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第1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那么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我们应该怎么写?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在学习实践中,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我们千万要杜绝马家爵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有缺点都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接受他人善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余人交往,不仅能接受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同时他也能为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在通过这门心理课的学习中,让我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了转变。以前总觉得在心理方面上遇到问题时,去咨询老师就觉得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心里不健康的人,说的通俗点就是会在心理上把自己当做一个病态人,所以排斥去心理咨询,但是现在,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去咨询心理老师真的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只是跟老师的一次心理交流而已。同时,老师的正确引导也使自己想问题不再很一根筋,明白了当你越是往一处钻牛角尖,就会无端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烦恼和郁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想开点,笑一笑没什么事情大不了的。不能死抓着一点不放。就像手里的沙子,你攥的越紧,就失去的越多。看开了,好了点压力和烦恼,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同时,要消除子心理障碍,首先是自己这关要做好。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我们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让自己永远保持一个轻松的心。另外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我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如果自己开导不了自己,在要的时候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

在学习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中,我很快乐,因为每个星期都能有几节课,可以完全把自己的烦恼抛开,跟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下自己的心情,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时候,也会使自己原本郁闷的心情顿时开朗,想不明白的事情也会想开了。所以,真的是很受益匪浅。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3)#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内容,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爱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责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可以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4)#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5)#

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20__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后,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正视人生舞台后面的许多真实情景,领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大学生心理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不仅关系着我们个人的德性,也与我们的前途惜惜相关。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2

##

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大学生存在很大的审美问题,大学生审美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一、目前大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审美,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了。美是能够是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而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的一个评判过程。人之所以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取舍的方面,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的美的东西。面对周围缤纷多彩的世界,很多大学生同学不知那些是美的东西,即使知道某些事物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美丑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用审美去完善自己了。

(二)有些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快感取代美感。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进行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中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就是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获取美感的态度。目前,很多同学在看待事物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一个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快感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事物美的本质。

(三)对审美标准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审美的问题。在审美的过程中,只注重表层,忽略本质的东西。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能够根据审美对象的实际,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审美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美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二、大学生审美能力不高,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很多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专业课的学习上,为了自己以后有很好的前程,拼命学习,为考研做准备。即使不考研的同学为了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工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的考级上。也许这些人会感到大学生生活对他们来说非常的充实,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丢失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审美能力。这些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因素都极大限制了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从学校角度来说,大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还采用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也适应了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也许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记住了知识,但也缺乏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影响了其审美能力的提高。再就是大学美育教育的缺失,目前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美育课,即使有大学美育课,但课时也很少,很难使更多的同学接受大学美育的教育,这使得有些同学想学习大学美育,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无处可学,不知从何学起。

(三)从社会环境来说,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这使得大学学校偏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审美教育。再就是目前大学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将自身的审美素养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放在了一边,致使很多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

三、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如果一个人审美能力低下,那么他就丧失了基本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就会容易受丑恶现象的影响,不利于其形成高尚的健康的心灵。

(二)通过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可以加深其对审美的认识,准确把握审美的标准,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三)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关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措施

(一)大学生自身要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增加审美知识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为什么审美,只有把这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弄清楚了,才能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连什么是审美都不知道,那谈何审美能力的提高呢?

(二)审美需要大学生在审美中用真诚的、诚实、自信的心去审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用诚实的态度,自信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缤纷的世界。很多大学生在审美的时候往往进入一些个人误区中,不是自己去发现美,不是自己去理解美,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而是别人说丑,他就认为丑。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就丧失了自己的审美的基本能力。审美,最重要的是用真诚的心和自信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要在平常多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说音乐、舞蹈、歌剧等等,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

(四)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自身的美,追求自身的完美。这种美不仅包括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美。也许你没有别人美丽或帅气的外表,但你要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这就要求自身在平常一方面要保持健康及整洁,注重自然清纯,追求充实高雅的美,不断完善自我。

(五)明确并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正确的审美态度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进行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中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在审美中要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这样我们看到的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六)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现实教育中审美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大学美育教育缺失,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把美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首先,学校从课程上要增加对美育师资人员的引进,增强美育教学课程,为学生学习美育提供充足的空间。其次,打破原来那种陈旧、呆板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引导大学生审美向高层次发展。最后,进一步开阔审美教育的视野和范围。审美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及主要内容,将其落实到审美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审美的范围和质量。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培养起自己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philosophy of mind(心灵哲学?)的角度说,有两种解释方法。  第一个是dualism(二元论)。 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所谓的主格其实是你的“灵魂”。这个灵魂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但这个灵魂也是你的本质。所以你当然感觉你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如果你感觉你是“别人”,你的本质也就变成这个“别人”,你就不会是“你自己”了。至于人死后,一般都认为你的灵魂也就消失了,你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信教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说法,但那就和哲学或者科学没啥关系了。  第二个是physicalism (物理主义)。 简单的说,physicalism认为人的意识,或者说“主格”,可以被完全还原成科学的物理反应和物质。换句话说,没有啥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你的“主格”只不过是你各种感觉(视觉,触觉,听觉等等)和你大脑思维(神经元各种传递信息)的集合体而已。你之所以感觉你是你,而不是别人,只是因为你的各种感觉和大脑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两个人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感觉和思维,所以你只能是你。除非能把另一个人的记忆、感觉、大脑构造等等东西一瞬间移植给你,你才会变成那个人。那人死了以后呢?显然,死了的人没有感觉输入,大脑也不会活动,那这个意识或者主格自然也消失了。 人为什么只能感受自己2  为什么有些人只顾自己感受  1、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一个自私的人心态是十分闭塞狭隘的,甚至会生活得毫无激情,过日子也是冷漠无趣,简单总结自私的人,他们只有‘生’却没有‘活’,品质也无从谈起。 他不会去管你有什么委屈,亦不会理会你有什么情绪,但在自己有需求的时候会马上联系你,告诉他的要求,等待你去执行。所以自私的人还在被全身心在意的时候,都是个想当然的人(zha),而待对方失望放手后,永远显得是那么的自不量力又丑陋的样子。  2、多疑 和妒忌的人类似,自私的人多疑的秉性展示得相当完美,在极端个人主义阴影的笼罩下,他们怀疑社会、怀疑他人、怀疑世界,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算计他,因此他必须也费心的算计别人,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吃亏,才能在他们营造的所谓自私的世界里获得“胜利”。  3、性格孤僻 由于极度的自私,他们性格会变得冷酷和扭曲,因此他们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他们身边没有一个挚友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境,而他们本身又具备了多重消极人格特征,这便导致他们个性越来越不能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同时他们也和别人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心理异化后,他们的个性越发变得孤僻,也越发难以沟通和交流。  4、做任何事都只图自己方便 我们都不是个体,都有需要他人协助的时候,相互扶持是交际的利益互换,更是情感的维系过程,但任何状态任何人之间都讲究的是礼尚往来,而自私的人永远考虑的是自己的需求利益,却从来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与得失。 甚至还会在别人不满牺牲的状态下还非常不屑的说上一句“你怎么这么自私”的回答。都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而自私的人也会在这一方面有显著的特质表现。  5、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的人心中只有他自己,他从来都不会考虑别人,即使有时口头上会替别人着想(这一点和虚伪的人类似),但真正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做半点让步的。 人为什么只能感受自己3  镜像神经元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神经科学家Rizzolati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发现。他发现恒河猴(可怜的猴子)大脑的运动皮层不仅是在自己运动时放电,也会在它观察到其它恒河猴做相应动作的时候,同样放电。随后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人类中。人类也拥有“镜像神经元”系统,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对别人的动作进行复制和模仿。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那些有意图的行动或者动作才会引发镜像神经元放电,也就是说,镜像神经元并不是对动作产生反应,而是对于那些引发这些动作的意图产生共鸣的反应。举例来说,当你看大一个人举起“吮指原味鸡”,你并不是对这个动作产生反应,而是对要吃“吮指原味鸡”产生共鸣的反应 随后的扩展研究发现,不仅仅是对于别人的意图,镜像神经元同样对别人的情绪和躯体感受,产生放电反应,比如,在互动中,即使别人不说,甚至是伪装,我们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委屈或者悲伤的情绪;另外看到被人被针扎,我们的身体也会产生类似的感受。 所以有人说,源于古代的彼此不分你我的群居性,已经被深深的编织进了灵长类的大脑中。  投射现象 投射也是在感受别人情绪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概念。 心理学认为我们在感知别人的时候,投射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都习惯用自己的内在反应来假设别人的反应,“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完全了解他人时,我们都倾向于通过投射人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人们的直觉、与他人心灵相通时的高峰体验,都包含将自我投射至他人的过程”,比如,当有人失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自动的感知到对方是悲伤的,即使我们看到对方好像是获得了解脱一样。 或者当有一个人说自己被男朋友打了,我们立刻会觉得这个被打的人一定很委屈和愤怒,并为此而感到愤怒,但是经过沟通可能会发现,对方是高兴的:因为她终于找到理由和男朋友分手了!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适用投射来与人相处,但是过多的是用投射,或者坚持自己的投射是正确的,无疑会让一个人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跟别人失去真正的联系。 通过投射,我们也可以感知到别人的情绪,而且,这种能力往往和“镜像神经元”所产生的反应难以区分,因为投射也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速度很快,难以被意识所识别。 所以,我们还需要养成对自己的体验和感知形成反思的习惯,既利用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和确认,当然投射也是可以在成长过程里,或者心理咨询中被识别。这也是心理咨询师需要提高自己的觉察力的原因。 回到问题本身,在感知别人情绪时,人类会使用两种机制,一种是身体中本身所带有机能,这个机能就是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一系列身心反应,第二种是使用心理中的投射机能,投射是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来自于原生家庭)形成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投射是被可以被认识和改变的,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投射越少,就可以越成熟和现实。

沉迷网络或引发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沉迷网络或引发社交恐惧症,心理方面会逐渐变化。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

 真实案例

 晓冬今年21岁,三年前从某中专学校毕业,曾在深圳市宝安区某工厂打工,由于经济危机的到来,去年工厂订单锐减,他也下岗回家了。晓冬从去年9月回家后一直到现在将近半年时光,足不出户,整天在房间上网玩电脑游戏。刚回时还会到客厅里走动,但听到门铃响,就赶快躲入房间,怕见生人,近三个月来竟连父母也不想见,总是等父母出门或休息后才出来吃饭。

 传说中有“田螺姑娘”的故事,是民间流传,但晓冬的父母亲身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田螺儿子”存在,每次他们出门后,晓冬就会出来洗净碗筷(父母有意留着不洗),他自己煮东西吃,夜间等父母睡后才出来冲凉。平时他出入总是锁门,在房内就反锁上门。需要电脑用具(如软件、耳机及配件)时,就主动与父母说话,父母主动与他交流,总是不理不睬,根本无法沟通。晓冬为什么这样难道得了什么病他的父母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心灵导航

 网络,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时空距离变得不再遥远,地球也成了地球村,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沉迷于网络,就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可以断定晓冬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了社交恐惧症。

 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指的是因重复对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周期性的、无法自拔、无力控制的着迷状态。患者常常表现为自我封闭、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显著下降、严重依赖虚拟世界、厌恶现实世界,并程度不同地存在抑郁、强迫、偏执等不良心理状态。

 长时间上网会使人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意和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尤其不利于年轻人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人产生精神上瘾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为社交中的紧张局促,常伴有回避行为,不愿见人。有的社交恐惧症患者更离奇,他(或她)感到别人的目光“特别凶恶”、“寒气逼人”,使他(或她)特别恐惧;另有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目光会伤害别人,因而不敢看人。严重者甚至孤立自我,拒绝与外界发生任何社交关系。

 心灵处方

 首先要探明晓冬上网成瘾的可能原因:第一是工作不顺利下岗在家,以及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责备,由此产生的挫败感,促使他转而寻求各种途径缓解心理压力,而网络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的内心需要。第二是同伴关系不良。沉重的再就业压力和家长的过分保护以及城镇居民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使得晓冬这类的独生子女往往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发展同伴关系,因此他们内心的苦恼常常无人分担。第三是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晓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和心理关怀,陷于情感孤独的晓冬将注意力转向虚拟世界,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从中寻求成就感和归属感。

 晓冬由于工作上遭受重大挫折,又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到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这是很自然的`。

 帮助晓冬戒除网瘾的具体办法:

 ■ 认知 家长对晓冬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再找工作是晓冬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他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网瘾对晓冬的危害,如荒废工作、损伤身心健康、上网要钱、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上网占用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家长平时多关心晓冬,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

 ■ 系统脱敏 家长与晓冬双方协商,定出总体计划,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如原来每天沉迷网络10小时以上,则第一周减为7小时,第二周5小时,第三周3小时,第四周2小时。晓冬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用代币制),即每周发给适当的代币,到月终换为现金。做不到时则罚,但不可打、骂。

 ■ 代替疗法 年轻人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晓冬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游泳、打球,父母和晓冬一起登山、旅游等。鼓励他多与周围的人交往,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厌恶疗法让晓冬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晓冬还要提醒自己,网瘾有危害。晓冬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压制上网的念头。

 下面的一些自我疗法对社交恐惧障碍者会有帮助,晓冬不妨一试:

 ■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以自我评价为主,正确对待他人评说。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 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 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 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 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 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 锻炼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在社会交往中,让自己坦然、真诚、自信、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 努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自主,潇洒自在,为自己寻求快乐,需知焦虑、烦躁、恐惧等消极情绪对对于解决任何问题都无济于事,要学会心平气和、乐观、勇敢、自信,这些都是克服社交恐惧的精神良药。

 只有当晓冬戒除了网瘾并能够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能够放弃对别人的敌意时,他的社交恐惧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对晓冬而言一方面是加强社交技能的学习和强化,另一方面是通过药物治疗克服社交时的紧张、恐惧及躯体不适,轻松地面对各种社交场合,克服回避行为。这样他就会进一步增加自己学习社交的机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

我觉得可以如此展开:

人们过度使用手机会使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性,忽略了现实交流的重要性。而后者恰恰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法,不仅只是语言交流,现实中的交流还涵盖了眼神,肢体,表情等手机无法传达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所以过度使用手机会使人们失去自我。

该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日本哲学家广松涉对“异化”词源及语义变迁作了详尽的考证:

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与外化(Entäußerung)这个词一样,源于希腊语allotriwsiz和法语alienatio等表达“他者化”这一含义的德语译词,在中世纪的德语中即已存在,路德译的圣经中也能看到其用例。这个词,有人认为它的本义是成为他者,表示一种他者的存在方式之状态。另外,同义词apallotriouu,abalienare,有人倾向于认为其含义是将属于自己的东西让渡于他者,这些古典语词也同样被译为enffremdem,entäußern。

在英法意国家,alienatio和abalienatio都是用相同的译词(alienation, aliénation, alienazione)来表现,在德语中,则存在Entfremdung,Entäußerung,Veräußerung(让渡)这样三个不同译词的情况。这三个德语词,特别是后两个词,既存在着作为同义词而使用的场合,此外,作为日常用语,Entfremdung还存在着“疏远、不和”等、以及Entäußerung被用在“死心、放弃”等轻微含义上使用的场合。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无论是在学术文献上还是在用词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无论在日语中怎样能够用“异化”和“外化”将之严格区别开来,我们都必须了解Entfremdung和Entäußerung,它们原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译法。

Entäußerung这个词作为学术用语被规定下来,是通过英法的社会契约论和经济理论中所发现的自然权利的aliénation和物品的alienation这一表现的翻译。事实上,Entfremdung一词作为学术用语被使用——在中世纪有梅斯特·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 1260-1327)的用例(不过词形是entfrömdekeit),洪堡特(K W von Humboldt, 1767-1835)也用之于在成为其遗稿的1793年的文章中——始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1807)。黑格尔从歌德把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子》的aliénation d’esprit(精神错乱=精神产生疯狂这样一种非本来的·他者的存在状态)译为Entfremdung des Geistes受到启发,这里无法详述。

在哲学领域最早对异化论展开论述的是费希特(JGFichte, 1762-1814)。但是,他使用的是Entäußerung一词。费希特在其处女作《对一切启示的批判的尝试》(1792)中,道破了被称作神或神的理念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我们人的“内在的东西”的“外化”,这犹如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先声。当时他关于《圣经》中神的受身的叙述,例如在《腓立比书》中的“耶稣本有(eu moeyh qeou)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外化(eautou ekeuwseu)为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参阅《圣经·新约》“腓立比书”2:6-7)。这样的论述中,试图真正将之从正面颠倒过来,从而对启示宗教展开尖锐的批判。因此,上述引用中译为“外化”的e ekeuwseu,在路德译的圣经中被译为euszern(若加上现代风格的词缀就是äußern),后世的译法一般是加上前缀而译为Entäußern。费希特不过是通过使用Entäußerung一词,颠倒了神将自己外化为人这一圣经的立论,确立了人将自己内在的东西外化为神的观点。此后,费希特在其展开的先验哲学中,的确使用这一外化的逻辑,论述绝对的自我通过将自己外化的方法而确立非我(客观世界)。费希特的这种外化论,成为通过神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的自我异化而产生出自然界的黑格尔哲学的构想和构图的直接先驱,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黑格尔最初使用Entäußerung一词,是在《耶拿实在哲学》中,在眼下劳动论的文脉中出现的。从他是路德派的神学学校毕业生这一经历来说,想必早就知道耶稣的受身作为“神的自我外化”的表现这一点。实际上,黑格尔在其体系期的著作中散见着把Äußerung一词在Entäußerung的含义上来使用的例子,让人想起与路德译圣经中äußern(后世加上前缀的Entäußern)的联系。不过,他最初使用Entäußerung一词,却与“劳动是此岸的自我物化(die Arbeit ist das diesseitige Sich-zum-Dinge-Machen)”这种理解相即不离,黑格尔把“劳动是此岸的自我物化”改称为“外化”。他在《耶拿实在哲学》的内部,基于这种可谓是劳动的存在论的论述,而展开了这一外化论。当他把人的劳动规定为“此岸的自我物化”时,他应该是将“彼岸的自我物化”即神的自我异化对比性地放在心上。实际上,在黑格尔展开劳动=外化论之前,对神的受身这件事加以泛神论地一般性规划基本上已固定下来。然而现在,已抵达通过把劳动=外化论推进到彼岸的自我异化论的形式,而展开绝对精神这种实体=主体的自我异化和自我获得的逻辑构制。

黑格尔将这种绝对主体的自我外化与自我回归的逻辑与辩证法相链接,展开《精神现象学》及其之后的体系。在黑格尔的著作中,虽然Entäußerung,Entfremdung这样的用语,未必频繁出现,在《法哲学》中Entfremdung一词也有在夫妻间的不和的含义上而使用的地方,未必作为术语而固定下来。但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显然是由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与自我获得这一构图——父作为神的受身,于是子作为神耶稣基督的实现,通过十字架上的死、复活和升天,在作为子的神、作为父的神和作为圣灵的神那里的绥靖的再统一,对这种神学的教义作哲学的把握的构图——所支撑的。

黑格尔的异化论决不仅仅是抽象的神学构图。也不是对劳动论的立场上形成的这一经过加以引证,原本是源自社会理论、人际关系的理论,而具有那样的形象性。在《精神现象学》之后的著作中,所谓《实在哲学》及其他,耶拿时期的手稿类的着眼点与立论未必就是按照那样写成的,特别是像劳动论,在体系形成之后的著作中,其影子更是稀薄。尽管这样,“主人和奴隶”的辩证法,“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论及“相互承认”论,在这种层面中,该着眼点不仅通过变形的形式而形成,还在劳动的立场上的外化与回归的逻辑构制中,可以说作为普遍的范式化的阶型逻辑的转动轴被运用。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真正的主体=实体的东西是绝对精神,在这一意义上,论述了人的有限精神,即使不过是无限精神的他在化的一定在,人或者其意识和精神,也是作为这种层次上的主体而定位(同时,神人耶稣基督即使是神的他在态,也首先是与是主体的一种类比的构图),是这种有限的意识·精神的自我外化和自我回归的螺旋上升的进程。精神现象学可以说是有限的意识将自己依次趋高的行程与绝对精神的统一历程的叙述,而精神哲学可以说是有限的精神将自己回归性的趋高的行程与绝对精神终归为一的过程的叙述。在这一历程中,精神使自己趋高的机制,从构图化来说,意识作为对象发现的定在,是通过意识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东西,并确认这无非是意识的异化态,由此留下了扬弃在这一层次上的主客对立的任务。这种外化·回归的逻辑甚至适用于《美学》领域,“精神不仅以它所特有的思考认识它自己,而且从它到情感和感性事物的外化中再认识到自己,即在自己的另一面(或异体)中再认识到自己,因为它把外化了的东西转化为思想,这就是使这外化了的东西还原到心灵本身”( 参阅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页),黑格尔甚至将之视为艺术的存在条件。总之,黑格尔难以避免纵横地驱使着异化·获得这种主体客体关系,而陷入思辨的议论的批判。他在试图阐述基于劳动异化论的伦理共同体的形成等场合中,确实具有相当的具体性。但当他在展开各人扬弃个别性而达到普遍性的逻辑,扬弃分裂性而达到共同性的逻辑,或实现相互承认的逻辑的时候,却陷入了循环论证。他一方面想要努力说明从个别出发论证普遍的形成,而一旦面临难题,又只好将个别原本就内在地包含着普遍作为论据。这一观点的前提,与黑格尔最终将自我异化·自我回归的主体比拟为绝对精神相联系,因此为了继承地展开黑格尔异化论,就必须返回到对这一主体概念的把握。

虽然黑格尔的异化论以神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回归这种基督教神学的理解为哲学的辩证的东西,但在黑格尔哲学的场合,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并非作为耶稣·基督这一人格中的一次性事件来对待,可以说是泛神论的一般化,一切被造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化身。虽然黑格尔本人不曾那样大胆地断言,但如果突破他的逻辑,那么就可以理解为一切人都是神的受身体,耶稣·基督的这件事无非是这一点的象征。实际上,在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理论脉络中,明确说明人之意识到神,是神在人当中意识自己,有限精神之所以能够回归到绝对精神,是因为人(有限精神)原本就是神的外化。而且黑格尔指出,有限者和无限者,个别者和普遍者,相对者和绝对者,这些并非各自外在的存在。想来绝对者和无限者如果与相对者和有限者是各自的存在,那岂不成了与相对者·有限者相并列的又一个相对者·有限者,而不是真正的绝对者,真正的无限者。从黑格尔的真无限论、具体的普遍论的逻辑来看,可以得出有限精神(人)和绝对精神(神)不应该是各自的存在,人这一具体者在其本质特征中原本寄宿着神这一普遍者的理解。

黑格尔左派的第一旗手D·施特劳斯,通过对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以及黑格尔哲学的一般逻辑进行整合性的追根究底,道破了所谓的神如果撇开人的本质就不能存在。既然一切人都是神的受身体,这种受身了的定在和特别的神就不是独立自存的,神的确是作为Menschheit(人性=人类)而定在。

人的本质是神这一黑格尔=施特劳斯的理解,不久,主语和谓语被置换,逆转为神是人的本质这一形式。进行这一逆转的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与神将自己外化为人这种基督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相反,跟早期费希特一样,指出人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神而存在。

黑格尔左派根据费希特-费尔巴哈的外化论的宗教批判,即,将对人来说是作为外在的威力而表现的神的存在,实际上无非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态这一被指摘逻辑构制,推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层面。

所谓政治权利以及国家——不论是否基督教国家,或是否将如同君权神授说置于念头——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好像使人感觉到超越的·神的威力,这不过是各个个人内在具有的力量通过外化的定在面貌而表现出来的东西。黑格尔左派,没有采用由黑格尔所克服的卢梭流的契约论,因此,不是根据卢梭流的aliénation来说明国家权利的定在,这就使得是通过别的脉络来阐明国家=异化态论。

还阐述了关于经济的威力,即,财富的力量和货币的力量,以及资本具有的威力——通过将之作为财神的威力或犹太教的“地上的神”的威力这种形式来把握——也同样不过是人们内在力量被拜物教化了的东西。而且此后不久,因为一切的社会的威力,法律、道德、习惯的威力,以及社会的东西,都无非是人的本质力量被外化而通过独立的定在面貌表现出来,黑格尔左派的一部分人进而采取无政府主义的立场,号召克服这种异化。

到了可称为黑格尔左派的最后干将的施蒂纳那里,他甚至断言,不仅上帝、国家和社会,即便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即,通过其“类本质”的异化而被称作“神”的异化态的这种主体=实体的“人”——也不过是真正的人的存在个体的异化态。

早期马克思,作为黑格尔左派的一员,首先通过异化论的逻辑构制,积极推进了其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原本,在他以异化论为武器的1843-44年的时点上,在基于黑格尔左派所作的基督教批判以及急进民主主义的政治批判告一阶段之后,其黑格尔左派的思想水准迎来了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局面。在这当中,以莫泽斯·赫斯为先驱,将异化论的逻辑与对旧有的社会体制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相结合,以及对旧有的社会体制的经济学的批判而援用异化论即成为其课题。从正面应对这一课题,并构筑将人类史作为人的自我异化和自我回归的过程来把握的新的历史哲学的视座的,这就是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刊登的《论犹太人问题》中表明了“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8页)的观点,而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将这一赫斯流的着眼点推及私有财产一般。在当时的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态,作为从这种异化态的自我回归的运动而存在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没有采用劳动价值说,说起来是在以投资劳动价值说为劳动主体的自我物化=异化这种逻辑构制的基础上所作的“黑格尔左派”流的把握中,根据这一点,再通过一种独特的方法,与定位于劳动价值说的体制批判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运动理念链接起来。构成德国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派和早期社会主义这三者,即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的综合统一的中介环节的东西,可以说确实是劳动异化论。

但是,此后,如我们在1845-47年的遗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看到的,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对黑格尔左派的异化论进行了批判=自我批判。——顺便说一下,《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篇的事实上的结论部分作有如下论断:“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平均的个人来代替过去阶段的人并赋予过去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由于公然舍弃实际条件……”(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7页)在此之后,“异化”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实际上并不是为核心概念而使用。虽然在原本属于1850年代后半期的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散见着异化论的用语,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Entäußerung一词只是在“让渡”的含义上使用,Entfremdung一词也不是在术语性的使用。在《资本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后期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散见的“异化”、“外化”等用词也不是术语性的。

后期的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将“异化”一词作为核心概念来使用这一点,还在于后期的他们不是将私有财产形成的条件诉诸异化论来说明,不是将共产主义运动的理念诉诸于获得论的权利,虽然这里是明确的,但是,他们是否果真拒绝了异化论的逻辑构制本身,关于这个问题,各个研究者之间还存在解释上的分歧。这既与所谓“主体-客体的辩证法”的去留,异化论和物象化论的关系等等,马克思解释上的重大论点相联系,也成为派生出早期马克思和后期马克思之间的连续说和断裂说的对立等的缘由。

异化这一概念,以及异化论被聚焦成一个特写镜头,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为契机。如Glockner版黑格尔全集的词汇中并未采用“异化”一词这件事所象征的那样,在黑格尔研究者当中,此前甚至连“异化论”也没有特别留意。卢卡奇的这本书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之前所写的东西,虽然其中的异化论和物象化论仍然是衔接不周的,但是由于当时新康德学派中及其周边的论者当中也有使用物象化(Versachlichung)、物化(Verdinglichung)的语词这一点的支撑,于是卢卡奇的异化论马上受到广泛的注目。

此后,1932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经公开发表,以马尔库塞马上凸显马克思的异化论与黑格尔的劳动论的关系为开端,异化论就成为论题。话虽如此,但因为当时是斯大林时代,翌年1933年又恰遇希特勒掌握政权这一事态,虽说法兰克福学派的逃亡者弗洛姆等对异化论进行了研究和展开,但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营还是在学院式的研究中,对异化论的探讨都不是很充分。

在大战之后,在苏联马克思研究界和各国***的主流派的论者当中,有忽视早期马克思的异化论的倾向。与此相反,在西欧的一部分非党员的马克思研究者当中,——也与卢卡奇和柯尔施,或法兰克福学派的直接间接的冲击有关——形成了重视马克思的异化论的倾向。在当时的论者中,有人提出将早期马克思的异化论与存在主义嫁接起来,有人认为只有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就是招致以所谓苏联马克思主义流的解释体系为唯一绝对的论者们的胡乱拒斥的情况。

可是,一经迎来了1950年代的后半期,伴随着战后马克思研究的积累,还有,以斯大林批判为契机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相对化,异化论的待遇也进入了新的局面。当时,联系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史,异化论所起的作用及去留就成为探讨的课题,以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共产国际时代的主流派的马克思主义面貌。不过,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关于异化论的逻辑构制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据的地位和意义的主见得到了确立,各家之说在这一点实际上仍然存在诸多分歧。由是形成早期马克思的异化论充其量不过是马克思主义确立之前的过渡性的东西和早期马克思的异化论的构制基本上仍是后期的马克思一以贯之的东西这样两种观点的对立,另外,有的人则将早期和后期割裂开来,认为只有早期的异化论才与马克思相称,后期的思想是一种堕落。进而,还有的人重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中介的、过渡的作用,认为异化论的逻辑构制在后期被扬弃为一种范式转换(构想法的结构本身的变换)。但作为最近的倾向,曾经是异端的少数派的异化论的马克思主义,毋宁说在东欧的论者当中占有优势,在所谓的欧洲共产主义中呈现出异化论被积极地援用的趋向。

异化论,在今天已不单是马克思主义阵营,甚至在与马克思主义较为偏远的领域也成为一种流行。撇开“异化”一词作为日常用语的“向非本来的存在方式的颓废”、“隔阂”这种意义上的通俗用法的层次,例如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自我同一性的丧失”,文明批评方面的“社会道德沦丧”和“无家可归”(Heimatlosigkeit),基督教神学方面的“神的忘佚”等含义上作为术语或准术语地使用“异化”这一概念。这些用词法虽然可以说是中世纪拉丁世界中alienatio,abalienatio的用法的复活,其实不过是在黑格尔学和马克思学中的频繁使用而产生的吧。反照这样的事情,最近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异化”概念愈发带有细微的差别。考虑到这样的事情,照应文脉而读懂其含义就尤为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86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