切题的语句。

  

  (1)理解含义类。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思考重点为词句的字典义和语境义。

  

  (2)具体表现类。多为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和概括观点态度方面的试题。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上下文语境,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

  

  (3)原因目的类。涉及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的所有知识点,答案一般分散于全文,要仔细思考题目与文章中心的关系,透视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找出相关语句。

  

  (4)表达作用类。此类试题是高考最常用的形式,其要求一般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等。其解题思路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如承上启下、构成线索等;二是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如突出主旨,揭示文章主旨等;三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等。

  

  一般来说,无论是词句运用、题材选取还是表现手法的作用,都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思考:词句的表层含意是什么?(材料的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其深层含意是什么?对表达思想、文章主旨有何作用?有何表达效果?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道题的答案都要包括这五个点,要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但在思考阶段,这五个方面都应作为重要的思考点。

  

  (5)品味赏析类。“赏析”是个很宽泛的词,可从语言技巧,如用词精当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答题。而且答案要包括表达效果,如对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主旨方面的作用。

  

  4.组织语言,规范简明表述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思考,答案的轮廓便找到了,接下来就是组织答案。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紧扣题意,选用合理句式。紧扣题意,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选用恰当的句式,就是明确不同题型的答题程式,如比喻、拟人,其答题模式一般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设问,其答题模式一般是: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等等。

  

  (2)紧扣原文,优化整合。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需要概括的题目,答案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也在原文中,这就要求组织答案时必须紧扣文本,整合信息。整合信息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是要根据题目要求变换表达角度,把文章中那些实质一致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加以整理,形成答案。

  

  (3)综合分析,分条表述。评分时一般都是“按点给分”,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条分缕析地组织答案,而且对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最好用数字标明每一点,以使要点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4)简洁用语,注意字限。有些题目有字数限制,对这要严格遵守,不可超字。即使没有规定答案的字数,也应表达简洁、准确,当然不能遗漏要点,言而不明,说而不透。

 一、利用多媒体理解词语。

  在低年级的一些课文中,有些词语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清楚,但借助形象的课件演示,就能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理解力差,课文中有些词语单靠静态的也无法让学生理解,因此在静态的基础上,让画面化静为动,演绎词语的意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那么,利用多媒体自身的优势辅助教学,就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义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词语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摩出来。一些新词在出现时,前面或后面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意,触手可及,理解这些词语时,就要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考。如《将相和》一文中“负荆请罪”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张冠李戴”一词前有“……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都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既是最常用的理解词义的方法,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经常进行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对词义有确切的理解,而且能逐步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学生每天都接触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课上并不是空着脑子进入课堂的,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难发现,课文中的词语所反映的事物有的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意思就很容易理解。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条很好教学途径。

  例如,在教学课文《小抄写员》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蹑手蹑脚”的行动?从而,使学生把自身的感受与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熟悉的、浅显易懂的口语去解释书面语言,用普通话去解释方言。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比较辨析中理解词语。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五、创设情境来理解词语。

  创设教学情境理解词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的那种恰如其分的情境,让学生在去体验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张扬他们的鲜明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校周主任教学《倾斜的伞》一课时,她让两个学生到前面扮演作者和打着雨伞的爷爷,从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倾斜的意思。

  记得我在教学二年级的《最后一片树叶》一文时,对“出神”这个词语的处理方法:

  师:文中“出神”一词什么意思?

  生:神情专注、因全神贯注于一事而显得发呆。

  师:那么,当一个人出神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谁能学一学?

  生:不会学、学不好。

  师:没关系,我们先来看一看最后一片树叶是怎样变成养料藏进树妈妈身子里的,然后再理解出神。(播放视频)

  生:(纷纷举手)刚才我们看视频时很出神。

  师:你们不仅理解出神的意思,还会用出神说话,真聪明!

  可以看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加以体会,学生对词语一定会有更真切、更准确的领会和理解。而由于学生正是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了这些词语,所以,在以后出现了同样的情境时,学生自然能熟练而准确的加以运用的。但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词语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讲究科学,也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适合创设情境,教学中要讲究灵活性,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

  六、动作对比理解词语。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9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